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雪紫风 夏雪紫风
关注数: 235 粉丝数: 126 发帖数: 3,200 关注贴吧数: 118
武汉在读博士生11天捐精4次猝死 某高校一位研究生在一家生殖中心捐精时猝死,其家属将高校、生殖中心等相关单位告上法庭,索赔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400余万元。一审法院判定该研究生与生殖中心均无过错,共同分担损失。近日从市中级法院获悉,该案二审维持原判。   据介绍,郑某生前系心脑外科主治医师,2008年考入武汉某高校攻读外科学硕士,2010年硕士毕业后继续在校硕博连读,是外科学、神经解剖学和法律在读博士。   其间,隶属该高校的人类精子库正在试运行,在校园内大力倡导学生捐精。经该高校附属医院多次动员,郑某答应加入捐精队伍,2010年12月在某生殖中心所属人类精子库签署《捐精知情同意书》,内容包括同意自愿捐精,捐精期间每6个月作一次健康检查。2011年1月,该人类精子库对郑某体检,确认其各项身体指标合格,接纳为捐精者。   此后,郑某在11天时间内先后4次捐精。2011年2月12日上午11时许,第5次进入生殖中心的取精室捐精,13时50分,工作人员见郑某仍未完成取精,进入取精室发现郑某倒在地上神志不清,立即呼叫120急救。当日下午,郑某经抢救无效,被宣布死亡。某医院出具一份《居民病伤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确认郑某系猝死。   郑某家属与生殖中心及郑某所在高校附属医院协商,达成协议:出于人道主义,生殖中心及附属医院自愿向郑某家属支付丧葬费、郑某父母的生活补助费共8.8万元等。后来,郑某父母对签订的协议不服,将某高校、生殖中心、附属医院告上法院,要求三方共同赔偿郑某死亡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等400余万元。   郑某父母认为,某高校及附属医院系郑某生前就读的院校,高校宣传了捐精活动,医院对郑某进行了捐精动员,且在郑某死亡后的处理上违反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存在过错。   法院认为,郑某虽属于全日制学生,但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实施民事行为,其捐精系自愿参加的校外活动,非学校组织,郑某与三被告均无过错,某高校与附属医院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判决生殖中心与郑某共同分担损失。经计算,生殖中心赔偿郑某家属19万余元。   郑某父母不服,提起上诉,市中级法院维持原判。   律师说法>>>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本案是由郑某在生殖中心捐精时猝死引发的侵权纠纷,焦点在于三被告是否存在过错。   郑某捐精行为系自愿参加的校外活动,非学校组织,某高校与其附属医院均无任何过错,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生殖中心在监管方面有没有过错呢?取精过程属自慰行为,捐精死亡在国内尚没有先例,生殖中心很难预测到风险的发生,且其设立的人类精子库符合国家规定的各项标准,试运行得到卫生主管部门的批准,符合安全运行的各项条件,已尽到了相应的安全保障义务。生殖中心在试运行期满后,正式运行获批之前继续运行,符合法律规定,不属于非法运行。生殖中心发现郑某异常后,进行抢救,充分尽到自己的义务,无任何过错。   那么,在各方均无过错的情况下,本案是否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但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包括:产品质量责任、从事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等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形。由此,本案不属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范围,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本案适用公平分担损失规则。根据《侵权责任法》:“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本案中,郑某在捐精时猝死属于意外,郑某及生殖中心均无过错,郑某死亡产生的损失应由郑某家属及生殖中心分担。根据公平分担损失规则,由生殖中心分担50%的损失。
大学生暑期扎堆整形 同班女生撞脸成\"双胞胎\" 近期,清华大学官方微博转发了清华大学一位女生刚入学和将毕业的对比照片,称“上清华变白富美”,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感叹“上完大学,变成‘女神’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些学生为了让自己魅力升级,把整形视为潮流,盲目从众扎堆整形。有的则将其视为求职“神器”,迎合他们所认为的“企业都是外貌协会”的价值取向。整形真的能如他们所愿吗? 整形撞脸,两女生成了“双胞胎” 小蓉(化名)是洛阳师范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她告诉记者,整形在他们班不算新鲜事,班上80个同学,其中有50多个都整过,甚至有两位同学还因此撞了脸。 “她们先后去同一家医院整形,但整出来的效果惊呆我们了,我们已经分不清谁是谁了,像极双胞胎了。”小蓉说,有一次,她借了其中一位同学的东西,在归还时却发现还错了人。 昨日,记者通过走访长沙一整形医院了解到,高考结束第二天,前往咨询和整形的学生人数较平时增加几倍。据不完全统计,该医院6、7月份为近2000名学生实施了整形手术。整形项目主要包括双眼皮、隆鼻、瘦脸、祛痘等面部调整手术,由于医疗成本的差异,价格在3000元到数万元不等。 随后,记者还走访了长沙市几家有资质的专业美容机构,通过调查发现,艺考生、准大学生和大四毕业生成为整形的暑假整形主力军。艺考生中,以考播音主持、表演等对外貌要求较高专业的学生居多。 家长误把整形当做对孩子的投资手段 今年9月,李女士的女儿马上就要进入大学了,李女士向她提议,去整形医院把单眼皮变成双眼皮,可这遭到了女儿的反对。“我觉得需要内外兼修,不仅读书是一种投资,外貌也是另外一种投资,比如说在就业方面有优势。”李女士认为。 虽然家长们对于整容不再像过去那么保守,甚至还有家长不惜花重金,将孩子送到韩国去整形,但大部分家长对整形持反对态度,认为不是因为意外事故导致外观损毁,没有必要去“动刀”。 小亮(化名)是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他的第一次整形就以失败告终。无奈之下,他只好进行了“二次手术”修复。 “大环境影响人,现在很多人都进行整容,不整容感觉自己落伍了。”尽管有过失败的经历,可小亮毕业前又再次选择了整形。“男生整容怎么了?况且我们这种靠吃‘青春饭’挣钱的工作,更需要良好的形象。” 据了解,学生整形大军中,女生依然占据大部分,但男生所占比例也有所上升。“双眼皮、隆鼻、祛络腮胡等面部整形项目是男生选择比较多的项目。”长沙某整形医院客服咨询处主管付立佳介绍。 用人单位:外貌不是首选,能力最重要 湖南大学招生就业指导处处长宋杰认为:“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学生个人综合素质、专业技能、道德品行和为人处事,我认为与容貌没有太多关系。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对自己的人生、求职做一个长期定位。” 是不是整形后真的能为大学生求职加分呢?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人事专员丁女士并不这么认为,“有些大学生说‘企业是外貌协会’,这并不准确,其实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更看重应聘者的专业实力和个人能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部分企业、公司并不鼓励大学生求职者过于关注自己的外表。“我们会更关注求职者的品德,比如诚实、有团队精神、能吃苦耐劳等。”长沙某环保公司人力资源部周女士认为。 “我个人认为想要通过整容改变外貌来获得就业机会是不可能的。容颜总会老去,当有一天他们的样貌不再,难道就要失业?”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博士认为,大学生应规划好自己的未来,在学校里努力地学习,找到合适自己的发展道路,只有具备了真本事,才是个人发展的长久之计。(记者 舒文 实习生 李一凡 刘子榆)
女子寂寞无聊微信约开房被转手遭4人轮奸 信息时报讯 (记者 何小敏 通讯员 增检宣) 4个90后的年轻人,因为一次看似平常的微信聊天而身陷囹圄,前程尽毁。近日,增城市检察院以强奸罪批准逮捕了4名涉案的犯罪嫌疑人。   据悉,2014年3月4日晚,犯罪嫌疑人刘某尧、刘某业、刘某华、刘某康与同村的刘某东相约一起消夜,刘某东通过微信“摇一摇”的功能与被害人阿珊(化名)结识,并相谈甚欢,经过几番相互试探和挑逗,寂寞无聊的阿珊主动提出与刘某东去开房。   而此时的刘某东却无意与阿珊进一步发生关系,于是将这天上掉下的“大馅饼”交给了一起吃消夜的刘某尧,并以吃消夜为名与刘某尧一起约见了阿珊,见面后刘某东借机溜走,阿珊在不见刘某东后提出要回家,刘某尧则以等刘某东来送其回家为由将阿珊骗至新塘镇某宾馆,在此期间,刘某尧采用暴力手段与阿珊发生性关系,并电话邀来同在一起吃消夜的刘某业、刘某康、刘某华,上述3人驾车来到案发地附近,并先后进入房间将阿珊强奸。   案发后,阿珊立即报警,刘某尧当即被抓获,同案人刘某业、刘某康、刘某华闻讯后试图远走他乡,但法网恢恢,数日后,3人被抓获归案。   一次看似平常的微信聊天,引发了一起沉重的悲剧,在这起悲剧中,被害人身心受到摧残,4名犯罪嫌疑人也同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将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   在此,检察官提醒广大年轻朋友:网聊有风险,交友需谨慎。   (原标题:女子微信约开房被“转手”轮奸)
韩国载有数百名乘客客轮在韩国西南海域沉没 【新华社快讯】据韩国YTN电视台16日报道,一艘载有数百名乘客的韩国客轮在韩国西南海域沉没。 中新网4月16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海警称,一艘载有约450人的客船在韩国西南部海域下沉,韩国海警和军舰已经赶赴救援。 报道指,船上约有450人,大部分是前往济州岛郊游的高中学生。韩国当局称,船只在当地时间早上8时58分发出求救信号。 韩国海岸警卫队称已经派出巡逻艇和飞机前往事发海域营救。 韩国媒体称,船上大部分人为高中学生,他们参加学校组织的旅游,从仁川前往济州岛。 【已发出求救信号 韩国海警紧急出动救助】 韩国海警称收到西南海域一艘客船的求救信号。韩国电视台报道称客船正在沉没。具体伤亡情况目前仍不明朗。 据韩媒报道,韩国时间上午9时许,一艘载有数百人的客轮在韩国全罗南道珍岛郡观梅岛附近海域沉没。据悉这艘客轮正在向济州岛行使,船上有正在修学旅行的学生。截至当时报道,客轮一半已经倾斜入海,整体也在继续下沉中,海警已经紧急出动进行救助。 【乘客:“一声巨响后船只停止前行”】 一名乘客接受韩国YTN电视台连线时称,事发时听到一声巨响,然后船停止前行。“渡轮接着开始倾斜,我们得抓住支撑物才能保持坐着的姿势。”渡轮上有450人,其中至少120人已经获救。
俄罗斯3名男子玩牌赌生死 两输者被赢家枪杀 中国网4月5日讯 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4月3日报道,2013年12月18日深夜,昆汀·塔伦蒂诺恐怖片中的场面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一小镇上演。 屋子内两名男子坐在桌边,桌子上放着一瓶酒和酒杯,四周尽是散落的纸牌。似乎是农村生活很常见的画面。然而一滩血迹却让警方工作人员异常震惊,桌边的两名赌徒都已死亡。只有27岁的亚历山大知道究竟发生过什么,他是这场赌博唯一的幸存者,也是惨案的制造者。 纸牌,人生,双筒猎枪 成年后亚历山大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监狱中度过。他还是少年时,就曾因与人斗殴致人死亡被判入狱。几年前他刑满释放,与小镇一女子同居,在锅炉房工作。 事发前一天早上亚历山大正常上班,半夜他接到了朋友的电话。这位朋友39岁,也叫亚历山大,也曾被判入狱,他邀请锅炉工来家中品尝自家酿造的酒,这一请求当然让锅炉工难以拒绝。 主人和锅炉工开始喝酒,此时21岁的当地男子丹尼斯正在主人家中酣睡。主人提出玩纸牌,两位亚历山大决定用生命做赌注。主人拿来双筒猎枪,两人共同制定了游戏规则:胜者将负者杀死。 失败三次,但毫发无损 主人获胜了,锅炉工起身,走到一边,随后听到了枪声。主人没有击中,两人继续玩牌。主人又两次获胜,但都没有击中。这时睡眼朦胧的丹尼斯走出了房间。 “你们在干什么?” “打牌。” “加我一个吧。” 丹尼斯甚至不知道游戏规则,没有人告诉他赌注是什么。锅炉工开始走运,他获胜了,把一颗子弹装进兜里。接着他再次获胜,主人主动把手枪递给他。 共同举办葬礼 “什么,你以为我不会击中?”锅炉工说:“你手滑了,可我不会手滑。”说完他两次扣动扳机,另外两人头部中枪,当场死亡。 随后亚历山大给同居女子打电话请她报警,说自己杀死了两个人,但正怀着第三个孩子的女人起初根本不相信。 “我们发现了两具尸体,尸体呈坐姿,”警方工作人员亚历山大·贝斯特洛夫说:“桌上有一副纸牌、酒瓶和酒杯。” 杀手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他在认罪书中说自己已“没有退路”,赌注对他而言神圣无比。 或许主人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真的会被杀死,侦查人员认为他之前有意将子弹射偏,他根本不想杀死酒友。 而年轻的丹尼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受害者。丹尼斯的父母都是酒鬼,于是全镇人决定共同为他举办葬礼。 现在这起案件调查工作已经结束,锅炉工亚历山大面临着法庭的判决。
乌克兰军队倒卖美援助物资 【环球时报驻乌克兰特约记者 萧雅文 冯国川】西方国家近日加大了经济上力挺乌克兰的力度,然而乌国内严重的腐败问题也令美国媒体担忧西方援助是否会被乌官员中饱私囊。美国《时代》周刊2日称,有乌克兰军方人员竟然将美国援助物资拿到网上出售。   3月29日,美国对乌援助的最后一批军用口粮运抵乌克兰,就在同一天,乌克兰分类信息网开始出售这些军用口粮。《环球时报》记者在该网站上看到,所售的军事援助口粮全部附带美国国防部的封条。售价为每包109-142格里夫纳(1格里夫纳约合0.9元人民币)。货物包括咖啡、糖、口香糖,以及土豆汤、鸡肉、肉丸、面条等。售价远低于成本价。《时代》周刊称,乌军一名物资销售员弗拉基米尔-别洛诺格参与了倒卖活动,在接受电话采访时,他矢口否认这些货物来自美国援助,不过随后这些货物被下架。   目前无法确定这些物资通过何种途径搬离乌军用物资仓库,但乌国防部发言人否认称,援助物资现在被保护得很好,还没有向军队发放,不存在被公开出售的情况。   过去几周,西方国家已承诺向乌克兰提供数十亿美元的贷款和财政援助,帮助其度过财政危机。但有分析称,如果乌不能根除腐败问题,结束根除寡头政治,再多的资助也无济于事。《时代》周刊讽刺说,如果援助口粮像反对派的防暴头盔一样好卖,这次乌克兰变局就真的是腐败分子的春天。
争议中世界第八次“熄灯一小时” 作秀质疑不断 【环球时报驻南非特派记者苑基荣 刘皓然】全球近200个国家、数百万人,在同一个时间,做了相同的事—熄灯一小时。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在29日迎来第八次“地球一小时”活动。全世界7000多座城市(城镇)在当地时间晚8时30分至9时30分之间,对市内全部或部分区域进行“熄灯”,借此提醒人们重视二氧化碳的减排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法新社30日称,南非当地时间29日晚8时30分,南非开普敦在“地球一小时”活动中号召市民熄灯节省资源,同时,该市还熄灭了著名景观“桌山”之上的所有灯光。就在活动前一天,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城市挑战”(EHCC)活动将2014年“地球一小时首都”的殊荣授予开普敦,以奖励该市在对抗气候变化、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方面所付出的努力。   在此次挑战活动中,开普敦在全球14个国家的160多座城市中脱颖而出,击败以宜居著称的北欧城市斯德哥尔摩和哥本哈根等。世界自然基金会驻南非首席执行官杜普莱西斯称,开普敦向可持续发展城市方向发展付出了巨大努力,入选“地球一小时之都”也是世界对它的一种认可。他还表示,该市提倡的太阳能供暖项目、节水项目以及废物回收项目等均被评委视为“加分项”。   英国《每日邮报》称,“熄灯一小时”活动于29日晚在全世界多个国家相继展开。据粗略统计,至少200多个国家熄灭了该国国内的一个或多个“地标式建筑”的灯光:如美国时代广场、英国的议会大厦和大本钟、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俄罗斯的莫斯科红场以及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北京和上海等多个中国城市也参与了“地球一小时”活动。   全球不少企业和单位也于29日晚参与了集体熄灯。在加拿大温哥华,不少餐厅的服务员在关掉电灯后点起蜡烛,以响应“地球一小时”活动。世界搜索引擎巨头谷歌公司以别出心裁的方式参与了活动,熄灯期间,其搜索引擎主页呈现出黑底白字,标志着“谷歌也关灯了”。   《每日邮报》称,为了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到“地球一小时”活动,新加坡29日晚的活动可谓“星光闪耀”—该国聘请到好莱坞明星、《超凡蜘蛛侠》系列电影的主演安德鲁·加菲尔德以及艾玛·斯通担任该国活动大使。这也是“地球一小时”活动自2007年以来,首次由官方邀请影视剧中的“超级英雄”出席活动。《每日邮报》称,除了提升参与者的环保意识,此次2014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还帮助全世界范围内涉及环境规划的项目筹募到数百万美元的资金。   然而,“地球一小时”活动自2007年以来,也受到过不少质疑。有批评人士曾表示,该活动“作秀”成分大于实际意义,是“极度愚蠢”的做法。譬如在“熄灯一小时”期间,普通民众需要使用蜡烛照明,而“关灯点蜡”意味着排放更多的有害气体,远超出关灯1小时所减少的碳排放。有电力专家指出,大范围的停电和重启会对电网系统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增加电网故障和安全方面隐患。《今日美国》批评称,“地球一小时”活动仅仅是一项“让人自我感觉良好的无效活动”,并没有真正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它只是起到了“分散注意力”的作用。 (来源:环球时报)
儿子身高超1.2米需补票 母亲不愿付钱2次扔下孩子回家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林永俊 简杰实习生陈文兵)儿子身高超过了1.2米,乘地铁时母亲硬是不愿意给他补票。僵持之下,母亲扔下儿子直接回家。民警与母亲联系后,母亲来到警务室,几番言语后竟又扔下儿子回家了。这令人诧异的一幕,前晚发生在地铁2号线常青花园站。   前晚7时许,地铁2号线从武昌开往汉口。抵达常青花园站时,一名身穿米色外套的中年女子带着一名小男孩准备检票出站。这时,地铁工作人员发现,小男孩和该女子只投了一张票,但小男孩身高明显超过免票标准,于是,他们要求该女子补票。   地铁2号线常青花园站值班站长李莹介绍,遗憾的是,该女子拒绝补票,还声称儿子的身高不需要补票。当时,小男孩站在站点的客服中心旁,旁边有一儿童身高标准,一比对小男孩身高已达到1.4米。   这时,该女子竟要求儿子钻过去。见围观市民越来越多,现场出现令人诧异的一幕:该女子扔下儿子,快步离开地铁站,消失在人群中。   无奈之下,地铁工作人员只得将小男孩带至该地铁站点警务室内。武汉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街道口派出所民警看到小男孩低头不语,既不喝水也不愿吃东西,连忙对其安慰。经询问,小男孩称今年10岁了,读小学三年级,家住附近,母亲姓黄,也说出了母亲的手机号。   民警连忙致电黄女士,要求她来地铁警务室内将儿子领走。20多分钟后,黄女士来到警务室外。民警上前和黄女士沟通,希望黄女士认个错,“可她又称自己没有看到地铁内有小孩子超过1.2米要买票的标识”。沟通再三,仍旧无果,无奈之下,民警要求黄女士进入警务室内签个字,再把儿子领走。   这时,令在场人士瞠目结舌的是,黄女士再一次转身离开,没有理会一直在警务室内等待的儿子。   无奈之下,民警返回警务室内,安慰小男孩。经细心询问,小男孩称知道家具体位置。地铁工作人员再次拨打黄女士电话时,她也不接电话了。无奈之下,民警和地铁一名保安师傅两人,带着小男孩,步行20多分钟后将小男孩送至家中。   临走前,民警对黄女士说:“几块钱的地铁票钱,地铁工作人员决定不收了,只是您这么做,对小孩子不好。”这时,黄女士低头不语。   对此,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叶显发认为,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应该遵守社会的公序良俗,儿童超过一定身高必须买票,这是必须遵守的社会规范。此外,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深刻,长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好榜样作用。
女子约会网友 为iphone5险遭强奸下身赤裸逃出 轿车门突然被打开,一名下身赤裸的年轻女子跑出大喊救命,后面紧跟着追出一名年轻男子……这样的画面于近日,在(浙江)平阳县万全镇镇前路出现。  本月21日晚上8时许,路人看到这一幕后,连忙向平阳警方报案。  经民警调查,涉案男子姓陈,平阳人,而女子姓宋,湖南人,两人均是90后。3月16日,宋某和陈某通过聊天软件“陌陌”认识后,当天就相约见面。  本月21日下午,陈某再一次约宋某见面,两人来到平阳昆阳某饺子馆。吃东西时,宋某告诉陈某隔壁桌有人落下一部iphone5,陈某便趁机将手机顺走了。宋某觉得手机是她先看到的,而且现在她用的手机是借亲戚的,陈某应该把手机让给她使用。  见陈某并没有把手机给她的意思,宋某便以看看手机为由,将手机放进自己的包里。当晚,陈某开车带着宋某到万全镇玩。下车后,陈某让宋某把手机还给他,宋某不肯,两人就吵了起来。其间,陈某还打了宋某一巴掌,宋某无奈之下把手机给了陈某。随后,宋某要求陈某送她回家。  车还未开远,宋某再次要求陈某把手机让给她。陈某一气之下将车停靠在路边后,冲到汽车后座,不顾宋某反抗强行脱掉她的裤子。趁陈某脱裤子,宋某从车上逃了出来,大声求救。一对相聊甚欢的网友,因都想得到捡到的iphone5,继而上演了这出强奸未遂的闹剧。  目前,陈某因涉嫌强奸罪已被刑事拘留。这正式:  男女网上聊得欢,  约好一起去用餐;  结果为何会如此?  顺来“苹果”都想贪! 评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