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Y_XW
FY_XW
关注数: 73
粉丝数: 78
发帖数: 2,537
关注贴吧数: 96
求问布雷斯特15级科研可以进大世界道中队承伤吗? 四期除了马可波罗没下水,其他都满破了,是继续等第二架天雷还是直接转武器? 普利茅斯15级可研进炮队三号位能不能站住?
APG-81对水面舰艇的探测距离大概是多少??? F-35C对海攻击是靠跃升后用自己的雷达搜索装定,还是靠预警机的数据?攻击机群会有预警机前出伴随支援吗?
盾超旗和甲超旗在使用场合上有什么偏向吗? 盾超旗和甲超旗在使用场合上有什么偏向吗?
今天看了钢锯岭,里面是BB63在提供火力支援~~~ 我想知道那个时候两艘北卡和四艘南达在哪?而且战列都骑脸了为啥航母不能靠近点让海航提供近距离的现场遮断?
求问临沂车管所周六能补办驾照吗?谢谢~~~
求问临沂车管所周六能补办驾照吗
第一部最后下村逸在和谁打电话? 应该是尼克那一帮的吧,但是没有交代谁同时被捕了。
两天了,2-1罗德尼都出了3个了,就是不出声望,不出声望 什么情况~~~~ 另外,罗现在还值得练吗?
2-4B点会不会掉声望和胡德?昨天在2-1捞了一天声望没捞到 打算先捞到声望再去1-4捞胡德的
以前战舰少女的账号找不到了怎么破?还有,现在怎么不送列克了? 以前想着很早就送列克呀~~~
各位谁有大抗战知识读本的PDF版呀~~~~~想看一看~~~谢谢啦~~~~~ 哪位有的请私信我~~~~谢谢谢谢谢谢~~~~~
Z16哪里出的多一点~~~~~打了好久1-4都没出 求问~~~~~3-2以上的还没打
现在鱼雷机对航母炮击阶段的轰炸伤害有加成吗? 还是只在开幕轰炸时有作用,炮击阶段完全无用?
第六期深空挺进里开头1分02秒的导弹对射出自哪里? 谢谢~~~是安德的游戏吗?
深空挺进里那个导弹对轰的画面出自哪里? 貌似就是飞艇后面那一段,还有舰载机做护盾那一段出自哪里?谢谢~~
大青花鱼能干什么?只能演习吗? 能带着推图吗?
求教!!!!武器战的卡组到底怎么组?网上搜到的各种思路不一样 乱了~~~到底应该怎么组?
为什么南达1920是九级舰而新南达是八级舰??? 1920型的设计指标比后来的还好?
现在高等级天梯上还有骑士吗?有的话都是啥卡组~~~~ 卡组强度怎么样?好用吗?
在一战以后的新式战列舰中是不是只有俾斯麦采用的是装甲堡设计? 装甲堡相比其他的设计有什么缺点?
炉石又更新了?我怎么更新不动~~~~~~~~~~~~~~~~~~~~~
三体中的曲率驱动能使飞船达到光速吗?这违背相对论吗? 如果能达到光速,光速飞行时飞船内部时间不应该是静止的吗?如果只是无限接近光速那不是应该达不到二维跌落的逃逸速度吗?
时间和空间分别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
3.4更新完的同学们,游戏里有冬吗? RT
电改关键是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大计谋而后定,大势察然后行。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并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矗具体到电力行业,电力体制改革将如何再次破题,电力市场建设路径选择将有何新意?为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独家专访了北京市政协副主席蔡国雄。 作为中国电科院副总工程师,蔡国雄表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指明了电力体制改革的未来路径,而目前的关键是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这也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改关键: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中国经济时报:现代化市场体系的建设,相应地需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而现实情况是,我国在构建统一电力市场方面仍有距离,请谈谈目前存在的问题? 蔡国雄: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不是人们主观意愿使然,而是我国能源资源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了必须要建立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形成了“省为实体,就地平衡、分区域平衡”的发展模式,既不利于电力工业的大规模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全国范围内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曾开展了东北、华东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试点工作。建设区域电力市场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促进区域内资源优化。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一次能源与用电需求分布不均衡的矛盾不断加剧,部分区域电网内原有的平衡格局已被打破,跨区域优化配置资源的需求更为迫切。 “就地平衡、局部平衡”的发展思路导致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配置过度依赖输煤,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严重不足。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弃水、三北地区弃风已广受社会诟病,迫切需要构建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实现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 中国经济时报: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和能源资源配置效率有哪些积极作用? 蔡国雄: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就是要通过统一电力市场的核心交易机制,规范各级电力市场秩序,打破电力发展和交易的地域界限,降低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 电力市场范围越大,竞争越充分,电力优化配置的效率越高,规模经济性越显著。只建设省电力市惩区域电力市场,无法适应全国电力优化配置的需要。事实上,跨区域的全国电力优化配置需求正在逐年迅猛增长。2012年,国家电网跨区和跨省交易电量分别为3225亿和2830亿千瓦时,跨区交易电量比2003年增长了8.5倍,年均增长28.4%,而区域内跨省交易电量仅增长1.6倍。2013年,华东电网迎峰度夏如果没有2442万千瓦的外来电力支援,将遭遇严重困难。 相对于区域市场,国家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潜力更大、效率更高。我国电源分布的区域特征明显,区域内部发电资源互补性差,优化配置空间有限。而区域间由于互补性明显,跨区资源优化配置的潜力很大。煤电为主的华北、华东地区与水电为主的华中地区水火互济效益显著。华北、华东、华中等电力输入地区与东北、西北等电力输出地区,可以在大范围平衡电力供需、调剂余缺。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还可以获得错峰避峰、跨流域补偿、减少备用等综合效益。 近年来,水电、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迅猛,到2015年全国常规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将分别达到2.6亿千瓦、1亿千瓦和2100万千瓦;2020年风电装机将超过2亿千瓦,光伏发电超过5000万千瓦。从地域分布来看,未来我国新增水电的80%分布在西南地区,风电的85%以上分布在“三北”地区,西北、内蒙古等地区的大型光伏电站占有较大份额。这些清洁能源富集区的电力需求规模小,仅靠区域内自身消纳难以支撑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到2020年,我国需要跨区外送的水电规模将达到7600万千瓦,外送电量占全国水电总发电量的25%;需要跨区外送的风电规模将达到8000万千瓦,外送电量占全国风电总发电量的40%以上。 一方面是中东部地区持续大范围的雾霾笼罩,另一方面是大量的清洁能源需要集中送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构建则显得更为迫切。 坚强智能电网:统一电力市场的高效配置平台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特高压电网是构建我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支撑,请具体谈谈您的认识? 蔡国雄:大市场的基础是大电网,同样我国统一电力市场建立的基础是坚强的国家骨干电网。 随着我国能源资源开发的逐步西移和北移,我国西部和北部能源产地与东部消费地区能源输送距离越来越远。北部煤电基地距离华中、华东负荷中心约800—1700公里,西南水电距离华中、华东负荷中心约1500—2500公里,新疆煤电和西藏水电距离东部负荷中心将超过3000公里。如此远距离、大规模的电力输送,远远超出了500千伏电网的承受能力。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和能源资源的大范围优化配置,提出了建设更高电压等级全国骨干网架的要求。特高压电网具有输送容量大、距离远和损耗小的优点。更重要的是,特高压电网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电网自身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 通过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和发展,将使我国大区域之间电网的联系变得紧密,全国范围内的电力交易将更加顺畅。特高压电网西起煤电和水电基地,东接负荷中心,从空间上实现了发电企业与电力负荷中心区域的直接相连,打破了区域限制和壁垒,为大型煤电、大型水电、大型核电参与电力市场竞争提供了“高速公路”。通过为更多的市场主体提供输电通道,将减少单个市场主体的市场份额,从而实现充分的电力竞争,最终使电力用户真正享受到实惠。 通过特高压实现大区联网,使得我国电网形态、结构、功能都发生深刻变化,电网分层分区更加合理,跨区跨省电力输送能力不断提升、输送需求也逐步加强,将改变传统电力电量分省分区就地平衡的格局。随着跨区资源配置能力的成倍提升和“三华”同步电网的形成,将为大范围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坚实可靠的物质基赐载体,这就要求必须大力发展跨区跨省交易,建立全国电力市场,通过市锄制促进电网的市场功能有效发挥,推进西部和北部大水电、大煤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建设统一电力市场需要哪些条件? 中国经济时报:除了特高压电网的支撑,请问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彻需哪些条件? 蔡国雄:目前,全国电力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电力用户数量达到4.23亿户,“多卖方”、“多买方”的市场主体已经形成。足球场就好比作为市场交易平台的电网,运动员就好比是买方和卖方。现在不仅需要安排好运动员,建设好足球场,更需要裁判员和比赛规则。这个裁判员和比赛规则就是市场监管机制和市场运行规则。 电力市场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坚强电网、市场规则、电价机制。坚强的电网结构,建设大电网就是构建大市场,构建“三华”同步电网、加强全国联网,就是为全国电力市场奠定物质基矗健全的市场规则,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市场监管规则和信息公开规则。这是电力市场正常运转、市场交易公平公正、市场信息公开透明的基本保障。科学的电价机制包括上网电价、电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充分发挥电价在平衡供需、促进竞争、节能减排、提高能效、推动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大用户交易试点等工作,统筹解决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电价交叉补贴问题,无疑将是电价改革的前提。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以统一设计为前提,以统一规则为基础,以统一平台为保障,以统一运营为手段,在全国建立一个市场,将所有交易品种全部纳入电力交易平台统一组织开展。在市场建设过程中,要保持电力系统完整统一,坚持输配一体化和电网调度交易一体化,构建市场规则统一规范、市场主体公平准入、市场运行公开透明、市场管理高效有序的电力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全国电力市场在保障安全供电、优化电力配置、提高能源效率、促进节能减排、服务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电力和能源体制的改革必须和价格、政府审批制度改革、政府管理机构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相适应,要和法制建设的进程相适应。 加快建设公开透明、充满活力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将会有效激活各市场要素,推进我国电价体制改革;而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与负荷分布不均衡的国情,决定了能源大范围流动的必然性,更彰显了加快构建公平、开放、高效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性作用,实现全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应是深化电改的应有之义。
电改关键是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大计谋而后定,大势察然后行。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并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矗具体到电力行业,电力体制改革将如何再次破题,电力市场建设路径选择将有何新意?为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独家专访了北京市政协副主席蔡国雄。 作为中国电科院副总工程师,蔡国雄表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指明了电力体制改革的未来路径,而目前的关键是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这也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改关键: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中国经济时报:现代化市场体系的建设,相应地需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而现实情况是,我国在构建统一电力市场方面仍有距离,请谈谈目前存在的问题? 蔡国雄: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不是人们主观意愿使然,而是我国能源资源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了必须要建立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形成了“省为实体,就地平衡、分区域平衡”的发展模式,既不利于电力工业的大规模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全国范围内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曾开展了东北、华东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试点工作。建设区域电力市场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促进区域内资源优化。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一次能源与用电需求分布不均衡的矛盾不断加剧,部分区域电网内原有的平衡格局已被打破,跨区域优化配置资源的需求更为迫切。 “就地平衡、局部平衡”的发展思路导致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配置过度依赖输煤,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严重不足。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弃水、三北地区弃风已广受社会诟病,迫切需要构建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实现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 中国经济时报: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和能源资源配置效率有哪些积极作用? 蔡国雄: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就是要通过统一电力市场的核心交易机制,规范各级电力市场秩序,打破电力发展和交易的地域界限,降低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 电力市场范围越大,竞争越充分,电力优化配置的效率越高,规模经济性越显著。只建设省电力市惩区域电力市场,无法适应全国电力优化配置的需要。事实上,跨区域的全国电力优化配置需求正在逐年迅猛增长。2012年,国家电网跨区和跨省交易电量分别为3225亿和2830亿千瓦时,跨区交易电量比2003年增长了8.5倍,年均增长28.4%,而区域内跨省交易电量仅增长1.6倍。2013年,华东电网迎峰度夏如果没有2442万千瓦的外来电力支援,将遭遇严重困难。 相对于区域市场,国家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潜力更大、效率更高。我国电源分布的区域特征明显,区域内部发电资源互补性差,优化配置空间有限。而区域间由于互补性明显,跨区资源优化配置的潜力很大。煤电为主的华北、华东地区与水电为主的华中地区水火互济效益显著。华北、华东、华中等电力输入地区与东北、西北等电力输出地区,可以在大范围平衡电力供需、调剂余缺。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还可以获得错峰避峰、跨流域补偿、减少备用等综合效益。 近年来,水电、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迅猛,到2015年全国常规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将分别达到2.6亿千瓦、1亿千瓦和2100万千瓦;2020年风电装机将超过2亿千瓦,光伏发电超过5000万千瓦。从地域分布来看,未来我国新增水电的80%分布在西南地区,风电的85%以上分布在“三北”地区,西北、内蒙古等地区的大型光伏电站占有较大份额。这些清洁能源富集区的电力需求规模小,仅靠区域内自身消纳难以支撑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到2020年,我国需要跨区外送的水电规模将达到7600万千瓦,外送电量占全国水电总发电量的25%;需要跨区外送的风电规模将达到8000万千瓦,外送电量占全国风电总发电量的40%以上。 一方面是中东部地区持续大范围的雾霾笼罩,另一方面是大量的清洁能源需要集中送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构建则显得更为迫切。 坚强智能电网:统一电力市场的高效配置平台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特高压电网是构建我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支撑,请具体谈谈您的认识? 蔡国雄:大市场的基础是大电网,同样我国统一电力市场建立的基础是坚强的国家骨干电网。 随着我国能源资源开发的逐步西移和北移,我国西部和北部能源产地与东部消费地区能源输送距离越来越远。北部煤电基地距离华中、华东负荷中心约800—1700公里,西南水电距离华中、华东负荷中心约1500—2500公里,新疆煤电和西藏水电距离东部负荷中心将超过3000公里。如此远距离、大规模的电力输送,远远超出了500千伏电网的承受能力。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和能源资源的大范围优化配置,提出了建设更高电压等级全国骨干网架的要求。特高压电网具有输送容量大、距离远和损耗小的优点。更重要的是,特高压电网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电网自身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 通过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和发展,将使我国大区域之间电网的联系变得紧密,全国范围内的电力交易将更加顺畅。特高压电网西起煤电和水电基地,东接负荷中心,从空间上实现了发电企业与电力负荷中心区域的直接相连,打破了区域限制和壁垒,为大型煤电、大型水电、大型核电参与电力市场竞争提供了“高速公路”。通过为更多的市场主体提供输电通道,将减少单个市场主体的市场份额,从而实现充分的电力竞争,最终使电力用户真正享受到实惠。 通过特高压实现大区联网,使得我国电网形态、结构、功能都发生深刻变化,电网分层分区更加合理,跨区跨省电力输送能力不断提升、输送需求也逐步加强,将改变传统电力电量分省分区就地平衡的格局。随着跨区资源配置能力的成倍提升和“三华”同步电网的形成,将为大范围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坚实可靠的物质基赐载体,这就要求必须大力发展跨区跨省交易,建立全国电力市场,通过市锄制促进电网的市场功能有效发挥,推进西部和北部大水电、大煤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建设统一电力市场需要哪些条件? 中国经济时报:除了特高压电网的支撑,请问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彻需哪些条件? 蔡国雄:目前,全国电力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电力用户数量达到4.23亿户,“多卖方”、“多买方”的市场主体已经形成。足球场就好比作为市场交易平台的电网,运动员就好比是买方和卖方。现在不仅需要安排好运动员,建设好足球场,更需要裁判员和比赛规则。这个裁判员和比赛规则就是市场监管机制和市场运行规则。 电力市场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坚强电网、市场规则、电价机制。坚强的电网结构,建设大电网就是构建大市场,构建“三华”同步电网、加强全国联网,就是为全国电力市场奠定物质基矗健全的市场规则,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市场监管规则和信息公开规则。这是电力市场正常运转、市场交易公平公正、市场信息公开透明的基本保障。科学的电价机制包括上网电价、电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充分发挥电价在平衡供需、促进竞争、节能减排、提高能效、推动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大用户交易试点等工作,统筹解决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电价交叉补贴问题,无疑将是电价改革的前提。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以统一设计为前提,以统一规则为基础,以统一平台为保障,以统一运营为手段,在全国建立一个市场,将所有交易品种全部纳入电力交易平台统一组织开展。在市场建设过程中,要保持电力系统完整统一,坚持输配一体化和电网调度交易一体化,构建市场规则统一规范、市场主体公平准入、市场运行公开透明、市场管理高效有序的电力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全国电力市场在保障安全供电、优化电力配置、提高能源效率、促进节能减排、服务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电力和能源体制的改革必须和价格、政府审批制度改革、政府管理机构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相适应,要和法制建设的进程相适应。 加快建设公开透明、充满活力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将会有效激活各市场要素,推进我国电价体制改革;而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与负荷分布不均衡的国情,决定了能源大范围流动的必然性,更彰显了加快构建公平、开放、高效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性作用,实现全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应是深化电改的应有之义。
《电改关键是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大计谋而后定,大势察然后行。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并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矗具体到电力行业,电力体制改革将如何再次破题,电力市场建设路径选择将有何新意?为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独家专访了北京市政协副主席蔡国雄。 作为中国电科院副总工程师,蔡国雄表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指明了电力体制改革的未来路径,而目前的关键是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这也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改关键: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中国经济时报:现代化市场体系的建设,相应地需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而现实情况是,我国在构建统一电力市场方面仍有距离,请谈谈目前存在的问题? 蔡国雄: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不是人们主观意愿使然,而是我国能源资源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了必须要建立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形成了“省为实体,就地平衡、分区域平衡”的发展模式,既不利于电力工业的大规模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全国范围内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曾开展了东北、华东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试点工作。建设区域电力市场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促进区域内资源优化。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一次能源与用电需求分布不均衡的矛盾不断加剧,部分区域电网内原有的平衡格局已被打破,跨区域优化配置资源的需求更为迫切。 “就地平衡、局部平衡”的发展思路导致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配置过度依赖输煤,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严重不足。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弃水、三北地区弃风已广受社会诟病,迫切需要构建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实现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 中国经济时报: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和能源资源配置效率有哪些积极作用? 蔡国雄: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就是要通过统一电力市场的核心交易机制,规范各级电力市场秩序,打破电力发展和交易的地域界限,降低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 电力市场范围越大,竞争越充分,电力优化配置的效率越高,规模经济性越显著。只建设省电力市惩区域电力市场,无法适应全国电力优化配置的需要。事实上,跨区域的全国电力优化配置需求正在逐年迅猛增长。2012年,国家电网跨区和跨省交易电量分别为3225亿和2830亿千瓦时,跨区交易电量比2003年增长了8.5倍,年均增长28.4%,而区域内跨省交易电量仅增长1.6倍。2013年,华东电网迎峰度夏如果没有2442万千瓦的外来电力支援,将遭遇严重困难。 相对于区域市场,国家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潜力更大、效率更高。我国电源分布的区域特征明显,区域内部发电资源互补性差,优化配置空间有限。而区域间由于互补性明显,跨区资源优化配置的潜力很大。煤电为主的华北、华东地区与水电为主的华中地区水火互济效益显著。华北、华东、华中等电力输入地区与东北、西北等电力输出地区,可以在大范围平衡电力供需、调剂余缺。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还可以获得错峰避峰、跨流域补偿、减少备用等综合效益。 近年来,水电、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迅猛,到2015年全国常规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将分别达到2.6亿千瓦、1亿千瓦和2100万千瓦;2020年风电装机将超过2亿千瓦,光伏发电超过5000万千瓦。从地域分布来看,未来我国新增水电的80%分布在西南地区,风电的85%以上分布在“三北”地区,西北、内蒙古等地区的大型光伏电站占有较大份额。这些清洁能源富集区的电力需求规模小,仅靠区域内自身消纳难以支撑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到2020年,我国需要跨区外送的水电规模将达到7600万千瓦,外送电量占全国水电总发电量的25%;需要跨区外送的风电规模将达到8000万千瓦,外送电量占全国风电总发电量的40%以上。 一方面是中东部地区持续大范围的雾霾笼罩,另一方面是大量的清洁能源需要集中送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构建则显得更为迫切。 坚强智能电网:统一电力市场的高效配置平台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特高压电网是构建我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支撑,请具体谈谈您的认识? 蔡国雄:大市场的基础是大电网,同样我国统一电力市场建立的基础是坚强的国家骨干电网。 随着我国能源资源开发的逐步西移和北移,我国西部和北部能源产地与东部消费地区能源输送距离越来越远。北部煤电基地距离华中、华东负荷中心约800—1700公里,西南水电距离华中、华东负荷中心约1500—2500公里,新疆煤电和西藏水电距离东部负荷中心将超过3000公里。如此远距离、大规模的电力输送,远远超出了500千伏电网的承受能力。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和能源资源的大范围优化配置,提出了建设更高电压等级全国骨干网架的要求。特高压电网具有输送容量大、距离远和损耗小的优点。更重要的是,特高压电网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电网自身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 通过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和发展,将使我国大区域之间电网的联系变得紧密,全国范围内的电力交易将更加顺畅。特高压电网西起煤电和水电基地,东接负荷中心,从空间上实现了发电企业与电力负荷中心区域的直接相连,打破了区域限制和壁垒,为大型煤电、大型水电、大型核电参与电力市场竞争提供了“高速公路”。通过为更多的市场主体提供输电通道,将减少单个市场主体的市场份额,从而实现充分的电力竞争,最终使电力用户真正享受到实惠。 通过特高压实现大区联网,使得我国电网形态、结构、功能都发生深刻变化,电网分层分区更加合理,跨区跨省电力输送能力不断提升、输送需求也逐步加强,将改变传统电力电量分省分区就地平衡的格局。随着跨区资源配置能力的成倍提升和“三华”同步电网的形成,将为大范围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坚实可靠的物质基赐载体,这就要求必须大力发展跨区跨省交易,建立全国电力市场,通过市锄制促进电网的市场功能有效发挥,推进西部和北部大水电、大煤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建设统一电力市场需要哪些条件? 中国经济时报:除了特高压电网的支撑,请问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彻需哪些条件? 蔡国雄:目前,全国电力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电力用户数量达到4.23亿户,“多卖方”、“多买方”的市场主体已经形成。足球场就好比作为市场交易平台的电网,运动员就好比是买方和卖方。现在不仅需要安排好运动员,建设好足球场,更需要裁判员和比赛规则。这个裁判员和比赛规则就是市场监管机制和市场运行规则。 电力市场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坚强电网、市场规则、电价机制。坚强的电网结构,建设大电网就是构建大市场,构建“三华”同步电网、加强全国联网,就是为全国电力市场奠定物质基矗健全的市场规则,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市场监管规则和信息公开规则。这是电力市场正常运转、市场交易公平公正、市场信息公开透明的基本保障。科学的电价机制包括上网电价、电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充分发挥电价在平衡供需、促进竞争、节能减排、提高能效、推动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大用户交易试点等工作,统筹解决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电价交叉补贴问题,无疑将是电价改革的前提。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以统一设计为前提,以统一规则为基础,以统一平台为保障,以统一运营为手段,在全国建立一个市场,将所有交易品种全部纳入电力交易平台统一组织开展。在市场建设过程中,要保持电力系统完整统一,坚持输配一体化和电网调度交易一体化,构建市场规则统一规范、市场主体公平准入、市场运行公开透明、市场管理高效有序的电力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全国电力市场在保障安全供电、优化电力配置、提高能源效率、促进节能减排、服务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电力和能源体制的改革必须和价格、政府审批制度改革、政府管理机构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相适应,要和法制建设的进程相适应。 加快建设公开透明、充满活力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将会有效激活各市场要素,推进我国电价体制改革;而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与负荷分布不均衡的国情,决定了能源大范围流动的必然性,更彰显了加快构建公平、开放、高效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性作用,实现全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应是深化电改的应有之义。
电改关键是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大计谋而后定,大势察然后行。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并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矗具体到电力行业,电力体制改革将如何再次破题,电力市场建设路径选择将有何新意?为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独家专访了北京市政协副主席蔡国雄。 作为中国电科院副总工程师,蔡国雄表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指明了电力体制改革的未来路径,而目前的关键是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这也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改关键: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中国经济时报:现代化市场体系的建设,相应地需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而现实情况是,我国在构建统一电力市场方面仍有距离,请谈谈目前存在的问题? 蔡国雄: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不是人们主观意愿使然,而是我国能源资源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了必须要建立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形成了“省为实体,就地平衡、分区域平衡”的发展模式,既不利于电力工业的大规模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全国范围内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曾开展了东北、华东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试点工作。建设区域电力市场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促进区域内资源优化。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一次能源与用电需求分布不均衡的矛盾不断加剧,部分区域电网内原有的平衡格局已被打破,跨区域优化配置资源的需求更为迫切。 “就地平衡、局部平衡”的发展思路导致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配置过度依赖输煤,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严重不足。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弃水、三北地区弃风已广受社会诟病,迫切需要构建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实现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 中国经济时报: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和能源资源配置效率有哪些积极作用? 蔡国雄: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就是要通过统一电力市场的核心交易机制,规范各级电力市场秩序,打破电力发展和交易的地域界限,降低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 电力市场范围越大,竞争越充分,电力优化配置的效率越高,规模经济性越显著。只建设省电力市惩区域电力市场,无法适应全国电力优化配置的需要。事实上,跨区域的全国电力优化配置需求正在逐年迅猛增长。2012年,国家电网跨区和跨省交易电量分别为3225亿和2830亿千瓦时,跨区交易电量比2003年增长了8.5倍,年均增长28.4%,而区域内跨省交易电量仅增长1.6倍。2013年,华东电网迎峰度夏如果没有2442万千瓦的外来电力支援,将遭遇严重困难。 相对于区域市场,国家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潜力更大、效率更高。我国电源分布的区域特征明显,区域内部发电资源互补性差,优化配置空间有限。而区域间由于互补性明显,跨区资源优化配置的潜力很大。煤电为主的华北、华东地区与水电为主的华中地区水火互济效益显著。华北、华东、华中等电力输入地区与东北、西北等电力输出地区,可以在大范围平衡电力供需、调剂余缺。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还可以获得错峰避峰、跨流域补偿、减少备用等综合效益。 近年来,水电、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迅猛,到2015年全国常规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将分别达到2.6亿千瓦、1亿千瓦和2100万千瓦;2020年风电装机将超过2亿千瓦,光伏发电超过5000万千瓦。从地域分布来看,未来我国新增水电的80%分布在西南地区,风电的85%以上分布在“三北”地区,西北、内蒙古等地区的大型光伏电站占有较大份额。这些清洁能源富集区的电力需求规模小,仅靠区域内自身消纳难以支撑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到2020年,我国需要跨区外送的水电规模将达到7600万千瓦,外送电量占全国水电总发电量的25%;需要跨区外送的风电规模将达到8000万千瓦,外送电量占全国风电总发电量的40%以上。 一方面是中东部地区持续大范围的雾霾笼罩,另一方面是大量的清洁能源需要集中送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构建则显得更为迫切。 坚强智能电网:统一电力市场的高效配置平台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特高压电网是构建我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支撑,请具体谈谈您的认识? 蔡国雄:大市场的基础是大电网,同样我国统一电力市场建立的基础是坚强的国家骨干电网。 随着我国能源资源开发的逐步西移和北移,我国西部和北部能源产地与东部消费地区能源输送距离越来越远。北部煤电基地距离华中、华东负荷中心约800—1700公里,西南水电距离华中、华东负荷中心约1500—2500公里,新疆煤电和西藏水电距离东部负荷中心将超过3000公里。如此远距离、大规模的电力输送,远远超出了500千伏电网的承受能力。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和能源资源的大范围优化配置,提出了建设更高电压等级全国骨干网架的要求。特高压电网具有输送容量大、距离远和损耗小的优点。更重要的是,特高压电网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电网自身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 通过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和发展,将使我国大区域之间电网的联系变得紧密,全国范围内的电力交易将更加顺畅。特高压电网西起煤电和水电基地,东接负荷中心,从空间上实现了发电企业与电力负荷中心区域的直接相连,打破了区域限制和壁垒,为大型煤电、大型水电、大型核电参与电力市场竞争提供了“高速公路”。通过为更多的市场主体提供输电通道,将减少单个市场主体的市场份额,从而实现充分的电力竞争,最终使电力用户真正享受到实惠。 通过特高压实现大区联网,使得我国电网形态、结构、功能都发生深刻变化,电网分层分区更加合理,跨区跨省电力输送能力不断提升、输送需求也逐步加强,将改变传统电力电量分省分区就地平衡的格局。随着跨区资源配置能力的成倍提升和“三华”同步电网的形成,将为大范围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坚实可靠的物质基赐载体,这就要求必须大力发展跨区跨省交易,建立全国电力市场,通过市锄制促进电网的市场功能有效发挥,推进西部和北部大水电、大煤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建设统一电力市场需要哪些条件? 中国经济时报:除了特高压电网的支撑,请问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彻需哪些条件? 蔡国雄:目前,全国电力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电力用户数量达到4.23亿户,“多卖方”、“多买方”的市场主体已经形成。足球场就好比作为市场交易平台的电网,运动员就好比是买方和卖方。现在不仅需要安排好运动员,建设好足球场,更需要裁判员和比赛规则。这个裁判员和比赛规则就是市场监管机制和市场运行规则。 电力市场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坚强电网、市场规则、电价机制。坚强的电网结构,建设大电网就是构建大市场,构建“三华”同步电网、加强全国联网,就是为全国电力市场奠定物质基矗健全的市场规则,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市场监管规则和信息公开规则。这是电力市场正常运转、市场交易公平公正、市场信息公开透明的基本保障。科学的电价机制包括上网电价、电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充分发挥电价在平衡供需、促进竞争、节能减排、提高能效、推动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大用户交易试点等工作,统筹解决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电价交叉补贴问题,无疑将是电价改革的前提。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以统一设计为前提,以统一规则为基础,以统一平台为保障,以统一运营为手段,在全国建立一个市场,将所有交易品种全部纳入电力交易平台统一组织开展。在市场建设过程中,要保持电力系统完整统一,坚持输配一体化和电网调度交易一体化,构建市场规则统一规范、市场主体公平准入、市场运行公开透明、市场管理高效有序的电力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全国电力市场在保障安全供电、优化电力配置、提高能源效率、促进节能减排、服务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电力和能源体制的改革必须和价格、政府审批制度改革、政府管理机构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相适应,要和法制建设的进程相适应。 加快建设公开透明、充满活力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将会有效激活各市场要素,推进我国电价体制改革;而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与负荷分布不均衡的国情,决定了能源大范围流动的必然性,更彰显了加快构建公平、开放、高效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性作用,实现全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应是深化电改的应有之义。
电改关键是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大计谋而后定,大势察然后行。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并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矗具体到电力行业,电力体制改革将如何再次破题,电力市场建设路径选择将有何新意?为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独家专访了北京市政协副主席蔡国雄。 作为中国电科院副总工程师,蔡国雄表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指明了电力体制改革的未来路径,而目前的关键是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这也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改关键: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中国经济时报:现代化市场体系的建设,相应地需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而现实情况是,我国在构建统一电力市场方面仍有距离,请谈谈目前存在的问题? 蔡国雄: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不是人们主观意愿使然,而是我国能源资源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了必须要建立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形成了“省为实体,就地平衡、分区域平衡”的发展模式,既不利于电力工业的大规模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全国范围内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曾开展了东北、华东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试点工作。建设区域电力市场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促进区域内资源优化。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一次能源与用电需求分布不均衡的矛盾不断加剧,部分区域电网内原有的平衡格局已被打破,跨区域优化配置资源的需求更为迫切。 “就地平衡、局部平衡”的发展思路导致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配置过度依赖输煤,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严重不足。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弃水、三北地区弃风已广受社会诟病,迫切需要构建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实现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 中国经济时报: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和能源资源配置效率有哪些积极作用? 蔡国雄: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就是要通过统一电力市场的核心交易机制,规范各级电力市场秩序,打破电力发展和交易的地域界限,降低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 电力市场范围越大,竞争越充分,电力优化配置的效率越高,规模经济性越显著。只建设省电力市惩区域电力市场,无法适应全国电力优化配置的需要。事实上,跨区域的全国电力优化配置需求正在逐年迅猛增长。2012年,国家电网跨区和跨省交易电量分别为3225亿和2830亿千瓦时,跨区交易电量比2003年增长了8.5倍,年均增长28.4%,而区域内跨省交易电量仅增长1.6倍。2013年,华东电网迎峰度夏如果没有2442万千瓦的外来电力支援,将遭遇严重困难。 相对于区域市场,国家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潜力更大、效率更高。我国电源分布的区域特征明显,区域内部发电资源互补性差,优化配置空间有限。而区域间由于互补性明显,跨区资源优化配置的潜力很大。煤电为主的华北、华东地区与水电为主的华中地区水火互济效益显著。华北、华东、华中等电力输入地区与东北、西北等电力输出地区,可以在大范围平衡电力供需、调剂余缺。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还可以获得错峰避峰、跨流域补偿、减少备用等综合效益。 近年来,水电、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迅猛,到2015年全国常规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将分别达到2.6亿千瓦、1亿千瓦和2100万千瓦;2020年风电装机将超过2亿千瓦,光伏发电超过5000万千瓦。从地域分布来看,未来我国新增水电的80%分布在西南地区,风电的85%以上分布在“三北”地区,西北、内蒙古等地区的大型光伏电站占有较大份额。这些清洁能源富集区的电力需求规模小,仅靠区域内自身消纳难以支撑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到2020年,我国需要跨区外送的水电规模将达到7600万千瓦,外送电量占全国水电总发电量的25%;需要跨区外送的风电规模将达到8000万千瓦,外送电量占全国风电总发电量的40%以上。 一方面是中东部地区持续大范围的雾霾笼罩,另一方面是大量的清洁能源需要集中送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构建则显得更为迫切。 坚强智能电网:统一电力市场的高效配置平台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特高压电网是构建我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支撑,请具体谈谈您的认识? 蔡国雄:大市场的基础是大电网,同样我国统一电力市场建立的基础是坚强的国家骨干电网。 随着我国能源资源开发的逐步西移和北移,我国西部和北部能源产地与东部消费地区能源输送距离越来越远。北部煤电基地距离华中、华东负荷中心约800—1700公里,西南水电距离华中、华东负荷中心约1500—2500公里,新疆煤电和西藏水电距离东部负荷中心将超过3000公里。如此远距离、大规模的电力输送,远远超出了500千伏电网的承受能力。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和能源资源的大范围优化配置,提出了建设更高电压等级全国骨干网架的要求。特高压电网具有输送容量大、距离远和损耗小的优点。更重要的是,特高压电网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电网自身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 通过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和发展,将使我国大区域之间电网的联系变得紧密,全国范围内的电力交易将更加顺畅。特高压电网西起煤电和水电基地,东接负荷中心,从空间上实现了发电企业与电力负荷中心区域的直接相连,打破了区域限制和壁垒,为大型煤电、大型水电、大型核电参与电力市场竞争提供了“高速公路”。通过为更多的市场主体提供输电通道,将减少单个市场主体的市场份额,从而实现充分的电力竞争,最终使电力用户真正享受到实惠。 通过特高压实现大区联网,使得我国电网形态、结构、功能都发生深刻变化,电网分层分区更加合理,跨区跨省电力输送能力不断提升、输送需求也逐步加强,将改变传统电力电量分省分区就地平衡的格局。随着跨区资源配置能力的成倍提升和“三华”同步电网的形成,将为大范围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坚实可靠的物质基赐载体,这就要求必须大力发展跨区跨省交易,建立全国电力市场,通过市锄制促进电网的市场功能有效发挥,推进西部和北部大水电、大煤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建设统一电力市场需要哪些条件? 中国经济时报:除了特高压电网的支撑,请问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彻需哪些条件? 蔡国雄:目前,全国电力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电力用户数量达到4.23亿户,“多卖方”、“多买方”的市场主体已经形成。足球场就好比作为市场交易平台的电网,运动员就好比是买方和卖方。现在不仅需要安排好运动员,建设好足球场,更需要裁判员和比赛规则。这个裁判员和比赛规则就是市场监管机制和市场运行规则。 电力市场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坚强电网、市场规则、电价机制。坚强的电网结构,建设大电网就是构建大市场,构建“三华”同步电网、加强全国联网,就是为全国电力市场奠定物质基矗健全的市场规则,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市场监管规则和信息公开规则。这是电力市场正常运转、市场交易公平公正、市场信息公开透明的基本保障。科学的电价机制包括上网电价、电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充分发挥电价在平衡供需、促进竞争、节能减排、提高能效、推动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大用户交易试点等工作,统筹解决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电价交叉补贴问题,无疑将是电价改革的前提。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以统一设计为前提,以统一规则为基础,以统一平台为保障,以统一运营为手段,在全国建立一个市场,将所有交易品种全部纳入电力交易平台统一组织开展。在市场建设过程中,要保持电力系统完整统一,坚持输配一体化和电网调度交易一体化,构建市场规则统一规范、市场主体公平准入、市场运行公开透明、市场管理高效有序的电力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全国电力市场在保障安全供电、优化电力配置、提高能源效率、促进节能减排、服务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电力和能源体制的改革必须和价格、政府审批制度改革、政府管理机构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相适应,要和法制建设的进程相适应。 加快建设公开透明、充满活力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将会有效激活各市场要素,推进我国电价体制改革;而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与负荷分布不均衡的国情,决定了能源大范围流动的必然性,更彰显了加快构建公平、开放、高效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性作用,实现全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应是深化电改的应有之义。
求问啊,南瓜王子掉落需不需要计入节点计算??? 掉了个南瓜王子,算节点的时候要不要算次数?
区域1心脏击杀2阿尔法灰狼怎么过?打了好几次了〜 求问啊〜〜
求问~~~三星升四星的蓝套除了手之外的其他四件刷什么本好??... 还有,绿套呢?刷哪个本好?谢谢~~~
刷副本是炮姐+傻馒做DPS好还是五火球美女+厚唇做DPS好? 最近用五火球美女加厚唇在刷精英遇到人时基本能赢,比较high,但是单纯作副本输出来说哪个组合好?谢!!!
修正消糜栓有八粒的吗?药盒上没有OTC标志,上个图~~~~~ 请问这是真的吗?都不敢用了~~~
为什么现在西联都用狂热了,这狂热啥配置?重甲近战吗? 前段时间pinc不是还搞灾难ABD啥的嘛?
O改这船怎么样?在哪买?
我擦~~今年山东电网集中招聘普通二本本科进了市局??????? 普通二本本科毕业,学校专业都不好~~~什么情况~~~
新人想玩BB的话从哪一艘入手比较好~~~??? 求问,不要太贵的~~打算申个新号用系统送的兵~~
潜艇兵减兵怎么减??????排水不够,不会减兵~~~~~~~~~~~~ 求教啊求救啊~~~~~~
想玩GSS~~~是自己练一船兵好还是买一船成品兵好?~~~~~~~~~~~~… 买的兵都买不到合适的~~~自己练需要几个啥样的兵苗呀??~~~~
求教个关于SS的问题,现在玩SS哪国的好????? 需要练什么兵?选什么样的兵苗?
如果船长转完职转到高等级船上去了,还能在原来的低级船上服役吗 就是如果我的船长的路线到了埃塞克斯了,还能放到约克城上吗?
BB7是什么? rt
航妈的战斗机怎么控制~~~~~怎么才能让它攻击别人的战斗机? 还是点过去让它自己打?
求教~~~~~约克城怎么配兵? RT
怒海激战1的德国反潜机的研发条件是什么呀? RT 需要啥几级啥几级?
棒子的3D大海战以后会不会直接转移现在国服的海战2的数据???… 也就是说现在的账号可以登录新游戏,而且里面啥都不变?
好久没玩了~~~现在玩CV的话玩哪国的比较好????各国都有什么 各国都有什么特点?哪国比较给力?
dark ride 8里天龙的洛基怎么配的????五中槽啊~~~~~~~~~~~~ 用的什么子系统?低槽咋配的?
车长兼任通讯兵的能不能转成其他车上的通讯兵?法国火炮这一条线 真的很蛋疼啊~~~这成员咋整?
玩法国火炮的话是从头开始玩还是从12T出155 50??????~~~… 现在自走豹的机动感觉都有点拙计~~~想玩个法国火炮~~~~不知这一路坑多不多?
流浪没有存在感了~~~舰刺除了火力稍微差一点,有效低一点~~机动 啥的跟流浪差不多啊~~~成本还低很多~~~~
KV-1现在值得保留吗????????????????????… 题目长点吸引人~~感觉用着挺舒服,就是进7级房不爽~~~
现在哪辆轻坦在点灯、包抄、游走支援各方面做得都比较好???… T71还是WZ132还是1390??? 还有 现在T-50的分房改了么??以前都不敢开~~~视野一般,急速一般,穿深打菊花有的都打不穿~~~不知现在分房好没好点~~~
到底是直接给录用通知啊还是公布面试成绩啊?~~~~~~~~~ 已经出来的这些省是怎么弄的?公布面试成绩了没?
求问~~各种巷战图火炮应该朝哪架????锡城、鲁别克、慕尼黑… 锡城、鲁别克、慕尼黑啥的这些蛋疼的图~~~~~
感觉火炮的精度被削了~~不如以前舒服了~~~~~~ 以前用自走豹怎么打怎么中,现在即使瞄静止的瞄的好好的都能歪老远~~还溅射不到~~
山东的有接到面试通知的了吗~~~~??????~~~~~~ RT
山东的有收到面试通知或者查到成绩的没?进来签个到!!~~~~ Rt
擦~~~为啥抽奖界面进不去呢~~~~~~????????? 一点参加抽奖就无法连接到网站~~~神马情况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