Ω阿西吧Ω
水冗日
关注数: 13
粉丝数: 25
发帖数: 2,634
关注贴吧数: 14
吐槽弘典黑武士的垃圾吸墨器左边百乐,右边弘典,墨水鸵鸟551 吐槽弘典黑武士的垃圾吸墨器 左边百乐,右边弘典,墨水鸵鸟551。 弘典那吸墨器里墨匀不开,随着墨水减少,这笔下墨就开始不匀、字越来越淡,需要把吸墨器往前推推 百乐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20221201【水帖】吐槽弘典黑武士的垃圾吸墨器左边百乐, 20221201【水帖】吐槽弘典黑武士的垃圾吸墨器 左边百乐,右边弘典,墨水鸵鸟551 弘典那吸墨器里墨匀不开,随着墨水减少,这笔下墨就开始不匀、字越来越淡,需要把吸墨器往前推推 百乐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最近央音推介的四首古琴新曲大家听了么 《石桥吟》《望川3》《谈笑间》《河上花歌》 吧里大佬们觉得如何?
吧里有很多艺术大佬,想请问下艺术的美丑究竟有无高低优劣之分? “好不好,不一定获奖,但从作者喜好的角度,他已经成功了,他表达出他自我想要的东西了。至于外界的看法,个人喜好不同而已。“,请问这究竟是一种掩耳盗铃式的自我安慰,还是真的属于艺术成功的方式之一? 毕竟有“曲高和寡“的说法和梵高的例子在先,大家怎么看?
请教吧友,按音、滑音有什么特殊技巧能弹出“弹性”感? 最近发现自己弹琴的按、滑音就很死板、粘腻,缺少生动活泼性 我听龚一、戴晓莲等部分大佬的按、滑音就很富有“弹性感”(不知道这个词用的恰当与否),尤其是滑倒既定音位的那么一瞬间,很有“弹性” 而我自己滑倒既定音位,到了就到了,就音质缺少了那么一丁点啥,我也没法准确的表达出究竟是啥,反正就是不一样 我尝试极快速滑、顿滑等,也没有找出那种弹性感 我觉得应该不是我的错觉,有大神了解的么?这其中有什么特殊技巧么?
新手买琴有多难?买卖真的不能简单一点吗? 新手买琴有多难,买卖古琴为什么这么复杂?前有太音,后有我,究竟是为什么? 第一次网购:疫情在家,闲着没事,就买了张500多的河南神器,除了音难听、气味大外,至今没有出现任何问题,用它五个月冲到了平沙落雁,对比价格,基本满意; 第二次网购:想升级琴,通过朋友买了Y家的琴,五千多。音好、做工可以,但是!我滴妈呀,槽腹内有个十几厘米的大裂口,我没夸张,十几厘米! 果断换了一张,第二张岳山与承露间是完全裂开的、十徽处砂音打板、槽腹内有个用胶补的大裂子、清晰可见,Y说很正常、春天可以给我修,我不能接受新琴就这样、刚到手就说修?就直接退了。 第三次网购:买的W店里的Z琴,六千多。缺点如图所见,各种零零散散的小坑,除此之外,猜猜我在底板上发现了什么?手印!刚开始我以为是我的手印,后来发现怎么都擦不掉,这手印是在漆面下的!我了个去,奇葩。还有那些像水渍般的印子,也擦不掉,是漆下面的。 买张合格的古琴就这么难吗?钱也没少给啊,人与人之间就不能简单点吗?到头来,结果河南神器最真实,可笑
请问有人知道琴面这些小坑点是怎么回事吗?发现越来越多了
想请问下大家,什么琴的琴弦不会发出声波震荡( 'ω' ) 小白真心求教
请教下大家,练琴该遵循哪个:气息还是节奏? 我最近练琴遇到了一个自我矛盾。 比如练《洞庭秋思》 如果我遵循自己的慢悠悠的心态弹,大约用时4分50秒,用录音一听,哇,太难听了,尤其是滑音粘腻,但我弹的时候自己没感觉; 如果我遵循看的那些视频的节奏,大约用时3分45秒,用录音听也好多了。可是我在用这种节奏弹的时候,明显不符合自己的慢心态,而且弹的时候不自觉的呼吸节奏也乱了,甚至有些难弹的地方我还憋着气。 想请教下,练琴的时候该遵循哪个呢?自己的心态气息,还是曲子应有的节奏速度?
弹琴焚香伤身 有很多琴友喜欢弹琴的时候焚香,营造一种烟雾袅袅的意境氛围,甚至将焚香于弹琴比喻为粮食之于人。 个人喜好,无可厚非,但我个人认为弹琴焚香会伤身,尤其是长时间的日积月累的焚香活动。 --焚香会产生大量的烟雾,这些青烟肉眼可见(又被称为烟尘)。它们的实际是香燃烧不充分或者香内含有部分无法燃烧的杂质而产生一些小颗粒粉尘,粉尘飘散到空气中折射或反射可见光而被人眼看见。 --由于弹琴焚香时,琴人基本将香炉放在离自身很近的琴桌上,且处在密闭的室内,那些飘散到空气中的粉尘相当一部分会直接吸附到人的脸上,从而阻塞毛孔,对皮肤有一定的伤害;甚至有部分烟尘会被吸入肺部,日积月累,对呼吸道肯定有不良影响。 --(举例:不知大家是否烧过大灶,烧柴的那种,那种炊烟和焚香产生的烟雾类似。坐在大灶前烧柴一小时,脸绝对会黑一层,有经验的人应该都知道。) --此外,由于香的组分复杂不确定,焚香会不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未知,如若产生,肯定对身体又是一重伤害。 --故此,弹琴焚香伤身。弹琴不焚香,如若非要装,建议通风开窗。
古琴界有什么制琴比赛吗? 刚看到小提琴界有些国际知名制琴比赛,评金奖之类的,是顶级制琴师最好最直接的证明。 给一些有潜力的后辈们良好的展现机会,让一些自吹自擂的神棍无所遁形。 获得金奖的小提琴制琴师,亲制的琴大概1—2 W 欧左右,获得金奖的参赛小提琴多少钱,我没看到,估计好几十万吧 想问下古琴界有没有什么类似的制琴比赛? 让12345线乃至野斫拉出来比比,应该蛮刺激的(图片搬自小提琴吧)
关于本古琴吧几种风气言论的一些疑问 在古琴吧水了大半年,关于某些人的某些言论,我个人一直有些的疑问。所以发出来,想问问大家,我是真的不解。 1. 几千块的琴就不要考虑质量和音色问题了 问:Seriously?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我懂。几千块的练习古琴,音色确实不能要求过多,但是连质量这一关都不能要求了吗? 2. 几千块的琴,没三病就已经很不错了。 问:神器是烧火棍,不是真古琴,所以它出现任何问题都有可能。那既然几千块的厂琴已经属于真正古琴的范畴,没三病不应该是作为一件乐器的最基本要求吗?怎么会“没三病”=“已经很不错”?基本条件=很好?“合格”=“良”? 3. 我这二手琴养了好几年,养过的更好,本来应该涨价卖…… 问:琴真的有“养好几年”这一说吗?首先关于钢琴弦,因为弹了一段时间后,其内部的铜或其他金属会被氧化,所以音色会趋于稳定而不燥,这我是懂的。那关于古琴本身,“养”这一说,有什么科学而非玄学的解释吗?琴弹久了难道不是会出现漆面磨损、小裂纹、木头纤维素断裂等方面的问题从而贬值吗? 4. 古琴稀缺,要涨价 问:我是真的真的无法理解古琴市场。又说卖不出去,又各种年年涨价,这真的符合市场经济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