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_月蚀的阴影 零_月蚀的阴影
what's
关注数: 82 粉丝数: 1,184 发帖数: 37,070 关注贴吧数: 38
关于CODIF任务演示里一些细节的分析 这一作貌似军队气氛比较浓,毕竟是正规军而不是特种部队或者雇佣兵。开场动画里敬礼和士兵们hura都能看出来。 电磁弹射器飞机前面的轨道明显有电磁弹射器的特征,并且之前对话中提到了弹射器这个词(catapult)另外关于发射速度。这个数字大概飙到了2500以上,但是我没截到图。2500kts大概得1200多米每秒。鉴于短时间内相当沉得飞机便加速到了这么快的速度,所以可以推断出了飞机喷气之外必定有别的推力在加速。既然轨道有电磁弹射器的特征,并且CODIF的设定是未来,所以我个人认为是电磁弹射器。不过这个速度也太快了,预告片中从倒数结束到飞机冲出飞船时间才1秒多。这个加速度主角和伊森两位飞行员怎么说也得承受100g以上的重力了,当然伊森肯定没问题因为伊森是机器人。所以我个人觉得SATO的人类飞行员应该都是部分机械化的。 之后这两幕,一个是把机器人撞飞,另一个是被机器人抓住后不但没像BO3中那样受伤还能反杀。说明手臂升级什么的肯定有。能量武器这把P90一样的冲锋枪使用的是电池。可以看到换弹时安装的是cell 关于宇宙中能不能听到爆炸声。 首先这个演示中某些类似爆炸声的声音不是爆炸声,而是背景音乐duang的声音。 那么宇宙中是否真的能听到爆炸声呢,这个问题目前没有明确的答案,不过根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宇宙中没人能听到你叫喊”这句话是错的。为了得出这个分析我参考了两个资料,一个是康奈尔航天对这个问题的回答(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urious.astro.cornell.edu%2Fabout-us%2F150-people-in-astronomy%2Fspace-exploration-and-astronauts%2Fgeneral-questions%2F918-can-you-hear-sounds-in-space-beginner&urlrefer=42ac37d53022792ae904f6d85a6e56f5)另一个是StakeExchange上物理部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如果你没心情全看完的话,要点就是太空中理论上是没有声音的,因为没有传播介质。但是爆炸会产生传播介质,如果距离足够近的话爆炸产生的气体和灰尘能传播声音。爆炸产生的破片击中飞船也会有声音。 而且在演示中,几次有明显声音的爆炸离主角都是相当较近的以下是翻译 问:我的几个基友和我最近在讨♂论宇宙。他们说宇宙中没有声音因为没有空气作为介质。比如说有人跟你说话时你什么都听不见。我个人不信这些言论,我反驳说太空中肯定会有空气并且就算没有空气的话那也会有声音因为光和电磁波都是可以在宇宙中传播的。请问你能开导开导我们么。 大卫的回答:恐怕你的基友们是对的,在完全真空的环境中,是没有空气的,并且我们称之为声音的东西是空气震动。现在,如你所说的,电磁波和光的确可以在宇宙中传播,但是这些波不是光,你也听不到它们。光的传播不惜要空气,不过你也听不到它们,你的无线电可以接受电磁波然后转换成声音。 在太空中宇航员会互相交谈。在太空船中因为有空气所他们可以随便交流。在太空中它们用头盔里面的无线电交流。再次重申,无线电波可以再太空中传播,不过它们不是声音他们是无线电。宇航员的头盔接收器需要把它们转化成声音。 问:那么除空气以外有其他介质么。另外宇宙中不是有气体的么,为什么这些东西不能传播声音呢。 林恩的回答:的确,太空中有气体,并且这些气体的确可以想地球上的空气一样传播声音。但是差别是这些星际间的气体密度非常低,比地球的大气低很多。(每平方英尺中的原子数也少得多)。所以如果声波穿过一个气体云并且我们在哪里听的话,每秒之后少量的院子能冲击我们耳膜。鉴于我们的耳朵不是很敏感,我们可能会听不见这些声音,除非我们有很大的麦克风,不然这些声音对我们来说基本是无声的。 不过非空气的介质的确也可以传播声音。比如说固体地球甚至太阳。不过虽说声波能穿过地球,但是不能通过地球传播到火星因为他们之间没有任何介质。 所以理论上说太空中有声音,不过人类基本听不到。 问:但是在电影中那些大的太空船爆炸时其他旁边的船可能都能听得见。我想知道一个巨大的爆炸(也许不是小的太空船,假设说是超行星吧),人类是否能通过他扩散的气体中携带的声波来听见这个爆炸。如果这个超行星够近的话,我们在太空船里能否能听到这个爆炸。 林恩的回答:我知道很多电影里飞船爆炸都有声音。但是关于这些场景的真实性就无从而只了。因为太空是真空的,气体的扩散会非常的快,所以他们的密度降低的也会非常的快。 所以假设说你在一个太空船里跟别人打太♂空♂战。爆炸的飞船会释放出气体并且理论上声音会跟着这些气体传播。不过鉴于太空是个真空,这些气体随距离的扩散和密度降低会非常的快(想一下,一艘飞船爆炸释放出的气体可能相对于两艘飞船之间真空的体积来说不算大)。所以当爆炸触及到你的船附近是,任何声音可能都会变得小到听不见了。不过爆炸的破片击中你的飞船造成的声音倒是挺明显的。当然你也提到了距离,如果你在这个爆炸附近,那么你有可能会听见爆炸声。但是这么近的距离对你和你的船员来说是比较危险的。 超新星的情况基本相同。超新星爆炸释放出的气体扩散的也很快,并且气体的密度降低的也会很快。我不知道你得多近才能听见因为我不知道多近气体的密度会等同于地球大气密度。你也许会需要让计算机模拟一下才能给你一个相对准确的答案。不过简单计算一下。如果你整一个50倍太阳质量然后把质量均匀扩散到一个半径和水星轨道半径相等的球体里面,那么气体的密度大概会是地球大气密度的十分之一左右。水星离太阳挺近的,不过就算在这个距离你还是听不到爆炸。现实情况下,所有质量不会全部被射♂到太空中,并且射♂出的气体可能是压缩的因为其中包含着冲击波。所以你不会再地球上听到超新星爆炸。坏消息,太空基本是无声的。 什么是冲击波 激波(Shock Wave),又译冲击波、骇波或激波,属于紊流的一种传播形式。如同其他通常形式下的波动,激波也可以通过介质传输能量。在某些不存在物理介质的特殊情况下,激波可以通过场,如电磁场来传输能量。激波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介质特性(如压力、温度、或速度)在激波前后发生了一个像正的阶梯函数般的突然变化。与此相应的负的阶跃则为膨胀波。声学激波其速度一般高于通常波速(在空气中即音速)。 在太空中冲击波击中物体表面时的能量差不多跟在空气中时一样吧? 不一样。 在太空中爆炸的威力会变小么。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知道破片的数量,另外如果爆炸中有空气或者灰尘。那么根据能量守恒的话这些破片和小东西会有更高的能量因为它们不需要面临任何介质带来的阻力。如果他们击中的话造成的伤害可能会更大。另外任何气体或者灰尘会移动的相对快一点,但是如果需要细节的话必须建立一个模型才能推断爆炸的威力。 关于其他有关物理的问题, 首先COD本身作为游戏它是不真实的,但是制作组可以在不影响游戏性的情况下略微增加真实度。 比如说下面用飞爪钩敌人时拉近敌人的同时你也被拉向了敌人。当然之后飞船里面的引力系统就相对无解了。因为目前除了旋转时的向心力和科氏力(星际穿越里面飞船的引力系统)和线性加速以外其他产生引力的方式都不实用。不过也不排除在CODIF的时代这个问题已经被解决了。
我稍微总结一下今天的事情。 首先,刷梗各种是你们不对,吧规明确说过禁止无意义刷屏。吧务处理这个没有任何问题。还是那句话,有问题就带上让人信服的证据来证明吧规不对这样我们才会去修改。 剩下的不针对任何人,在吧规里我也特意写了一段 “我们并不讨厌和游戏无关的帖子,任何正常的交流都应该被允许。只可惜某些人在经验的驱使下不断地发出影响正常交流的水贴。这个客观因素直接导致了原来形成的博弈被打破,而构成新的平衡代价就是更多冲突。所以请各位在发水贴之前考虑一下。百度贴吧协议明确表示对于不符合版面的帖子管理人员有权不提前通知作者直接删除,并依照有关规定作相应处罚。但很明显我们不会以处罚别人为乐,所以你们帮我们我们也会帮你,少发点水贴,我们也不会禁水。” 水经验的下场就是这样,吧务组肯定会处理,就算这回没被随机删下回还是会的,造成冲突的原因上面解释的也很清楚,跟囚徒困境一个道理。说好听合作需要我们两边同时配合。说难听点你们自己看着办。反正吧务组成员和很多“精英”吧友都可以保证人手有COD并且还客观的入正其他游戏,紧急情况下使吧施行成BO2或者warframe吧那种吧规也不是不可能,删除与版面无关的帖子这个行为是符合贴吧协议和吧主协议。 吧务这回打算这么处理,互相让步,这次事件就不追究责任。但是在删水贴和处罚刷段子的事情上吧务组是不会让步的。同时吧务组也不会放过借机指点江山和挑拨离间的人。
话说美国政府说CODAW里面那种外骨骼会像群众发售 AW里面的未来科技可能不是那么遥远。锤子在由此发售前对这些未来科技都已经做了很细节的研究,并且保证每件东西都是有现实世界的根基的。AW这次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外骨骼,玩家有外骨骼就可以感触原来干不出来的事情。现在美国政府证明了这类东西的确以后会出现在市场上。FDA已经给了ReWalk这家公司民用动力外骨骼的生产和设计权。 这家公司之前发发布了一个声明。 ”这个革命性的产品对脊髓受伤的个体会有一个快速并且改变人生的影响。ReWalk机器人公司的CEO Larry Jasinski说。这是第一次瘫痪的人能够使用动力外骨骼科技,我们在临床试验的时候已经证明了每天使用这个无论在精神上还是身体上对病人都有好处。这真的是美国”从新走路“得以实现的开始。“ "Derek Herrera是一个瘫痪的美国月经队的上尉,他训练使用RW公司的外骨骼系统并且是美国第一个拥有动力外骨骼的人。”我认为这个对于和我一样的人来说是一个里程碑,现在我们可以使用科技来从新感受行走,并且RW外骨骼对健康还有其他好处。“月经队特殊行动指挥部基金会(MARSOCF,不排除我这个名称翻译的不正确)会给这个上尉的RW系统出钱,Herrera尚未本来就是给月经队特殊作战指挥部工作的。他还说使用这个系统让他从新可以独立,包括行走和自己站立。" 根据RW公司的描述,这个东西”有一些可穿戴的套件支持行动,还有一个电脑控制系统和动作传感器。这些东西就可以让使用者独立自然的行走,并且还可以让腿做出正常的和一般人一样的摆动姿势。“ 来源: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charlieintel.com%2F2014%2F06%2F30%2Fus-government-approves-call-of-duty-style-exoskeleton-for-public-purchase%2F&urlrefer=d660e260e7664be273d055581838c8f0 我不得不说这个新闻标题起的非常有意思,这个新闻本身跟COD没啥关系。不过因为COD有外骨骼这个也是外骨骼所以就有好事者把标题起成了这个。总体不是说”美国政府看到了CODAW的外骨骼然后就立刻决定让这家公司生产这种外骨骼“而是”这家公司最近研究有进展美国政府表示说这家公司很快就能发布产品然后这家公司的产品跟COD里面的外骨骼又是一个风格的。“外骨骼这个东西其实已经有一阵子了只不过是瓶颈依旧没突破罢了。另外教大家一个打脸技巧”COD怎么TM对世界有好处?“”打脸,我们可有CODE基金会(大概会BO发售之后成立的)“
看见有篇文章不错,翻译过来给大家看看 原文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charlieintel.com%2F2014%2F05%2F09%2Fwhat-happened-to-titanfall-aka-the-cod-killer%2F&urlrefer=a3fcc0e93de0af80a7223003bac975f7 作者victor 标题“泰坦陨落,那个所谓使命召唤系列的杀手现在怎么样了” .....泰坦现在真的陨落了 在泰坦陨落发售之前的那些期待和兴奋似乎都不见了。舆论曾经把泰坦陨落称之为游戏的改革者这年度游戏之王并且我们似乎也同意过这个观点。于是我们便开始热情的炒作这个游戏甚至开设了titanfallblog这个网站。在去年微软的发布会上我们看到了泰坦陨落的揭秘,在E3,Gamescom, Eurogamer和一些其他活动上都看见了他们的宣传。泰坦陨落的确给了我们一个很好地第一印象,至今如此。 在游戏发售一周左右我们就发现我们似乎没有足够的热情让火继续烧下去,很快我们就发现了我们的预感是对的。现在游戏发售差不多两个月了,我们在推特和网站上收到的评论似乎都是在抱怨同一个东西并且我们觉得这个就是泰坦陨落陨落的原因,巧合的是,这个正好是COD成功的原因。 1,枪和解锁 这个是至今我们收到的关于泰坦陨落最多的抱怨。一个游戏里面只有一把狙和一把散在现在这个普片游戏里面都有5把以上同类枪支(COD和BF)的时代是不够的。这就导致了“我要升到40级才能解锁那把枪“跟”再来一杀就能解锁迷彩“的情况不在出现,那么还继续在游戏里面绞肉干啥? 2,没有常规战役 泰坦陨落的多人合作战役模式是一个风险跟高的赌注并且很明显这个赌注没带来多少收益。反而是很多人发出了”我X“的感叹。在游戏中你可以找个地方蹲到比赛结束以完成战役模式。重生甚至在游戏发售之前承认了他们用多人合作战役的原因是不想再跳票了。 3,AI们 我们知道他们需要通知考虑新玩家,足够泰坦到处跑的大地图和保证让你有东西可射这几个问题之后加入了AI。但是里面的AI就跟白痴一样,考虑到这个东西这么傻我们都不好意思管他们叫AI了。并且射这些根本不知道怎么射回来的AI没意思并且也不光荣。 4,自动泰坦 在游戏宣传时,整个故事都是围绕泰坦的。但是在比赛中如果所有泰坦都是自动泰坦的话那么估计没有驾驶员愿意去开泰坦因为很明显这个时候泰坦的作用除了让你没法爬墙之外没啥用。(PC上貌似不是很明显,我估计是因为鼠标打得准所以泰坦经常见面秒)。 这几个问题没有啥固定的顺序,但是很明显这些就是让泰坦陨落从神坛上掉下来的原因。不要误会,我们仍然在玩泰坦陨落但是很明显这个游戏并没有成为我们期待的那个游戏。 如果有翻译错误请指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