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之莲 八月之莲
关注数: 51 粉丝数: 82 发帖数: 1,134 关注贴吧数: 3
和尚是怎么死的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总寺的方丈大人得知情况后,就派来了一名主持和一名书记,共同负责解决这一问题。主持上任后,发现问题的关键是管理不到位,于是就招聘一些和尚成立了寺庙管理部来制定分工流程。为了更好地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寺庙选派唐僧等领导干部出国学习取经;此外,他们还专门花钱请了天主教堂、基督教会的神父传授 MBA。外国的神父呆了不久留下几个屁就走了,一个屁叫 BPR,一个屁叫ERP。 书记也没闲着,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才没有充分利用、寺庙文化没有建设好,于是就成立了人力资源部和寺庙工会等等,并认认真真地走起了竞聘上岗和定岗定编的过场。 几天后成效出来了,三个和尚开始拼命地挑水了,可问题是怎么挑也不够喝。不仅如此,小和尚都忙着挑水、寺庙里没人念经了,日子一长,来烧香的客人越来越少,香火钱也变得拮据起来。为了解决收入问题,寺庙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等连续召开了几天的会,最后决定,成立专门的挑水部负责后勤和专门的烧香部负责市场前台。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寺庙提拔了十几名和尚分别担任副主持、主持助理,并在每个部门任命了部门小主持、副小主持、小主持助理。 老问题终于得到缓解了,可新的问题跟着又来了。前台负责念经的和尚总抱怨口渴水不够喝,后台挑水的和尚也抱怨人手不足、水的需求量太大而且没个准儿,不好伺候。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经开会研究决定,成立一个新的部门:喝水响应部,专门负责协调前后台矛盾。 为了便于沟通、协调,每个部门都设立了对口的联系和尚。协调虽然有了,但效果却不理想,仔细一研究,原来是由于水的需求量不准、水井数量不足等原因造成的。于是各部门又召开了几次会,决定加强前台念经和尚对饮用水的预测和念经和尚对挑水和尚满意度测评等,让前后台签署协议、相互打分,健全考核机制。为了便于打分考核,寺院特意购买了几个计算机系统,包括挑水统计系统、烧香统计系统、普通香客捐款分析系统、大香客捐款分析系统等等,同时成立香火钱管理部、香火钱出账部、打井策略研究部、打井建设部、打井维护部等等。由于各个系统出来的数总不准确、都不一致,于是又成立了技术开发中心,负责各个系统的维护、二次开发。由于部门太多、办公场地不足,寺院专门成立了综合部来解决这一问题,最后决定把寺院整个变成办公区,香客烧香只许在山门外烧。 部门多、当官的多,文件和开会自然就多,为了减少文山会海,综合办牵头召开了 N 次关于减少开会的会,并下达了「关于减少文件的文件」。同时,为了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寺院还成立了精简机构办公室、机构改革研究部等部门。 一切似乎都合情合理,但香火钱和喝水的问题还是迟迟不能解决。问题在哪呢?有的和尚提出来每月应该开一次分析会,于是经营分析部就应运而生了。分析需要很多数据和报表,可系统总是做不到,于是每个部门都指派了一些和尚手工统计、填写报表、给系统打工。 寺院空前地热闹起来,有的和尚在拼命挑水、有的和尚在拼命念经、有的和尚在拼命协调、有的和尚在拼命分析……忙来忙去,水还是不够喝、香火钱还是不够用。什么原因呢?这个和尚说流程不顺、那个和尚说任务分解不合理,这个和尚说部门职责不清、那个和尚说考核力度不够。只有三个人最清楚问题之关键所在,那三个人就是最早的那三个和尚。说来说去,就是他**闲人太多了! 他们说:「整天瞎分析个屁! 什么他**流程问题、职责问题、界面问题、考核问题,明明就是机构臃肿问题!早知今日,还不如当初咱们仨自觉自律一点算了!如今倒好,招来了这么一大帮脑残,一个个不干正经事还他**人五人六的,跟屎盆子一样甩都甩不掉!」 三个人忍无可忍,斗胆向上汇报,要求增加挑水的人手,越过数个层级之后,主持和书记总算收到了这个请求,经过各个部门季度会议的总结和分析,经过了数次激烈的探讨,总算可以从其他部门抽调过来一些和尚进行支援,但这些跨部门过来的和尚根本挑不动水,还对挑水的这几个和尚指手画脚,挑水的和尚再次请求,自己担任挑水的和尚团队负责人。总司组织部评估之后认为,三个和尚专业有余,管理能力不足,一番鼓励和劝解之后维持现状。 又过了一年,寺院黄了,大部分和尚都死了:人们在水井边发现了几具尸体,是累死的;在寺院里发现了几千具尸体,是渴死的。 还有少数几个和尚没有渴死,他们跳槽到了其他寺院,他们是「高层和尚」,并且带去了「先进管理经验」。 中国管理特色:总部愈来愈庞大,基层愈来愈忙碌,成本愈来愈高,客户愈来愈不满。
如何预防H7N9型禽流感? 日常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类的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5、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6、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7、定期对所处环境消毒,杜绝空气或环境中的传染,消毒方法如下: (1)熏蒸法:取活消毒剂原液盛在塑料器皿中,放在房间或办公室中,每15平方放置一处。有人停留或办公时保持空气流通即可。无人时封闭进行放置半个时以上效果更好。 (2)冲洗法:将活消毒剂稀释,可冲洗地板、宠物或禽畜的窝等,擦拭宠物或禽畜停留过的地方,或冲洗塑料餐具器皿。 (3)喷雾法:将消毒剂稀释水,装塑料喷壶进行对需消毒的地方喷雾。
有哲理的小故事 一伙劫匪在抢劫银行时说了一句至理名言:“统统不许动!钱是国家的,命是自己的!”大家都一声不吭躺倒。劫匪望了一眼在桌上四肢朝天的出纳小姐,说:“请你躺文明些!这是劫财!不是劫色!”————这就叫目标明确。 劫匪回去后,其中一个新来的硕士劫匪说:“老大,我们赶快数一下抢了多少。”那劫匪(小学文化)说:“你傻啊?这么多,你要数到什么时候啊?今天晚上看新闻不就知道了吗。”————这就叫工作经验,这年头工作经验比学历更加重要! 劫匪走后,行长说赶紧报案!主任刚要走,行长急忙说:“等等!把我们上次私自挪用那5000万也加上去!”主任说:“要是劫匪每个月都来抢劫一次就好了。”————这就叫急中生智,属于脑力劳动。 第二天新闻联播报道银行被抢了一亿,劫匪数来数去只有2000万。老大骂道:“妈的!老子拼了一条命才抢了2000万,银行行长动动手指头就赚了8000万,看来这年头还是要读书啊!”————知识就是力量啊。 另一方面,副行长向行长反映这件事,行长说:“具体数额你我知道就行了,向外透漏在实数上增加500万,弥补下我们上次活动经费透支的部分。如果以后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你知道该怎么做了?!”————不是谁都可以当一把手啊。 当天晚上看完新闻后,一帮劫匪开始分钱,结果大家分到的总数没有电视上报的多。老大开始怀疑老二,老二怀疑老三。。。。。。结果内杠开始枪战,劫匪全死了。枪声引来了POLICE,案件告破。————还是Party干部有水平啊,不动声色就让劫匪全灭。 最后,新闻联播播出:特大抢劫案件告破,几名劫匪在追捕中当场被击毙,另有500万已被劫匪挥霍,无法追回。行长和副行长笑而不语。
春 《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中国毒品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十分新鲜的样子,欣欣然摆上了货架。青菜朗润起来了,鱿鱼涨起来了,辣椒的脸红起来了。 豆芽偷偷地从豆壳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水缸里,池子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黄的,绿的,放一点无根激素、搁一点防腐剂,再来点尿素,绿豆芽白白的,黄豆芽胖胖的。 辣椒、猪肉,腐竹、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争着抢着赶趟儿。红的苏丹红像火,粉的瘦肉精像霞,白的吊白块像雪。馒头里带着馊味儿,闭了眼,作坊里仿佛已经满是熏肉、面包、果脯!案板上成千成百的苍蝇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蟑螂爬来爬去。昆虫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原料堆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爬呀爬的。 “中国食品很安全”,不错的,像工商局的统计报告安慰着你。电视里带来些新调查的有毒食品的气息,混着记者暗访的味儿,还有各种有关有害食品曝光的新闻在网上酝酿。不法商贩把加工点安在偏僻的地方,正规企业也来了,在原料里填加各种有害的化学品,做出好看的食品,在大型超市里卖着。换了加工后的包装,这时候卖得格外的旺。 死猪肉是最寻常的,一进就是两三吨。可别恼。看,做腊肉,做熏肉,变牛肉,加班加点地制做着。银耳、生姜上全熏着一层硫黄,熏出来黄得发亮,工业盐腌制的四川泡菜也青得逼你的眼。墨汁粉丝,有毒花椒,地沟油,制造出一碗色泽鲜艳的麻辣烫。放眼去,医院里,厕所边,有吃了有毒食品患病的人;还有喝了三氯腈胺的小孩,结着石,憋着尿。他们的头发,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超市里的有害食品渐渐多了,吃有害食品的人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吃过了。积攒积攒毒素,借点药费,各看各的一份儿病去了。“制造食品在于放药”,刚起头儿,有的是技巧,有的是原料。 草莓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都是毒素泡的,它生长着。 馒头象小姑娘,花枝招展的,回收着,染着。 中国食品像隐秘的杀手,有层出不穷的花招和手段,引着我们死去。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