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轩1977 水云轩1977
关注数: 13 粉丝数: 44 发帖数: 1,156 关注贴吧数: 43
(转载)调侃《中国好声音》挺好玩儿的--原文来自凯迪社区 调侃《中国好声音》挺好玩儿的 毛牧青/文 7月13日晚9点多,我正在玩儿游戏,忽然听到厅内电视在唱歌,欢呼声鼓掌声外加评点,内有刘欢、那英的声音,便觉得这个节目挺吸引人,也就抻过头陪太太一起看起来。这一看不要紧,确实把我的精力吸引了过去:原来是浙江台新开播了一个叫《中国好声音》的专场。我埋怨自己发现的太晚,只能是半路插进没有全看前部分,也就把这个节目记在心中,饶有兴趣地全看完。 第二天,我抱有侥幸心理,在网上搜寻这个名为《中国好声音》的视频,希望看到它的全场。还别说,真搜到了,便从头到尾看了两遍,感觉这个节目很新颖:一则是从来没有见到过的评委背对歌手、喜欢便拍按钮转身的场面;二是评委的面对面“拉帮结派”的评论和“斗鸡”;三是选手的新面孔和实力强大。这足以让我暂时倾倒,也就随即把这个视频贴到了杂文网博客上,供人欣赏。 后来知道,这个英文The Voice of China的名为《中国好声音》是个舶来品,滥觞于荷兰的《The voice》。如今版权已卖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了诸多如《美国之声》、《英国之声》、《中国好声音》等。据说,台湾也将制作《华语好声音》。这个时髦的洋玩意儿是浙江卫视买了版权和进口转椅、强力打造的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包含导师盲选、导师抉择、导师对战、年度盛典四大阶段,并于2012年7月13日正式在浙江卫视播出。我国流行歌坛的“大哥大”刘欢、“大姐大”那英,以及负有盛名的台湾音乐人庾澄庆、大陆的著名歌手杨坤四位联袂,成了首批明星导师评委。他们临场发挥言传身教,为中国通俗乐坛的发展提供一批让怀揣梦想、具有天赋才华的音乐人有展露头角并一举成名的机会。同时又以一种崭新的形式为之眼睛一亮,拓宽了我国电视音乐节目的新天地。具体介绍我就不重复了,网上说得够多。打住! 随后几周一发不可收,我每周五晚9点必是我老老实实坐在电视前看《中国好声音》的雷打不动时间。 我之所以能持之以恒看这个“好声音”,当然并不仅仅局限在欣赏新秀歌手的精彩演出上。更多的是通过多场的这四位导师难得的长时期聚会,“自以为是”不知天高地厚,从中去“吹毛求疵”给他们打分,也就更多了一番对这些明星歌手的喜好、性格等方面的了解,并能从歌手PK、导师争斗中发现一些东西。 首先,我大概其看出了四位导师的评判素质。 我的年龄段和喜好不太欣赏流行乐曲,因此对这次评委导师,只熟悉名气太大的刘欢和那英的演唱特色。对庾澄庆不太熟悉,可以说几乎没听完整过他的一次歌唱,后来知道,他的前妻是我女儿小时候很“fans”的伊能静,也就是那个曾在上海《达人秀》与周立波、高晓松三人组合的女评委。而杨坤能成为导师我很意外,因为类似他或高于他演唱水准的名歌手很多,我只知他当年打拼很坎坷,嗓音有点像阿杜,唯一留下的印象是那首成名作《无所谓》。 这个不全面的起点,让我首先对刘欢、那英有了印象固定分,按自我“有色眼镜”评判强弱素质排序是刘欢、那英、哈林(庾澄庆)和杨坤。但随着几场下来,我这个排序有些改变,却变成了刘欢、哈林、杨坤和那英。 刘欢迄今为止始终玩儿深沉,激动的场合并不多,一发飙就是热点。但他选秀和评判话语较少却也切中要害,足以看出他不愧是个“全才”。哈林始终很活跃,话多嘴贫心眼儿活泛“小动作”最多,是导师群里表现力的“核心”。开始我有点反感他喧宾夺主,但后来逐渐改变了看法,发现他综合素质其实蛮高的也是个全才。他的评语很专业很形象,几乎句句打在“七寸”上,有的看法不次于刘欢。杨坤是导师里最受“欺负”尤其最受哈林奚落的人物。他拍按钮最沉不住气,憨态可掬动辄“32场”拉人而成笑谈。他技术指导不多常也多以“和稀泥”出现,给人一种委屈受虐的沧桑感觉。而那英不愧为东北大姐,心直口快感情起落溢于言表很实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