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报答 拿什么报答
关注数: 61 粉丝数: 6 发帖数: 204 关注贴吧数: 1
老板驾越野车碾死讨薪农民工 称“没看见有人” 据《华商报》报道18日,在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一在建楼盘前,几名讨薪农民工围住老板的越野车时,越野车从蹲在车前的四川籍农民工李秋章身上碾过,致其当场死亡。高新区警方称,该司机张某已被控制,老板耿某也被带回接受讯问。事发地点位于宝鸡市高新区和谐路一个在建楼盘前,据死者李秋章的妻子马明秀介绍,他们给陕西聚成建筑劳务第九项目部做楼盘的木工模板活,18日14点左右,工人们看见老板耿某乘越野车来了,打算“找老板结算久拖未付的工钱”,她的几个老乡跟随老板进了工地。因“害怕老板出来钻进车跑了”,她与另几个人围住了停在路边的越野车。马明秀说,当时她和一个老乡在车后,另一个老乡在车左侧,“我丈夫慢慢走到车前,蹲在了车头左侧”。双方对峙了一会儿,“司机突然加大油门朝前行驶,我丈夫被卷到车轮下”。据宝鸡市**局高新分局**大队大案中队中队长张伟介绍,据现场初步勘查和目击群众证实,死者李秋章是在车轮下被碾轧致死,死因要等尸体解剖后确定。据涉嫌碾死农民工的越野车司机张某讲,老板下车时曾交代自己“把车开走,小心被农民工砸伤车”,他看见车后有人阻拦,认为朝前开就可以摆脱围堵,“当时没看见车前头还蹲着一个人”。
66岁男子咳嗽去照心电图 被诊出“子宫肌瘤”( 杨先生父亲的心电图报告上标明的临床诊断结果为“子宫肌瘤”昨日,杨先生与医院电话沟通事情的解决办法昨天,家住江北机场附近的杨先生打电话给我们:他带66岁的父亲到我市一家大医院看病,在心电图的检查报告单子上,临床诊断竟然是“子宫肌瘤”……他有点想不通,医院怎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心电图检查单子上,临床诊断是“子宫肌瘤” 杨先生40岁左右,在四川做餐饮生意,这次为了带父亲看病,他特意开着自己的现代车从四川赶回重庆。昨天上午,我们在轻轨三号线碧津站站口和杨先生见了一面。杨先生把父亲看病的病历和检查结果统统拿了出来,向我们讲述了整个过程。杨先生的父亲叫杨永华,今年66岁,身体一直不错,可最近咳嗽得厉害。做儿女的,最怕的就是老人生病了,杨先生和姐姐决定带父亲去看看。 5月2日一大早,杨先生开车从机场赶到了这家医院。当时他的父亲已先到了,还挂了呼吸科的专家号。专家开了几张检查单子,让父亲去做检查。照心电图时,杨先生就陪在老人身边。他们做完检查后,等了一会便拿到了检查结果。因为不是学医的,杨先生索性就没有看检查结果,而是一股脑儿交给了当时坐诊的专家。专家看了检查单子也没说什么,开了药。之后,杨先生就带着父亲回家了。可到家后,杨先生偶然翻开父亲的病例和检查单子却发现,那张心电图的检查单子上,临床诊断居然是:子宫肌瘤。而且病区一栏注明的居然是“妇产科病区”。再仔细看姓名、年龄,的确是父亲。
海南男子赴医院体检 被诊断为“月经不调”(图) 网友@HBG林舟的检查报告单(南海网见习记者吴湟帅 摄)医院负责人与媒体记者交流现场(南海网见习记者吴湟帅 摄) 本报海口5月6日讯 (记者田春宇) 5日本报报道了一位网友@HBG林舟的乌龙遭遇,身为男儿身,但在海南省中医院检查身体时,拿到的检查报告中临床诊断项竟写着“月经不调”,此微博当即引起众多网友的围观。5月6日,海南省中医院医疗安全服务部相关负责人对此回应称,此情况是医生忙中出错导致,他代表医院向当事人表示歉意,并对当班医生给予处分。 5月5日12时44分,微博网友“@HBG林舟”发布微博称,他在海南省中医院做身体检查,但拿到的检查报告中临床诊断竟是“月经不调”。当晚海南省中医院院长陈少仕表示将对此调查。 5月6日上午,针对此事,海南省中医院医疗安全服务部唐主任代表院方出面解释道,经过院方的初步调查,主要的原因是当班医生忙中出错导致此乌龙事件。事发当天,前往医院照CT患者多,加之周末值班医师相对要少,而恰好排在林舟前面的也是一位林姓患者,但是位女性,当时她入院的病因是月经不调,但同时又因颈椎椎间盘不适前往照CT影像。当轮到林舟检查时,由于等待病患较多,当时的医生匆忙之中没有留意到检查报告临床诊断项的内容,在修改电子模板打印的单子过程中,没有修改完,才导致在临床诊断项出现“月经不调”,好在此疏忽造成的错误并未对CT影像的整体检查结果产生影响。 “我们院方承认这个错误,对当事人表示歉意,对当班医生做出停职半个月、扣除当月质量奖金的处分。”唐主任说,通过这件事,院方会在近期内召开会议,对医生安全防范意识和服务意识进行培训,对典型的医疗纠纷案例进行视频教育,以便加强医生的责任心和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的态度。
可口可乐中国宣布:回收含氯批次产品并销毁 中广网北京5月2日消息 可口可乐装瓶投资集团中国公司宣布,用最新出厂产品,更换山西厂2月4-8日期间生产的产品。换回的产品及同批次库存将被销毁。该批产品仅在山西销售,消费者可拨打产品包装上的客服电话咨询相关事宜。尽管如此,公司还是重申,该批产品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可安全饮用。另据报道,山西省质监局网站4月29日发布消息称,针对媒体披露的“可口可乐山西饮料有限公司含氯软化水混入部分批次饮料产品”事件,经过调查属实,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4月28日,山西省质监局对可口可乐山西饮料有限公司做出了停产整改的行政处罚。可口可乐中国表示,对此前未经严谨调查发出的沟通,及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操作失误,向所有关注此事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山西装瓶厂已经立即采取了整改措施,以杜绝此类事情不再发生。我们再次为对消费者造成的疑虑深表歉意。据东方早报报道,从2月4日到2月8日这五天期间,可口可乐山西饮料公司生产的产品共有9个批次,总数是121058箱。目前确认有76391箱流入到市场里面。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官方微博4月30日发声明称,可口可乐山西装瓶厂使用的包装清洗用水(生产辅助用水),绝不是消毒用水,媒体有误读。其水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以及欧美各国的生活饮用水标准,大家可以放心饮用。
患者死亡后医院人员迫于压力集体在灵堂下跪   灵堂前,一位中年男子痛哭流涕念着追悼词,两旁站着戴白花的年轻男女。念毕,中年男子和两旁站立者一起向灵堂下跪磕头。近日,网友上传一段视频称,横山县一家医院因治死病人,院长披麻戴孝带领全体医护人员集体作检讨.  当地传言,由于死者家在当地很有势力,医院只得被迫接受苛刻条件,然而,医护人员的集体下跪并未换来谅解,涉事医院至今仍没有正常营业。  事情缘起一家5口中毒洗胃,老人胃穿孔  横山县百信医院内,空荡荡的大楼里一片漆黑,只有零星几人留守。“最近停业着呢,过段时间再来吧。”偶尔有人进入要看病,都被劝走。从3月底,这家民营医院一直处于停业状态。  医院停业原因要从今年3月8日说起,当日下午,一家5口因食物中毒被送至该医院,对病人进行洗胃治疗中,其他人病情都有所减轻,唯独其中一位七旬的男性病人闫某病情加重,随后闫某被转到榆林市某医院继续治疗,深夜经抢救无效身亡。经查,老人直接死因是胃穿孔。  该医院一位医生说,病人突然身亡,家属情绪激动难以接受,认为医院洗胃措施不当导致老人死亡。尽管医院提出了经济赔偿方案,但多次协商未果,迫于多方压力,医院只好关门停业。  医护人员集体下跪“忏悔、检讨”   “闫家过去一直很信任我,但我愧对闫家,他们把五口人的生命交给我,我们在行医过程中导致您大面积胃穿孔,造成我终身的遗憾……”一中年男子边流泪边念稿件,语气极为悲痛。  近日,百信医院院长带领医护人员集体下跪的视频在网上迅速传播,这段长3分22秒的视频里,院长安亚宏痛哭流涕,带领40多名医生护士向灵堂下跪磕头,恳请死者家属谅解。  昨日,当时参加追悼仪式的一位医护人员高斌(化名)告诉记者,家属提出医院人员在灵堂前致歉忏悔,院方被迫应允。3月16日这天,闫家召开追悼会,一大早,安亚宏和40多名医护人员赶赴闫家大院吊唁。  高斌说,虽然至今仍无证据表明医院存在过错,但闫家在横山县势力强大,医院根本惹不起。“我们胸前都佩戴白花,分立灵堂两侧,安院长则在对方要求下,涕泪交加向死者家属还有在场宾客忏悔、检讨。然后,闫家人让我们全体下跪磕头。  “安院长对着死者磕了3次头,准备站起来,可家属立马将他按住踢了一脚,让继续磕头。”高斌说,看到此景,心中一阵酸楚。“这已不是正常表达对死者的尊重了。”高斌说,医院的人进闫家大院时,禁止从正门入。“宾客全部从正门进,唯独让我们后门进、后门出,家属觉得我们晦气。”
云南一导游逼游客购物:你有钱不购物,我鄙视你 “你有钱不购物,我鄙视你;你没钱不购物,我可怜你。”60岁的姨妈酷爱旅游,最近她跟着旅行团去了云南,然而带回家的不是美好回忆,而是一颗被导游伤了的心。“导游的素养在哪里,怎么能对一群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太说出这种伤人的话呢?”姨妈说,导游的话不仅破坏了他们的好心情,连下次旅游的兴趣也没有了。半个月前,家住绍兴的姨妈和一群老年玩友报了一个旅行团去云南旅游,共15天行程,每人6000元的费用。姨妈称,为了避免购物,他们挑选的是纯玩团,为此还多交了几百块钱。在前几天,导游千叮咛万嘱咐说:“大家一定不要随便购物,我们是纯玩团,另外像玉器街上很多是假的,你们自己去买要上当的。”导游的负责让姨妈十分有好感。但最后一天到了昆明即将返程时,导游发话说“七彩云南”商场是政府规定旅行团必去的地方,要大家好好配合。为了能让大家动心,导游先诉了一番苦,称带旅行团没有任何工资,全靠购物提成,希望大家同情她。 “各位大妈大叔,想想要是站在这里的是您的孙女,您会忍心让她这样白白辛苦半个月吗?”导游接着说,她上次带的团买了好几万元的药材,上上个团买了十几万元的珠宝。正当老人们有所同情的时候,导游突然话锋一转又说:“你有钱不购物,我鄙视你;你没钱不购物,我可怜你。”看到姨妈用帽子遮住脸,导游还加了一句:“某位阿姨一听到我说购物,把脸都埋起来了。”顿时,车内炸开了锅,这群老人纷纷指责导游出口伤人。但最后,善良的老人们还是在商场里买了近万元的东西。 “购物不购物是我们的自由,导游说出这样的话真是伤透了我们的心。”与姨妈同去的另一位老人说。他们在旅行中还遭遇数起令人“窝火”的事情:载客的大巴频频出故障,甚至半路轮胎起火差点翻下山崖;到西双版纳,当地小贩叫卖“进口黑菠萝”,20块钱买回一个发现所谓“黑菠萝”竟是里面套了一只黑色塑料袋;甚至买了两斤芒果,到家一称也少了三两…… 我想,姨妈在云南的“奇遇”并非个例,尤其导游对游客是否购物的态度已不是什么新闻。然而,其实每一次“奇遇”都留下了深深的伤痕:导游的“雷语”不仅伤害了这群老人,也伤害了整个市场。试想,多遭遇几次类似的事情,谁还会愿意再跟旅行团呢?为了眼前的利益,却伤害了长远的发展,这样的做法实在不够聪明。但愿姨妈的旅途故事能够给旅游界带来一些警示。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76岁残疾老人因未抓到阄被取消低保资格  CNTV消息(网络新闻联播记者 祝娟报道)4月21日,有网友在某论坛发帖称,湖南娄底涟源市抓阄定低保,76岁残疾老太因运气不好抓阄没抓到取消低保资格,该帖于26日开始在微博引发网友关注。28日上午,涟源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对网络新闻联播记者回应称,“涟源市残疾老人廖文初抓阄定低保”有关网帖的问题已获解决,并认定廖文初老人符合享受低保政策的条件,民政局当场要求镇村两级按程序为其申报低保手续,并鉴于廖文初目前生活较为困难,特殊照顾为其发放了600元慰问金。  4月21日,网友“涟钢李双桥”在湘中社区发帖反映涟源农村抓阄定低保涟源桥头河镇的界头村的一位名叫廖文初的76岁残疾人,本来年年有低保的,去年因为没有抓到阄,就一直没有了低保。贴文发出后,立刻在网上引起网友热议。  对此,涟源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向网络新闻联播记者证实了网贴所述内容,今年76岁的廖文初老人家住湖南娄底涟源市桥头河镇东部,廖文初所在的棱角组初步选出9名低保对象,其后以抓阄的方式产生出3个名额,申报资料送到桥头河镇民政所后,由于存在资料不全、评议方式不规范等原因,被退回村上要求该村按户以民主评议的方式进行重新评定,最终评定的低保户系李子桂1户2人、黄苏香1户1人,因廖文初的家庭状况略好于前两户,在重新评定时就没有列入其中。  涟源市民政局在针对此事的回应中称,自2006年涟源市实施农村低保以来,廖文初便一直享受有1户1人的低保待遇,根据当时的有关政策,民政部门发放给廖文初的低保金为15元/月,全年合计180元,直到2011年7月。经调查了解,网友所述的“廖文初去年吃低保今年无”的情况属实。涟源市民政局于4月26日前往廖文初家中就有关情况进行核实,认定其符合享受低保政策的条件,当场要求镇村两级按程序为其申报低保手续,鉴于廖文初目前生活较为困难,特殊照顾为其发放了600元慰问金。  涟源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涟源市民政局将以处理廖文初一事为契机,举一反三,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一次彻底的核查,极力避免出现“人情保”、“权力保”、“关系保”等违规之保,让真正生活常年困难的“三种类型、五种对象”家庭可以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女士献血1600毫升丈夫用血时遭拒 血站领导被免 中新网温州4月26日电(赵小燕)因一起用血纠纷,浙江省温州市中心血站两位负责人今天被免职,此事引发热议。温州市卫生系统一位官员认为,两位负责人被免职“有些委屈”,他说,温州的临床用血达到浙江省的三分之一,血站供血压力极大。网友认为,免除两位负责人并不能解决血站缺血现实,应探寻“造血机制”。  据媒体报道,温州一位社区主任王女士10多年间累计献血达1600毫升。但今年初,其丈夫因手术需用血时,温州血液中心却拒绝直接提供,而要求王女士“先献血”,此时,王女士的年龄已经超过55周岁的献血年限。  “一人献血,全家受益”的口号因此事受到质疑。  温州市中心血站站长陈筱华随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血库用血正常时,持献血证者或者家属可优先使用,但在血非常紧张状况下,血站方面会鼓励献血者或者其他家属等再献血,这是互助献血。  该血站副站长黄国永也解释:“并非工作人员故意不让王女士取血,而是当时的存血实在太紧张。”   记者了解到,事发前后,温州市中心血站曾出现过血小板库存告急、A型血存血低至10余单位等用血紧张状况。  然而,记者从温州市卫生局获悉,今天,陈筱华以及该血站副站长黄国永二人已因此事被免职。  陈筱华在被免职后表示,服从温州市卫生局党委的决定,但她认为个人在此事上并无过失。  对此消息,有网友认为,处罚或许过重。  网友“真心求小康”说,免几个领导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公益单位还需要更多的投入和监督。  温州市卫生系统一位官员也表示,二人进行被作出免职处罚,“可能有些委屈”。他说,温州血站常年缺血,目前,临床用血量占到浙江全省的三分之一。  “温州常驻人口近400万,且有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又常有许多突发性事件需要用血。但献血数量有限,造成用用血供血的矛盾。”   这位官员还表示,因温州有两家省级医院,医疗条件相对周边市较好,温州周边的丽水甚至福建北部地区都会来温州就医,增加了温州用血压力。  网友“夜雨潇湘”认为,常态化的血荒说明用血领域的造血机制出现了问题,职能部门应探索建立公开、透明、人性化的献血用血机制,以制度激发公众义务献血的积极性,使血站从此不再贫血。(完)
小偷入室行窃坠亡 其父母向失窃者索赔67万 )“我儿子既然进了他家,他当然负有保障其安全的义务!而且,儿子是被那一声‘小偷’的大喊声吓到,才掉下楼的!”面对儿子行窃后失足坠亡的局面,一对老父母提起诉讼,向失窃者索赔总计67万余元。近日,宁波江北法院判决了这样一起离奇的生命权纠纷案件。  前些天,家住江北的李先生突然被人告了,而让他站上被告席的缘故,却是他根本没有想到的。  原告陈某夫妻是因为发生在2010年间的一桩意外起诉李先生的。老陈夫妻俩提出,2010年9月的一天,他们的儿子小陈来到李先生家中,不知何故从其家里坠落,次日中午,老夫妻收到***通知,告知其子已经身亡。老两口称,到***询问具体情况时,他们才得知儿子是从被告李先生家中坠落的,而警方对此的结论为高空坠落,意外死亡,不予立案。但是,老两口认为,儿子进入被告家,被告负有保障其安全的义务,但被告疏于履行这一义务,为此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老两口希望法院判令李先生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670168元,并由被告承担诉讼费用。  其后的开庭中,老两口变更了陈述,认为儿子是因为受到李先生的惊吓才坠楼身亡,为此,李先生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这个莫名惹上身的官司让李先生大呼倒霉。他在法庭上描述了当时的事发过程:小陈坠楼前,在自己家中行窃,从其入室盗窃到逃逸坠楼,自己和小陈之间没有任何正面接触;自己发现家中被盗时,小陈已经逃逸。当自己打开窗户时,看到小陈已逃到六七层楼间的一处雨棚上。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出于本能,曾大喊了一声“小偷!”李先生认为,自己根本就不应为小陈的意外身亡负责。  经过法院调查,认定原告之子小陈是于2010年9月4日凌晨,在李先生家中实施盗窃后,从窗台攀爬逃逸过程中坠楼身亡。出生于1982年的小陈在事发时已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其对为实施盗窃行为而在凌晨攀爬高楼的危险性应当预见。故原告认为原告儿子进入被告家,被告负有保障其安全的义务的说法不能成立;原告主张的原告儿子小陈是因受到被告的惊吓才坠楼身亡,要求被告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同时,法院认为,在2010年9月,警方就对小陈身亡的意外进行了调查,已出具了“不予立案通知书”。因此,原告就此提出诉讼也已经超出了诉讼时效。   最终,法院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青海明胶被指收购废品站骨头制食用明胶 园区臭气熏天 4月20日,21世纪网独家了解到,除了用铬超标的皮革废料制成工业明胶,并最终生产出来的“毒胶囊”外,以食用明胶为原材料生产的“正常胶囊”,也有其不为人知的一面。 “我们平时生病能不吃胶囊就不吃,你看到了这个东西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就根本吃不下去。”青海西宁深圳印象小区的一名居民肖师傅告诉21世纪网。 4月17日,青海明胶董秘华彧民曾对外介绍:“皮制明胶用的是动物皮,经浸泡取头层胶质物制作;骨制明胶则采用动物骨头。另据华彧民介绍,青海明胶目前的产品全部是骨明胶,年产量大概在5000吨左右,70%用于医药行业,20%用做食品添加剂。青海明胶2008年公告中显示,其当年骨粒原材料的需求量为3.6万吨左右,按照当时公司4500吨的产能计算,青海明胶单位产品的骨耗为8吨。到了2011年,青海明胶的年产能已经高达6000吨,按照每吨需要8吨原材料计算,青海明胶每年需要采购的动物骨头高达4.8万吨左右。如此巨量的原材料需求一直是青海明胶的心头大患。在2008年的年报中,公司曾坦言“明胶生产所需要的主要原材料——骨料,具有批次投料量大、分布地域广泛、不易集中批量采购、运输距离较长等采购难点”。而公司2011年报则显示,其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的比例仅为21.87%。为了解决原材料来源问题,青海明胶出资设立了广汉明浩骨制品有限公司(下称广汉明浩),该公司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外乡,是青海明胶生产所需原材料骨粒的重要供应商之一,其年供货量在5000吨左右。与此同时,青海明胶还在西宁市周边地区建成了年产5000吨骨粒的加工生产线。即便如此,也只是解决了青海明胶年骨料需求总量的20%,而对于其余的原材料来源,青海明胶曾表示,公司已同“北京、新疆、四川、贵州、甘肃、宁夏、青海等地供应商进行了深入沟通,已经初步达成了13500吨的供货意向”。 “这种极为分散的采购方式就意味着原材料的质量将会很难保证。”一位不愿具名的医药行业分析师对此坦言。事实证明,该分析人士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家住青海明胶所在生物园区附近的肖师傅(化名)向21世纪网透露:“青海明胶厂所用原料动物骨头,很多是从废品站收购的。” “废品站收购骨头,但是不像其他废品一样,收购之后还会看到收购站再卖出,然后成车成车的往外运输。废品站回收的骨头就莫名其妙不见了,除了明胶厂(指青海明胶)做骨粉需要之外,还真想不出会去哪里。”前述肖师傅告诉记者。实际上,用废品收购站收集的骨头做明胶在当地人眼里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我以前就有朋友在明胶厂工作,他们私底下也曾说过骨料的来源,有一些甚至是从饭馆里面收集来的吃过的骨头。” “就算是新鲜的骨头也干净不到哪去,一到夏天我们这方圆几公里的苍蝇几乎都是从他们那出来的。”肖师傅颇为无奈的表示。 “骨料的主要来源是屠宰场,但是如果饭店的供给量很多也同样可以回收的。”一家小型明胶厂的业务员告诉21世纪网。据该业务员透露,废品收购站向其供货的骨料当中,也不乏从饭店等餐厨垃圾中收集来的骨头。 “这种烧煮后的骨头,胶质含量就会低一点,特别是熬汤之后的骨头,一般收购价就会低一些,因为提取同样胶质用的骨头就会多一些。”上述业内人士坦言。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根据东宝生物[0.00 0.00% 股吧 研报](300239.SZ)2011年6月24日发布的招股说明书,该公司每吨明胶产品所消耗的骨料仅为6.69吨,而青海明胶却高达8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