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的勇敢者 小七的勇敢者
关注数: 31 粉丝数: 211 发帖数: 13,492 关注贴吧数: 83
生产积极性变革理论和实现社会主义的构想(目录) 作者:杜车别 说明1: 实行计划经济无非两个问题, 第一问题,能否制定出使经济增长的计划,回答是显然的,苏联六十多年的计划经济实践已经证明了制定出使经济增长的计划完全是现实的可能的 第二个问题,能否使计划经济下的劳动者保持高度的劳动热情,能否使计划经济下技术革新保持在足够快的速度。我的这篇文章一定程度上就是解决这第二个问题 说明2:这篇文章发端是在十年前,后来就丢下了,现在又拾起来修改。但内容补充增加了许多,因此相当大部分的内容尤其是一些概念的定义和建立在定义基础上的分析应该说是可以算新写的了,但真正的核心的思想还是发端于十年前的文章,因此一些思想也散落在其他文章里表达过。这应该算是我写的所有文章里最重要的一篇了。别人理解不理解已经和我没有关系了。不过相信就算现在没有人理解,将来总有一天会有人理解的。 说明3:文中提到荣辱快乐机制和荣辱机制,或许会人一些人联想到现在所谓八荣八辱。实际上文章里的荣辱快乐机制和荣辱机制的概念,十年前写这个文章前半部分的时候就有了,那时候把这个八荣八辱连个影子都没有了。而且当局所谓八荣八辱不过是丝毫没有理解荣辱机制,毫无作用的空洞口号而已,这只要看明白我文章中的意思就知道了 说明4、我文章中牵涉到社会形态部分,在十年前写的时候,还是老套的五社会形态论,意思和过去教科书上一样。但现在对此的观念改了(具体看我写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再探讨和对中国历史的重新认识》一文)。首先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都不存在作为独立社会形态的奴隶社会,其次封建社会本身所指向的历史时期也不是过去官方的说法。我说一下我这篇文章中的社会形态 一共四种独立稳定的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两种过渡类型的社会形态: 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形态是资待社会 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之间的过渡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 其中封建社会在中国是夏商和西周,资待社会是指从春秋战国到唐朝,宋明是资萌社会也可以算资本主义早期
儒分而为百家① 法家源于儒 作者 杜车别 孔子推动文化和思想普及,首开平民讲学的风气,把原本贵族垄断的学术思想文化向中下阶层传递。孔子自言“有教无类”,学生里包括各种各样的人。《尸子》云:“子路,卞之野人;子贡,卫之贾人;颜涿聚,盗也;颛孙师,驵也。孔子教之,皆为显士”[1] 七十二弟子、三千门徒犹如火种,把思想学术传播出去,形成燎原之势,吹响了战国时代到来的号角,促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对孔子的这一作用,陈国庆在《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 》中说: “他是开创中国历史上私人讲学的第一个人物。在孔子以前,学问知识,为贵族所独占,自孔子出,才把他从各方得来的知识学问传授给一般自由民。从此中国出现了非贵族的知识分子”[2] 钱穆说之更详: “贵族阶级之颓运终不可挽,孔子正名复礼主张终成泡影,然自此开平民讲学议政之风,相推相荡,至于战国之末,而贵族、平民之阶级终以泯绝。则去孔子之死,其间二百十年事耳。所谓诸子学者,虽其议论横出,派别纷歧,未可一概,而要为‘平民阶级之觉醒’,则精神与孔子为一脉,此亦气运所鼓,自成一代潮流。治学者明于此,而可以见古今学术兴衰起落之由也”[3] 战国时代出现的百家,实则是儒家思想在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团体传播扩散後分化而形成的结果。“百家”的含义,可见《汉书艺文志》,其中列举诸子一百八十九家:儒五十二家,道三十七家,阴阳二十一家,法十家,名七家,墨六家,纵横十二家,杂二十家,农九家,小说十五家。[4] 这是把各家代表人物都算进去的结果,大类上只有十家。小说家不足论,《汉书艺文志》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而儒可说是这九家总源,法家、道家、墨家、农家、阴阳家、纵横家等等其源头皆在儒,此不仅从师承关系而言,也是从观点主张之传承变迁脉络而言。 以下主要就法、道两家详细论述,其他简略介绍。
对明清重新评价,尤其是恢复明朝名誉的重大意义 对明清朝的重新评价,所牵涉的并不仅仅是这两个朝代本身,牵涉的更是一系列更为严肃的问题,牵涉到究竟如何评价中国文化,究竟如何看待一个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后果,牵涉到中国文化究竟应该如何继续发展! 对明清的重新评价,不仅仅是不断揭露批判满清的丑恶黑暗,不仅仅是明确明朝与清朝的本质区别,彻底驳斥一切试图把明清合论的做法,更重要的是为明朝彻底正名,彻底洗去泼在明朝身上的脏水,是还原明朝在中国历史上应有的地位! 或许有些人也同意对满清的揭露批判,但一提到明朝,却依然是鄙夷不屑的态度,认为就算明朝比满清好一些,那也好的有限。他们心目里中国的鼎盛辉煌时期应该是汉唐,强汉盛唐才让他们热血沸腾,心神向往。 然而这样的看法,本质上依旧是谎言定律遗毒未消的结果,本质仍旧是在歪曲历史真相,依旧是在为满清这类政权张目。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从事实的分析看,这类看法本身就是建立在长期灌输的成见偏见之上,经不起事实的核验。无论从政治,还是经济,文化,科技,思想等等诸多领域,宋明比起汉唐都有着巨大的本质性进步。再从对外的开放以及影响程度来说,汉唐也根本无法与明朝相比拟,从国家保持强盛的时间来说,汉从汉武帝之后就已经衰落不振,唐从安史之乱后更是名存实亡,藩镇割据,而明朝在其接近灭亡的万历时代,依然能出兵朝鲜,驱赶日本侵略者,这是无从比肩的。从弊政来说,汉唐的外戚宦官权臣军阀的势力远比明朝厉害百倍,仅以宦官一项,汉唐的宦官可以废立皇帝,可以直接掌握兵权,明代宦官望尘莫及。至于社会活力,开放程度,明朝更是遥遥领先。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