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lbu Bolbu
关注数: 0 粉丝数: 38 发帖数: 283 关注贴吧数: 2
[原创/连载/自传体]不能说的秘密 Part3 情愫的开始 “其实,你爸爸一直觉得有愧于你。”小时候的某一天,妈妈聊天时,突然把这个有些意外的消息摆上了台面。她抬起孩子的右脚,右脚大拇指下的一块新生的皮肤显得特别粗糙。摸上去痒痒的。“你两岁多的时候,有一次,他骑自行车带你出去玩。你坐在自行车的前杠上,不知怎么的,右脚就被车轮碾进去了!”“可是啊,你也不哭不喊的,一点儿声音也没有!他也粗枝大叶,没有发现。”“等到发现了的时候,你的右脚已经全都是血,都能看到骨头了!”“还有一次,他带你去原来的省建一公司的篮球场看球。他没有抱好你,你直接从篮球场的倒数第三层滚到最低层的水泥地面上!当时你连哭都不会哭了,他都吓傻了!还好最好救过来。他还一直担心这一摔会不会把孩子摔傻了。。”“看起来,好像没有摔傻。。”一个双职工的家庭,上班时间是照顾不了的孩子的。妈妈曾经把孩子带到自己的单位去,但这样的日子持续的不很长。在上幼儿园之前,最常见的办法是把孩子关在家里。爸爸的专业就是电,对于摆弄家用电器也很有心得。由于家境也不算差,家里早早就有了电视机、三用机(就是那种能放磁带、能听广播、还能录音的大家伙)、录像机等等常见家用电器。同样的,爸爸也喜欢教这些东西给孩子。最终,孩子也早早学会了如何摆弄这些东西。并且,若干年之后,他还学会了如何熟练地摆弄电脑。在这点上,他可以回过头来教自己的爸爸了。孩子被锁在家里能干什么呢?答案就是摆弄这些家电。爸爸的录影带很多,有买来的电影,也有自己录得东西,当然,自己录得更多。比如一卷91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一卷92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一卷猫和老鼠,一卷米老鼠和唐老鸭,一卷机器猫,一卷日本动画片,名字叫什么忘了,但却记得是关于“龙的儿子”的——后来才知道是一部有名的日本童话。但,翻来覆去的,总是这些录影带。孩子也慢慢厌倦了。唐杰忠和姜昆的相声一次又一次,毛阿敏、胡慧中的歌声一遍又一遍。汤姆和杰瑞的较量,总是杰瑞胜利,唐纳叔叔的声音也已经深深映入脑海,以致于他直到现在每次看到李扬还老想到那只快乐而缺心眼的老鸭子。那时候的机器猫还是刘纯燕她们那拨人配的音,那时候不叫哆啦A梦,也不叫小叮当,叫“阿蒙”——估计就是“A梦”,译法不同罢了。翻来覆去的看这些录影带,让孩子记住了无数的台词、对话,让孩子学会了以重复的方式去记忆,让孩子的认知不再是同年龄孩子无所畏惧的嬉笑打闹哪怕满身泥巴。他习惯了静静地看,静静地听,默默地接受,习惯一天到晚只有录影带里的声音,自己一直沉默着,直到晚上爸爸妈妈都下班回家。疯狂地游戏,在空旷的地方放肆的奔跑,抹着脏兮兮的脸也要继续与小伙伴们玩乐。。这样的事情,孩子不曾经历过。他习惯了面对机器,习惯了一个人的悄无声息。————————————————————————————————————————————————————————“我有时候觉得,我是那么沉默。我很难对人产生兴趣。我喜欢一个人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不在乎自己是不是被人关注。我很乐意自己是小众。” ——J a y L e e幼儿园的经历是愉快的,午饭的美妙味道,孩子至今难忘。这个城市是由一支光荣的部队建立起来的。他们参与过解放上海的战役。当六十年代,国家建设需要的召唤,让他们从北方南下,在东南沿海郁郁葱葱的森林里,在一个宁静的小镇上,建立起一座崭新的工业城市。许多人把一辈子都留给了这座城市。也包括幼儿园的大厨——部队出来的师傅,烹调水平同样没得说。至今,你走在这座城市的大街上,仍然能听到讲着上海话的老阿婆,操着纯正山东口音的老大爷。南国的冬天,很少下雪。1992年,孩子在幼儿园的最后时光,居然经历了难得的雪景。操场上满满当当,厚厚的冰块和雪片。孩子惊讶地看着那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一片银白,那是书上才有的场景,妈妈说,只有她山东老家才有雪。。孩子正遐想着,旁边却已经热闹起来了。所有的孩子们都开始打雪杖。对于南方的孩子们来说,这是难得一见的乐趣!难怪每个人都这么兴奋。。有些顽皮的小朋友已经把雪扔到女老师身上去了。孩子看到了,毫不犹豫地拿起雪团给于回击。“不许你们打老师!”老师微笑着走到孩子身边。“没事,老师不疼!”然后,把唇印留在孩子的脸颊。————————————————————————————————————————————————————————“我一直觉得你是个很有正义感的孩子。事实证明我没有看错。” ——孩子的初中班主任6岁的孩子已经不再去幼儿园。父母依旧上班。孩子一个人待在家里,安静地继续摆弄着自己喜欢的东西。那时候还没有所谓的“闭路电视”,当然更不用说有线电视网络了。每家都会自己弄个卫星天线来用。孩子也学会了,他从小就习惯了一个人自己思索,这些东西也不再能难倒他了。孩子摆弄着电视和天线,想看看除了中央一台之外还有什么好节目。孩子是“根正苗红”的,他一向喜欢中央一台每周日放的革命影片,像什么《地雷战》《地道战》《英雄儿女》《董存瑞》《渡江侦查记》。。但是此刻,好奇心胜过了一切。突然,电视上出现了一片绿色。一块绿草地,还有很多人。一个新的频道。这是什么呢?孩子不知道。可是他看得懂写的是什么,也听得懂电视里的声音。“超级射手贝贝托。。”“最佳射手。。”“拉科鲁尼亚。。”“拉科鲁尼亚。。”孩子又重复了一次这个读起来有点拗口的名字。“好像还挺有趣的。。”孩子自言自语。于是他坐了下来,静静地看着这二十几个大个子叔叔在争夺一个皮球。。
[原创/连载/自传体]不能说的秘密 “如果可以,我还希望继续这样的生活。。”跟朋友聊天时,我突然笑着说出了我内心的真实想法。“我要奶奶!”幼儿园的大门口,一个孩子才被送来,便不依不饶地坚决不进教室,而是放声大哭起来。“小朋友,先进去好不好?里面有很多小朋友的。。”幼儿园的老师很有耐心地柔声哄着他。“不要。。我要奶奶!”小男孩继续选择抗拒。“这。。”老师面露难色。她们不打算硬把孩子拖进教室,事实上这孩子甚至拒绝她们的手的碰触。不得以,她们打了一个电话,到这个城市的另一端。“请您务必来一趟吧!”她们恳求着。奶奶来了,孩子笑了。奶奶的出现最终让孩子乖乖走进了教室。年轻的老师看着这个很有坚持的小孩子走进教室的背影,回头询问老人家:“您到底是孩子的外婆还是奶奶啊?我爸爸以前和您是同事,我记得你是外婆的?”“呵呵,其实呢,是外婆,可是孩子的爸爸妈妈都说,就管我叫奶奶,显得亲。所以,孩子管外公也叫爷爷。”老人家脸上满是慈爱与满足。“那小时候他是您带大的吧?难怪和您特别亲。”“是啊。。”老人忍不住说起3年前的故事。。。。医院的产房外,年轻的爸爸在焦急地等待着。孩子的母亲被推进手术室已经很久了。然而他从进出的医护那里却看不出一点可以轻松的理由。就在几分钟之前,医生刚刚和他的岳父,也就是未来孩子的爷爷透了底:母子都很危险。事实上这不需要医生说明,旁人都看得出来——孩子的奶奶被医生拉进了女儿的产房,她将亲眼目睹孩子的诞生,因为医生们对这次的手术完全没有信心!孩子的预产期在1986年的11月8日。然而17天过后,孩子却依然安静地躺在母亲的腹中。医生的担心在于,这孩子是否存在缺氧以及小头畸形。母亲怀孕的前八个月,几乎看不出身形的变化,甚至依然可以做一些劳动。直到最后的一个月,大家才意识到,原来她也是孕妇!住了一个多月的医院,预产期过了这么久,医生们决定催产。这一天,1986年11月25日。奶奶在妈妈的身边,医生们则不停地忙碌着。。“妈妈。。”孩子的母亲声音如此虚弱,头发散乱地贴在脸颊和手术台上。“加油。。”奶奶握着女儿的手。“生了!”“男孩儿!”母亲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满是倦意的面容终于放松了。奶奶却被这孩子吓了一跳:“呀,他的眼睛!”孩子居然睁大了眼睛,环顾着四周,把医生护士们看了个遍。“他的脖子是硬的!”护士忍不住上来摸摸,发出惊叹。“你看她的眼睛!滴流滴流直转悠!”另一个护士边为孩子擦拭身体,也不禁发出感叹。“这孩子真漂亮。。”医生护士们得到了共识。。幼儿园的老师听着也笑了出来。“他真的很可爱,也很亲您。不过我们会照顾好他的。”“是啊”,奶奶笑着说,“把他送到幼儿园真是没办法,我还没退休,孩子的父母也要上班。麻烦你们了。”“不会。。”直到今天,奶奶说起这段经历时,还不时要重复几句:“我们老家那几个外甥、外甥女儿,生出来好几年了,脖子还是软塌塌的,你呀,从小就和人家不一样!”
小肇:看好叶一茜 俊朗的外形、休闲的打扮。昨天下午,当新科“中国足球先生”、辽足队长肇俊哲如约做客本报时,迎接他的场面已经相当热闹:围观、惊叫、拍照、合影。  尽管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不景气,但人品和球技俱佳的肇俊哲在球迷心中人气依然不减,在肇俊哲做客本报的消息于昨天见报后,有些球迷不请自到,他们中有的为小肇的人品而来,有的为小肇的率真可爱而来。 而在热线中,一位球迷更是表达了对小肇的热爱,“你能不能踢到40岁再退役呀!”  呵护型 祝愿你早日康复归队  肇俊哲不久前在中超比赛中玩命地防守造成了肋骨骨折,不得不在家休养。因此,昨天下午打进本报热线的很多球迷都非常牵挂小肇的伤势,第一位打进本报热线的王姓球迷对小肇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的伤怎么样了,好些了吗?我已经50岁了,今天感冒了,但我也要打电话问候你一下。”肇俊哲接到的第一个电话感受的就是暖意融融。得到这位球迷殷切的关怀,小肇反而有些不好意思,“没什么大毛病了,过一段时间我会到医院复查,如果恢复得好,我也快重新归队了。”小肇的话让这位球迷放心了。  而随后的一位球迷在电话里表达得更为直接,“我看球已经25年了,辽宁队打的第一届足协杯在武汉,当时我是自费到武汉新华路体育场看球,现在我就看辽宁队比赛,你的球技就不用多说了,我就想谈你的人品,你是足球运动员的榜样,希望你尽快恢复好,早日回到球队,因为辽足不能没有你!”  采访型 你对中韩之战如何评价  肇俊哲做客本报,之前正赶上东亚四强赛中国队与韩国队比赛结束,由于肋骨骨折,小肇错失了这次代表中国队比赛的机会。热线中,一些球迷已经为小肇想到了这个问题,不停地向小肇提问,而且问题相当有水准,“没有参加东亚四强赛,是不是觉得挺遗憾啊?”“确实比较遗憾,对手又是韩国和日本两支强队,”小肇就像回答记者提问一样耐心地与这位球迷对话。“那你对中韩之战如何评价啊?”听到这句话,小肇笑了,“我们被罚下3人,还与韩国队踢平了,结果非常不错。可能中国队和韩国队人数对等的话,或许中国队还有赢的机会。”  一位白姓的小球迷今年刚刚小学升入初中,她是肇俊哲的铁杆球迷,“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记者,你能不能在40岁退役,到那时我就可以采访你了,那天我妈妈在电视上看到你,还说‘这小伙长得挺帅啊’!”此时的小肇也被逗乐了,“希望你升入初中后学习越来越好,我可能退役以后当教练,到时候你还有机会采访我。”  专业型 辽足应该让陈兴打前锋  球迷的热线中,不乏一些专业型球迷,当这些球迷就辽足的排兵布阵与肇俊哲探讨时,球迷的看法一度也让小肇频频点头。  一位房姓球迷打通电话之后,还未等小肇说话,“肇哥,你当上了副领队,给球队多做工作,得多负点责任啊!”听上去,这位球迷更像是俱乐部的领导。“我感觉辽足里,陈兴的位置应该是前锋,但现在来看他打前腰,效果不如打前锋好。我听说了,明年王新欣就回队了,那个时候,如果王新欣和陈兴搭档打前锋,辽足就更有戏了。”在部分赞同球迷观点的同时,小肇告诉这位球迷,“队员打什么位置,教练最后决定,当然,陈兴和王新欣在门前的感觉都非常好。”  中立型 实德和辽足我都看  在昨天的球迷热线中,一位来自大连的球迷比较特殊,在电话里他告诉肇俊哲,“大连实德队的比赛我必看,但因为你,我也看辽足的比赛。”这位球迷极为坦诚。  “我始终忘不了辽足1999年差点创造了中国的‘凯泽斯劳滕神话’,以前看辽足和实德队的比赛,辽足总能克实德队,辽足凶狠的打法、快速的进攻让大连队总是胜少负多。”这位球迷的话让小肇也深有感触,“辽宁队最近几年两次进入了足协杯决赛,但都拿了第二,今年我们足协杯进入了8强,8月10日将在抚顺与厦门队争夺四强,如果顺利的话我们将有可能进入半决赛。”“希望辽足能够如愿拿到一次足协杯冠军!”“我们会努力的!”肇俊哲认真地回答球迷。本报记者 姚国繁  小肇热线·谈队友  为“大头”说好话  在接热线的过程中,一位球迷在电话中聊了一会就跑题了,“小肇啊,你应该向国家队反映,好好管一管李玮峰,就属他爱惹祸!”  这位球迷对辽足感情非常深厚,“这么些年我基本没错过辽足的比赛,赵本山入主辽足后,我相信辽足肯定会越来越好。”球迷如此恳切,小肇也不住地表示,“其实辽宁队实力并不差,只要关系理顺了,还是一支强队。”说到这里,这位球迷话题突然转到了国家队身上,“中国队在东亚四强赛首场比赛中拿到了三张红牌,小肇,你赶紧向国家队反映一下,可得好好管管李玮峰,队长应起到带头作用,你就是最好的例子。”听到这里,小肇立刻“求情”,“其实‘大头’平时训练非常好,如果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保持清醒头脑稳住情绪就好了。”  小肇热线·谈“超女”  最看好叶一茜、何洁  除了足球,小肇的爱好也很广泛。眼下,正在热播的“超级女声”成了肇俊哲很喜欢的节目。  “我最看好叶一茜,另外何洁也不错。”小肇把自己的票投给了这两位“超女”。  每天除了应付外界的活动和家中休养,看电视成了受伤后小肇打发业余时间的最好方式,每周五的“超级女声”成了小肇必看的节目,连续几周,小肇都比较关注节目的进展。  昨天下午,看到本报刊登有关“超级女声”的内容,小肇带着专业人士语气分析,“我和妻子都比较看好叶一茜和何洁,她们不仅外形好,唱功也非常棒。”说到这里,小肇还透露了一个秘密,“主要因为我妻子看好这两位选手,再加上她们确实比较出众,我也觉得她们二人会走得更远。”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