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3765
dj3765
关注数: 75
粉丝数: 118
发帖数: 5,965
关注贴吧数: 25
山东省推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5月20日下午,省推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听取起步区建设进展情况汇报,研究《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相关规划,审议有关文件,安排部署重点任务。 省委书记、省推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干杰,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推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周乃翔出席会议并讲话,刘强、于海田和领导小组成员出席。 会议指出,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近段时间以来,有关部门和济南市积极作为,做了大量工作,起步区建设有序展开、态势良好。要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科学有序推进,努力在起步区建设上见到更大成效。 会议强调,要盯紧抓牢规划引领,抓好规划落地,注重规划衔接,强化规划刚性。要盯紧抓牢基础设施建设,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交通网络要更加通畅,群众生活要更加宜居,生态环境要更加优美。要盯紧抓牢产业培育,按照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思路,紧锣密鼓抓招引,马不停蹄抓建设。要盯紧抓牢改革创新,强化改革思维、创新意识,打造政策高地、营商高地、聚才高地。要盯紧抓牢安全发展,把安全发展贯穿起步区建设全过程,统筹抓好疫情防控、生产安全、社会稳定、防汛备汛各项工作。要盯紧抓牢责任落实,领导小组要着力定大事、解难事,抓督促、搞协调,济南市要扛牢主体责任,集中资源、集中力量,落实好承担的任务。省直部门要密切配合,给予最大支持。
山东省基础科学研究中心(计算机科学)正式揭牌 3月6日上午,由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承建的山东省基础科学研究中心(计算机科学)通过线上线下联合参会在济南举办揭牌仪式。同时举办第一届学术论坛。这是2021年12月份山东省确定建设10个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后首个正式揭牌的研究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廖湘科、孙凝晖、王军成,欧洲科学院院士周志华,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科技厅相关领导,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参加揭牌仪式。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党委书记王英龙在致辞中表示,当今世界,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数字经济迅速崛起,计算机成为信息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重要载体,计算机科学基础研究也将持续释放创新潜能,有力驱动各行各业新一轮产业革命。在去年9月发布的山东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中明确提出,我省将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着力加强原创性研究。自齐鲁工业大学与山东省科学院实施科教融合以来,校(院)大力整合学院研究所优势资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取得突飞猛进发展,获批博士学位授予点,入选我省高峰学科,在高层次人才引育、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此次获批全省10个基础科学研究中心之一并率先揭牌,再次体现了全省各界特别是科技教育界对校(院)的信任和期望。基础科学研究中心揭牌以后,将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开展建设,面向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需求,围绕高性能计算、云计算与大数据、网络与信息安全、人工智能、海洋信息等领域开展一系列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科学探索,催生一批原创性成果,攻克一批卡脖子核心技术,为我省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将持续加大,以期不断推动优势领域自由探索,强化目标导向类基础科学研究,积极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基础研究体系。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建设省级基础科学研究中心,首批布局了10个山东省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和10个培育基地,旨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高地、人才高地和智库高地。 据介绍,作为全省首个启动建设的基础研究中心,将组织顶级科学家对自身建设进行全面论证,设立学术共同体。实现跨学科、跨平台、跨团队交叉融合,深入开展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顶尖科研机构合作交流,为专家人才搭建更加广阔的创新舞台,释放更大的创新创造活力,为我省乃至全国计算机科学基础研究贡献力量,为十四五时期山东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我发表了一篇图片贴,大伙来看看吧~
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暨人才科锐(山东)公司在济南揭牌 12月29日上午,由中国人才交流协会指导,山东人才集团与科锐国际联合举办的人才数智化论坛暨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人才科锐(山东)公司揭牌仪式在济南举行,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余兴安出席活动并作主旨演讲,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会长王建华、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龚文东出席活动并致辞。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潘军,山东人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卫中为山东人才集团引才大使代表颁发聘书。中国人事科学院院长余兴安、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会长王建华、山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潘军,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春艳,山东人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卫中,济南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宾,济南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王福岭共同为山东省协同创新(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揭牌。余兴安,王建华,周春艳,王卫中,科锐国际董事长高勇,CEO李跃章,济南市人社局产业发展处处长王文杰,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助理裴长青,共同为人才科锐(山东)公司揭牌。 山东人才集团成立以来,立足山东、面向全国、链接全球,按照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市场导向、国企责任的思路,采取招才引智在中心、价值实现在省内,创新孵化在中心、产业落地在省内,技术研发在中心、生产转化在省内,项目前台在中心、后台布局在省内的模式,实现高端人才需求与寻访引育协同,十强产业需求与强链补链协同,技术创新需求与成果转化协同,项目落地需求与金融服务协同,形象宣传需求与展示推介协同。 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将面向高端专家、高校科研院所、地方公共服务、重点十强产业等服务对象,提供物理空间、人才引育、技术转移、基金创投、项目孵化、政策信息、活动策划、基础保障等服务,对于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深度融合,打造山东招才引智、产业加速的桥梁,赋能山东省产业高质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科锐国际董事长高勇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科锐国际与多个重点城市群、地方政府展开深度合作与联动,不仅作为政府全球化引才的重要合作伙伴,同时通过混改、成立合资公司,并在区域人才大数据治理、企事业单位数智化转型、加速人力资源产业互联等方面深度赋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助力。与山东人才集团强强携手,意义重大。未来,将通过打造以领先平台技术为核心,覆盖人力资源全产业链服务的人力资源科技公司载体,进一步围绕山东重点产业、重点商圈、重点岗位垂直深耕,加大技术化、智能化平台与产品创新应用,为山东省更广泛的企业与人才在更多场景带来技术前沿时代的人力资源服务价值。
绕城高速小许家立交至港沟段改扩建项目正式启动
历城区生物医药产业推介暨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行 12月22日,济南市历城区生物医药产业推介暨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行。活动现场,宜明生物细胞产业基地项目、肽莱公共药厂及研究型病房产业基地项目、邦恩泰生物纳米抗体产业基地项目、山大治疗性mRNA肿瘤疫苗项目、海瑞达康复疗养基地项目、中科特食研发生产项目、中科创导生物产业基地项目、珠海贝海生物项目、国欣颐养基金项目、山东心仪生物制剂诊疗项目等10个项目实现签约。 本次签约的10个项目,除传统的制剂制药项目外,还有涵盖了纳米抗体、细胞治疗、康养基地等比较丰富的业态。这些项目科技含量比较高,符合当前的市场需求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拉长产业链,提升产业能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悉,此次签约项目除了生物制药、制剂以外,还涵盖细胞治疗、纳米抗体、医疗康养、特医食品等,技术含量高,符合未来发展方向。 山东肽莱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建设肽莱公共药厂及研究型病房产业项目。将建设研究型医院以及公共制药企业。企业董事长厉保秋表示,随着济南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大量创新药临床试验需求增加,项目将致力于一期临床以及零期临床试验,加速创新药研发投产。据介绍,肽莱公共药厂及研究型病房产业项目最快明年年底就能完工投入使用。 山东海瑞达康养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5亿在历城建设海瑞达康复疗养项目,承接京鲁两地高层次人才康复疗养巨大市场需求。 宜明生物细胞产业项目,总投资额约6亿元,将聚焦GMP级别基因药物CRO服务和基因新药研发。 此次签约中,宜明生物细胞产业项目、肽莱公共药厂及研究型病房产业项目均已达成入驻齐鲁生物医药科技园意向。 齐鲁生物医药科技园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由国有平台历城控股开发建设,将为企业量身定制GMP生产车间,建设共享实验室、共享CDMO车间、共享临床中心,打造以医药研发、医疗器械、生物制品、诊断试剂、细胞药物、医疗商业为支撑,集企业总部、研发、实验、中试、生产、科技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医药科技园区。该产业园位于彩石片区,片区高校、科研机构特别是生物医药企业集中,区位优势明显,产城结合,有助于吸引人才。 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历城区规划了丰富的产业载体平台。除了齐鲁生物医药科技园以外,历城区在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规划占地面积1000亩的临港生物医药产业园,重点定位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同时依托济南国际内陆港综合保税陆港功能,打造贸易型和集中型冷链产业集群,打造北方医药物流交易中心。另外,在洪楼科学城以聚隆广场、凯贝特大厦等载体为依托,定位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孵化,为初创企业提供空间、仪器设备共享以及检测等服务,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支撑环境,着力为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提供科研孵化加速服务。同时,弘业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规划面积约20万平方米,定位生物医药企业研发及办公,将打造高端生物医药研发办公聚集地。 近年来,济南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活力加速释放,相继出台《济南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济南市促进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从产品研发、临床试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创新平台建设、资质认证和加快研发国际化进程六个方面制定了细化奖励政策,提出到十四五末,全市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规模提升至3000亿级。 本次集中签约的10个项目,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必将为历城打造更具竞争力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提供强力支撑,加速构筑生物医药产业隆起带。
山东财经大学山东以色列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12月21日,正在山东访问的以色列驻华大使潘绮瑞来山东财经大学访问,并与山东财经大学校长赵忠秀共同为山东以色列研究中心揭牌。标志着在促进山东省与以色列的创新合作、推动山东省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国高校对以色列国别研究和智库建设上有了一个新的高端平台。 赵忠秀表示,山东与以色列合作正不断深化,多个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大使阁下也在积极促进双方深入合作,加强双方大学和文化交流。山东财经大学建成山东以色列研究中心,将肩负起推动中以间尤其是山东地方与以色列在经贸往来、技术合作、医疗健康、商业创新、教育与文化交流方面的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的使命。中心将积极深化与中以两国多个机构的合作,打造中以合作的平台。 潘绮瑞在致辞时表示,以色列和山东省的友谊延续了三十多年,我深信之后的合作将会更加富有成效,希望山东财经大学师生充分利用好这个合作平台,能够结识更多的以色列的科研院所和各领域专家,使馆将为中心提供支持帮助。中以两国民心相通,相信下一代的学生间将会有更多富有成果的交流。以色列驻华大使馆将积极促进山东财经大学学生到以色列访学深造,也推动以色列学生到中国到山东财经大学进行交流。 揭牌仪式后,潘绮瑞一行参观了山东财经大学海岱美术馆和大学生创业园。潘绮瑞对海岱美术馆馆藏珍品大为赞赏,并提笔用希伯来文在《泰山刻石》限量版拓本复制品上写下“我衷心祝愿山东以色列中心在未来的研究与教学及促进中以经贸合作中发挥重要的平台作用”。 在参观大学生创业园时,潘绮瑞听取了相关负责人的情况汇报,并在创展园的企业库米云微科技公司与企业负责人、学校师生进行了友好交谈,表示将积极推动两国学生间开展创新创业竞赛,促进山财大与以色列高校在低碳发展和公共健康等领域的合作。 揭牌仪式上,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umann教授、特拉维夫大学副校长Zisser教授在内的四家以色列合作伙伴对山东财经大学山东以色列研究中心的成立通过视频方式表达了祝贺。
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建设成果发布会召开 12月10日上午,2021医学数据科学大会暨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保险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建设成果发布会在济南成功举行。市政协主席、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建设指挥部总指挥雷杰,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国屏、陈子江参加活动。 本次大会通过线上线下同步连线的形式,京、鲁、沪多地同步举行。会上,颁发了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专家咨询委员会证书,举行了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和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创新中心入驻医学中心签约仪式,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管委会与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保险专业委员会进行了签约,成立了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产业联盟等。 雷杰在致辞中表示,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重视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驱动医疗产业模式创新已逐渐成为行业共识,为医疗卫生健康领域发展指明了方向。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化驱动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和模式变革。十三五以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以实施智慧健康工程为统领,加快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化基础体系、应用体系、产业体系协同发展,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国家电子健康卡试点等重大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民健康信息化水平及影响力跻身副省级和省会城市第一方阵。希望各位院士、专家及企业代表进一步与济南携手并肩、精诚合作,深化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汇聚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的强大合力。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袭燕,副市长王桂英,市政协秘书长倪志纯参加活动。
市教育局举行2021年第四季度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揭牌仪式 12月8日,济南市教育局举行2021年第四季度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揭牌活动。本次活动共揭牌济南大学互联网与大数据现代产业学院、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智慧安全现代产业学院、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等3个驻济高校产业学院。英国QS全球教育集团济南国际高等教育评价中心、中兴通讯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中心、山东药学科学院中德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科大讯飞智能自适应学习协同创新中心、汉王科技文化古籍数字化技术研发中心、喜马拉雅视听艺术学院等6个项目集中签约。思创优学(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魔筷(山东)云科技有限公司、手创未来(山东)文旅科技有限公司、济南市历城区新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产业孵化基地等4个项目与丝路创谷(山东)科教园签署入驻协议。本次签约揭牌项目是济南市教育局近期最新招商成果,涉及大数据、智慧安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文化传媒等领域人才培养的高层次平台以及生物技术研发、文创数字化研发、人工智能辅助教师教育等多个领域合作项目,项目合作方都是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业,合作内容丰富,含金量高,契合我市产业发展需求,将有力推动市教育局产业工作深入发展。 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陈爱民表示,作为济南市16个产业招商部门之一,市教育局党组高度重视产业招商工作,一手抓教育事业发展,一手抓教育产业引进,将产业工作作为教育系统服务新旧动能转换、济南自贸区以及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动能,产业招商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今年以来,市教育局将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与深化教育产业招商全面结合,统一部署,协同推进。在对象上,紧盯央企、教育产业领军企业和世界名校资源。在地域上,积极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地区。在项目上,拿出一批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急需的项目定向招商。在服务上,牢固树立教育就是营商环境的理念,以办好有温度的教育为城市高速发展服务。全年共引进企业院所等各类项目37个,合同资金超过50亿元人民币,合同外资8000万美元,落地内外资企业8家,到位内资12亿元。同时,市教育局依托驻济高校科教资源优势,持续深入打造市校融合发展战略工程品牌,重点支持驻济高校建设产业学院20个,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轨道交通、数字经济、中医药、交通物流、智慧安全等各个领域,正在为济南市全条产业链培养急需产业人才。
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开工暨智能传感器(济南)创新中心揭牌仪式举行 12月4日,超算数字经济创新圈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开工暨入园企业签约活动在济南融创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政府主办,历城区投资促进局、历城控股集团承办,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中关村融信金融信息化产业联盟、山东省物联网协会共同举办。 活动现场,智能传感器(济南)创新中心揭牌,超算数字经济创新圈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开工。高温压电传感器件项目、超高温单晶光纤传感器项目、和普威视总部项目等17个项目集中签约。 智能传感器产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风口。2021年至2023年,济南将积极引进智能传感器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推动由智能传感器封装向模组、设备、系统和解决方案等产业延伸,形成以MEMS传感器封测为特色的产业聚集区。 据了解,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占地约1000亩,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重点建设智能传感器创新应用、轻量化生产制造、封装测试三大产业功能中心。 历城区作为济南重要的主城区、东强战略的主战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要素支撑充分完备,围绕数字经济,依托超算中心等平台载体 m,加快培育微电子产业集群,积极构建超算数字经济创新圈,而传感器产业正是做为突破口。 历城控股集团董事长朱英浩介绍,超算数字经济创新圈依托济南超算中心核心优势,规划13平方公里区域,高标准建设济南超算科技园、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民用航天信息产业园、数字产业综合服务示范基地和未来信息产业园五大园区。 活动现场,随着17个项目集中签约,智能传感器产业园迎来了首批入住项目,超算数字经济创新圈济南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同步开工,拉开了济南传感器产业集聚发展的序幕。 签约现场,山东和普威视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与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政府、济南历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山东和普威视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豪表示,下一步计划将总部整体迁移至历城,统一整合资源,加快业务升级,打造成为集设计、研发、试验、生产、服务于一体的AI+微电子企业总部,为启动IPO上市工作做好准备。 此次签约的韩国亚罗科技麦克风传感器生产研发基地项目,计划投资13亿人民币建立生产线,预计年产MEMS麦克风20亿个。韩国亚罗科技公司总经理张容诚表示,期待通过此次与历城区的合作,让企业得到更好发展的同时,积极促进历城区传感器相关产业的发展。 无介质全息领域领军者像航(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也将把产线建在智能传感器产业园。 下一步,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将与超算数字经济创新圈内其他园区协同创新、联动发展。到2025年,创新圈将集聚50家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企业500家,新增就业岗位5000个,年产值将超150亿元人民币,税收约10亿元,形成千亿级数字经济集群。
山东大学新建校史馆、校友馆揭牌仪式在中心校区举行 10月13日,山东大学新建校史馆、校友馆在中心校区文史楼正式开馆。山东大学党委书记郭新立、校长樊丽明出席仪式并为校史馆、校友馆揭牌。 新校史馆将打造成山大党史学习教育、校史教育、德育美育的重要基地,成为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学习、体验山大历史文化的主要窗口,成为山大文化建设的重要品牌。两馆两展拓展了校史校情教育的特色阵地,是学校重要的文化标志。古朴厚重、历史悠久的文史楼既是山东大学的文化地标,也是润泽师生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精神殿堂,更是对外展示山东大学深厚文化底蕴和办学成果的重要窗口。
我发表了一篇图片贴,大伙来看看吧~
我发表了一篇图片贴,大伙来看看吧~
山东高速济北公路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济阳区举行 9月30日,山东高速济北公路有限公司揭牌仪式举行。山东高速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庆军,区委书记吕灿华,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宋琳,副区长李永军出席仪式。 山东高速济北公路有限公司依托济南大北环项目,由山东高速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临邑县泽盛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禹城市交融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负责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北环段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等工作,项目公司的正式成立标志着大北环项目规范化、制度化、合法化建设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北环段项目是山东省高速公路网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中横二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通车后将与京台高速、京沪高速,东吕高速,济高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实现互联互通,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济南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提供交通支撑,助力济南北跨发展和交通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北环线起于章丘区黄河镇,途济阳区曲堤镇、济阳街道、垛石镇、新市镇、临邑县临南镇、兴隆镇,终于德州市禹城市梁家镇。总长67.658公里,设计速度120公里/时,双向6车道,路宽34.5米,于2021年5月开工建设,计划2025 年6 月建成通车,施工周期为48个月。总投资139亿元。
京东贸易公司注册成立
中国卫生政策与管理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在济南揭牌成立 9月24日上午,中国卫生政策与管理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及山东大学人才培训实训基地在济南揭牌成立。 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是由国家卫健委批复,受国家卫健委和山东省政府双重领导,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国家级健康医疗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目标是挖掘数据潜能,赋能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服务模式,建设形成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数据汇聚中心、智慧医疗硅谷、医教研用高地,助力数字山东、健康山东建设。 山东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迟蔚蔚表示,下一步将和三家单位进一步推动细化措施落实,在三个方面加强交流合作。第一,在开展医学数据学本科生培养方面在全国要做示范。第二,搭建中国卫生政策研究中心,通过大数据赋能中国卫生政策管理。第三,助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争创国家级医学科学中心。
我发表了一篇图片贴,大伙来看看吧~
起步区东部七宗土地成交 地块一:高新区1-08号地块 土地位置:高新区高官寨徐寨片区航天大道以南、天玑路以西、35米规划路以北 土地面积:50872 土地性质:工业用地 竟得单位:山东旭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成交价:2450万元 地块二:高新区1-09号地块 土地位置:高新区高官寨徐寨片区航天大道以南、天玑路以西、35米规划路以北 土地面积:33337 土地性质:工业用地 竟得单位:山东联讯电子有限公司 成交价:1605万元 地块三:高新区1-10号地块 土地位置:高新区高官寨徐寨片区航天大道以南、天玑路以西、35米规划路以北 土地面积:68175 土地性质:工业用地 竟得单位:广峰旗高端装备科技(济南)有限公司 成交价:3280万元 地块四:高新区1-11号地块 土地位置:高新区高官寨徐寨片区航天大道以南、天玑路以西、35米规划路以北 土地面积:26652 土地性质:工业用地 竟得单位:济南高新东昱发展有限公司 成交价:1285万元 地块五:高新区1-12号地块 土地位置:高新区高官寨徐寨片区航天大道以南、天玑路以西、35米规划路以北 土地面积:39883 土地性质:工业用地 竟得单位: 成交价:1920万元 地块六:高新区1-13号地块 土地位置:高新区高官寨徐寨片区航天大道以南、天玑路以西、35米规划路以北 土地面积:20173 土地性质:工业用地 竟得单位:山东润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成交价:970万元 地块七:高新区1-14号地块 土地位置:高新区高官寨徐寨片区航天大道以南、天玑路以西、35米规划路以北 土地面积:42091 土地性质:工业用地 竟得单位:济南本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成交价:2025万元
济南市与复旦大学共建介孔谷项目 打造全国最大介孔技术产业化平台 8月18日上午,济南市人民政府与复旦大学通过线上方式举行介孔谷项目合作签约活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立成,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在龙奥大厦出席签约活动,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周亚明在上海出席签约活动。 孙立成在致辞中说,当前,济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首次把济南放在国家战略发展大局、生态文明建设全局、重大区域协调发展布局上来定位、来谋划、来要求,国务院正式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赋予了济南新目标、新使命。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举全省之力支持济南加快发展,济南迎来了强势崛起、跨越发展的黄金期,这为承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深化校地合作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孙立成表示,此次正式签约,标志着济南市与复旦大学双方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期待双方共同加大工作力度,深入对接、密切合作,加快项目落地、建设、投产、达效。希望复旦大学在济南再布局一批优秀研发平台,落地更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济南市将全力落实支持政策,做好服务保障,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来济投资兴业的企业和人才保驾护航。 焦扬在致辞中表示,这次项目落地,是复旦大学和山东省深化省校合作布局的重要落子,也是学校原创性重大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坚实一步,我们将以介孔谷等项目为牵引,扎扎实实推进新一轮省校合作协议落实,加强校地联动、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着力把济南介孔谷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打造成为探索校地合作的新型研发机构,把全球领先的成果尽快转化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技术和产品,建设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链和创新应用链,推动市校合作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取得新成效。 该项目由济南市莱芜区与复旦大学共建,由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团队管理运营。项目落地后,将进一步加快介孔材料科研成果转化,争取3-5年内科创板上市,成为全国最大的介孔技术产业化平台,并将吸引一批深加工企业在济南集聚,形成新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赵东元介绍了介孔谷项目情况。市领导蒋晓光、尹清忠参加活动。
济南产业人才培养赋能平台启动仪式在山东大厦举行 7月30日上午,济南产业人才培养和赋能平台启动仪式在山东大厦举行。活动现场,济南产业人才培养赋能平台正式启动。山东大学、济南莱芜高新区、山东省未来人才发展有限公司共建山东大学济南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东方互联(山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签约共建山东电子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华为济南创新中心、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未来人才发展有限公司签约共建信息与电气工程实训基地。 据了解,济南产业人才培养和赋能平台,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发起,山东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金现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建设,旨在打造集人才培养+招才引智+技术研发+精准匹配+数字平台+成果转化+工业服务于一体的开放式新型机构,重点解决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方向产业人才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利用线上数字化平台和线下实训基地,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新模式,实现人才聚合,产业聚集和赋能聚力,实现产业人才的精准培养、精准开发、精准匹配。经初步估算,该平台运营后每年将为济南市先进制造和数字产业精准培养1万名以上产业人才,每年吸引驻济高校大学生留在济南1万名以上,每年为超过100家企业提供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服务,打造全国第一家国家级工信产业人才创新基地,引进院士及团队2个,5年内形成百万级产业人才培养赋能数字化平台。通过平台和基金打造10亿级数字人才产业集群,为工业强市建设提供充足高素质产业人才支撑。 本次产业人才培养和赋能平台的搭建,将进一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汲佩德表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产业人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下一步,该平台要在要在培养专精特新人才上狠下功夫。“专”是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专业人才需求,设置专业课程。“精”是指围绕济南市四大主导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推动产业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实现精准匹配。“特”是要聚焦高精尖缺人才导向,强化特殊人才引进培育支持,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新”是指聚焦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提升产业人才创新能力和水平。特别是要牢牢把握产业加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趋势和特点,聚焦工业4.0、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新需求,为赋能济南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此外,济南产业人才培养和赋能平台还要在服务企业、服务发展上狠下功夫,坚持需求导向,密切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准确把握济南产业发展定位,切实摸清企业人才需求,加快引进和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努力构建人才培养方向与产业发展、企业需求相结合的良好局面。要在产教融合创新发展上狠下功夫,积极探索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打造具有济南特色的,强力赋能工业强市和强省会建设的产业人才培养和供需对接新模式。 华为云中国区副总裁刘少华在致辞中表示,2021年以来,华为济南创新中心正式投入运营。截至目前,创新中心已成功对接企业300余家、服务企业70余家、国产化适配企业20余家,与10余所高校开展学科共建、师资培训、人才培养等合作,今后创新中心将持续在促进济南市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软件企业创新发展、数字化人才培训培养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为济南市数字经济发展和工业强市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杨军,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王新生,济南市副市长孙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汲佩德,莱芜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喜东,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市教育局分管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绿地康养与济南卫健委签定战略合作协议 共建国际级医疗康养名城 6月18日,绿地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号召,旗下绿地康养健康产业集团与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大型康养社区建设运营、智能养老示范点改造升级、医疗医药产业集群打造、国际专科医院合作引进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充分发挥济南经济、地理优势以及绿地集团在项目开发建设、多元化产业基础等方面所长,建设国际级医疗康养名城,打造“健康中国”新样本。 大健康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许多国家都将健康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优先发展,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也将“健康中国”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目标。2018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致力发展医养健康产业,打造健康山东,并以省会济南市作为重点,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做出领先带头作用。在此背景之下,绿地集团与济南卫健委达成战略合作,是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助推区域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举措。 签约仪式前,济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桂英会见了吴静总经理,就深化双方合作等事宜进行了洽谈,她指出,当前济南正全力推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加快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着力打造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绿地集团在多元化产业方面的资源和布局,与这一发展战略深度契合。济南卫健委与绿地集团的合作,将加快打造“康养济南”,为济南卫生健康事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期待双方在肿瘤药物研发、干细胞再生医学、高端医疗器械、特医食品、抗衰老、中医药等更多领域展开深入合作,济南市政府将以最好的政策、最优的服务、最高的效率,推动双方合作项目落地落实,实现共赢发展。 绿地康养总经理吴静表示,绿地集团始终坚持“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的理念,紧抓时代的机遇,积极布局全国重点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已深耕济南多年,于康养领域布局了多个试点项目。作为绿地医康养核心产业平台,绿地康养将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与资源优势,携手绿地山东区域管理中心推动国际化综合性全龄康养社区、连锁化智能养老日照中心、绿地医疗医药产业园、绿地医养健康产业基金等产业内容的建设落地,共同打造国际级医疗康养名城,从而助力济南主动融入服从服务黄河国家战略。
山东碳中和研究院揭牌
山东国际高端产业合作园区暨商务部投促局国际创新产业协同创新平台 6月4日上午,明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联手商务部投促局,举办山东国际高端产业合作园区暨商务部投促局国际创新创意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揭牌仪式。山东国际高端产业合作园区暨商务部投促局国际创新创意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具体落地明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意高端前沿产业园,是商务部投促局在济南建设的首家协同创新平台。本次平台的落地,将有效助力明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拓展国际经济发展空间,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山东国际高端产业合作园区暨商务部投促局国际创新创意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是立足明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特色,推动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跨境投资合作与融合发展,重点打造的高精尖产业发展服务机制平台。我们将务实协助地方政府、产业企业和服务机构,打破信息、时空和文化上的壁垒,拉近彼此距离,协助建立好国际投资与合作的朋友圈。目前协同创新平台已与工信部五所、工信部四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科院微生物所等专业性机构,以及众多的行业领军企业、行业协会为主的国际产业合作专家委员会建立了合作关系,未来将吸引具有国际视野的贸易、经济、金融、科技领域的合作企业和专家,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区外产业协同发展、国际产业合作等方向,为国际双向产业投资合作提供更为务实和专业化的服务。协同创新平台的落成同时吸引了重庆领工云、易速通、博张机电等六家企业签约落地。下步,明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以山东国际高端合作产业园区为核心,以商务部投促局国际创新创意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为载体,以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交流为抓手,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招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推动集聚中外资本、品牌、市场、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全面合作,为建设现代化强省会、提升山东对外开放合作水平贡献力量。商务部投促局副局长李勇,济南市章丘区委书记、明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马保岭,济南市投促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吴涛,明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主任黄波,山东省商务厅开发区处副处长满其伟等出席活动。
山东重工(济南莱芜)大型工程机械制造基地项目开工仪式举行 6月2日上午,山东重工(济南莱芜)大型工程机械制造基地项目开工活动在莱芜区举行。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孙立成,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鲁谦,市政协主席雷杰,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市委副书记边祥慧出席活动。 山东重工(济南莱芜)大型工程机械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一期项目计划今年年底主体完工,2022年7月1日投产。项目将采用全球先进的生产设备组线、数字化工艺平台,着力强化自动化、数字化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的数字化制造基地。同时,项目将充分发挥山东重工集团发动机、新能源、液压件、自动控制、传动、履带底盘等资源优势,全面打通产业链,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项目达产后,将大大提升山东重工集团工程机械板块大型、超大型产品制造能力,助力大型工程智慧化、一体化施工。 开工现场,谭旭光在介绍开工项目情况时表示,山东重工集团将坚持项目高质量、高起点建设,与中国重汽、德国凯傲、产业链配套企业、智能网联综合试验场等,共享人才、技术、综合配套等优势资源,实现产业集中、资源集聚、效率提高,全力建设成为数字化“灯塔工厂”新样板,打造全球最具效率优势、成本优势、资源协同优势的高端大型工程机械制造新高地。 2020年2月12日,山东重工集团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山东重工(济南莱芜)绿色智造产业城率先开工建设,打响了当年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建设第一枪。8月17日,德国凯傲高端叉车项目、中国重汽智能网联重卡二期项目同时开工,再次按下项目建设加速键。11月19日,中国重汽智能网联重卡项目投产,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的重工速度。截至目前,在山东重工集团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已有26家优秀配套企业相继入园。山东重工集团和济南市联合打造的整车整机带动、高端人才集聚、配套企业集聚的高端制造产业集群战略目标正在逐步落地。 市委常委、秘书长蒋晓光,副市长孙斌,省、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活动。
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济南)分拨中心项目开工 4月28日上午,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济南)分拨中心项目开工。济南市副市长尹清忠,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霍高原,济南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张艺兵,历城区委书记吕涛,区委副书记、区长曹殿军出席开工仪式。 尹清忠在致辞时说,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济南)分拨中心项目的开工建设,对于支持强省会战略、促进济南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各有关部门要全力配合、主动服务,营造更好的环境来保障项目的顺利运行,共同谱写政企合作,互利共赢、加快发展的新篇章。 曹殿军表示,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济南)分拨中心项目的开工建成,必将进一步促进历城区乃至全市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和迭代升级,成为带动国际内陆港发展的强大引擎。全区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全力以赴靠上服务,确保项目尽快竣工、投产达效。 据了解,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济南)分拨中心项目位于济南国际内陆港董家物流港片区高端物流商务集聚区内,共计占地336亩,总计投资约10亿元。建成后,项目将持续放大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成效,推动海、河、空、铁及物流园区联动发展。
航天信息山东研发分中心揭牌仪式举行 4月22日,航天信息山东研发分中心揭牌活动举行,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海法,济南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昊参加活动。 李昊在致辞中表示,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在密码、区块链、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领域有着领先的研发创新优势和丰富的产、学、研、用实践经验。航天信息山东研发分中心的成立,是顺应区块链和商用密码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也是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研发分中心将重点围绕航天信息区块链核心技术,打造业内领先的区块链行业级应用技术平台,助推济南高新区构建区块链技术产业新格局。下一步,高新区将主动对接,提升工作成效,加快推进合作进度,持续强化土地、资金、能源等关键要素保障,全力支撑项目落实落地。提供精准服务,打造政策有保障、服务有温度的一流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和高新区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刘海法在致辞中表示,感谢高新区对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企业将以此次挂牌为契机,进一步夯实创新发展基础,丰富业务内容,加速自身转型升级步伐,实现高质量发展,为高新区数字经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山东能源集团新布局:成立新能源公司,注册资本60亿 山东能源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于2021年04月12日成立,注册资本60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乐江华。 2020年7月13日,原兖矿集团和原山东能源集团联合重组成立新山东能源集团。山东能源集团以煤炭、煤电、煤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贸易为主导产业,是全国惟一一家拥有境内外四地上市平台的大型能源企业、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能源企业。按照2019年数据,新组建的山东能源集团煤炭产量达到2.78亿吨,位居全国煤炭企业第三位。资产总额6289亿元,营业收入6440亿元,利润总额258亿元,位居世界500强前100位。目前全部用工25.8万人。
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揭牌仪式暨工作推进会举行 4月16日下午,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进座谈会暨“氢进万家”及北斗星动能科技示范工程启动会在山东大厦举行。科技部部长王志刚、省委书记刘家义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王志刚、刘家义为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揭牌。科技部副部长相里斌宣读了科技部关于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的批复意见。 科技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及北斗星动能科技示范工程框架协议。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陈文淼介绍了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情况。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吴海涛介绍了北斗星动能科技示范工程情况。 王志刚在讲话中指出,山东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取得积极成效。今天成立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并签署“氢进万家”及北斗星动能科技示范工程框架协议,对于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意义。希望创新中心和两个工程在山东集聚更多资源和力量,探索创新机制,找准方法路径,促进成果共享,成体系、成系统地推广科技成果,形成能示范、可推广的创新模板。 刘家义说,近年来,山东科技创新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科技部及中科院、工程院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帮助。我们要紧紧围绕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系统谋划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我省科技创新工作。要立足山东实际,明确当前重点任务,大胆探索实践,做实做细各项工作。要着眼长远,深入研究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方案,积极推动落实落地。
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院士见面交流会暨战略合作意向书签约仪式成功 4月15日,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院士见面交流会暨战略合作意向书线上签约仪式在国家超算中心济南科技园成功举行。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副主任潘景山,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副研究员郭猛,济南市科技局产业发展处副处长陈萍,历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师吉云,历城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学柱,俄中人文科技交流促进会会长纪进凤,副会长刘露露等参加活动。 国家超算济南中心拟引进的俄罗斯国家自然科学院亚历山大尼科拉叶维奇院士、塞尔吉维克托罗维奇院士通过视频方式与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相关专家进行了交流。 交流会上,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副主任潘景山致辞并简要介绍了中心建设情况。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副研究员郭猛介绍了技术需求及中心目标研发方向。双方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应用、智慧城市建设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双方在多个领域达成了合作意向,签约仪式取得了圆满成功。 其中,赖科夫亚历山大尼科拉耶维奇院士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的人工智能、发展信息分析等,戈尔巴乔夫谢尔盖维克托罗维奇院士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多级系统等领域。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科技局引进了一大批新型研发机构、搭建了一大批重点研发平台,为全市科技领域高端人才引进和前沿产业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将继续围绕科技创新领域开展双招双引,积极搭建平台载体,全面打造优质的人才发展环境,着力培育新兴前沿产业,为济南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山东能源集团新布局:成立新能源公司,注册资本60亿 山东能源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于2021年04月12日成立,注册资本60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乐江华。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认缴出资54亿,持股比例90%,兖矿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认缴出资6亿,持股比例10%。 山东能源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发电、输电、供电业务,热力生产和供应,生物质燃气生产和供应。一般项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风力发电技术服务,风电场相关系统研发,风电场相关装备销售,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销售,陆上风力发电机组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热发电产品销售,太阳能热利用产品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光伏发电设备租赁,生物质能技术服务,生物质燃料加工,发电技术服务等。 2020年7月13日,原兖矿集团和原山东能源集团联合重组成立新山东能源集团。山东能源集团以煤炭、煤电、煤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贸易为主导产业,是全国惟一一家拥有境内外四地上市平台的大型能源企业、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能源企业。按照2019年数据,新组建的山东能源集团煤炭产量达到2.78亿吨,位居全国煤炭企业第三位。资产总额6289亿元,营业收入6440亿元,利润总额258亿元,位居世界500强前100位。目前全部用工25.8万人。
2021亚信金融峰会主论坛暨全体大会召开 为积极开展与亚信国家的跨境金融合作、绿色合作、产融合作,展现济南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成果,加快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推进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4月16日—18日,2021亚信金融峰会将在济南举行。 2021亚信金融峰会由外交部指导,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济南市人民政府主办,山东省文化产业国际商会协办。峰会以“共商共建共享—推进亚信金融务实合作行稳致远”为主题,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以线下为主的方式举办,包括参观考察、主论坛、济南—亚信国家地方合作对话会、专题沙龙、平行分论坛等环节。届时,亚信成员国代表、亚信成员国驻华使节代表、国家部委有关领导、行业专家学者、科研院校代表、金融机构代表、企业代表、国内外主流媒体代表等中外嘉宾约300人,将齐聚济南,围绕共建亚洲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共商亚信金融合作新机制、共享科技发展新成果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共谋发展,为构建国家产业金融高地、拓展全方位开放新空间和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提供有力支持。 2021亚信金融峰会主论坛举办期间,将围绕共建亚洲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共商亚信金融合作新机制,共享科技发展新成果内容举办三场主题演讲,就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话题展开对话,并举办济南—亚信国家地方合作圆桌会及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座谈会。2021亚信金融峰会还将举办亚信金融暨亚信金融智库国际圆桌会、亚信产融产融合作与投资推介两场平行分论坛活动,围绕加强交流合作 共建绿色亚信,数字公共卫生与亚信金融合作,积极开展普惠金融合作的思考与实践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对亚信国家投资项目及国内投资项目进行推介。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副会长、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李吉平宣读《2021亚信金融峰会济南倡议》。
2021年槐荫区高质量发展推介会举行 3月16日,2021年槐荫“双招双引”高质量发展推介会暨京沪会客厅推进大会举行,共签约30个项目,总意向投资额达294.7亿元。 围绕医学中心建设,槐荫区与复地产业发展集团合作打造百亿元复地健康蜂巢项目,以生物医药为产业基础,以康复护理、颐养照料为特色,以保险为纽带,构建金融引导、医养结合、高端引领的示范项目,打造创新医药产业园、大健康综合体两大板块,并就医疗开展合作运营。 央企总部城是槐荫近年来着力打造的两核三区,三纵三横城市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一环。在本次签约项目中,省农发集团农产品配送中心项目拟投资20亿元,在槐荫区建设山东农产品配送集团总部基地,打造山东省“数字化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体系,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平台年销售总额1000亿以上。交控科技北方总部项目,旨在打造我国北方区域先进轨道交通生态技术创新总部。中良集团总部基地项目拟投资45亿元,在槐荫区设立中良集团总部基地,同时打造集社交、娱乐、美食、零售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此外,本次签约项目紧盯数字产业。国欣文旅项目将探索数字经济的创新与落地实践,打造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样板。总投资约20亿元的新飞天区域总部项目,计划开展酒类数字资产交易业务、成立酱酒私募基金、建设灌装生产基地,采用互联网+区块链+产业链的创新发展理念,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的精准营销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
济南城市发展集团成立各级地方公司
山东重点项目进度实时监控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117.73.252.167%3A8081%2Findex%2Fcamera%2Findex.html&urlrefer=26053b31ac3df4321fc489f1814fff9f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