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对人生会更好 笑对人生会更好
关注数: 23 粉丝数: 47 发帖数: 2,434 关注贴吧数: 2
您觉得50%的概率 正常吗 新闻 > 国内新闻 > 各地新闻 > 正文 '误诊率'; 河南舞钢医院3天连死2人 院方称50%误诊很正常 2012年06月10日20:04人民网[微博]张毅力我要评论(520) 字号:T|T 人民网郑州6月10日专电(记者 张毅力)10个月的花儿(化名)还不会叫妈妈就永远失去了母爱,她的母亲在入院7个小时后不明原因死亡。短短3天后,又一名患者不明原因猝死在河北钢铁集团舞钢职工医院,这位舞钢市某局委副局长,是自己驱车前往就诊的。两名死者的家属指称医院误诊耽误治疗。但院方表示也希望查明猝死原因,有50%的误诊率很正常。 女临时工头昏输液后死亡,家属质疑耽误治疗 死者王彦的家属介绍,今年5月27日晚11时许,舞钢实业公司职工王彦感觉头昏,在3名亲属的陪同下来到河北钢铁集团舞钢职工医院,急诊科医生观察病情,并未告知患者得了什么病,开了几瓶水,做了血液检查。在输第一瓶水时,王彦还告诉家属要去厕所。但在输第二瓶水时,手臂开始发抖,家属摁了一会儿,看到情况严重就迅速通知医生。28日6时许,王彦经抢救无效死亡,医生也没有明确死因。 医院医务科主任李明臣介绍,29岁的王彦是舞钢实业公司临时工,到医院时处于嗜睡状态,一会清醒,一会迷糊。可能因没有嗜睡这个医学术语,医生在诊断证明上写下的是昏迷待查的结论。根据血液检查结果,王彦属于低钾低钠,会造成昏迷,入院时病情比较严重。但关于王彦的死因,他和医生目前都不清楚,需要做医疗鉴定,但家属不同意。 一句死因不明招致家属更多的质疑:在病人症状严重的情况下为何不进行脑点图、CT等检查,只是待查是不是属于重大误诊?医生开的都是营养药,是不是拖延了病情?轻微低钾低钠并不会导致病人昏迷,医院是不是在搪塞?一面说是重症病,但又不进行重症监护,医生的责任何在? 副局长两支“杜冷丁”猝死,心脏病误诊胸膜炎? 就在此事沸沸扬扬时,6月1日,又一名患者不明原因死在武钢职工医院。 该患者是舞钢市一名副局长。据知情人透露,患者姓赵,今年46岁,当天晚上9点多,他独自驾车来到医院看病,只感觉胸闷,医生诊断为胸膜炎。在患者输水未减轻病痛的情况下,医生连续给他输了两支“杜冷丁”,病情更不可控制。最终,患者在入院4个多小时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医院同样未明确患者死亡原因,对此,家属称,病人患有心脏病却被当成胸膜炎治疗,他们拒绝将尸体拉出急诊室。 家属讨说法多天未果,在舞钢市委市政府的协调下,赵姓局长的家属顾全大局将尸体移放医院太平间,舞钢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将出面和院方交涉,但截止目前,双方没有达成一致,家属还没有举行追悼会。 李明臣介绍,根据赵姓患者入院时的综合表现,医生做出了胸膜炎的判断,但只打了一针止痛的杜冷丁。对赵的死亡,医院不确定死因,还需做鉴定。他说,国内医院都是50%的误诊率,这很正常,西方发达国家的医院也有30%左右的误诊率。对这两起事件的原因,需要进一步的鉴定,院方目前不接受误诊导致死亡的说法。 目前,院方和两名死者的家属仍在僵持。
小偷坠楼身亡 其父母向被偷者索赔 真是无奇不有啊 小偷坠楼身亡 其父母向被偷者索赔被驳回 2012年04月25日 09:00:15 来源: 新华网 新华微博 【字号:大 中 小】【打印】 【纠错】 新华网宁波4月25日电(记者郑黎)小偷行窃时失足坠楼死亡,其父母却以“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为由,向被偷者提出索赔。近日浙江省宁波市江北法院审理了这起生命权纠纷案,法官驳回了小偷父母的诉讼请求。 据介绍,2010年9月3日晚,小偷陈某来到宁波江北一小区6楼李先生家行窃,没有偷到值钱的东西,便从李先生家窗户爬到室外,突然失足坠楼。次日中午,死者父母接到***通知,告知陈某已经死亡,结论为高空坠落、意外死亡,不予立案。陈某父母认为,其儿子是从李先生家爬出窗外的,李先生疏于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应予经济赔偿,便一纸诉状把李先生告上法庭,要求被告承担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失抚慰金等共计67万余元。在庭审中,原告又称,其儿子是因为受到被告惊吓才坠楼死亡的,所以要求李先生承担赔偿。 被告李先生说,陈某在坠楼前在自己家中实施盗窃行为。从他入室盗窃到逃逸坠楼整个过程中,本人没有与他有任何正面接触。李先生说,我发现家中被盗时,陈某已逃到六楼至七楼之间的雨棚上,在发现小偷的身影后,自己本能喊了声“小偷”,这是一种自助行为,并没有威逼或其他行为。 在审理中法官认定,原告儿子陈某在被告家实施盗窃,并在逃逸过程中坠楼身亡情况属实。法官认为,陈某系成年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其对深夜攀爬高楼行窃行为的危险性应当有预见。因此,对原告提出的被告疏于安全保障及惊吓坠楼的说法不予支持。最后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