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芳的1l
晚秋虽美丶
微雨燕双飞,落花人独立
关注数: 2
粉丝数: 4
发帖数: 339
关注贴吧数: 3
【散文】读《我把青春献给了你》有感 前段时间看了冯小刚的《我把青春献给了你》这本书,今天的他虽然已是中国贺岁电影的领军人物,尽管不能说是早已蜚声海外,那在国内至少也是家喻户晓的主,可最初的冯小刚可是干美工的。后来和郑晓龙一块儿攒了个剧本《编辑部的故事》才发现自己还有编剧的天赋,今天能出书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一直对冯氏喜剧的幽默是尊崇有嘉的,但也不至于到顶礼膜拜的程度。貌不惊人是冯导的表象,一鸣惊人也非他的初衷,套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能和那么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在一起,能一直做一件自己特别喜欢的事儿还把他做成了,做好了。把可能的事儿做成可能,没什么大不了,把不可能的事儿做成了才尤为欣慰。因为这句话才有了他的《温故一九四二》。也是因为冯导的贺岁电影,我才有幸拜读王朔的书。在冯导的团队里,王朔,刘震云,葛爷绝对的灵魂人物,前两者身挑重担,所有的创造都来自他们,葛爷的很多角色全是他们为之量身定做的。在冯氏喜剧里最尤为突出的除了葛爷的冷幽默,就是那一句句经典的对白,不得不承认王朔的文字功底。都说他是个披着文化外衣的痞子,吾不敢苟同,他不过是偶尔滑生活一稽,换了一种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来表述,怎么就成了痞子?在我看来远比那些披着人皮的狼来得让人安慰得多。不知从何时起,幽默诙谐竟变得奇货可居起来,大抵是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精神压力超负荷,忘记了偶尔也幽生活一默,三五朋友一起,沏一壶茶亦或小酌几杯,吾非通晓古今之辈,也就说不上谈古论今了,可是天南地北,音乐书籍,电影旅游,美容养生……皆可以纳入神侃范围,只要随性而至能足以畅快心灵就真真是极好的了。这中间若能得一位声情并茂,语言幽默,侃侃而谈的侃神,那无异于是锦上添花的事了。
【散文】趣事闲谈 “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想不起ktv是从什么时候悄然兴起的,只觉得很久远了,应该是我上高中那会儿吧!二十多年过去了,这行也不但没有销声匿迹,反倒遍地开花,随处可见,可想很是受大众追捧的娱乐项目。或三五成群,或吆五喝六,要么一二十人组一团,常有的事儿,一撮人关一暗无天日的包房里,随你唱得是声嘶力竭也好,咆哮怒吼也罢,都不是问题。这有一特有意思的事儿,抛开唱歌本身不说,就说和什么人一起唱歌就有说道了。比如我,70后要跟一帮5060后k歌,那基本就是一红歌会,戏曲连唱,还外带军营歌曲大联欢,根本就没你什么事儿了。我要和8090后k歌,更伤不起啊我,都说唱歌是一出卖年龄的事,你要一开口,本来还自我感觉良好唱着属于我们那个年代特流行的歌,小屁孩们嘘声四起,还有勇气唱吗?明显out了嘛在他们面前。再听听他们的歌,律动感十足,虽然听不懂一句歌词儿,可就觉得有朝气是属于他们的歌。咱也不知道那些个歌名和歌星,可人家就能如数家珍的跟你娓娓道来。得,咱也别跟这儿丢人现眼,撤了吧。其实这些个,还真是天上飘过五个字,这都不是事儿。还有更有意思的,就是经常会碰到这么些人,他们k歌基本上分那么几种类型。其一是麦霸型,这种人基本从头到尾别管谁点的歌他都置顶,一晚上下来成他个人演唱会了。其二伴唱型,任谁在场,她都拿一麦,不辞辛苦的为你伴唱,这种人说得好听,那叫中华曲库,说得难听点儿就,就是一瞎捣乱没事找抽型。其三是金口难开型,根本不唱,不知道尊驾是不会唱不喜欢唱或不屑于唱,总之不唱不跳,不喝不闹,静坐一旁,也不与人聊天,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谁请了尊活菩萨跟那坐镇呢!其四不唱只喝型,一首歌不唱,从头喝到尾,崩管谁,逮谁跟谁喝,谁唱完都去颁奖,谁不喝跟谁急,不把自己弄个“众人皆醒他独醉”,誓不罢休。其五低头不语型,任大家唱得如何委婉动听,声情并茂,他就是另一个世界的人,低头只顾玩手机,完了满世界找人要充电器。其六苦情悲伤型,大家出来玩儿,就图一乐儿,他老人家一开唱,全是死去活来的歌,听着都肝儿颤,还当世界末日要来了呢!要知道这世上最大的悲哀就是没有人能真正切身体会你的痛苦,实在难受,找一没人的地儿,自己嚎去吧!尽情的,嚎完了,日子该咋过还咋过呗!综上所述,喜欢k歌的朋友希望你们不是这些奇葩之列,如能对号入座,“不胜荣幸”。
【诗词】都说下自己喜欢的诗词吧! 长相思其二 作者:李白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 今作流泪泉。不信妾肠断, 归来看取明镜前!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