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超赢1号 大智慧超赢1号
庄家是我小弟。
关注数: 37 粉丝数: 136 发帖数: 3,634 关注贴吧数: 9
徒弟让师傅“跪下”,中车如何将西门子逼到这步田地 西门子正准备将其高铁业务与加拿大庞巴迪的列车业务合并,最主要的原因是联手对抗来自中车的压倒性竞争。作为拥有全球最先进高铁技术的西门子公司,是中国高铁真真正正的“师傅”,而中国中车的前身南车和北车成立股份公司不过是十年前的事情。 当年,西门子怀着占领全球最大铁路市场愿景来到中国,如今中车的营收已是西门子列车业务的四倍有余,在国际竞争中,西门子等原巨头遭到了中车无情的碾压,不得不相互“抱团取暖”。 图:中车与西门子列车业务营收的变化对比(单位:百万欧元) 中车是如何将西门子等巨头一步步逼到了如今这步田地?这要先从拜师学艺说起。 徒弟全球拜师,让师傅“比武竞岗” 铁道部在2004年同时向当时全球高铁四大巨头:德国西门子、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加拿大庞巴迪发出了邀请,表示对购买其高铁产品和技术“感兴趣”。 在跟师傅们见面之前,铁道部做好了充分的“热身工作”:将全国的铁路装备制造商都召集到北京,告诉他们绝不能单独与外国师傅接触,否则日后就别干了。通过这种安排,制造了师傅四个,徒弟只有一个,只能徒弟选师傅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徒弟让师傅们相信,他手里握有全球一半的铁路建设资金,徒弟的选择可以决定师傅今后的“命运”。 更绝的是,徒弟还将四位师傅的“面试”安排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在面试开始前还让德国人、日本人、法国人和加拿大人互相打了个照面。 日本人不同意报价和协议,徒弟立马“掀桌子”,因为隔壁德国人、法国人和加拿大人还等着呢。这种谈判格局让师傅们相互“打斗”,对徒弟的报价越压越低。 西门子不吃这套 徒弟欲擒故纵 但西门子是唯一一个不能与徒弟达成共识的师傅,因为它知道自己是徒弟心中最认可的师傅。当时的情景是这样的: 徒弟:“我对德国技术是非常欣赏和尊重的,很希望西门子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但你们的出价有点半夜劫道、趁火打劫的意思。你们每列车价格必须降到2.5亿元人民币以下,技术转让费必须降到1.5亿欧元以下,否则免谈。” 西门子一口回绝:“做梦!” 于是在2004年,日法加三国瓜分了徒弟第一批250公里的动车组订单,德国人一点没有。 结果西门子的谈判代表团队一回家就被集体抄了鱿鱼。 其实徒弟的真正目标是学会“顶级武功”:350公里高铁技术。这种技术只有德国和日本两位师傅有,而日本早已划定了不传绝世武功的红线,其实徒弟在一开始就只有一个选择:西门子。于是,徒弟学完了初级武功——250公里高速列车正式上线运营,又向西门子“求教”。这一次西门子的报价比此前250公里技术还便宜,并承诺以8000万欧元的价格出售全车制造技术。如此以来,西门子成为了徒弟真正的师傅,并奠定了徒弟日后超越师傅的基础。 为了防止师傅只收钱不教武功,徒弟还为师傅设计了一套考核制度, 叫作“技术转让实施评价”,评价人是徒弟自己。合同签好以后,徒弟先不付钱,先让师傅教,必须包教包会,否则就不交学费。没办法,西门子等师傅只能把压箱底的“绝活”拿出来教给徒弟。 学会了真功夫的徒弟 马上“超越”师傅 2009年,徒弟已经能够自行生产时速380公里的高铁列车,除了速度方面实现了提升外, 还对诸多技术性能进行了改进,拥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在拥有了自己的武功之后,其它“徒弟”如美国、印度、沙特、巴西、墨西哥、俄罗斯、泰国、越南等等均向中国师傅表示“感兴趣”。 比起其它师傅,中国师傅每公里高铁造价只有1/3,工期也只有1/3,而且具备在极端恶劣天气中建设与运营高铁的经验。 当年的四大师傅面对当年徒弟的竞争纷纷败下阵来。在当年四大师傅的设想中,转让技术可以帮其获得全球高铁投资一半的巨量市场,如今这对他们而言只是黄粱一梦,反而培养了一个强大到自己都无法招架的竞争对手。 图:徒弟在学会了西门子的武功后 再也“不理”师傅了 西门子只能找其他师傅抱团取暖 掌握了绝世武功的中国师傅在向外传授中,内部的南车和北车经常出现恶性竞争的情况,于是在2015年年中,两者合并成为了中国中车。这给师傅们制造了极大的压力:自2011年开始列车业务就成为西门子盈利的巨大负担,而中国两车还在不断抢占庞巴迪传统"后院"——美国的市场份额,因为两车的报价只有庞巴迪的一半,再铁的合作伙伴也抵挡不了这么大的诱惑。 西门子早在14年就在寻求与阿尔斯通合并,但并未顺利成行,并在15年时就转向庞巴迪寻求“抱团取暖”。庞巴迪也有充足动力与西门子进行合并:庞巴迪是全球唯一一家既生产飞机又生产火车的公司,近年来飞机业务方面的“赤字”需要列车业务弥补。而其列车业务也受到中车竞争的挤压,盈利持续下降,与竞争对手西门子在列车业务上合体,可以既可以增强竞争力避免“内耗”(西门子是庞巴迪在欧洲最大的竞争对手,庞巴迪的列车业务在法兰克福上市),还可以为飞机业务持续“输血”。 但合并后列车业务的体量仍不到中车的一半,未必能起到有效对抗中车的作用。四大师傅今后或许需进一步整合。 图:2016年中车营收与西门子+庞巴迪列车业务营收对比(单位:十亿美元)
媒体:央企将进行大规模重组 数量或减至40家! 2015-04-27 02:10:17 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北京) 证监会在上周五又释放了并购重组的大利好,本来已成为本月A股主流的央企重组,经过周末的酝酿,再一次站在了大风口上— 政策:为国企合并铺路 中信系 旗下业务众多银行证券业务有整合空间 央企的整合一直是市场的关注焦点。中信集团在境内外有多个上市平台,包括在A股上市的中信国安、中信海直、中信银行、中信重工(6.45停牌,咨询)、A股和H股两地上市的中信证券、H股上市的中信泰富、中信资源、中信21世纪、中信国际电讯、中信银行、中信证券及中信大锰等。 国投系 整合大幕之下2家潜力公司值得关注 2014年7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国投公司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试点企业之一。时隔2个月后,国投公司就拉开了整合的序幕。 国投系的整合从国投中鲁拉开了帷幕。国投系旗下主要有5家控股上市公司:国投电力、国投新集、国投中鲁、中纺投资、中成股份。 电信系 中国联通接连大涨概念股受资金追捧 目前国内的电信行业主要被三家公司垄断,联通、移动和电信。近日,有消息称,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有联姻迹象,这让资本市场是兴奋不已。虽然,中国联通出面澄清,不过公司股价已经涨了三成以上。 中粮系 改革力度超预期地产业务整合是看点 作为投资控股企业,中粮旗下拥有八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中国食品、中粮控股、蒙牛乳业、中粮包装、大悦城地产5家香港上市公司,以及中粮屯河、中粮地产和中粮生化3家A股上市公司。 招商系 改革之路已开启打造金融地产交运三大板块 今年4月初,招商地产(31.96停牌,咨询)、招商银行同时停牌后曾一度引发市场颇多揣测,有市场人士认为这或许与母公司招商局集团改革有关。 中船系 整合预期仍在坚持“先南后北”原则 中国船舶 广船国际
沱牌舍得混改首轮挂牌流标 条件苛刻让无人接手! 时间:2015-02-16 11:42:55   12.19亿元转让沱牌舍得集团70%股权的公告在西南联交所挂出20个工作日后,无人接手,作为沱牌舍得股份公司(下称“沱牌舍得”)的控股股东,沱牌舍得集团国有股权转让遭遇了第三次波折。 沱牌舍得早在1月10日就发布挂牌公告披露,集团战略重组方案已获当地政府批准通过,沱牌舍得重组后,国资与民资将对股权三七分,占70%股权的投资者将从国有资本手中夺过实际控制权,而后,沱牌舍得股票于1月12日起停牌。 “在现有行业背景下,沱牌舍得集团提出股改条件过高,这也是本次混改失败的重要原因。”   沱牌挂牌公告中,要求意向投资方或其实际控制人在2013年总资产不低于100亿元,净资产不低于20亿元,2011-2013年连续三年盈利且每年盈利不低于2亿元。与此同时,根据1月的挂牌公告还显示,沱牌舍得开出的另一条件就是“硬性”的任务要求:承诺做大沱牌舍得酒业,2020年,沱牌舍得集团销售收入力争实现100亿元。  对此,铁犁认为,地方政府出让自己的股权合情合理,但是也不想贱卖。因此就通过抬高投资方门槛,对有实力的投资者进行甄选。“下一步如果对业绩任务方面的要求进行调整,或许还是有希望成功转让出去。” 继续说国有资产流失。这是个垃圾公司,按目前发展3年内必然亏损。
跪舔巴神:对冲基金老板向巴菲特认输 懒人投资更占优! 2015-02-14 07:00:00 来源: 新华网 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与对冲基金的“龟兔赛跑”有了结果。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一家对冲基金的老板赌100万美元,相信自己复杂、高成本的投资策略会战胜巴菲特的懒人投资法。 10年赌注立下后,7年过去,巴菲特已成世界第二富豪,而这位对冲基金老板12日提前认输。 与巴菲特打赌的这位金融“高才”是Protege合伙人公司总裁特德·塞德斯。他说:“我们确实看错了。” 二人曾打赌,自2008年1月1日起,谁的投资方法能在今后10年捷足先登。巴菲特选择了美国先锋集团旗下基于标普500指数的保守风格股票配置。塞德斯利用集团5只基金,投向其他对冲基金。 巴菲特认为,对冲基金征收多项高昂费用,尤其是用对冲基金投对冲基金,蚕食掉复杂投资策略的优势。 从实际结果看,巴菲特选择的这只基金自2008年以来盈利63.5%,而塞德斯的“基金套基金”策略给投资者的回报率为19.6%。 事实上,如果不扣除基金收费,塞德斯的基金回报率仅为44%。 塞德斯解释说,许多不可预料的情况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出现,尤其是美联储的超低利率政策史无前例。 他说,基金费用与回报率不佳无关,所以巴菲特的“理论”尚未得到证实。 其实,无论巴菲特与塞德斯谁输谁赢,真正的赢家都是2018年这场赌局结束时,得到100万赌注的慈善机构。(新华社特稿)
澳新银行:中国央行今年将降准降息!  环球外汇1月30日讯--澳新银行(ANZ)周四(1月29日)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发布报告称,若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将波及中国通胀走势和货币政策。照此情形,今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可能低至1.5%以下,货币政策相应也会进一步放松,预计中国央行[url]http://[微博][/url]今年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150个基点,同时降息50个基点。   澳新银行指出,油价变化首先将影响PPI通胀率,对CPI通胀的影响可能相对滞后,但持续时间将更长。若油价保持在目前的水平并在2015年底回升至每桶50美元,预计今年二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将进一步下降至4.7%,然后逐渐上升,但在2016年年底之前都将保持负增长;而CPI在2015年年中可能下降至1.0%,且在2015-2016年将维持在1.5%以下。  澳新银行表示,CPI的快速去通胀化和PPI通缩加剧将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较大影响。尽管央行多次重申将保持审慎的货币政策,在目前的价格状况发展态势之下,这一政策需要重新调整。预计2015年中国需要降准三次,每次降准50个基点,或者推出类似的政策。此外,央行今年还可能降低存款利率50个基点。   澳新银行补充道,除了货币政策之外,快速的去通缩化也为价格要素改革(水、能源和公共事业)提供了契机。价格改革不仅将减少政府对能源的财政补贴,也将提高中国能源消费的有效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