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根肋骨 少根肋骨
关注数: 0 粉丝数: 39 发帖数: 16,140 关注贴吧数: 49
福建广播影视集团就“火炬手空手捐款”致歉 CCTV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5月13日向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提供了一条新闻,题目是《奥运圣火完成在福建龙岩的传递》。节目当中出现了奥运火炬手捐款后合影留念时拍的画面,画面中捐款人做出了捐款的动作,但手里没有拿钱,给观众造成了误解,并造成了负面影响。现将当时情况说明如下: 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参加福建龙岩火炬传递的火炬手们立即发出了为灾区捐款献爱心的倡议,并在传递现场专门组织了捐款。根据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记者的讲述,当天中午火炬接力的间隙,他临时接到紧急通知,在龙岩闽西宾馆拍摄火炬手临时为突发特别严重地震灾害的四川汶川灾区捐款活动。这位记者按照要求,拍摄了捐款活动过程。捐款活动结束之后,一些摄影者请求火炬手们在捐款箱前合影留念,记者也如实拍摄了这一镜头。之后,由于没有意识到这个镜头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而且需要紧急转场,继续拍摄下午的火炬接力活动,他没顾上向随后赶到的文字记者作出特别的提示,导致文字记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这一镜头和捐款活动的画面一起传送回福建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为了抢在传送圣火传递公用信号占用讯道之前传送画面素材,福建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通联部负责人在新闻中心稿件还没有形成的情况下,未经值班主任审查,将长度近2分钟的捐款活动素材传送给了中央电视台。 对于一些观众的误解,福建有关方面郑重声明:龙岩火炬手的捐款活动是真实的,不存在造假的问题。对于提出质疑和批评的观众与网友,我们由衷地表示感谢。因为,这件事情给我们重重敲响了警钟。对所犯的失误和造成的不良影响,我们深表歉意。相关人员在接受了严肃处理后,我们也对这一事件的发生进行了严肃检讨和深刻反思。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引以为戒,举一反三,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告诉大家,为什么不能空降! 告诉大家,为什么不能空降!   首先,扫除一个极端错误的认识,就是以为直升机无所不能,什么时候都能飞,什么地方哪个都能去——那是好莱坞大片,不是事实。   事实上,直升机是世界上最脆弱的机种,高原不能飞、山地不能飞、风雨不能飞:也就在伊拉克这种大面积沙漠的地方最好用。换到打南联盟的时候,美军一支阿帕奇直升机部队,大白天转场,平白无故就摔了4架。整个科索沃战争期间(科索沃是山地),美国的武装直升机没有执行一次有效的战斗任务。为什么?因为根本不能起飞,山谷里的风对直升机是致命的,一起飞就被风吹得撞山了。   那么,不在山谷里飞,在山顶上飞行吗?平时可以,但是在本次地震中不可以。因为汶川县在山谷里,你必须飞下去才能救灾。而且,汶川这种地方靠近高原,普通直升机不一定能飞上去的,可能要上专用的高原直升机。中国能飞高原的直升机,米格-28刚从俄罗斯买到手还没用熟练,武直-10还在研制,黑鹰理论上是没问题(这是中国唯一能飞进墨托的直升机)但是这些都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从美国进口的,老化很严重,要飞风险很高。        还有空投部队的问题,有些人的说法极度不负责任。   空降有两种,一种是特种部队的空降,适用于小分队秘密潜入敌后,用的是电影里那种长方形的伞,这种伞下降速度慢、方向可控制,这种伞应该是可以用于山地这种特殊地形下的空降的。但是方伞在空中运动时间长,在特定空域内是无法大量使用的,不然大家全在空中转圈子,转着转着撞一块,统统摔死了。   还有一种是空降兵用的伞,适用于大部队空投作战,用的是二战电影里那种圆形带个缺口的伞。空降兵作战和特种作战不同,空降兵空投时的高度应尽可能低,落地速度应尽可能快,最好直挺挺落下去,刚刚打开就落地,为的是减少战士在空中的暴露时间,美军入侵格林纳达时超低空投伞,摔死好多,但是宁可摔死30%,也好过留在空中被敌人当靶子全部打死。   第15军是空降兵部队,用的就是我上面说的那种圆形的伞。用这种伞有严格的气象要求,本来这种伞落地速度就快,如果风速过大,肯定摔死人。以现在这样的气候条件,用圆伞空在山区空投,等于自杀。汶川的照片大家都看过了吧,就是大山脚下一条河,河边一小块空地,还全部搭了建筑,附近没有整片的空旷场地。空投下去的部队,落到山上撞山摔死,落到水里的落水淹死,落到房顶的十有八九撞墙死,只有侥幸落到相对空旷的野外泥土地面的,才有可能生存。   所以,那些鼓吹让部队空降的,搞不好就是台湾特务,要借刀杀人拔掉15军这支眼中钉。而且,这样的空投根本起不到救援的作用,你今天投下去1万人,明天还得另派5万人去救这1万个死者和伤员,纯粹是给救灾添乱。   至于今天最后空降的150人,估计不是空降兵部队,而是特种部队,投他们下去,不是为了让他们直接救人,而是为了摸清灾区情况,建立通讯联系,为后继部队大规模空投物资打基础。干这一行的,基本就是自杀性的工作,早就有了为国殉终的准备。这支部队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在高原山区实施空降,只损失10%的士兵,已经算是奇迹了。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