保护裤衩 保护裤衩
关注数: 197 粉丝数: 255 发帖数: 40,849 关注贴吧数: 77
第三例!香港发生iPhone8充电时电池膨胀爆裂 感谢流动日报读者林先生为我们提供iPhone 8 因充电时电池膨胀,而令屏幕撑开的图片!林先生表示,其家人在9 月22 日购买了iPhone 8,并于9 月28 日发现电池膨胀及屏幕被爆裂问题。9 月29 日他将iPhone 8 带到沙田苹果直营店了解,Apple Store 取走将该机检查,要确定无法维修才会换机。而林先生的家人询问沙田苹果直营店经理,他的个案是否暂时唯一一个时,对方表示也只是昨日才知道有这个案。▲ 上图为香港iPhone 8 事故个案。 日本台湾也出现案例 电池膨胀事件暂时有日本及台湾出现案例,一位住在台湾台中的吴小姐日前购买了一部iPhone 8 Plus,岂料竟才购入3 日,便于使用原厂充电设备充了3 分钟后,就发生电池发膨胀而屏幕撑开的情况!这起事件起因于吴小姐想用手机看影片,在电量约莫百分之七十的时候插上原厂的充电线,但不久后即发生电池膨胀而机壳整个爆开的情形,虽然没有听到爆裂的声音,但也吓得不敢再充,紧急将插头拔掉,目测是从内部爆开,手机虽还能使用,但通讯行也替换了另一部相同的机型给这位当事人,并将手机送回苹果原厂检验,追查原因。▲ 上图为台湾iPhone 8 事故个案。 另外在日本也有一位用户,才刚开箱就看见iPhone 8外壳被电池膨胀撑开的案例事件出现。另外,令人较为担忧的是之前韩国产经媒体《 Hankyung 》指出iPhone 8 的电池供应商为之前爆炸事故频传的三星Note 7 的电池供应商三星SDI,但截至目前为止尚不知道电池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若有进一步的消息,本站亦会尽快追踪报导。
任正非亲自下令:一华为员工说真话被连升两级 不许内部打击报复 诚信很重要。 9月4日,华为流出来的一封内部邮件在华为的内部论坛引起了剧烈反响。这封由任正非签发的邮件内容非常简短,但非常有看点。 邮件内容为:“我们要鼓励员工及各级干部讲真话,真话有正确的、不正确的,各级组织采纳不采纳,并没什么问题,而是风气要改变。真话有利于改进管理,假话只有使管理变得复杂、成本更高。因此,公司决定对梁山广,工号00379880,晋升两级,到16A。即日生效。并不影响其正常考核与晋升。根据其自愿选择工作岗位及地点,可以去上研所工作,由邓泰华保护不受打击报复。” 尽管这封邮件并没有说明具体事件,只显示有员工讲了真话,对此人连升两级,并且点明由无线网络产品线总裁邓泰华保护不受打击报复,足以说明华为对员工敢说真话的行为十分鼓励。有华为员工表示看的激动的想哭。 有员工在内部论坛表示,这件事可以载入华为史册了。甚至有员工调侃道,讲真话,多举报是升官发财的好机会。 在论坛里有员工担心此员工以后评级要跟更高级的员工pk,对此梁山广本人也在论坛回应称,谢谢大家支持。领导说了会给我较长的保护期让我来适应新角色,大家不要再担心我啦。感谢正直的大家们。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工信部回应华为腾讯数据之争:正组织调查,敦促企业规范搜集 (原标题:工信部回应华为腾讯数据之争:正组织调查,敦促企业规范搜集) 8月8日,对于日前华为和腾讯因用户数据问题产生的分歧,工业和信息化部回复澎湃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hepaper.cn&urlrefer=e2791fa5e5039714f07f6bbf80fb1bc6)称,工信部已收到有关情况反映,正组织调查协调。工信部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自觉规范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行为,依法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两家公司的矛盾起因是华为旗下的荣耀Magic智能手机的一个新功能。该手机可以通过收集用户活动信息,来提供人工智能服务,例如,基于用户的微信内容推荐餐厅。而信息的来源包微信、支付宝等多个热门应用。 华尔街日报日前的一则报道将手机制造商和软件厂商对用户数据的争执,摆到了台面上。 该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称,微信的所有者腾讯控股认为,华为的上述做法实际上夺取了腾讯的数据,并侵犯了微信用户的隐私。知情人士称,腾讯已要求中国政府介入此事。 随着智能手机及大数据概念的普及,硬件终端和软件公司对用户数据的价值日益关注。设备制造商需要用户数据来打造有效的人工智能技术,而像腾讯这样的社交媒体公司也需要通过用户数据来追踪用户习惯,从而更好地销售产品和服务。 但用户数据究竟属于谁,使用的边界在哪里,目前依然模糊。 澎湃新闻记者就此问题询问了工信部,工信部8月8日在给澎湃新闻的回复中表示:“长期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一贯本着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对信息通信行业中出现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引导,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工信部表示:“针对此次腾讯和华为在手机新功能上的分歧,我部在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方面,会依照《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自觉规范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行为,依法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对信息通信企业之间的分歧和纠纷,工业和信息化部会依据职责积极组织协调、引导行业自律,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 沪江网法务总监林华告诉澎湃新闻,从法律上讲,只要在合法范围内,无论软件还是硬件服务商都可以获得用户的部分信息,比如微信获取用户手机号进行微信关系的匹配。但这里提到的华为获取用户信息的方法和范围,比如是否按常规只测试对话中非敏感的关键词如白酒、小龙虾,还是直接截取全部对话,这些是争议所在。 华为和腾讯尚无最新表态,在此前两家公司给澎湃新闻的回应中,华为否认侵犯用户隐私,该公司表示:“任何用户信息属于用户,既不属于微信,也不属于荣耀Magic,荣耀Magic获取的信息是经用户授权并只在荣耀Magic手机上处理的,并未上传至任何云端。中国工信部此前指派泰尔实验室进行了相关测试验证,未发现荣耀Magic有侵犯用户隐私的行为。” 而腾讯在给澎湃新闻发来的回应中,未专门讨论其与华为的这一争端,仅表示,腾讯和所有的手机制造商、运营商和第三方App开发者都保持良好的合作与沟通,并与监管单位密切交流,为更健康的互联网未来而努力。
[06-08]讨论☆OPPO手机武汉被禁售 软件商店惹的祸 【手机中国 新闻】作为安卓用户,我们都有通过手机浏览器或第三方应用商店下载应用软件的经历。在应用软件下载完成准备安装时,手机屏幕上跳出弹窗,提示该应用软件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建议用户前往手机内置的应用商店进行下载,这也是我们很熟悉的情况。当我们看到,“需自行承担可能的手机损坏和数据丢失风险“的警示提醒后,许多人开始望而却步,不敢再在手机上下载软件。某些厂商就利用用户的这种心理,借机给自家应用商店“导流”了。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OPPO手机用户在下载安装“腾讯手机管家”软件时,就遭遇这种情况,用户会反复遭遇弹窗警告提示、或是跳转至OPP0“软件商店”链接按钮。日前,武汉中级人民法院就OPPO手机发出诉前禁令,要求OPPO公司停止类似行为。而且在停止行为前,武汉市江岸区一手机店已被要求暂停销售OPPO手机。  据称,申请诉前禁令的正是腾讯公司。腾讯向武汉中院申请诉前保全。腾讯的要求包括,请求对被申请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珀”)、东莞市讯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讯怡”)、武汉市江岸区恒华通讯器材经营部(以下简称“恒华”)采取行为保全措施。而法院也支持了腾讯公司的要求。   据悉,欧珀是OPPO手机操作系统的运营者及手机生产者,该手机上预置了“软件商店”,该预置软件无法删除。讯怡则是OPPO“软件商店”的运营者及OPPO账号系统的运营者。恒华是OPPO在武汉的一家官方体验店。   在通过第三方应用或手机浏览器下载腾讯手机管家软件时,OPPO手机用户就会收到这样的提醒。腾讯认为,拦截用户下载行为,阻碍软件运行,导流到OPPO应用商店,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同时也严重损害了普通用户的合法权益。   业内人士认为,当手机商打出“安全牌”,用保护信息安全为由来限制用户的下载,引流到自家应用平台,涉嫌误导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这是手机厂商的"伪安全"潜规则。这个歪曲使用,不仅会导致诸多第三方应用分发平台巨额的损失,更是对整个产业是对移动互联网创业的负能量。
任正非74天见6省委书记 华为“政府生意版图隐现”  最近两天,有媒体报道称,今年一季度,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密集拜访多个省份,华为“政府生意版图隐现”。   公司秘闻(微信公号ID:high3c)统计,74天时间里,73岁的任正非率领华为高管团队,已密集拜访了6个省份。算下来,平均每隔12天,任正非就会与一位省委书记见面。   任正非与省委书记们见面时,谈了什么?   公司秘闻梳理任正非拜访各地的内容发现,每到一处,华为均与当地政府达成了战略合作,签约项目多集中在云计算、智慧城市等领域。1今年2月,任正非拜访了浙江。 图片来自浙江媒体   文|新京报记者 张泉薇 尹聪   每12天与一位省委书记会面   “我若贪生怕死,何来让你们去英勇奋斗。”今年2月,任正非在与华为员工座谈时说道,“我鼓励你们奋斗,我自己会践行。”   从公开报道来看,73岁的任正非是这么做的。   公司秘闻(微信公号ID:high3c)注意到,1月3日,2017年元旦节小长假结束后的第一天,任正非和他的高管团队,已经身在四川与当地政府完成了合作协议的签订。   这也是今年任正非在国内“批量式”走访的第一站。公司秘闻(微信公号ID:high3c)注意到,四川之后,任正非和华为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北上、南下、西行、东进,先后拜访了陕西、山西、广东、浙江、湖北等省份,并与当地政府谈成了战略合作协议。   从任正非的行程时间表来看,从1月3日的四川省到3月18日的湖北省,73岁的任正非在74天中跑了6个省份,平均每12天即会前往一个省份。   从节奏上看,年过七旬的任正非的出差颇为奔波:其中,四川和陕西的行程中间仅隔3天;广东、浙江两省行程之间仅隔一天:2月23日在广东签约,2月25日,他又现身浙江。
真正的大杀器来了华为邵洋:家居智能化需要在三方面打通 导读: 在一大片空调、电视、冰箱当中,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战略官邵洋又出现在了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的现场。OFweek智能家居网讯 在一大片空调、电视、冰箱当中,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战略官邵洋又出现在了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的现场。 这不是华为第一次来这个它似乎手机厂商不常来的场合,据邵洋说,去年,他们就已经坚持要来参会,只是当时的他们因为没有事先预约,只争取到了一个小展台。 2015年12月,华为第一次发布了HiLink智能家居的生态构想。去年8月,华为展示了HiLink智能家居首批合作伙伴和解决方案。今年的它存在感更为强烈,带来了智能家居更完整的解决方案。邵洋还在现场的“家电发展高峰论坛”上发表了演讲,并接受了36氪记者的专访。 邵洋对36氪表示,在家博会上,所有的参展商可能都在试图回答一个问题:就是怎么让智能家居走向成功? 他认为,这个问题又分成两个问题,一个是消费者为什么需要智能家居。第二个是,家电厂商为什么愿意做什么呢?或者说为什么能够从中赚到钱? 做智能家居的四类玩家 他总结,目前,尝试过回答这些问题的有四个角色,第一类是手机厂商,比如小米;第二类是一些渠道厂商,比如京东、阿里等;第三类是家电厂商,比如海尔、美的、LG;第四类是房地产商,比如万科、招商。 四类角色的思路有什么不同? 他表示,第一波力量是由家电厂商来发起的,他们试图定义一套互联互通标准,让所有人可以联合起来,但他们都会遇到一个极大的挑战,就是竞争对手不可能采用对方的标准,因此在家电厂商很多已经投入超过15年了,他们很多放弃了,嘴上说没放弃,但实际上已经放弃了。因此第一条路已经不存在了,未来可能还会有很多宣传,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家庭中的冰箱、空调等电器都不可互通。 第二条路是渠道商,有些做得也是比较早的,但逐渐也放弃了。为什么?第一,因为它发现投入很多,跟不上,不仅是钱的投入,还有很多技术的支撑,要非常了解这个连接、控制、界面、系列的问题,他搞不定,这里有技术门槛。第二个问题更可怕,因为他发现放不到手机上去,做了很多的工作发现激活用户只有三万多。他可能预想有三百万,但却只有三万,这个问题家电厂商同样遇到。因此这个问题既有技术门槛,也有使用门槛。 第三是房地产商,热情高涨,而且他认为这种东西如果一旦成为焦点,每平米多2000块钱。但做着做着它发现,它距离技术太远了,后来发现这活不是他们干的,还是盖大楼比较简单。 第四类是手机厂商,可以把它分成几种模式。首先是安卓,它遇到的问题很简单,进不了中国。第二个是苹果,苹果在中国,完全没有技术投入,但这个事情做下去,需要跟所有的这些厂家去对接,去做开发者联盟,但苹果在中国根本没有这样做。即使是回到美国,他也不认为苹果投入精力在做这件事,它反而花更多的精力在做自己的产品,比如推出自己的Apple TV。他认为,不应该家电厂商对着干,成为了家电行业的敌人,而应该为家电行业创造价值。 大概是基于要成为家电厂商朋友的判断,邵洋的演讲之处就对家电行业释放了善意,说“我们过来不是抢什么,因为我们也抢不过你们,有很多东西擅长,有很多东西不擅长。我们过来一定要创造新的价值,这个价值被我们共同拥有,这是我们对智能家居整体的定位。” 邵洋认为,智能家居在产业层面,要解决的是家电厂商的互联互通,由于支离破碎的标准,造成家电厂商各自为政,无法享受智能家居带来的红利。 从用户的角度,则是要如何给用户带来真正价值。一些用户可能会觉得,现在用传统家电用得挺好的,为什么需要一个智能家电?放到手机上也并没有比我直接触碰控制更方便更快速,家具联网了又能如何?他甚至说,即便是从厂商的角度,似乎也没有意义。“我们看到的是智能家居,从某种不好的角度来说我们说的是伪智能或者被智能。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智能,但是我已经智能了,而且我认为连上网我就智能了。但是实际上这只是造成了我成本的上升,倒没有太造成溢价的上升。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