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ぺ寒烟 秋水ぺ寒烟
关注数: 2 粉丝数: 65 发帖数: 26,664 关注贴吧数: 8
【赞】联合国总部首次举办“中国电影周”活动 观摩《茉莉花开》 “中国电影周” 在联合国总部举办 2006年06月14日11:59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人民网联合国6月13日电 记者邹德浩报道:6月13日晚,由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举办的“中国电影周”在联合国总部哈马舍尔德图书馆拉开帷幕。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大使夫妇举行鸡尾酒会,联合国三位副秘书长乔杜里、陈健、田中信明,以及意大利、挪威、墨西哥、赞比亚等20多个国家的大使和夫人、中外记者等各界人士300多人出席了酒会,并观看了电影《茉莉花开》。   王光亚大使表示,电影是全人类共有的艺术,也是全世界人民共通的艺术,它能够跨越种族和语言,增进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了解。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长期以来形成了鲜明的民族个性和审美特征,是世界电影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电影创作空前繁荣,电影产业蓬勃发展,开始逐步走向世界,过去几年来,已有30多部中国影片在40多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相信“中国电影周”能帮助人们体验东方人的细腻情感,感受普通中国百姓的现实生活,促进中国与各国人民间的了解和友谊。   这是中国代表团近年来首次在联合国总部举办电影周活动,在12日至15日期间将放映《漂亮妈妈》、《茉莉花开》、《一个都不能少》、《刮痧》等四部电影。 乔杜里代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致辞,对中国首次在联合国举办电影周活动表示赞赏。他说,中国正在联合国的各项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影周为人们了解中国人民的价值观、中国的社会现状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机会。乔杜里还特别提到了《茉莉花开》这部电影。他说,这是部以赋予妇女权力为主题的电影,这个主题和联合国的主张是一致的。他希望“中国电影周”活动在联合国继续举办下去。
【赞】联合国总部首次举办“中国电影周”活动 观摩《茉莉花开》 联合国总部首次举办“中国电影周”活动 2006年06月14日 11:22:02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大 中 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Email推荐: 】 新华网联合国6月13日电(记者 杨志望)纽约联合国总部从12日开始举办“中国电影周”活动。13日晚,联合国副秘书长乔杜里、陈健、田中信明等联合国官员以及意大利、挪威、赞比亚、朝鲜等国的外交官出席了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为电影周举办的酒会,并观看了影片《茉莉花开》。   王光亚在酒会上致辞说,电影是全人类共有的艺术,也是全世界人民共通的艺术,它能够跨越种族和语言,增进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了解。中国电影已经走过100年历程,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和审美特征,是世界电影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电影创作空前繁荣,电影产业蓬勃发展,开始逐步走向世界。相信“中国电影周”能帮助人们体验东方人的细腻情感,感受普通中国百姓的现实生活,促进中国与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乔杜里代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致辞,对中国首次在联合国举办电影周活动表示赞赏。他说,中国正在联合国的各项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影周为人们了解中国人民的价值观、中国的社会现状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机会。乔杜里还特别提到了《茉莉花开》这部电影。他说,这是部以赋予妇女权力为主题的电影,这个主题和联合国的主张是一致的。他希望“中国电影周”活动在联合国继续举办下去。 本次“中国电影周”活动将持续至15日。除《茉莉花开》外,还将放映《一个都不能少》、《漂亮妈妈》和《刮痧》三部影片。(完)
【直播帖】6.10 上海电影节直播:《夜宴》亮相★★★ 《夜宴》戛纳归来上海亮相 7月底完成后期制作新浪娱乐讯 据华谊兄弟透露,冯小刚执导的首部古装电影《夜宴》继五月在戛纳成功举行推广活动之后,又将于6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高调亮相,再出重拳。  《夜宴》在戛纳影节的亮相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及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虽然不是参赛和参展的影片,但《夜宴》的推广活动却极为吸引眼球。于戛纳海滨举行的招待酒会被专业媒体评为当日最受关注的晚会,而次日的新闻发布会也引来了百余家海内外媒体参加。同时,花费不菲的宣传也极大的促进了销售,据悉,在电影节期间,便顺利完成了法国地区的销售,由颇具实力的法国公司Stulio Chanel Plus购得法国发行权。目前,《夜宴》已完成了包括英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和地区的销售,同时,在戛纳期间的推广,使得意大利和德国的买家也趋之若鹜。  戛纳乘兴归来,《夜宴》将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再度高调亮相。据悉,上海电影节已邀请《夜宴》剧组参加开幕式,而导演冯小刚将携强大阵容踏上红地毯。此外,《夜宴》还选择了上海作为“精美道具服饰全国巡展”的首站拉开帷幕。据悉,此类旨在揭示电影美术艺术的服饰道具巡展尚属首次,展出的服饰道具均为实地拍摄时所使用过的,包括主演的服装、物品和陈设等。道具展历时将近两个月,上海之后将继续前往北京、成都、广州等地,并将延续至香港及东南亚。出品方华谊兄弟将于上海电影节期间,专门为这一特殊展览的首发式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在此次发布会上首次播放时长为6分钟的片花。  导演冯小刚已受邀担任评委会副主席。据透露,完成电影节的工作之后,冯导演将立刻动身再度前往加拿大,进行后期制作的冲刺工作。据悉,《夜宴》将于7月底完成所有的后期制作工作。我们期待,从来未曾失信于观众的冯小刚导演,能再次用《夜宴》交出一张完美答卷。
【6.9CCTV6预告】《夜宴》章子怡穿上俏皮马球装 造型十分妩媚 《夜宴》章子怡穿上俏皮马球装 造型十分妩媚--------------------------------------------------------------------------------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6月09日 17:23 来源:CCTV.com   冯小刚曾在各个场合盛赞章子怡在《夜宴》中的表现。她在片中饰演的皇后,是整个故事的核心。她将如何掀起《夜宴》里的腥风血雨,目前我们还难以确定。现在,先让我们看看她在《夜宴》中的造型,饱饱眼福。   便装   这一袭红装,穿在章子怡身上,已经分外夺目。冯小刚还嫌不够,让章子怡把外面的披风试着抖下来,再添妩媚。同时,冯小刚还让工作人员把章子怡的长裙剪破,到底要起到一个什么样效果,我们还是到时去影院看看究竟吧。   马球装   皇后便装尽显章子怡雍容和神秘的风采。现在她换上了一身打马球时的装扮,虽还是红色作基调,却更显精干和俏皮。你看,戴着面具出来的章子怡也忍不住向众人开玩笑。看得出来,冯小刚对这个造型非常满意   在拍定妆照时,章子怡还手拿面具,“鼓励”了自己一把。   章子怡:谢谢MTV,CCTV,这又拿了一个奖。   看来章子怡也有信心凭借《夜宴》再创辉煌。   【CCTV6《中国电影报道》报道,CCTV6《中国电影报道》每晚18点55分与您精彩相约】 责编:赵蕾
【子怡戛纳化妆师唐毅的BOLG】子怡的完美谢幕 子怡的完美谢幕 2006-05-30 16:23:13 大 中 小 中午,即将登机的子怡带着花发卡,又恢复了小女孩的清纯模样,未施脂粉的脸庞青春而靓丽,这次嘎那之行我又看到了这个经常在名字前面被冠以“中国”的女孩敬业、努力、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谦逊,单纯、友善的处世态度。对于我,这次嘎那为她化妆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十二天中十次隆重出场,每一次都接受全世界都的注视。她没有给我任何压力,即使有时化妆只有很短的时间。曾经穿着中国肚兜走上嘎那红地毯的她已经用清新的美丽和自信、优雅、从容的魅力征服了嘎那,征服了全世界。每次出场不同肤色影迷高喊ziyi,媒体记者的疯狂追随拍摄,都记录了她做为嘎那电影节最年轻评委动人的笑靥!请让我们记住她这些美丽的瞬间,并为她高声喝彩! 开幕当天,白色衬衫七分裤亮相评委见面会 开幕式的红地毯,全场为她惊艳 出席《回归》首映礼,刘海、马尾、粉红的妆容,黑色闪光小礼服,被媒体称中国娃娃 参加品牌活动,回归自然的直发造型 夜宴PARTY,性感又青春! 随夜宴主创亮相首《巴别塔》映礼红地毯,粉色丝带飘动的黑色纱裙是她自己的灵感设计,配合古典优雅的发型,浪漫飘逸 无痕妆容,清纯亮相《绝代艳后》首映礼。 高贵又年轻的出现在慈善夜酒会,为爱滋病筹款尽心尽力! 蓝紫色礼服高雅亮相,59届电影节完美谢幕 礼服为阿玛尼全程赞助,珠宝首饰由伯爵提供,由于她工作繁忙,化妆做发型的时间都很紧张,造型还没有尽善尽美,期待未来为她做更多精彩设计,为她的美丽锦上添花!
【喜讯】《茉莉》戛纳放映好评如潮 应观众要求26日再加映一场 【喜讯】《茉莉花开》盛开戛纳影展 26日再加映一场   新浪娱乐讯 影片《茉莉花开》似乎是好事多磨,经历了三年的风风雨雨,就在导演侯咏快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时候,戛纳电影节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因为《茉莉花开》优异的电影品质,加上章子怡在戛纳作评委,戛纳电影节这次格外垂青《茉莉花开》。已经成功放映了一场的《茉莉花开》由于观众的要求,戛纳电影节决定5月26日再加映一场。   侯咏此次来到戛纳,大量时间花在看电影上,他觉得在国际电影节上能够看到世界上最好的电影确是最好的享受,他觉得自己对电影的热爱是骨子里的,是一生中生命里很重要的东西。   在《夜宴》的酒会上侯咏将最近《茉莉花开》的好消息告诉章子怡时,章子怡也很开怀,接着他们两人用流利的英语和一个法国人讨论起《艺伎回忆录》和《茉莉花开》。那个法国人认为:"东方人的神秘感和优雅令他们很迷恋,尤其是中国人的唐诗宋词令法国人钦佩不已。"   更令侯咏感到惊喜的是,当他在酒会上正与著名的法国新浪潮代表人物皮埃尔交谈时,一回首却发现奥立佛·斯通就坐在他的身后。   在戛纳电影节就是这样,你经常会在偶然之间与某个国际大腕不期而遇,甚至在街上突然向你迎面走来,然后他们会很平和地与你交谈,你会觉得因为电影大家在这里有缘千里来相会。   美国的《每日综艺》在戛纳采访了侯咏,《每日综艺》认为"侯咏深厚的文学功底使他很准确地把握住了《茉莉花开》的命脉。"   台湾的电影教母焦雄屏恰好也在戛纳,于是她和侯咏相约在嘎纳的咖啡馆谈电影,守着温暖的阳光,侯咏和焦雄屏进入了深厚而神秘的电影世界…… 骆驼/文
【快报】侯咏:戛纳卖《茉莉花开》,西班牙,希腊……卖的还不少 侯咏:戛纳卖《茉莉花开》,西班牙,希腊……卖的还不少刚拍完央视大戏《卧薪尝胆》,侯咏来不及歇口气,就开始在戛纳协助发行商卖《茉莉花开》了。“主要委托一个澳洲公司代理销售,目前情况还不错,西班牙,希腊……买的不少。我是第一次来卖片子,以前负责摄影,做导演,这事哪懂啊……”5月21日中午,在侯咏戛纳临时公寓的阳台上,迎着海风,侯咏和我谈起了他的“生意经”。之前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销售面临很多障碍,主要与商业运作有关。侯咏认为:“中国电影要打通国际渠道,一方面需要好电影,一方面需要有国际销售的机制,现在更需要两者齐头并进。”无疑,国际电影节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是中国电影自身存在很多问题。“目前很多参赛的中国电影的民族性大于世界性,获奖的电影往往也是因为题材的特殊性,满足了人们猎奇的心态,造成世界对中国电影感兴趣。但是这其实只面对了小范围的受众,如果要电影广泛流通,电影就要具备商业性。”侯咏说《茉莉花开》是要做两者的结合。“既不是大规模的商业片,也不是小规模的艺术院线纯艺术的电影……其实这样做很危险,有骑墙的危险,哪方也想是,哪方也都不是,不小心就掉下去了,但是我还是想尝试这样一条路。”为适合商业发行,侯咏正考虑着给《茉莉花开》“动手术”,“发行商希望片子在100分钟以内最好,目前是2小时9分钟。现在在商量,剪还是不剪,怎么剪……电影落在市场上,就是一个商品了,在此之前你可以作为艺术品来衡量,来欣赏,但是现在就要按照商品去做。”“我认为国内在艺术性和商业性同时运作得好的影片是《霸王别姬》,国外的比如法国电影《非常公寓》。”看来,既在乎艺术性,思想性,又在乎商业性,将是侯咏今后导演影片的首要原则了。http://www.szwen.gov.cn/whlt/view.asp?position=20758&gate=1&T=戛纳电影节上忙碌的中国人
【戛纳采访记】章子怡骨子里很中国:用母语演戏才能找到灵魂 章子怡骨子里很中国:用母语演戏才能找到灵魂 时间:2006年05月24日07:04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夜宴》昨日法国设宴———  也许是因为跟冯小刚、周迅、吴彦祖这些熟人在一起,昨日,参加《夜宴》在法国举行的发布会的章子怡在各国媒体面前非常放松,戴着墨镜的她时而用笔写写画画、记下问题,时而提醒翻译没有翻某一句中文,听到演员们说到好玩的事情,她便歪着头抿嘴一笑,顺势作出一个活泼的表情。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自如的章子怡强调自己很依恋中国这方水土:“我喜欢在中国拍戏,只有用自己的母语演戏,我才能找到自己的灵魂。” 发布会上玩笑不断  昨日章子怡成为发布会上最活跃的人,见到港台记者戴着一个“喜”字手链,她便好奇地问:“你刚刚结婚吗?为什么戴着喜字?”当得知对方只是因为好玩时,她故意很羡慕地说:“唉,我就不行,我要是戴着这样的手链可就麻烦了。”听到媒体记者夸她现在英文流利,章子怡用老北京话开着玩笑:“行了,别拿我打镲了(意为开玩笑)。”  看到有记者给吴彦祖照相,她就偷偷跑到后面用手给吴彦祖添上“兔子耳朵”,而碰到冯小刚导演,她更是随便地拍拍打打。 章子怡和导演的合作显然非常愉快,冯导对媒体表示章子怡很有心,因为章子怡看到冯导在看手机时总是会因为“老花眼”而很吃力,她便在去日本时给冯小刚带回三个钢笔那么大的老花镜,冯导非常喜欢,而章子怡听到这些,反而有点不好意思,在旁边微微笑着。  “国际认可”也让章子怡变得非常繁忙,比如她昨日就对媒体“请示”:“不好意思,我还是戴着墨镜接受采访吧,因为这几天我实在太累了。”曾经当过奥斯卡等电影节评委的章子怡觉得评委和演员哪个更辛苦呢?章子怡想了想说:“你为什么不问我哪个更享受呢?其实我觉得它们都是让我喜欢的事情。”  骨子里很中国,不会刻意在好莱坞求发展  章子怡把《夜宴》剧组称为“我们一伙人”,她表示,这里面有一种天然的无尽的亲切。章子怡说:“我在好莱坞时,虽然有车来接,有属于自己的条件不错的房间,一切也都是安排好的,不用操心,但我就想回北京,思念北京,在中国拍戏时可以和大家坐在一起吃盒饭,讲令人‘喷饭’的笑话,我觉得这才是我熟悉的氛围,它令我感到轻松。”  这种骨子里不可更改的“习性”也使得章子怡不会刻意在好莱坞求发展。章子怡透露,当时在拍完《艺伎回忆录》后,美国的经纪公司希望她能在美国为该片的上映做更多的宣传,但是章子怡顶住压力,坚持要回国接拍《夜宴》。章子怡说自己更喜欢用母语演戏,只有沉浸在母语的环境中,她才能找到自己的灵魂,知道自己的力量在哪里,也因此更加得心应手。  章子怡随后又开玩笑地表示,自己拍冯小刚的戏也另有原因:“因为我的爸爸、妈妈都很喜欢他,他们很早就建议我,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拍一部冯式喜剧,用老百姓的幽默来讲述生活。”不过,令章子怡始料不及的是,这部戏拍来拍去还是一部正剧。  章子怡表示,自己选择拍片主要还是看电影的剧本、导演和合作演员,她还透露了她对电影的“参悟”———每个电影也是有“命”的,它由谁来演,它会如何发行,取得如何的效果,里面会有一种冥冥的力量在掌控着,虽然演员们会尽最大努力让电影更加完美,但是控制不了其中的“命运”。  昨日《夜宴》的片花在法国放映,可以看到,章子怡造型清新,但在戏中被剃掉了一部分眉毛,章子怡解释说自己对于拍电影是不怕“牺牲”的,当然,她之前特别问了化妆师:“这眉毛还能长出来吧?”化妆师肯定之后,她才安心。/div> http://yule.sohu.com/20060524/n243380432.shtml
【转贴】电影:《茉莉花开》 呼之欲出的成长时刻 电影:《茉莉花开》 呼之欲出的成长时刻导演:侯咏  主演:章子怡、曾志伟、姜文、陆毅、陈冲  剧情:影片讲述了一家三代女性的爱情与婚姻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独特视角展现了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女人的命运。  《茉莉花开》几乎和《理发师》一样命运多舛,历时数年、重重风波之后才得以公映,两部影片上映的时间也正好差不多,讲述的主题从某个角度来说也十分相近,都是以上海为故事背景,讲的都是大时代里的小人物。不同的或许是,讲述三代女人不同人生的《茉莉花开》更有性格更神采飞扬一些,尽管悲剧也充斥着这几个女人的人生,但是她们的性格要远比《理发师》中懦弱不语的理发师要更鲜明,从这个角度来说,《茉莉花开》所表达的主题更为呼之欲出。  《茉莉花开》称得上是章子怡一个人的电影,尽管有陈冲这位老戏骨在衬托她,甚至陈冲对两代母亲的细腻演绎很容易使章子怡层次没有那么分明的表演失色,但是《茉莉花开》仍然是属于章子怡的电影。《茉莉花开》拍竣于两三年前,所以现在再来看这部电影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你可以很明显地发现现在的章子怡和当时已经完全不同了。  《茉莉花开》中的章子怡处于要长成未长成的阶段,梦想少女的眸子里还残留着《卧虎藏龙》玉蛟龙时期的青涩,而经历世事之后扇出的耳光却又预示出《2046》舞女交际花的老辣风情,最后在大雨中生孩子的片段则能让你看到她真的非常用心认真地在演戏。没有任何帮助地生孩子,却也让人联想到每一个女星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助的表演之路,无论你有多好的运气和多强的能力,表演这条道路仍然是孤独和唯一只能依靠你自己走下去的,而章子怡这两年的进步确实是可以看得见的,无论是整体气质的提升还是演技的磨练,她都是中国影坛最值得期待的女星之一了。  《茉莉花开》同时让我联想到去年备受冷落的《长恨歌》,同样是上海女人的故事,茉、莉、花尽管是三个人,但实际上和一个人也没有太大差别。不知为何,这些讲述上海女人的电影,总是充满离奇的力量,梦想和悲剧总是填满了这些女人的生命,而上海女人的身影也总是和上海这个复杂的城市相互叠影。章子怡尽管不那么上海,片中其他细节几乎都在细细铺陈属于上海的味道,只有章子怡非常突兀地在其中,但最后结果倒也并不矛盾,茉、莉、花的鲜明性格也正因为这种反差而凸显出来。同样,《长恨歌》中的郑秀文尽管讲不出流利的上海话,但是她扮演的王琦瑶骨子里对自我的重视却是与上海女人的内在精神一脉相承的。  不过《茉莉花开》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毛病,它只是在画面、叙事、表演等电影的硬指标方面都达到或少许超出了国产电影应该具备的标准,但若以更高标准去要求的话,《茉莉花开》似乎仍然在某个方面差了一口气,就是更让观众荡气回肠的那个力量。这一点我个人认为似乎和导演是摄影出身有关,摄影出身的导演在画面、叙事等方面都能把握恰当,但在影片的艺术核心这一部分,仿佛总有着一层难以捅破的窗户纸,难以抵达离观众的内心更近的地方,这一点缺憾在张艺谋、顾长卫等人的作品里我感觉或多或少都有。而《茉莉花开》,离成为那种让你印象深刻的作品,也还是差了那么一小步。
【杂志专访】<<彼岸杂志>>专访章子怡 性感章子怡真情流露 2006-05-19 17:26:33  21CN女性频道  彼岸杂志   --------------------------------------------------------------------------------  章子怡,26岁,5英尺5英寸高,是世界上最美丽优雅的女人之一,她凭借《英雄》(Hero)、《十面埋伏》(House of Flying Daggers)、《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中的精彩表演蜚声海外,成为国际影坛的一颗璀璨明星。 章子怡在北京长大,父亲是经济学家,母亲是教师,在一次拍摄洗发水广告时被导演张艺谋发现。前不久,她和巩俐连袂主演了《艺妓回忆录》(Memoirs of a Geisha),这也是她拍摄的第一部英语对白电影。几年前,在李安导演的建议下,她开始学英语。 章子怡在拍摄中文片《夜宴》(The Banquet)时,染上呼吸道疾病,就诊于美国一家医院。《彼岸》特约英文记者在这家医院采访到她。 彼岸:你怎么住院了?别告诉我,你患了禽流感哦。 子怡:(笑)我患病有几个星期了。他们说是我的气管出了点问题。中国的条件非常差。摄影棚里污染严重。我们在摄影棚里搭建了一座大宫殿,他们用的浓烟熏得我喘不过气来。 彼岸:你和父母一起住在北京一所公寓里? 子怡:是的。我11岁时,就离开家,去寄宿学校读书了,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不多。所以,现在我有更多机会和他们呆在一起。 彼岸:他们对你是不是有很多要求限制? 子怡:我有自由。我已经长大了。他们对我管得不那么严了。他们以我为傲。我爸爸经常找我要照片,给他的朋友、领导。 彼岸:第一次来美国时有什么样的感觉? 子怡:我想想,那是1999年。我当时只有19岁,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我想去真正的麦当劳吃汉堡。 彼岸:你和姚明是中国最著名的两个明星。你们俩应该约会。 子怡:哦,不。他太高大了。 彼岸:在中国当名人和在美国当名人有什么区别吗? 子怡:我觉得这儿更放松。影迷没有那么疯狂。我很喜欢美国。 彼岸:中国演员在《艺妓回忆录》里饰演日本女人,是不是有点怪? 子怡:我没有这种感觉,因为我的工作就是饰演不同类型的人。对我们来说,最难学的就是如何成为一个——那个单词怎么说的?我昨晚学的那个?哦,是的,convincing(有说服力的)。有说服力的艺妓。 彼岸:你前不久还被邀请成为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评委。 子怡:嗯,很大的荣幸。我有机会欣赏到更多好电影。 彼岸:并不是所有电影都好。 子怡:是的,但我觉得我可以提高我的——怎么说?(与翻译说普通话)——水平。 彼岸:你最近看的最好的好莱坞电影是哪部? 子怡:我喜欢《铁拳男人》(Cinderella Man)。 彼岸:你看的是英文原版还是配音版? 子怡:看的是普通话版的。在中国北京,并不能欣赏到很多美国电影。我想,每年只有10部美国片子。可能还不到。我们有(迅速用普通话与翻译交流,然后慢慢地说)审查局。他们负责给许可证。 彼岸:在你事业早期,中国人和媒体对你的评价并不那么好。现在这种状况是否有所改变? 子怡:是的,我想现在好多了,因为人们明白了我成功不仅仅依靠外表。我迅速走红,当时只有19岁,他们只是认为,她什么都不是,不过是幸运罢了。现在,我确实不在意,因为我只是在拍电影,如果我工作出色,你们就能看到。表演并不那么容易。 转载自<<彼岸杂志>>
【转贴】复旦大学历史地理所教授葛剑雄:孔子和章子怡应各得其所 葛剑雄:孔子和章子怡应各得其所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13:50 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复旦大学历史地理所教授 葛剑雄  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层次、群体有不同的要求,孔子的地位不可动摇,章子怡、姚明们也需要各得其所  幼时听大人讲,外国的字母为什么弯弯曲曲呢?因为孔子牵着一头毛驴到外国去,外 国人想向孔子请教,却因为不懂汉语无法交流。等孔子离开后,他们发现孔子的驴子拉出的粪便是弯弯曲曲的,心想圣人的驴子拉的粪便肯定也有讲究,于是造出了弯弯曲曲的字母。  这当然不仅仅是笑话,而是反映了中国人长期延续的一种心态——中国至少曾经是世界上最富裕最文明的国家,中国文化是最优秀的。别以为外国人有钱有机器有枪炮,在文化上可远不如我们中国人。正因为如此,近代以前的中国人无不认为,“蛮夷”(外国人或外族人)只有认真学习华夏文明才能成为华夏,才能从禽兽变为人。  不过,等到中国人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落后时,这种态度才有了根本的转变。除了少数人对中国文化完全丧失信心,甚至视为累赘或祸根,多数人却依然保持着自信,或者是过分的自信,总希望外国人都能重视中国文化,学习中国文化,最好能像中国人那样学习中国文化。与关起门来孤芳自赏的态度相比,这已经是一大进步,但良好的愿望不等于就有理想的结果。我们一度将文化政治化,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也一并抛弃,以至在北京学中文的外国人能流利地读《人民日报》,却不会用中文写信。一位美国学者曾告诉我他的经历:他是在台湾学的中文,文革期间沈阳杂技团访问美国,他担任翻译,将州长的话译成:“略具菲酌,请各位赏光。”结果客人无动于衷,因为他们已经不懂这些文雅的用语了。“礼失求诸野”,真正的中国文化似乎真要到大陆以外的“野”去求了。  所幸中国人终于重新认识到传统文化精华的伟力,并致力于对外传播。据报道,中国已在国外陆续设立孔子学院,山东省也投入巨资,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世界性的“孔子奖”。孔子的名字成为中国文化的标志是很自然的,因为他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早已名闻世界。儒家、儒家思想、儒家学者这些词译成西方语言,几乎都是由“孔夫子”一词的音译衍化出来的。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孔子无疑是最有代表性的世界性人物。尽管传统文化并非只有儒家,中国文化在孔子身后的发展早已超越了孔子,但没有谁能取代他的地位。  不过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只有一位代表人物,不能只有雅文化、儒家文化、精神文化。介绍中国当代文化,更不能局限于传统。再说,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层次、群体有不同的要求,这些都不能仅仅靠一位孔子。从这一点上说,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传统和现代、雅和俗、汉族与少数民族、大陆与港台、国内与海外——都有其独特的作用,都可以有代表人物,不能相互替代。与我谈孔子的人的确不少,但有的外国人就只知道李小龙、姚明或章子怡;有的外国人欣赏儒家经典,有的却只想学中国功夫,打太极拳。  有人说,章子怡主要在美国发展,演的电影也以美国片为主,已是“黄皮白心”,不能再体现中国文化。如果这样看,姚明也一样,他打的篮球,讲的英文,当然无法体现中国文化。但他们都是中国人,从小接受中国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他们身上不可避免中国文化的影响。他们能够在影视、篮球这样典型的西方文化中占据优势,恰恰证明了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包容性,也显示了中国年轻一代的能力,当然也是中国当代文化的一部分。就像我们听到大山用流利的汉语说相声时,绝不会忘记他是一位外国人一样,美国人在欣赏章子怡和姚明时也会想到他们的中国因素。  实在说来,孔子的地位不可动摇,章子怡、姚明们也需要各得其所,这样才能使中国文化在世界更呈异彩。 【发表评论】
【评价】温哥华华裔小姐亚军孙青青大赞章子怡 孙青青大赞章子怡 2006-05-21 达  本报讯(记者许征实习生聂姗)4月,中国重庆的女孩子孙青青登上了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杂志《温哥华》的封面,而此前登上该杂志封面的华人仅章子怡一人。昨日,曾获得2005年温哥华华裔小姐亚军、并主演了央视大戏《小留学生》的孙青青回到重庆探亲,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   这个正在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读金融的19岁女孩言谈间不乏知性和睿智。她说,自己刚刚拍摄完一部好莱坞电影《眩晕》,对于一直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章子怡,她表示自己很喜欢她的坚强,“自己的目标也是章子怡。”   刚拍了好莱坞恐怖片   孙青青是典型的重庆美女,喜欢吃辣,也有那么一股“辣”味。不过由于14岁就去了加拿大读书,记者面前的孙青青明显比国内十几岁的孩子成熟,成熟的不仅仅是外表,还有她的思想。由于一举夺得2005年温哥华华裔小姐亚军,更由于众多观众打电话到电视台为她的屈居亚军投诉,以至于电话线路瘫痪。4月,青青登上了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杂志《温哥华》的封面,而此前登上该杂志封面的华人仅章子怡一人。她说,其实现在她根本不在乎到底是冠军还是亚军,“只要我自己努力,被承认就够了!”   在自己接拍的第一部电视剧《小留学生》国内热播后,昨日,孙青青透露自己刚拍摄完一部由日本导演DavidTamagi执导的好莱坞电影《眩晕》,“这是一部恐怖片,不过我的样子不会弄得很恐怖。主要是讲述了很多人因为不明原因离奇死亡,我就作为一个女学生协助探长调查,后来探长竟然发现我这个人根本不存在……男主角还曾和朱丽亚·罗伯茨、汤姆·克鲁斯合作过。”   老外就喜欢章的性格   孙青青说,外国导演和中国导演的拍戏方式完全不同,“他们不拘泥于形式,而喜欢让你自由发挥,注重演员的表现能力,而且会经常鼓励你。”说到曾经抱怨中国导演太吝啬的章子怡,孙青青表示自己一直很喜欢她:“她身上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很能吃苦。我有导演朋友和她合作过,说她在拍摄《卧虎藏龙》时为了练剑练得浑身是伤,家人都劝她别拍了,她还一直坚持。”虽然她在国内一直备受争议,但孙青青说:“因为中国的传统讲求谦卑,章子怡的性格让人感觉开放、功利,不能接受。但国际导演就是喜欢她这种愿意在人前展现自己的长处,很喜欢她主动、勇于表现的性格,这会为她争取到很多曝光率。”记者问她是不是把章子怡作为目标,她笑着说:“我会努力,不过也比较随缘。其实我也很想当制片人,毕竟我是学金融的。”   陈凯歌不懂外国文化   孙青青目前还在北美一家最大的华人媒体新时代电视台担任《城市妙听闻》的节目主持人,前不久陈凯歌带着《无极》去北美宣传的时候还接受过她的采访。说到自己对陈凯歌的了解,孙青青认为虽然陈凯歌英文说得挺不错,他也是一位无可厚非的名导,“但从我跟他的聊天来看,我觉得他对国外的文化并不了解,这可能也正是他和李安的区别。”    http://www.cqcb.com/gb/map/2006-05/21/content_994783.htm
【母亲节请妈妈看电影系列】“阿姨,我买两张《茉莉花开》的票” 捡卖塑料瓶 请妈妈看电影 “阿姨,我买两张《茉莉花开》的票。”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3:48 舜网-济南日报   昨天是母亲节,大观电影院特意推出了特价电影,前来看电影过母亲节的人络绎不绝。   售票窗口的两名女售票员正忙着为排队的观众找钱、递票,一双白净的小手捧着一沓零钱从窗外伸了进来。“阿姨,我买两张《茉莉花开》的票。”窗外的小女孩翘着脚尖说。循着稚嫩的声音,售票员看到了一个小女孩高出窗口平台的半个脑袋,红扑扑的脸上还沁着汗珠。   第一次见到用零钱买电影票,售票员愣住了。站在女孩后面、妈妈模样的一位女士忙说:“你好,我已经点过了,应该是30元钱,刚好买两张特价电影票。”这沓钱币中,最大面额是2元,最小面额是1角,售票员数了两遍,正好是30元。   递电影票的时候,售票员忍不住问排队的那位女士:“我真是第一次收零钱,你们这是……”“这是我闺女捡卖塑料瓶子挣的钱,她要请我看电影过母亲节。”窗外的妈妈一脸满足。   原来,小女孩叫薇薇,是营市东街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今年7岁。母亲节来临前,老师启发他们怎样给妈妈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后,薇薇便有了自己的打算。在每天放学的路上,薇薇都携带大塑料袋捡拾塑料瓶、易拉罐。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薇薇把这些瓶罐暂时放在楼下的储藏室里,每天卖一次。其实,薇薇的“小聪明”早被爸妈看穿了,他们也在想办法成全薇薇的美意。爸爸这几天突然爱喝易拉罐啤酒了,前几天还邀请几个朋友到家里大喝了一顿,薇薇也第一次鼓励爸爸多喝点,喝完的易拉罐全被她收了起来。衣着时尚的漂亮妈妈也悄悄捡起瓶罐,偷偷往储藏室里塞。   前天下午,薇薇又找来收废品的“熟人”把储藏的几十个瓶子、罐子全卖了。晚上,薇薇躲在自己的小屋里点了好几遍零钱,刚好是32.3元。兴奋的她冲到客厅宣布要请妈妈看电影,而且钱是自己挣的。已经知道女儿“底细”的妈妈还是禁不住流泪了,把女儿亲了又亲。   拿到电影票,女儿高兴地拉起妈妈的手就往影院里走。“等一等!”售票员喊住了母女俩,窗口里又伸出一张由影院免费赠送的女子医院体检卡,“送给你,你培养了一名好孩子。母亲节快乐!”(本报记者 马国军) http://dsnb.e23.cn/contentid.asp?id=20065150025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