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_律 银_律
关注数: 321 粉丝数: 522 发帖数: 45,088 关注贴吧数: 84
啊呀呀,犯了低级错误!!!! 果然是第一次做,没有经验,有个大失误!! 那就是——饭盒盖子上的洞开得太大了!!!!!!! 本来以为有石头压着不会有鱼过去,事实证明,小鱼就喜欢钻各种小缝……刚刚去查看过滤系统运行情况,大半天功夫,居然有七八条闯缸小鱼被吸进去了!!早知如此,我就该用针在饭盒盖子上扎洞,而不是用剪刀了!!!我,我当时脑袋一定被门板挤了!!这么基础的问题,居然都会犯错!!!!! 赶紧停泵维护! 也正好检验一下这个饭盒过滤日常维护的方便性,拿出饭盒上面的石头,其实也就这三块……在我开盖抢救时,发现被吸进饭盒的小鱼只有四条活着,被滤棉活活挤死了四条!真桑心,都是我的错!!! 有错就改,从卧室的垃圾桶里翻出我前天被勾破而扔掉的连裤丝袜,洗洗干净,剪掉脚尖,把饭盒盖子塞进去……根据盖子长度,把另一头丝袜也剪掉……从照片可以看到洞是开得大了点,平时看惯了肥猪的吨位,也没觉得这洞有多大……没想到会造成这么严重的伤亡!!重新盖了回去……这些大难不死的鱼,居然还在这个地方盘恒不去!!!!怎么都不知道吸取惨痛教训呢,真是比肥猪还笨的瘦猪~~~~侧面照,这一边被空调挡着看不见就无需掩饰了。可以看到丝袜留长了点,不过没事,反正都要用石头和水草挡住的:重新把三块石头放了回去,顺便又调整了一下布景……没有鱼缸灯,开着客厅吊灯照的,效果不怎么样,等以后鱼缸灯到了再拍……拍照发现“河流”的白石头有点大了,看来以后得换成小块点的…… 重新插电运行,情况良好,希望这次不要再有什么问题了!
【原创】自己琢磨出来的无体力活简单易行的同程底滤制作方法…… 可能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本学霸营养都供应脑子去了,四肢早就退化,什么手无缚鸡之力都是抬举我了……开玩笑,我能追得上鸡么?追都追不上,还谈什么缚鸡……咳咳,扯远了…… 为啥扯到这事呢,主要是今天想给白云金丝灯换一个大点的房子,也就是我那个已经废弃了的45小缸。因为缸子大些,发挥的余地多些,可以玩玩一直想玩的水族造景,而过滤方式则想试试一直想搞的同程底滤…… 然后,我去查了同程底滤的经验介绍帖…… 晕啊……工程十分浩大,光是器材都要N多,PVC管,弯头,堵头,三通,直通,管钳,钢锯……而且很多人在经验贴里提到弄得自己“手指头痛”、“胳膊痛”,“腰酸背痛”……好吓人!强壮的大老爷们尚且如此,让俺一个弱小女子咋办?差点就放弃了…… 可是想了想其他很多过滤方式,内置要不就是麻烦要粘玻璃,要不就是不好看,而外置的都不好看,难得有喜欢的造景,如果因为难看的过滤糟践了,岂不是得不偿失? 所谓办法都是弱小的人想出来的,被憋到这份上,俺也只好想来想去,想来想去,几次修改,终于利用手边的各种材料拼凑出一个简陋的反冲式同程底滤,个人觉得,我的这个方法,最好的就是其中没有体力活,用具也很简单,不需要到五金店买什么锯子啊管材啊,一把家用小剪刀就搞定,其他都是家庭常用或者养鱼常备的东西…… 由于不喜欢外置滤桶,所以把物理过滤也整合进去了,有滤桶的人可以无视这部分……这里插花一句,之所以使用饭盒,是为了将来清洗或更换滤棉的时候更方便。 大家都知道,埋在底下的东西要拿出去的话,旁边的东西就会坍塌下来把这一块地方给埋了,以后再想照原样把那东西塞回去就难了。而有了这个饭盒占位置,旁边的东西就不会塌下来了。只要饭盒上方没放什么难以移动的东西,到时候可以直接打开盖子,把滤棉取出来洗或者换掉。 附带说一句,这个饭盒上面的三块石头我是最后放的,这样理论上取下来对缸子造景的结构也没有破坏,不会坍塌。第一次玩造景,高大上的怕养死了,所以买的水草都是据说很好养活的便宜货,石头也都是附近河边捡的,成本很低,嘿嘿~~
苔黑了不刮不行!!!!!!!!!!!! 前些日子就发现我那猪圈底下漂亮的绿地毯开始有少部分的老化发黑,由于猪圈很大,1.8米……刮苔这个工程很浩大,由于工作忙,各种出差,人又很懒(这个才是主要原因吧)心想反正黑的面积不大,没管它,只是增加了些换水频率…… 又过了两周,鱼倒是大多数也没什么事,就是最大的那条樱花看着状态不对,发呆,食欲降低,捞起来看鳃又没事,体表也没问题,当时真是百思不解……急着出差,换了三分之一的水然后拉着箱子往机场跑…… 等又过了三天,出差结束,回家一看,樱花更严重了,有点发漂(但不是失鳔那种连背都露在水面上的漂),还绝食……心里咯噔一下……这是我家最贵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条,可千万别出事啊,这时候又注意到樱花尾巴和臀鳍的尖尖有点黑斑,必须是某种中毒了…… 立马想到发黑的青苔,这下子没有偷懒的借口了,虽然在下雨,不是个刮苔的好天气,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停了水泵,挽袖子,我刮,我刮,我刮,刮刮刮,刮得满猪圈都是飘飞的绿苔碎屑,几乎看不到猪了…… 小猪们则是惊恐的看着从天而降的怪兽(刮苔刀),全部挤在角落里,惶惶不可终日,就连原本在发呆的樱花都跟着游起来了…… 刮得我腰酸背痛,角落里还是有些地方实在够不着……还有一些无论怎么用力都刮不掉,夜深天寒,缸深水冷,放弃了……静置两个小时,水还是混,小猪们身影朦胧,不过大多数刮下来的绿苔都沉底了,抽底抽出来六七桶黑乎乎的水……把水重新加回平时的水位……开过滤…… 滴滤还是很给力的,当天晚上关灯的时候,水就清了不少,第二天早上,水完全澄清了……鱼们状态感觉也好多了,尤其是樱花居然解除发呆状态,开始慢慢的游来游去了,不过食欲还是不怎么样……又过一天,今天早上起来喂食的时候,樱花居然跟着其他肥猪一起向我索食!似乎病情大有改善,好兴奋……不过是不是好了,也还没有最终确定……它确实是体质比较弱啊…… 能确定的是,这次樱花意外发病至少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缸底那些黑色死苔惹的祸…… 养鱼真是一点也不能偷懒啊!! 原谅我把缸子刮成这样一副见不得人的样子……就这狗啃一样的缸底,都是我手指头都冻得没感觉才换回来的……自我安慰下,过些日子等苔重新长起来就又好看了……
植物补光灯怎么买怎么用的胡思乱想……纯属猜测,欢迎拍砖…… 重庆的冬天,一个月30天里面有25天都是阴雨天,肉肉到家才一周已经有徒长的趋势了……准备买个植物补光灯补一下,可是这个灯要买多大的,又怎么用呢?白天用还是晚上用…… 有一组数据是——晴天正午的阳光照度在10万lux以上,晴天早晨和傍晚的阳光照度是2万-4万lux,阴天和多云天气的照度是5千-3万lux,室内靠近窗口但无阳光直射处的照度是2千-8千lux。一般绿色植物生长所需的照度在2万-5万lux之间。 而咱们的补光灯能有多少照度?号称相当于100瓦灯泡的12W的LED灯,1米处照度才1200左右!连阴天室内的光照都达不到!当然,照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也就是说,距离减少一半,照度就增加4倍,如果我们把LED灯放在距离植物50厘米处,照度就有接近5千了,但也仅仅相当于一个十分阴暗的阴天而已。而在25厘米处照射,就有2万左右,能勉强达到晴天早晨或傍晚的照度了,但对于防止徒长依然不是很够。 所以…… 呃……计算完毕,发现……这个太难了吧? 60W的LED,那发热多大啊,而且只它正下方25厘米处的肉肉才能达到那个亮度,10厘米以外,亮度就跟阴天差不多了了,那能照顾几盆啊?至于15W的12厘米那个更是离谱……几乎就是要一盆一个灯了……什么投入啊,我又不是土豪…… 看来单独靠LED灯已经没指望了…… 幸好我还可以找外援……什么外援?当然是太阳了! 以阴天的阳光照度平均为1.5万计算,在白天使用,我就可以把补光灯的瓦数降低4倍,或者距离延长2倍……再加上很多补光灯有反光罩,利用反光也可以增加一些照度……所以,估计用一个15W的灯在50厘米处照射,等于给这个白天的阳光光照增加一倍,达到3万,这已经是晴天早上9-10点左右的亮度了,对很多肉肉来说已经够了! 至于晚上……还是算了吧…… 因为,楼楼一直是养金鱼的,在研究如何照出鱼缸绿苔的时候,看了很多养水草(因为都是水生植物补光)的帖子,有个水草高手在经验贴里提起——“水草徒长,主要是由于灯光照度不够,其原因是因为自然界里光线微弱,多半是由于上层有高大植物遮挡,或者所处的地方太低矮,阳光被水体削弱所致。因此,弱光会诱使水草迅速长高,以求超过那些高大植物或者脱离低矮环境,获取更多阳光”……答案不用说啦,绝对是啊!! 如果不是下血本整阳光房,一般补光灯也就相当于阴天的光照而已,甚至还不如阴天呢……晚上开着,那就等于是把肉肉整晚都置于一个纯阴天的环境里,肯定是越补越徒,越补越徒,越补越徒的吧…… 所以,我猜想,肉肉晚上不但不能补光,还要遮光!!不能让客厅灯,卧室灯什么的照射到肉肉上面了,会引起人家小肉童鞋误会的……尤其是第二天白天又没有足够的光照抑制小肉肉徒长的话…… -------------- 呃,说了半天,其实以上纯属猜想…… 提出一个思路而已……供大家参考……假如有什么谬误或遗漏之处,完全也是可能的…… 最后,美肉镇楼
今天尝试了一种可能大家都没用过的透气防虫防漏土的铺底材料 据我所知,给多肉铺底分了很多档次,高级的铺兰石,火山石,陶粒等等,一般的铺窗纱、无纺布,煤渣,还有一些就拿个破瓦片或小石头把底下的孔挡住,当然也有觉得反正下面有托盘就什么都不铺的…… 这些我都试过……当然不是种多肉……作为肉肉之友,我还粉嫩得很……不过这次我收到网购的肉肉时,忽然有了一个新的想法……能不能用生化棉来铺底呢?越想越觉得,可能性很高啊! 可能有人要问,什么是生化棉? 这个其实是一种鱼缸过滤系统里常常用到的滤材,很厚,疏松多孔,透气性那是灰常的好,毕竟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让水流通过嘛,水可是比空气密度大多了。材质大概是什么聚醚或聚酯之类,总之可能跟泡沫类似,也就是说长期保持形状,不容易腐烂变质发霉什么的……呃,说了这么多,还是先上个图,给大家一点直观印象吧!不但材质有点像泡沫,看起来也像泡沫,但它不是泡沫,因为它的孔隙比泡沫大得多而且均匀得多,手感也跟泡沫完全不同,而且其中的硬棉(藤棉),几乎完全不吸水……不过它有一个跟泡沫一样巨大的好处,就是轻……买半斤生化棉,可以铺几十个盆底,这得节省多少邮费啊…… 而且,花鸟鱼不分家,花市一般也有卖观赏鱼的,在那里也能买到这个……拿着回家不要太轻松啊,轻飘飘的,终于不用做女汉纸了……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玩意是化学合成的,非生物的东西,它跟植物是不是兼容,会不会阻碍植物生根呢? 答案是完全没问题啊!有图有真相:有人可能要说,哇,长成这样以后换盆肿么办?好办啊,带着一起换就行了……这么疏松多孔的介质一直存在在根部对防止黑腐很有好处吧?当然,实在不喜欢的话,小心的扯掉也可以,反正就只有花盆最下面那一点 生化棉有两种,一种就是藤棉,有一定的硬度,完全不吸水,以咱们肉肉花盆那点土量,完全可以撑住不塌下去,这样可以获得更大的透气性,而且不会烂根。还有一种相对比较软,不但透气性好,保水性也很强,考虑到有些肉肉的根系纤弱,用软的应该也不错。不过,考虑到生化棉非常不错的保水性,使用它,浇水频率要比其他介质少点…… 当然,以上都是我的猜想…… 到底能不能成呢,我从这次网购的普货肉肉里抓了几只小白鼠来试验一下! ================ 我家的生化棉,买来是很长一条,一片很便宜,两三块钱,看这疏松的结构。本来想用硬的那种藤棉,也就是上图那种,没有保水性,不容易烂根,但家里没有了。反过来一想,反正用的泥炭土,本身就是保水性不弱,也不多这一点儿水,平时浇水就当没垫这个好了:直接用剪刀就能剪下来(包括藤棉也是用剪刀就能剪断):看看厚度:塞进盆底,它有一些弹性的,所以大点都没关系弄了四盆……开始填土……土都弄好了……小白鼠们开始进盆:完毕!接下来就是等待了,过一些日子再来报告效果如何!!
【金鱼知识】色温和流明——鱼缸里养苔出绿不得不看的知识 很多人有一个疑惑,明明我家鱼缸灯那么亮,为什么还是满缸子屎黄色的褐苔呢?为什么我的水草都不肯长呢?为什么鱼还要褪色呢? 这里有N年以前一个香港人写的文章,觉得应该对大家有用,所以转了过来。 不想看这些枯燥理论可直接跳转到文末。 ===================================================== 以前色温和流明常常被人拿来探讨水草照明的需求关系,但是色温和流明不是针对水草的需求设计的。水草进行光合作用真正需要的是光合作用有效能量,到底是怎么回事...... 色温与流明 色温与流明都是从人的眼睛来看的, 植物行光合作用是不看色温与流明的。 至于光质与植物发育的关系, 最常被人引用的是 R. E. Kendrick 与 G. H. M. Kronenberg 所著的 Photomorphogenesis in Plant: ——————————————————————————————————— 光谱范围 ==> 对植物生理的影响 ——————————————————————————————————— 280 ~ 315nm ==> 对形态与生理过程的影响极小 315 ~ 400nnm ==> 叶绿素吸收少,影响光周期效应,阻止茎伸长 400 ~ 520nm(蓝)==> 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吸收比例最大,对光合作用影响最大 520 ~ 610nm ==> 色素的吸收率不高 610 ~ 720nm(红)==> 叶绿素吸收率低,对光合作用与光周期效应有显著影响 720 ~ 1000nm ==> 吸收率低,刺激细胞延长,影响开花与种子发芽 >1000nm ==> 转换成为热量 ——————————————————————————————————— 下面就是大家都很熟悉叶绿素的吸收光谱,清楚看到集中在蓝色和红色:但是与光合作用有关的, 并非单纯的叶绿素吸收光谱, 真正要看的是光合作用有效能量(PAR, photosynthetic active radiation) 下图是 McCree/Elgersma 于 1972 年提出的 PAR, 也较常被人引用:哪一种灯管对于光合作用最有帮助, 要比的就是能提供多少 PAR, 而非色温、流明或单纯的光谱。 植物对光谱最大的敏感地区为 400~700 nm, 此区段光谱通常称为光合作用有效能量(PAR)区域。 植物对光谱的敏感性与人眼不同 人类眼睛最敏感的光谱约为 555 nm, 介于黄-绿光, 对蓝光区与红光区敏感性较差; Photometer 测量的就是人类眼睛的感觉。 我们通常在测量的 lux 就是 photometer, 是针对人类眼睛的感受来测量的。 但植物则不同, 对红光—蓝光光谱最为敏感, 对绿光较不敏感, 但是敏感性的差异不似人眼如此悬殊, Quantum Sensor 才是测量 400~700 nm 的。====================================================================== 以上枯燥的理论OVER…… 这些火星鸟文我估计大家都不爱看,所以下面用比较通俗易懂地球话总结一下: 因为人眼对绿光特别敏感,所以大家觉得明亮的灯,如某些节能灯,LED灯,有很高的流明(照度),有可能就是在灯的光谱中特别强化了绿光,所有能量都用来发偏绿色的光(绿色是冷色,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节能的灯往往给人感觉冷白冷白的),如此强的针对性,所以在低功率的情况下,也能让人的眼睛觉得很亮堂…… 可是,植物的合成叶绿素,主要需要的是蓝光和红光,也就是说绿色植物想要它翠绿,就要多一些蓝红光,而绿光基本无用,所以,人看着觉得亮的灯,往往并不适合绿色植物生长。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低功率高亮度的灯,就一定不能催绿苔,一些特别为水族和植物设计的,以及由于某些巧合等因素弄出来的灯,虽然功率不高,但光谱范围却主要是在蓝红两个区域的。假如它距离缸底比较近、水体也比较小,照明时间又很长等情况下,哪怕是瓦数低的灯,也还是可能催生出绿地毯的,所以……买错了灯也不要丧气,一切皆有可能,或许奇迹会发生哦~~~
【金鱼知识】关于居民楼的楼板上承重鱼缸的一些知识 鱼友最担心的鱼缸承重问题,框架现浇板每平米承重约200公斤(2002新规范住宅),以这承载力只能灌水水深20CM,问题在于,难道水深超过20CM就会压塌地板?或者三个二百斤的胖子站在一平方米内就能把楼板压塌,是不是太悬了? 在西直门东的一家鱼店,老板介绍说,他们店中最大的鱼缸长达2.6米。这种弧形的鱼缸果然气派,加上底坐,高近2米,厚近半米,放在屋内,仿佛一面庞大的海底立体画。这样尺寸的大鱼缸显然超过了每平米150公斤的标准,甚至每平米的重量都超过了一吨!!但是,也没有听说谁家被压垮了楼板……所以,房屋建造的时候,只要没有偷工减料,楼板的实际承重应该是远远高于设计标准的。据说,实际上建筑商一般楼板每平方米最大载重为2吨/平方米来修建房屋。笔者见过有个鱼店是在二楼的,放了有15个鱼缸吧!一般都是上下层的,最大的是200CM*80CM*70CM上下层的鱼缸。看起来也没有什么问题。那 一般在现浇楼板的住宅中可以这么理解:客厅20平米,每平米可承重200公斤,则该客厅总承重可达4吨(加上设计中的安全系数就更大了)! 呵呵,各位算算自己的客厅中鱼缸及其他家具的总重有多少,就知道有没有危险了问题是如果客厅中央可以放4吨的话,那么我们靠墙放可以放几吨,常识告诉我们应该是2倍以上。 如果楼板是分成一条条的,我们把鱼缸的重量分散在各个板上又可以承受多少 其实应了解一下(公斤/平米)的概念。一个60KG的人就两脚着地就能产生600公斤/平米的负荷,楼板怎么不塌呢?楼书上200公斤/平米是一个楼板均匀负重条件下产生的数据。和水泥块的最大承受压强是两码事。 同时应结合楼面最大承受力矩和房屋结构特点来综合考虑。个人做法保守一些,现设计中的水柜水容积200(长)*60(宽)*40(高),靠墙角沿墙走 厅的平方除以厅里东西的重量=???(大于150危险) 更合理的算法是:整栋楼的实用面积除以整栋楼东西的重量=???(大于150危险) 高层楼房多采用现浇框架加预制板,单块楼板承重1吨以上绝对没有问题。2m的鱼缸全重在1吨多,一般会跨越两块楼板,甚至三块,所以每块楼板承重不超过500公斤,没有任何问题,放在哪里都可以。如果缸实在太大,或不放心,可以考虑以下因素: 1、尽量靠近承重墙贴墙放置,减少力矩 2、看自己家的顶板可以确切定位楼板位置,最好与楼板走向垂直放置,使之跨越多块楼板,分散承重 3、阳台为楼板外挑,最好贴内侧放置,不要放在阳台外沿 4、底柜或支架多做几个支点,受力均匀,如不好分散可以在底柜之下加垫一块大芯板,裁成大小合适,并包边美观。建筑师很负责任的说,只要你不是想把整个房间密封起来当鱼缸,楼板不会有太大的问题。预制板承载力是500kg/m2。但是鱼缸应当都是靠墙放置,这对于受力的板来讲并不是最不利的受力情况,相反平衡底部弯矩呢。 就算要塌,真正危险的往往不是楼板,而是承重墙,局部抗压受不了,垮了!最坏的情况,就是你家鱼缸真的太重了,楼板承受不起。但是框架结构的房屋,从材料学的角度来说,是不会在某天半夜里忽然一下哐当轰隆隆的就垮掉了,而是遵循一个过程:出现细小开裂——裂缝越来越大——越来越粗——越来越长——最后终于垮掉了!这个过程是比较漫长的,可能要一两年 所以,最坏的情况下,只要你平时多留意承重的墙体有没有细微的裂缝,注意这些裂缝的发展趋势就行!发现不妥之后把能搬走都搬走,问题就解决了。 希望对鱼友们有帮助。
经验贴,工具简陋的情况下,如何在陶瓷器皿上打孔 说到养鱼和养花,其实有很多共同之处,其中之一就是用陶瓷容器,对于养鱼来说,有时候会需要给陶瓷上开个洞,遮掩管道或者电线之类的,让这些丑陋的东西不必因为翻围墙而让人看了心烦。对养花来说,有时候也需要给陶器钻个洞,让本来没有孔的陶瓷器皿变成有孔的花盆 今天我就实验了一下在简陋条件下给瓷器钻孔,工具只有钉锤和钉子。 幸运的一次就成功了,给大家分享一下。 先说说这次打孔准备的东西 1、要用来打孔的瓷器,我是用这个闲置了很久,灰都好厚一层了的咖啡杯,给它底下打孔,准备让它转职做多肉的花盆:2、钉子——建议水泥钉,非常便宜才几毛钱一颗。实在没有水泥钉的话,螺丝钉应该也可以,但要够长,够粗,够硬。3、钉锤……如果连这个都实在没有的话,估计板砖也能对付吧……使用板砖只要小心别脱手就好了,否则……====================== 下面正式开始了哈! 先给杯子里塞打湿的毛巾作为缓冲,毛巾是垫在需要打孔的地方下面的,对大容器来说,选择从哪里打孔至关重要了。如果是很大的容器,想在侧壁打孔,最好是固定好之后,从里面向外敲,下面点毛巾就可以了。当然如果是有电钻配合陶瓷玻璃专用钻头,安全高效一些。不过如果没那个条件,或者就是在底部打孔的话,铁锤和钉子还是胜任愉快的。 当然,我塞的不是毛巾,而是抹布,反正都差不多,打湿就成,最好塞满。对了,据说把这个杯子先泡一天,成功率更高,我急着实验就没泡,也成功了。只有一个人,没人拍照,所以中间过程没有照片。 总之就是用钉锤不轻不重的敲击钉子,不要试图一下子击穿(虽然可能一下子击穿更快,但感觉破碎率也更高),我是钉子尖固定在一点上,从不同角度慢慢打,缓慢瓦解它的防御!!敲几下,浇点水(直觉浇水很重要),这样子敲打很长时间都几乎感觉不到效果,就在我都觉得没希望了,要放弃的时候(大概连续打了三分钟吧),忽然感到钉子一轻,阻力消散,通了!! 原来这么简单,根本不需要多大的力气! !!看看眼子,正圆,哇咔咔:继续在圆周围轻轻捶打,渐渐把孔扩大一些,手艺很烂,凑合看吧:这就是我下一批肉肉的一个小家了: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