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i7 lumi7
关注数: 4 粉丝数: 33 发帖数: 12,504 关注贴吧数: 1
美媒:苹果将推低价iPhone 与联想华为一拼高下  当地时间1月31日,美国旧金山马士孔尼会议中心,麦金塔世界展览会开幕。图为厂商演示苹果手机的弓箭游戏。中新社发 陈钢 摄   中新网2月20日电长久以来市场不断传言苹果将推低价iPhone,摩根士丹利19日发布报告指出,苹果若推售价330美元的迷你iPhone,苹果的手机事业毛利将大补24亿美元,在大陆只能手机的市占也有望提高2倍。   台湾“中央社”援引美国科技网站苹果内幕(Appleinsider)消息,大摩分析师休伯蒂(Katy Huberty)发布报告指出,不同于市场普遍的看法,认为大陆智能手机市场正在萎缩,大陆智能手机价格实际上已经回稳,如此一来,为苹果(Apple )抢攻新客层带来绝佳的契机。   休伯蒂以过去苹果产品开卖为例,她指出,苹果在2004年10月推出第1款售价不到1000美元的笔记本电脑时,当时个人计算机(PC)价格正逐渐由将近10%的跌幅回稳。   iPhone目前在大陆智能手机的市占达10%,休伯蒂估计,在低价iPhone助阵下,苹果大陆市占将增加2倍,达到30%。   休伯蒂在报告中表示:“我们相信苹果将推定价330美元(相当2000元人民币)的迷你iPhone,预料将与联想集团(Lenovo)、华为、中兴通讯与酷派等大陆厂商的旗舰机种一拼高下。”   休伯蒂指出:“即使迷你iPhone的毛利率仅40-44%,还可能侵蚀1/3的iPhone市场,据我们的保守估计,还是能为苹果创造营收与利润。”
售价1500美元 Google Glass开放预定 在去年的谷歌I/O大会上,谷歌正式推出了引人注目的Google Glass。周三,谷歌宣布扩大Google Glass预售范围公开接受预定。同时,谷歌推出了一部新的谷歌眼镜宣传片。 北京时间2月21日消息,谷歌眼镜在经历近一年的沉寂期之后,终于又有所动作了。据国外媒体报道,谷歌周三宣布计划扩大谷歌眼镜预售计划,公开接受预定。同时谷歌推出了一部新的介绍视频,该视频展示了用户在使用谷歌眼镜时如何显示互动以及服务情况。 谷歌眼镜可以支持即时翻译 谷歌最初开始进行预售是在2012年的I/O大会上,当时部分开发者及媒体成为第一批获得了谷歌眼镜的群体。从那时开始,谷歌的员工,包括Sergey Brin,开始在美国甚至其它国家试用谷歌眼镜,并在一些高知名度的会议上利用谷歌眼镜拍照。 谷歌最新发布的这段视频更详细的介绍了这款设备的功能,演示了语音交互、照片及视频功能、分享功能、Turn-by-Turn导航及Google Now的整合。并准确的描述了谷歌眼镜时如何去“看”的。 谷歌曾表示希望在2014年初推出谷歌眼镜,现在推出的只是开发者版本(售价1500美元)。谷歌表示此次向“大胆、有创新力的个人”扩大预售是希望有更广泛的用户能够成为“塑造谷歌眼镜未来的一部分”。 如果用户想申请谷歌眼镜,用户只需要在Google+或Twitter上告诉谷歌你拥有谷歌眼镜之后你会做什么,并在内容上包含#ifihadglass标签,不过另外还可以添加5张照片以及一个15秒的视频。 令国内用户失望的是,预售除了要求年满18岁,其它要求还包括一项:居住在美国。
魅族保密MX2销量 但称供不应求 用户对MX2的需求超出魅族的预料,去年预定的用户,要等到2月6日才能拿到手机。   【正文】腾讯科技讯(朱旭冬)1月30日消息,魅族近日和中国联通达成战略合作,开始推出MX2的运营商合约机。这是魅族首次和运营商有如此紧密的合作,而这种合作对MX2的销量也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目前魅族遇到的最大挑战并非MX2销量不振,而是产品的供不应求。魅族副总裁莫翠天在近日接受腾讯科技专访时表示,用户对MX2的需求超出了魅族的预料,部分去年12月31日预定MX2的用户,可能要等到今年2月6日才能拿到手机。   不过莫翠天同时强调,MX2的供应链没有任何问题,大部分配件早在去年10月就投入量产。“目前我们能做的是要求我们的工厂和富士康日夜加班,没有别的办法。我们内部也在和富士康讨论扩大产能的问题。”莫翠天说。   专营店已达451家   虽然MX2处于严重缺货状态,但是魅族的扩张却更加猛烈。莫翠天表示,到今年2月份,魅族在全国的专营店数量将达到451家,而去年年底时这个数字仅为402。   为了更好的管理这些专营店,魅族也已经开始和一家软件公司在探讨定制一套专卖店的管理的信息系统。“以后专卖店的管理一定要走上两个方向,一个是信息化管理,一个是标准化管理。”   有一个细节是,魅族专营店也将销售MX2的联通合约机,并且为此也接入了一套系统。这可能意味着魅族和联通的合作关系并不仅仅是一部手机,双方的合作或许会延续到魅族接下来推出的手机。   但是对于是否和联通就MX2的销量签过框架协议,莫翠天也不置可否,他仅仅表示,和联通没有保底销量。   销量数据仍未公开   无论是扩大专营店的数量还是和联通共同销售MX2合约机,都是为了扩大MX2的销量。但是目前对于MX2的具体销量,莫翠天始终不愿透露。他表示,目前MX2的订单已经日趋平稳,只是和联通合作后可能会出现新的爆发,但这也都在魅族的预估当中。
工信部:春节人均手机流量26.4M 2月19日消息,据工信部网站显示,春节期间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达311.7亿条,同比增8.3%;移动互联网人均接入流量达26.4M,比平日流量高33.6%。 工信部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业务发展特点鲜明。移动短彩信业务量再创新高,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累计达到311.7亿条,同比增长8.3%;彩信发送量累计达到1.3亿条,同比增长16.7%。除夕当天的业务量达到高峰,其中移动短信发送量达到120.1亿条,比日均发送量增长近4倍;彩信发送量达到0.47亿条,比日均发送量增长2.5倍。 数据显示,随着微信、微博等新兴拜年方式的流行,语音业务受影响较大,数据业务替代效应显现。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累计完成420.1亿分钟,仅为平日通话量的80%。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1971.5万G,人均接入流量达到26.4M,比平日流量高33.6%。 工信部称,资费大幅下降,促进春节假期消费。春节期间,各电信企业以惠民让利为出发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优惠活动。中国移动面向美国、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180个出访国家和地区推出1元/2元/3元区漫游新资费;国内推出全网统一漫游资费优惠活动,优惠幅度达到60%。中国电信推出家庭通信整体升级方案,一次性组合宽带、手机、固话等多重优惠。中国联通推出多项漫游优惠、长途优惠业务,部分地区推出全国漫游拨打接听 0.2-0.3元/分钟、省内漫游接听免费、长途与本地通话一个价等优惠措施。
高兴别太早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4G “移动要向全球发布2013年 TD- LTE战略!”2月18日下午,中移动召集媒体在集团总部4层宣布,在即将开幕的巴塞罗那移动通信大会上,核心产品和和应用演示都围绕着4G转圈圈。 细心的媒体私下里讨论:这可是中移动自2008年以来,海外展示首次将核心从3G(TD-SCDMA)向4G(TD- LTE)转移了。 移动终于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也就在一天前,2月17日,移动员工就不约而同在QQ分享这样一条不靠谱的消息,“发改委已确定移动电信联通全部上TD-LTE!” 坊间、论坛疯传。这个消息要是靠谱了,这将是通信业史无前例的大事件,其意义不次于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通信业这点破事,与网民有何相干的呢?TD-LTE,什么玩意?能给网络生活带来什么好处?相信很多网民只看过新闻报道,并不知今天中国4G到底发展到哪个地步了? 搜狐IT通过多方调查和采访发现,中国4G矛盾重重,如果仅靠中国移动孤军奋战,恐怕好戏仍然没有开始。或者,又是一个3G悲剧的重演…… 比3G快10倍,还是100倍? TD-LTE真与互联网人有一毛钱关系,因为2G网速实在太慢,半天打不开网页,视频转圈圈,游戏卡死,怨声载道; 3G速度倒是快点(说联通的WCDMA或者电信CDMA),但是,不是找不到信号,就是不想换号。于是,就把希望寄托神秘莫测的4G上。 4G网络真快吗?小编试图按照新闻稿子字面解读:4G上网速度比3G快10-100倍,看视频不卡,下载电影不等待了。 用户高兴了,中国移动当然就激动了。因为,对他来说, 4G就是未来饭碗…… 4G,未来已来?还是没有来!?在2013年中国移动年会上,总裁李跃说,今年TD-LTE(4G)有望进入商用元年。 那就去看看,4G网络到了那些城市:试商用?商用?或者作秀?这些问题没有一个权威解读,这次试着给大家分析。 中国移动孤军奋战 先看一组中移动官方数据: 国内(有的钱已经花出去,有的正在花) 2011年,计划投资15亿元,在杭州、上海、广州等6城市开展了4G规模技术试验,建设了900多个基站;2012年,在杭州、北京、上海、广州等9城市建设4G基站超过2万个 2013年计划建成超过20万个4G基站,投资总额将达到约1800亿元,4G终端采购量增幅将超10倍以上,估计中移动4G累计投入已超过3G的2000多亿元。 国际(2013年2月18日发布的数据,多位记者证实,准确性较高): 截止2013年1月31日,中国移动和全球29运营商签TD-LTE合同,发展了14个TD-LTE商用网,64个4G实验网络,目前,一些国家正在测试和开通4G网络…… 粗看这是一组天文数字,对于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包括腾讯,都难以出现如此大的投资资金。但是,别忘了,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点投资还是泥牛入海:1,网络覆盖仍然集中在数个大城市大景区(公园、地铁、公交路线或者楼宇),信号到达率非常有限;2,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摸不着,看不到,没有看到终端,也没有像WIFI那样收到信号;3,仅仅是网速快,这一点,可能卖点不足。 这些引发了中国移动以及管理层的担忧: 1,用户愿意来买单吗?能把失去的全球通用户从电信联通那边抢过来吗?能留住现有的高端用户吗? 2,何时才能让数亿网民切身感受到4G的存在; 3,巨大的投资是否会造成重复性建设(TD必须投入几百亿元还没有回来),中国移动不差钱,但是政治风险依然存在,何况企业必须以利润最大化为前提。 未婚先孕?试商用的困惑 三个标志性事情,象征着4G 确实来到了我们身边: 2012年12月18日,中国移动在香港TD-LTE和FDD-LTE混合组网的4G网络正式商用;(结婚了,可生子) 2013年2月2日,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对外宣布,在杭州、温州推出4G业务全面试商用,同时在宁波启动4G体验活动;(试婚期) 2013年2月16日,广东移动宣布4G体验活动元宵节启动,试商用在即。(恋爱期) 商用就无需再提了,维持市场运营就行。而测试、试商用,这期间并不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所以,移动推出了特殊的政策:
【难怪这么强大】居安思危:看高通的和它的学习对象们 高通是一家成立于1985年的家族企业,谈起高通,人们很容易会谈到另外两家公司:Intel与联发科。他们一个是电脑微处理器的老大,一个是山寨机之王。而他们俩,也将会是高通在智能手机处理器领域的主要对手。当前,高通已然成为移动处理器的新贵,市值甚至超越了Intel,但对Intel的行销的学习却悄然进行,对于联发科,高通也通过推出参考设计策略,进而实现速度和质量的完美结合。行销学Intel从骁龙S4系列开始,高通开始将处理器平台由低到高划分为4个不同的层级——S4 Play(入门级)、S4 Plus(主流)、S4 Pro(高性能)、和S4 Prime(智能电视),并为其制作了一系列的广告在媒体上投放。高通希望以此让消费者了解他们的智能手机里的骁龙处理器。这个举动,你有没木有很熟悉?对,其鼻祖,就是来自于Intel的经典“Intel Inside”系列行销。Intel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式启动“Intel Inside”系列全球行销计划。该计划来自一名具有斯坦福MBA学位的工程师——丹尼斯·卡特的创意。通过“Intel Inside”行销,消费着记住了“灯,等灯等灯”的广告背景旋律音乐,并记住了Intel这个品牌。Intel成功地将看不到摸不着的电脑微处理器,变成了人们熟知的大众消费品。当然,比起Intel对其处理器i3、i5、i7的划分。高通稍逊一筹,因为阿拉伯数字是全世界通用的,没有国界,一看数字大小就明白哪款处理器性能更优秀;而对于非英语圈的消费者来说,要弄懂S4这四个层级,恐怕得花点工夫。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