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贵贵姓 免贵贵姓
关注数: 6 粉丝数: 42 发帖数: 5,552 关注贴吧数: 8
掐指神通! 第一节 掐指神通!      掐指神通是通灵大法中的密修法术,修有成就者手指一掐,料事如神。太上老君、铁拐李及姜尚姜子牙都善用此术。后来的鬼谷仙师、诸葛亮、刘伯温等也善用此术。然而人们却很少知道此术的修炼方法。 一、何为掐指神通     所谓掐指神通,就是训练个人灵力、灵感,使你的灵能、灵场由弱到强,从而使你的灵力产生质的飞跃,达到与灵界兆通之境界的一种法术。修有成就时,能预测吉凶祸福,知过去,晓未来,料事如神,还能让你健康长寿,返老还童。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有智不在年高,愚顽空活百年”,“上士心传,中士言传,下士不传”,智者能以法悟法,以心印法,心法合一。      此法运用掐动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方法来接通天、地、人界信息。以食指接通天部信息,以中指接通人部信息,以无名指接通地部信息。拇指则为接通灵界信息的“金钥匙”,是开启灵感产生灵通的总舵杆。如此,将天地人三才信息定于掌上,天下万事万物尽在“掌握之中”。这就是万物有灵,灵通沟通于掌盘之中。训练时一般使用左手,如果你常用左手干活,那就使用右手训练。      二、掐指神通训练方法      1、掐指通灵的时机:行者松静身心,拼除杂念,以拇指自动地在中指、食指、无名指上轻点,当炼到心神合一,以心印手的感应境界时,就是掐指神通现象。此法完全是一种灵的感应现象。有人说此为训练运用潜意识。以心印手,心为发射机关,放之于手,即可掌握天、地、人、乾坤玄机。此法训练说难不难,说易又不易,所修的境界也因人而异。总之,不外乎一个“诀”字,若能知道口诀,则天地皆开,一切得心应手。      2、口诀真言:      (1)身姿站、坐、卧均可,但以盘腿打坐训练为最好。静心守神,拼除杂念,把心意收回来,放下一切心事,忘掉不快之事;      (2)口念真言:“三请三清,助吾通灵,普降甘露,加持吾身,扫除污秽,令吾长生”。以左手灵官诀,右手剑指(代替七星宝剑)将全身及四面八方通划一下。但要注意,真言要一口气念完,不可稍有停顿,更不能心有杂念,要心神专一持诵一遍,念出的声音以自己能听到为准,但不要让别人听见。      炼法时,忌闲杂人等观望,最忌身旁有人露齿笑或受惊吓,在月事中的妇女不可近身。掐指神通,每日炼2-4次,每次念诵324遍,当炼到手有了暖气,血液流动加快(面部发热感、发烧感)时,就是三界信息已到。      (3)净身真言:“头戴三清,脚踏万兵,正调北斗,左调七星,招调五龙吐水,普洗清净,神兵火急如律令”。边念真言边掐手指。      三清指道教最高首领,三洞教主。脚踏万兵指请天兵天将支援、加持。正调北斗代表北斗七星阵,左调七星指手持七星宝剑。五龙指金木水火土五行神龙,也代表了大地灵气及其属性。普洗清净是将秽气分散,最后是感招令。      此法炼七七四十九日,每日至少二次,不可间断      3、真言口诀:站、坐均可,双脚与肩等宽,双掌合实置于胸前,面向北方,心神合一,拼除杂念,口诵净身真言七遍,接着,边掐指边念动真言:“神仙传下掌中诀,灵通不用四柱力,恭请灵气循环转,天机周流无休歇”。324遍(合三个108吉祥数)。每持诵真言时要微闭双眼,炼功前解好二便,洗手、漱口、洗脸,穿宽松衣服,饮食以七成饱为好,平时多食素菜,尽可能少吃大鱼大肉和刺激性强的事物。修百日后自会有成就的。真言中的“四柱”指人的生辰八字,即生年、生月、生日、生时的干支。
中国历代UFO记录 浩瀚中国古书中有太多的记录,无法用天文知识及一般常识来解释。任何一位坚决否定飞碟存在的人,面对着这些历史上的记录,只有瞠目结舌的份,因为事实已证明:飞碟早就来过地球!      中国古代天文史料是全世界最多的,而天文成就也是全世界最高的,古人对天上的日、月、星现象相当了解。因此本文列举的全是以「无法用当代天文科学认知来判断」的内容,绝非牵强附会。这是首先要交待的重要观念。 二、像日头但非太阳    《古今图书集成卷十九日异部》:公元前 1914 年『夏帝八年,十日并出』,『竹书纪年』也同样记载「八年,天有妖孽,十日并出」。    公元前 1590 年,《古今图书集成日异部》「商帝辛四八年,二日并出」。    公元前 139 年,《资治通鉴》「西汉武帝建元二年夏四月,有星如日,夜出」,《汉书武帝本纪》也有「四月戊申,有日夜出」,此事件在《丹铅总录》中特地研究:「汉书建元二年有如日夜出,……日不夜出,夜出非日也」。可见古人也都知道晚上出现在天空的一定不是太阳。      168 年,《后汉书五行志》「后汉灵帝建宁元年,日数出东方,正赤如血无光,高二丈余,乃有景(影),且入西方,去地二丈亦如之」。这个红色无光物体,高度更低了,才记载它有影子。      《资治通鉴》「西晋愍帝建兴二年(314 年)正月辛未,有三日相承,出西方而东行」,此事件在《晋书愍帝本纪》中也有「正月辛未辰时,日陨于地,又有三日相承,出于西方而东行」,《古今图书集成》也有「正月,日陨地,又三日并出」。      317 年,「西晋愍帝建兴五年正月庚子,三日并照,虹蚬弥天,日有重晕,左右两耳」。《晋书本纪》也记有「五年正月庚子,三日并出」。      322 年,《晋书天文志》「西晋元帝永昌元年十月四日,日出山六七丈,精光暂昧,而色都赤,中有异物,大如鸡子,又有青黑之气共相博击」。      357 年,《古今图书集成卷廿五》「晋穆帝升平元年六月,秦地见三日并出」,注意这个记载,只写秦地,可见这三个「太阳」高度不高,只出现在局部地区。      809 年,《古今图书集成卷廿二日异部》「唐宪宗元和四年闰三月,日旁有物如日」。      960 年,《续通鉴》「宋太祖建隆元年正月癸卯,匡胤军中知星者河中苗训,见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      1125 年,《续通鉴》「宋徽宗宣和七年十二月庚申,日有五色晕,挟赤黄珥,又有重日相荡摩,久之乃隐」。《古今图书集成卷廿二》也说「七年十二月辛酉,日有五色晕,两日荡摩」。      1231 年,《古今图书集成卷廿三》「宋理宗绍定四年,金哀宗正大八年,三月,日失色,有气如日,相凌」。此事在《金天文志》也有:「三月庚戍酉正,日忽白而失色,乍明乍暗,左右有气似日而无光,与日相凌,而日光四出,摇荡至没」。    (……下略) 三、似月亮实非月亮      《古今图书集成廿五卷》和《唐书天文志》均记有公元 630 年左右,「唐太宗贞观年间,突厥有三月并见」。      公元前 32 年,《资治通鉴》记有「西汉成帝建始元年八月,有两月相承,晨见东方」,《古今图书集成卷廿五》《汉书五行志》:「成帝建始元年秋八月,有两月重见」。      公元 548 年,《古今图书集成廿五卷月异部》:「梁武帝太清二年五月,两月见」。      157 年,《古今图书集成廿五卷月异部》《天文志》记有「东汉桓帝永寿三年十二月壬戍,月蚀,非其月」,另一次发生在一六五年,《廿五史天文志》及《古今图书集成廿五卷月异部》均记有「东汉桓帝延熹八年正月辛巳,月蚀,非其月」,古人早已明指「非其月」,可见不是月亮。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