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sie真实 Jessie真实
关注数: 24 粉丝数: 51 发帖数: 4,599 关注贴吧数: 1
宝妈们最关心的宝宝辅食添加10个热门问题 到了要给小宝宝添加辅食的阶段,新妈妈又遇到了不少问题:应该什么时候给宝宝添加辅食,4个月还是6个月?先加米粉还是先加蛋黄?怎样安排好宝宝吃奶和吃辅食的时间……这里,我们精心挑选了10个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来进行详细的解答。 1.辅食添加究竟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4个月还是6个月? 对于添加辅食时间的说法,有一个过程:20世纪90年代,认为辅食添加从4个月开始;本世纪初,认为应该从4~6个月开始;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反复的论证和研究(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后提出,辅食添加应该从满6个月时开始比较科学,最早不能早于4个月,最晚不能晚于8个月。  但是,也要根据宝宝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消化功能不是很好的宝宝,辅食添加的时间最好稍微推迟一些。   2.哪些现象提示我们小宝贝已经准备好添加辅食了? 除了月龄,还有一些迹象告诉我们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了:    母乳喂养每天6~8次以上或配方奶喂养全天总奶量达1000毫升时,宝宝仍然显得饥饿、不满足;  足月出生的宝宝体重达到出生时的2倍(或者出生体重不足2.5千克的宝宝体重达到6千克)时,给予足够的乳量可宝宝的体重增加仍然不达标;  宝宝开始对成人的饭菜很感兴趣;  当把汤匙或宝宝专用的小勺放到宝宝嘴边时,小家伙会出现张口或吸吮的动作,并能将食物向后送再吞咽下去。   3.宝宝的“第一餐”应该加什么,米粉还是蛋黄? 以往我们认为最早给宝宝添加的食物应该是蛋黄,但是目前儿童保健和营养专家一致的意见是,宝宝的第一餐应该添加精细的谷类食物,最好是强化铁的婴儿营养米粉。  这是因为,一方面精细的谷类很少引发过敏反应;另一方面由于宝宝4~6个月后,从母体储存到体内的铁逐渐消耗殆尽,母乳中的铁含量相对不足,这个时期宝宝对铁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而婴儿特制米粉中含有适量的铁元素,并且比蛋黄中的铁更容易吸收。因此,在中国营养学会最新制订的6~12月龄婴儿喂养指南中建议的添加辅食顺序是:    ①谷类食物(如婴儿营养米粉);  ②蔬菜汁/ 泥和水果汁/ 泥(注意是先蔬菜后水果);  ③动物性食物(顺序为蛋黄泥、鱼泥、全蛋如蒸蛋羹、禽、畜肉泥/ 肉末/ 肉松等)。 4.辅食添加量应该如何掌握?第一餐添加多少合适呢? 添加辅食的量要根据宝宝的营养需要和消化系统的成熟程度而定,并且实际上不同宝宝的食物摄入量和消化吸收情况还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总体上,辅食添加一定要从少量开始,比如喂婴儿营养米粉,可以从每天1次,每次10克开始,逐渐增加到每天2次,每次各10克,再到每天2次,每次20克。   5.添加辅食后,奶量是否要减少?宝宝的喂养时间该如何安排?    对于6~12月的宝宝来说,虽然要及时合理添加辅食,但奶类仍然是这个阶段婴儿营养的主要来源。  为了保证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每天要摄入600~ 800毫升的奶,最好能继续坚持母乳喂养到宝宝2岁。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不能保证母乳喂养,应使用较大婴儿配方奶粉混合或人工喂养。  由于不同宝宝的食量存在个体差异,全天的奶可分大约4次喂,比如早晨、中午、傍晚和临睡前,月龄小的宝宝可喂5 ~ 6 次,接近1 岁的宝宝可以减至3次。  添加辅食的时间最初应该选择在两顿奶之间,从每天1 次增加到每天2 次,并逐渐增加每次的量,最终过渡到可以替代1~2顿奶。建议6月龄初添辅食的宝宝每天尝试辅食1~2次;7~9月龄的宝宝可每天1餐饭(谷类+ 蔬菜+ 动物类食物)、1份小点心(水果、面包片、小饼干等);10~12月龄的宝宝可每天2餐饭、1份小点心。   6.可以用微波炉加热、制作辅食吗? 目前对用微波炉加热、制作辅食还存在一定争议。一般认为,市售的瓶装加工婴儿辅食可以按照产品说明用微波炉加热,如需打开瓶盖或者倒出隔水加热等。  微波炉同普通加热方式一样,对于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都会有一定的破坏,因此通常建议蔬菜类辅食以短时间开水焯熟为宜,其他辅食以蒸、煮、炖等常规加热方式为佳,但通常没有严格禁止不能用微波炉加热辅食。对于一些忙碌的职场妈妈,使用微波炉方便快捷地为宝宝制作一些辅食,还是不错的选择。 7.如果宝宝拒绝了,我该怎么办?    接受辅食的味道和进食方式对于部分宝宝来说,并不都是个顺理成章的过程。在了解了宝宝的基本生理和心理发育过程后,你需要以最大的耐心帮助宝宝学习和适应这个过程。  刚开始喂某种食物时,大多数宝宝都将经过舔、勉强接受、食物在口中打转、吐出、再喂直到成功吞咽的过程,有时要反复几次到十几次,并经过好多天的反复尝试宝宝才能接受一种新的食物。  宝宝最初的一两次拒绝并不能说明他不接受该食物,父母也不要轻易给宝宝扣上“挑食”或者“不吃XX”食物的帽子。如果宝宝表示出不愿意吃某种新食物时,不要强迫他,可以隔1~2顿甚至隔几天再尝试。  需要提醒的是:最好不要将米粉等泥糊状食物装在奶瓶中喂给宝宝,因为这样不但可能会增加摄入量,造成超重或肥胖,而且还可能导致宝宝长期依赖奶瓶的习惯,影响从进食泥糊状食物到固体食物的口腔发育过程。   8.添加了一种新的辅食后要观察多长时间?怎么知道宝宝已经接受了这种食物? 添加辅食要从一种到多种,每添加一种新的辅食后,应该观察3~7天,看有没有出现过敏反应或消化不良。常见的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和皮疹。如果宝宝在3~7天内没有发生异常反应,即可继续添加下一种。  观察宝宝的全身反应特别是大便性状有无明显改变,是确定宝宝是否已经适应某种食物的比较简单的判断方法。宝宝是否对某些食物过敏,除了遗传因素和一些辅助检查外,也常常要通过对食物的反复尝试才能确定。  当宝宝逐一接受了各种食物的味道后,可以每餐变换花样选择2~3种食物混合搭配喂给宝宝。在婴幼儿阶段,应尽可能让宝宝接触到多种多样的食物,这有利于宝宝摄入均衡的营养,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习惯。   9.添加辅食时,应如何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给宝宝添加辅食的过程绝不是“填鸭式”的补足营养,而应成为妈妈与宝宝之间一个很好的亲子交流过程。家人要为宝宝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包括相对固定的就餐位置,逐渐形成相对固定的就餐时间。  最初给宝宝喂辅食时,应该选择在他精神状态和情绪都较好时进行,大人与宝宝面对面坐好,面带微笑地与宝宝进行语言、动作和眼神的交流。注意不要用电视、玩具、故事书等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不能边玩边吃,更不能追着喂饭,要帮助宝宝养成专心进食的好习惯。  开始给小宝宝喂辅食时,可以专门准备一把小勺,既能玩又能练习抓握,7 ~ 8 个月大的宝宝就可以自己抓握食物吃了,到宝宝10~12个月大时,应该鼓励宝宝自己用勺进食,尽管这时宝宝可能会把餐桌周围搞得一团糟,也不要因为嫌收拾起来麻烦,就剥夺宝宝这个学习的过程哦!要让宝宝体会到专心吃饭是一项新奇、有趣、愉悦的活动。   10.如何让宝宝接受种类丰富的食物? 到宝宝1岁前, 建议除保证600~800毫升的奶以外,每天可摄入谷类40~110克,蔬菜类和水果类各25~50克,蛋黄或鸡蛋1个,鱼/ 禽/ 畜肉25~ 40克,制作宝宝膳食应注意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但可添加少量食用油,每天5~10克。 这里有几点需要提醒父母注意: ①不一定每餐都要做到全面搭配,只要在全天甚至几天的膳食内,大致均衡地安排上述几大类食物就可以了。 ②蔬菜和水果不能相互替代,因为蔬菜中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含量相对较高,而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有机酸等成分相对较多,口感也更香甜,建议最好能做到每餐吃蔬菜,每天吃水果。 ③果汁不能代替水果,因为果汁的加工过程会使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都受到了一定损失。虽然100%的纯果蔬汁可以稀释后喂给宝宝,但当宝宝能够进食半固体和固体食物后,应尽量选择新鲜水果切成小块后喂给宝宝。  ④鼓励宝宝尝试多种食物,不强迫喂食。家长应注意经常调换食物的种类、形状、颜色、口味、搭配等,并且每次盛到碗里的饭也不要太多,宝宝吃完后要积极给予适当的表扬。  必要时也可以采取讲“小白兔爱吃萝卜爱吃菜”等故事或儿歌的方式,提高宝宝的进食兴趣。
你在羞辱孩子,却不让孩子哭,中国式的教育分裂了孩子! 孩子一哭,成年人就想方设法制止,温和一些的“哄”(乖,别哭了),粗暴一些的吼骂(有什么好哭的!)或者恐吓(再哭就xxx!),总之哭是被禁止的;孩子与自己的真实感受割裂,对自己想哭的冲动感到羞耻,习惯压制这些情绪,这些都为将来的心理问题(乃至精神疾患)打下基础。 抱慰、倾听、陪伴,家长们改变一下做法吧! 多少人,在自己家人前体验过,可自由哭泣。对方不斥责,不焦虑,不攻击,也不找答案,而是先拥抱着你,就做一个陪伴者,听你哭。这种行为被称为“抱慰”。 但抱慰另一个人的痛,在中国家庭,常是一个奢望。我所熟悉的中国家庭故事里,哭,像是一种罪过。家长对孩子,孩子对家长,夫妻间,都有一种逻辑--你哭,就等于我做的不够好。所以,我们都要求对方不哭。如对方哭,健康一些的人会焦虑地自责,不健康的人会暴怒。我们不试着去抱慰对方,而是希望对方停下来不哭,至少要哭的人给一个解释。 特别是孩子的哭,本来孩子的心是最纯净的,哭的原因最容易找到,也最容易安抚,但太多中国父母对孩子哭泣的态度,达到了变态的地步。 我老家的农村,甚至有一个传说:长齐牙口的孩子,如果经常夜哭,就会带来灾难。所以,一旦发生这种事情,他们不会想着去理解孩子,而是打骂孩子,逼迫孩子不哭,甚至去找巫婆。最近知道广东这边也有此说法。 听到最夸张的故事,是一个大家族,如孩子哭,大人就把孩子按到,掰开牙,塞一把盐到孩子嘴里。再关上孩子嘴巴,逼问,你还哭不哭。如孩子摇头示意不敢,才将孩子放开。这是对孩子何等残酷的虐待! 这样做的逻辑都是,我们不去理解对方的感受,不去了解对方到底发生了什么,而只寻求表面上的没事。就像政府一样,万头猪泡进黄浦江,各部门却都说没事。 一位妈妈告诉我说,她的孩子一次对她说,我想哭,但怕爷爷奶奶说我。妈妈说,你哭吧,我挡住他们。 果真,孩子一哭,两位老人过来着急地问,发生什么了,你妈打你了吗?简单解释后,她请两位老人出去,把门划上,让孩子安心地哭。哭了一会儿后,孩子停下来说,好多了。他没做解释,她也没要解释。很美的故事。 对哭泣的态度,也是中国父母乃至所有中国成年人对待感受的态度。哭,像是罪过;谈感受,像是羞耻。 原因是:你哭泣时,勾起了我内在哭泣着的小孩;你谈感受,勾起了我向人敞开心却不被看见甚至被羞辱的羞耻感。 一位网友分享了一个更美的故事: 童年时在爷爷家里哭是我的家常便饭。受委屈就直冲到爷爷家里撒泼,在水泥地上打滚,跳脚,叫嚷,爷爷为此铺上木地板,提供我舒适的环境哭。而他坐在门外不声不响,毫不干涉,有爷爷这个出口,我现在终还保持着内心的一份善良与和平。 矛盾的是,中国父母与大人一方面不接受孩子哭,另一方面他们又喜欢“逗”孩子。 三位网友讲了三个残酷的故事: 1)昨天在电梯里看见,一个5、6岁的孩子喊妈妈帮忙把牛奶盒子打开,央求了好久,妈妈接过来打开自己喝了,孩子哇的就哭了。妈妈跟旁边的人哈哈大笑,觉得是在逗孩子好玩。为什么成人总是喜欢辜负孩子对我们毫不设防的信任? 2)“逗”小孩,有个极端的真实案例,有个小孩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一群大人拿孩子开玩笑,说你爸妈不要你了,再也不回来了,那孩子一听就哭了说不是的,但那些大人一起起哄说就是不要你了,孩子哭着跑了,后来天天跑到码头等船,一开始大家不在意,但后来发现小孩精神不正常了。 3)小时候读幼儿园之前,妈妈上班就把我锁家里,我每天坐在阳台上,以前的阳台是栏杆式的,我就坐在栏杆边上,腿伸出去,手扶着栏杆,唉唉的哭着要妈妈。这件事一直被爸妈拿来当笑话讲,学我的口气说”妈妈要我”。 类似的故事比比皆是,只怕每个中国孩子成长中都经历过,这让我禁不住想:把残酷的事情当成笑话看,也算**特色吗? 特别是,这种事最容易发生在父母与孩子间,多少人有这样的经历?你觉得最受伤和最屈辱的事情,一直被父母当笑话讲。 我自己的理解是,中国广泛存在的“逗”小孩,就是把心灵仍然敞开而单纯敏感的孩子,弄得和成年人一样绝望、粗糙而鄙俗。 请停止这些对孩子的伤害吧!
80后小夫妻 日常搞笑语录…… 肥胖篇 老婆佯怒:和我逛街,你怎么老爱掐着我的脖子走啊?! 老公委屈地嘀咕:因为你其它部位太胖了,我掐不住~~ 老婆:::>_<:: 手机篇 老婆:我的手机反应慢了,估计是中毒了!你帮我杀杀毒! 老公:拿什么杀?怎么杀啊? 老婆翻箱倒柜中…… 老公纳闷:你找什么呢? 老婆:咦?咱家那瓶84消毒液哪去了?! 老公:(⊙o⊙) 发怒篇 周末,老公不停地催促老婆快点儿去梳头发…… 老婆怒道:不要催我,再催我,当心我那什么!!! 老公疑惑:那什么??? 老婆:当心我生气!!!然后就…… 老公插嘴:然后干什么?? 老婆叉腰怒吼:然后我就去梳头! 老公:咣当~~晕倒! 毛巾篇 某晚,老婆闲来无事,就溜达到主卫去“观赏”老公洗脸……突然尖叫!! 老公不满:大半夜的,你嚎什么呢?! 老婆嘟嘟囔囔地问:你是不是用那块旧毛巾擦脸了? 老公不解:是啊!怎么啦? 老婆后退了N步,才小心翼翼地说:就是怕你还不用新买的毛巾,我就用你的旧毛巾擦脚了。忘了和你说了…… 老公:o()^))o 唉 眼镜篇 早上,老公在客卫刮胡子,老婆戴着眼镜在主卫刷牙。 老婆叫道:帮我擦擦眼镜。 老公:你眼镜在哪呢? 老婆含糊不清:在我脸上呢! 老公边往主卫走边纳闷:在你鞋上呢?? 过来一看,马上换了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哦~原来在你屁股上呢! 老婆:⊙﹏⊙‖∣ 牙齿篇 中午老婆和老公在看《七小罗汉》,里面有一句台词:“牙掉了,扔在房顶上,我就会长得高高的……” 老公转头:你小时候牙掉了有没有扔房顶上啊?? 老婆:有啊! 老公不解:那你怎么才长这么点儿?! 老婆辩解:可是我掉的大多数牙,都埋了地下了啊! 老公: ⊙﹏⊙ 雪糕篇 某个寒冷的夜晚,夫妻二人走在回家的路上,老婆想吃雪糕了,可担心老公不同意。 老婆作温柔状:我想买那个…… 老公不解:买什么? 老婆:买…… 这时,迎面走来母女俩,母亲骂女儿:“还想买什么你?!我看你是缺耳光的呢!!”边骂边与两夫妻擦身而过…… 老公:你刚才说想买什么来着?怎么说了半句话就不说了? 老婆回过神来,喃喃道:啊?!啊……不买,什么也不买! 老公:→_→ 风水篇 老婆最近迷上了家居风水学,所以,家中免不了挂一些风水之物。 某晚,二人晚饭后散步回家…… 老公:明天你在家没事干,就把那些东西都挂起来吧! 老婆轻蔑:不行~明天,诸事不宜。知道诸事不宜吧? 老公:知道啊!凡是猪的事情都不宜做嘛! 老婆发呆:啊?呀!你敢拐着弯地骂我?!找打! 老公抱头逃窜:救命啊!非礼啦! 老婆:@#¥%……!&*· 病毒篇 某晚,老公和朋友EZ在网上语聊…… EZ:唉,我的电脑有病毒啦! 老公大惊:唉呀!咱俩这样语聊,会把病毒传染给我们家电脑的! EZ吃惊:真的??那咱们不要说话了! 站在一旁的老婆:ˉ_ˉ||| 梦话篇 某天中午,老婆枕着老公的腿午休。老公要去上班了,便把腿慢慢地抽了出去…… 老公:来,把头稍微抬一抬,我给你放个枕头 老婆开始说梦话:不~~ 老公:就抬一下,枕着枕头舒服。 老婆继续梦话:揪头发吧~~ 老公:(+﹏+)~狂晕 礼物篇 清晨老婆刚醒来,老公就趴在耳边说:圣诞节快乐! 老婆迷糊中:同乐~~ 老公:赶快去找找圣诞老人有没有给你送礼物! 老婆迷糊中:肯定没有! 老公:怎么可能?!昨天他答应我要送礼物给你啊! 老婆继续迷糊:他进不来~~ 咱家没烟囱! 老公:⊙﹏⊙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