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星空 浩然星空
关注数: 23 粉丝数: 99 发帖数: 2,636 关注贴吧数: 31
什么是双重? 究竟什么是双重?怎样才能避免双重之病?双重的“双”到底在那里呢?洪均生先生通过数年的研究和试验,体会出“左重则左虚,右沉则右杳”中的“左和左与右和右”的关系,原来句子的前边的“左、右”讲的是手部的力,句子后边的“左、右”讲的是步法配合的巧。也就是左手实则左足虚,右手实则右足虚,上下不同实则避免双重。由此洪公指出:凡是身体一侧手足上下同实,便是“双重”,一旦双重必然导致手法引化迟慢,步法转换失灵,招法难以施展。前面手足双重,必然倾扑;后面手足双重,又必然仰迭。一般解释双重,说是马步两足同样有力,重心处于两腿之间,是太极拳之大忌,其实不然。洪公在世时常言:“老师(指陈发科先生)在教初学推手者时,有时用大型马步。杨澄甫先生的大捋图像,也是马步,而且裆劲塌的极好,与陈师几乎一样。陈师发劲时,往往只用半马步……”。 这对于认为马步便为双重者来说,又作何解释呢?也有人说,双方交手力量相等,便为双重。这个说法虽合拳论“人刚我柔”的原则,不出顶劲了,却不知,如直线柔退,岂不成后面双重,而出丢劲?欲做到不犯双重,不丢不顶,全在周身上下相随的螺旋运动、变化的方向、时间恰到好处,无过不及。手实足虚也就是彼刚我柔,避免双重,但我手的实是对方加在我方的劲,我以自转引化,仍然是虚中的实,而以刚对刚(在螺旋自转引化中又寓于发,即太极拳的借力打力),例如:对方将力加于我腕、肘或肩部,我虽柔化,其力仍未全部落空,所以虚等于实(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果此时我受力手下边的足也实,则手足上下全实,便是双重。 洪均生先生指出:不但手足上下配合不许双重,而且手与手、足与足的配合,也不许双重。如六封四闭的双按,抱头推山的双按,由于身法是侧着的,手部发劲的分量当然随之一轻一重,都是右手重于左手。再看步法的三角形,也可以体会出足与足的配合同样是前发后塌,即足步的虚实,虚足轻于实足,绝非纯虚纯实的虚实分明。 避免双重还要明白三节及三节与整体的关系。陈鑫先生讲三节最细。他说:以一臂而言,肩为根节,肘为中节,手为梢节;以一手而言,则腕为根节,掌为中节,指为梢节;细分析到一指也有根、中、梢的区别;所以三节之中还有三节,总的来讲都是浑然一体。他的著作中又常讲到何手为主、何手为宾。洪均生先生在和同志们试验中认识到整个躯干、肢节处处有虚实配合变化,同样处处不许双重。洪先生教我们试验的拳式经常是抱头推山(指洪式抱头推山)的第五、六动作。第五动作的右肘走顺缠反旋,作用是锁住对方卡在我右臂弯的左手腕部,同时进右步于其裆内贴其右腿里侧,再以双手按其胸部。在我方来讲第五动作的右肘为主,当对方左转进了右步,双掌按胸之际,只要随来势身略下塌左转,用左手中指走顺缠向他的右前下斜角拨转他的右臂弯内侧,即可轻松地使来劲落空。从这个小动作,可以分析出何处为主,如果左右手一齐用力,反而不生效果,但如中指拨时余指齐动,甚至肘部也动,也等于犯了双重之病。但是,虽然这时的效果重在左手中指,它和身体的旋转方向、裆劲塌的如何,都须配合恰当,特别是眼法必须注视对方。此式眼的方向与身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如果随身之左转而眼光左移,便为丢劲而功败垂成。因此,我们进一步认识双重问题,虽然首先从手足配合来研究,仍离不开上下相随的原则。更为关键的是,眼法和尾骨长强穴的方向要正确。如从内劲的力学关系来讲,又是重心的能否随遇平衡(关于“随遇平衡”另有专文论述)而决定胜负的。 由以上论述不难看出,洪均生先生所释“双重”及所指出的避免双重的方法,恰合王宗岳拳论“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的配合变化,符合矛盾对立统一的法则。由此可见,他的双重论不仅是对王宗岳《太极拳论》所提双重的科学解释,也是对王氏双重说的丰富和发展。
我也说说青元子实力推测 看有的帖子把青元子贬到和傲啸一流了……我觉得太扯了。好歹也是人族奇才。 因为创出此功法和青元剑诀的那位高人,早已过了结丹期,对这这种功法的创制,只是对结丹的一种疯狂设想!他自己也在这功法的最后明说了,即使能完全按照功法的要求做到了一切,能立即结丹的几率,还是只有一半而已! 不过,这对韩立来说这就足够了!不要说有一半的几率,就是只有十分之一,这足以让韩立毫不犹豫的一头扎进去。 但是,当韩立狂喜过后,仔细揣摩此功法时,即使韩立这样心志坚强的人,也不禁犹如当头一棒,让脸色越来越苍白。 修炼这功法的人,当然先要修炼青元剑诀,因为此功法原本就是为了辅助青元剑诀才创立的。虽然青元剑诀非常的难练,但这还不是重点。让韩立脸色难看的是,这功法竟然如同它的名字一样,要求修炼的人必须在青元剑诀六层时,分别把剑诀散功一次,重新再来修炼。 据创立者所说,只有这样才可以运用“三转重元功”,把再次修炼出来的法力、真元进行压缩,让法力精纯数倍以上。如此一连三次以后,再重新炼回筑基期顶峰的修士,就可轻而易举的在丹田处结丹了。 因为按照这位高人的猜想,金丹原本就是由固化的真元凝聚而成。如今先有了近似的固态真元后,再进行结丹,自然不费吹灰之力才是! 可是,散功这种傻事,即使韩立觉得此位高人说的再有道理,可也踌躇起来了。 这倒不是韩立害怕散功重修的辛苦,而是他实在没有信心,在有生之年可以做到对方所说的重修三次。 即使他自恃有神秘小瓶的协助,这也是极为冒险的事情!毕竟按照对方的设想的,这重修的时间可是一次比一次的长了许多,毕竟需要压缩凝聚的真元,也在一次比一次的增加中。 当然这样做的好处,也是极大的!可以让他拥有比普通修士多出数倍的真元与法力。但是同样他要做到这一切,毫无疑问也必须花费比普通修士多达数倍的光阴才可。 这是原文中关于三转重元功的。可见青元子至少灵力是普通大乘的数倍,更是夺舍长元族人的身体,有各种秘术。加上都可以自己制造灵宝。实力之强,绝对远胜人族两个大乘 至于老拿魔界3始祖说事,我觉得也不算是证据,始祖之位只是一个象征。并不一定实力最强的来干吧,就像人族的三皇,三个合体修士而己,韩立实力远超他们,但也没去抢三皇之位。个人认为,青元子实力比韩立要差,但是差不多能搞定3-4个普通大乘的程度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