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司绫濑✨ 双核炽天使
关注数: 43 粉丝数: 228 发帖数: 2,677 关注贴吧数: 71
强行来给假弹找补 直到上集我还继续相信后面有解谜篇大的要来了,1海猫精神续作要来了,1-9我都能接受乐着吃下去还觉得后面挺好的,应该没有比我更能脑补更能吃史的人了,虽然以柿本的表现我也认为后续翻盘概率为0 假弹给我破大防了,一旦脑子意识到这个,整个动画变得巨恶心,这就意味着做动画的人对于邦邦世界观没有任何尊重,就算洗这是为了表现🐘已经没有音乐热爱,但是在邦邦世界观里这是底线,就跟人再生气伤心也不能去莎人一样,是绝对不能做的事情 为了后面能看下去,下面开始给假弹找补: 首先在第一首曲子开始到木头人复活期间,电吉他确实扫了些和弦弹了下分解和弦进行伴奏,声音还挺响的。后面真弹后电吉他存在感更强,但音量也没有特别变化。因此用真弹但降低音量解释不通 为了去洗这不是假弹,答案只有两个: 1.一定是🐘拿合成器弹的没放录音没有program,四舍五入算真弹。 2.我认为最合理的,其实木头人从头到尾都在真弹,只是中间工作人员一时把音量拉低了,后面进副歌再给你推高。(莫姐不会弹没有护弦意识,莫姐进幻想世界的那一段特写明显看到右手握拨片悬空,左手不一定也在护弦。所以可能只在固定场合给你真弹几下简单的,其他不需要你的时候把你静音了省得你护弦都不会炒着人 合理,太合理了,哇,我又能看下去了
最近折腾112 212 412箱体的一些体会 最近有机会也有空折腾了一圈,分享一下 1.不同品牌之间的112,212,412,哪怕喇叭相同都不太能放在一起做对比。英产马勺212必秒wangs的212,而wangs的212甚至还打不过katana artist那个112的waza喇叭。 2.112,212,412之间音量差距真的不大,都能开到差不多的声音。但是如果在非常低的音量下(比如在晚上我会使用落地前级+晶体管后级达到非常细腻的音量控制),112往往会比212更加细腻清晰。 我个人胡乱猜测这里的原因是因为原理上,2个喇叭叠加只会比1个喇叭音量大3-6db左右,在周末大白天下这点差距无关紧要。但是,如果是在工作日晚上练琴这种我只能开到80db的环境,112就是一个喇叭能开足80db,212可能就是2个喇叭只能各自开到75db。在音量如此敏感的环境下,喇叭本身就没有充足工作,这个时候但凡能多开几个db,喇叭声音质感都会有提升。 3.我感觉声压(或者说声源面积?)才是112,212,412在使用环境之间最大的区别(这里不讨论音色)。如果是在摆在离电脑桌很近的位置使用,一个212的声压就太大了,一直轰击耳膜,和监听音箱合伴奏的时候,212在耳边的存在感和穿透力极强的声音会直接盖掉伴奏。但如果是摆在客厅,212那可比112爽太多了。在我家客厅的环境,同样位置上,212爽得刚好,412一开起来就会轰轰隆隆,理论上我应该能通过调整摆位来调整,但是毕竟客厅是大家用的,不能由着我一个人方便。反正总结一下,考虑箱体大小,主要还是得先考虑自己的使用环境和音色喜好,无脑踩112也是不行,但也不能图性价比,什么“英产112的价格已经能买国产412了”,所以无脑上了国产412,这种真的会很容易踩坑。
KATANA +模拟电路前级单块,或许算得上家用的特优解? 首先前提我只弹ACG和各类金属,对vintage和复古温暖啥的没有执念。租房哥对于音量控制非常敏感,只有周末白天能过90分贝。永远开不到100。 类似KATANA这种AB类后级12寸的音箱,音量非常可控,小音量损失很小,就算打到50 w也能在小音量下找到饱满的音色。手感动态和我那声音开不大的wangs比虽然差距还是有,感觉也很不一样,但是完全能接受。可惜,那个数字前级太难听了,接单块进input走clean通道也会很怪基本不可用。 Wangs一体管箱做效果器平台还是不错,也带功率衰减,音色上和katana肯定一个天一个地。但在我的使用场合,一个是12寸版本的音量控制完全不如10寸友好,小音量下的效果难顶哪怕只当效果器平台,感觉喇叭没吃饱饭。但是10寸版本吧,玩点重的还真不如katana爽。另外我房间很小,音箱要挨着电脑放,电脑有时会挂着炼丹,显卡cpu风扇一转起来,噪音就会很大…算是管箱的通病? 前几天尝试了老G的前级单块,配个推子加点单块,通过amp in口直接插进katana,跳过它那数字前级。音色可以说巨大提升,手感动态也有进一步提升。同时原有音量特别友好,底噪控制好的特点也有所保留。接下来我要换个喇叭更好的artist版本再试试了 这种玩法可以说类似于纯晶体管箱子了?市面上确实并没有很好的纯晶体管,要不太过廉价,要不喇叭不行,要不只是d类功放。这种搭配直接补足各种短板,太完美啦。当然,就算是这样,手感还是没法和wangs稍微音量开大的状态比,但是既然居住环境是这样,只能妥协了。
初玩音响感想,太好听了8 初玩音响感想,太好听了8 目前只是贫民系统,箱子是SC203,解码前级是钰龙欧若拉,灌沙架子做了垫高避震处理。还没做校准,麦还在路上。 203就像吧里一些吧友的听感一样,低频很一般,中高频靓丽且人声凸,偏润甜。 欧若拉这玩意儿作为耳机前端我不是很满意,虽然流行人声向的调音挺有一手,但声音推出来感觉一股土炮味,但作为接箱子的前端挺香的,2000多点集成解码前级功能,显示器两边摆音响架子的话,体积小可以刚好容纳在显示器下面,整体素质比起用203内置解码明显强出一截,流行向的声音也契合203这种人声好的走向。 实际上这搭配下推出来的声音相当通透,中高频靓丽,听各类流行相当好听,人声结像摆在眼前的感觉比起耳机实在是自然太多。给我最大的惊喜可以说是分离度/乐器定位,之前玩耳机的时候,总有这种感觉,升级到xx解码后终于在xx歌的几分几秒听到xx乐器的声音,终于在副歌部分听清楚乐器分离开,但是xx部分低频又把xx盖住了....等等的感觉。结果这个音响系统,明明只是便宜箱子+野鸡解码,确把这些我以前纠结半天的细节,非常自然地呈现在眼前,各种乐器在面前一字排开,大声场丝毫没有局促的感觉,让我感觉以前在耳机系统上纠结的这些问题根本没有意义。现在听耳机有这么一种感觉,越听越烦越累,哪怕E4K/HD650这种糊糊乐,一样累,而音响只要开着就能一直听下去,边干活边看书边听一样很舒适,之前追求的什么耐听,现在看着也和笑话一样。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