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寒亭 醉卧寒亭
关注数: 375 粉丝数: 605 发帖数: 23,319 关注贴吧数: 97
正确对待对方的“不”  比彻还是小男孩时,一天,老师把他叫到讲台前,要他将新学的课文背诵一遍,比彻是个勤奋的学生,背诵一篇课文并不是什么难事。   他满怀信心地清清嗓子,张口就开始背诵。才背了个开头,比彻就听到身旁的老师重重地对他说了一个字——“不”。   比彻停顿了几秒,心想,是不是自己背错了。看到老师和同学并无反应,他犹豫着继续住下背。几分钟后,比彻的背诵又被老师一连几声“不”打断,他慌了,感觉一定是自己背错了,变得支支吾吾、结结巴巴起来,再也背不下去。他耷拉着脑袋,回到座位上。   另一个同学也被老师点名,仍要求背诵课文。   背了几句后,老师同样说了一个“不”字,可这个同学只是稍作停顿,便继续往下背。老师故技重演,不时用“不”打断他,但他依然坚持着,不紧不慢,直到背完整篇课文。这个同学回到座位上,老师高兴地鼓起了掌,表扬道:“你做得很好!”   满脸通红的比彻再也坐不住了,站起来愤怒地向老师抗议:“我刚才背得和他一样好,我并没有出错。”老师微笑着注视着他,问:“那你为什么不坚持下去呢?”望着答不上话的比彻,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知道自己会背课文还不够,更重要的是确信自己有这个能力。当我屡次打断你时,你的表现告诉我,你缺乏足够的自信。”老师对全班同学说:“我希望你们在这一节课上能够懂得一个道理:当世界向你说‘不’时,你要做的是相信自己,坚定地对自己说‘是’,并用行动证明给世界看。”   老师的话深深地烙在了比彻的心上。凭着自信和努力,长大后,他成了一名备受尊敬的牧师,是19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宗教人物之一。他的《年轻人如何避免失败》一书为中国读者所熟悉,他还创办了《独立》周刊,成了著名作家。   这个世界,每天都在用各种各样的声音对我们说“不”,“不,你办不到。”“不,你错了。”“不,你太老了。”“不,你太年轻了。”“不,你的教育背景不符合我们的要求。”“不,你不是我们的最佳人选。”“不,你的想法很不现实!”   这一声声的否定,毫不留情地吞噬了许多人的雄心壮志,浇灭了无数的热情和自信。下一回,当你的耳畔再响起类似的声音时,当世界向你说“不”时,请记住,你要做的是相信自己,坚定地对自己说“是”,并用行动证明给世界看。
阳光不言 悟远和悟静是寺院里两个有志向的小和尚,参佛悟道很有灵气。悟远性格张扬,喜欢向别人表述他参佛的体会,展示自己知识的渊博,而悟静则言语不多。渐渐地,悟远崭露头角,寺院众僧都认为他将来定会成为有作为的高僧。 大师云游归来,住持向大师报告近年来寺院情况。大师问是否有可造之材,住持向大师重点介绍了悟远和悟静二人,大师问二人谁更优秀,住持毫不豫地回答:“悟远更好。” 事后,大师悄悄观察二人言行多日。这一天,大师准备挑选一人去远道取经,众僧普遍认为悟远为第一人选,将来必成高僧。但令人意外的是,大师却选择了平时不善言谈的悟静。众僧问大师为何选悟静,大师说:“阳光不言。”众僧十分不解,请大师解惑。 大师顿了顿,对大家说:“阳光从不言,但它一出现,人们就知道天亮,阴雨后它一出现,人们便知晴天已来。冬日窗前,阳光悄悄地用温暖驱走寒冷;春回大地,阳光轻轻地把禾苗唤醒。它的力量为众人所知,但他从不言语,只是默默无闻。悟静像阳光,静静参佛,解救众生。前日多个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来到这里,经悟静开导重获人生自信。你们都不知道,悟静每日早起半个时辰,下山到浮桥那里帮小贩们推车过河……参佛的最高境界不是高论,而是落到脚下变成行动,并不见得让人知晓,正如阳光无言。” 众僧顿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