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H7509 TZH7509
关注数: 207 粉丝数: 161 发帖数: 9,347 关注贴吧数: 24
在寂寥的时光深处打坐,寻一条心路,通往净土。禅音如清泉缓缓流淌。清空内心,清静如莲。或许生命就是一场修行,活着就是活着,就这么简单。合上眼,关上耳,摒弃红尘所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参禅悟道,让心灵得到解脱,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寂寞是如此让人心动,我爱寂寞,更爱独处。人生其实是孤独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刺猬,抱着取暖,却伤了彼此。也许爱一个人,并不一定要拥有。如果不能做一枝遗世的梅,做一朵菊也好,在疏篱下独自幽香。不为等人,不为爱恋,只在寂寥的时光里,宠辱不惊,慵懒开败。   一切都会静水流深,一切都会尘埃落定,一切都会月白风清。最喜欢看那烟青色往事里的一抹爱情的桃红,妖娆,鲜艳。静静坐着,听一曲老歌,品一壶清茗,悠然恬静,忧伤不再,寂寞不再,不显山,不露水,不惊不扰,自在随缘。在平淡里觅得一院子清欢,在宁静里寻得一卷书香。用一朵花开的微笑,屏退四野的苍凉;用一卷泛黄的经卷,读出蝶舞花红。从无法圆满的结局里走出来,就是圆满。   独居一偏僻村巷,做一名乡野村夫,种竹栽菊,闲居陋室,邀约知友,喝茶论道。不再年少痴狂,不再地老天荒,不再海誓山盟,把爱情喝成一杯白开水,岁月品成一杯隔夜茶。忘世,忘机,忘我,与自然浑然天成。花半开就好,戏看一半就好,不再问道,也无须参禅,即使自斟自饮,枕着光阴慢慢变老,也甚好。
茶,适合便好! 喜欢喝茶的人,很多人喜欢读沈从文、董桥、余秋雨等人的书,古朴典雅又意境幽远,白话中有文言的凝练,文言中又透露出白话的真切,文白相间,别样风流。有时觉得文人的生活真美好,殊不知,有多少诗书和多少代家学才能养出那么一份优雅和从容!   工作、学习、生活,日子过得忙碌而琐碎。而读书喝茶、喝茶读书,以及各方茶友的来来往往,日子随着一次次的茶聚茶聊,显得充实而不平淡。   茶聊中,知道茶友中有人专门喜欢喝绿茶,既清香清新爽口,又方便简单醒神;有人喜欢大红袍那天生具有的岩骨花香,霸气十足,韵味悠长;有人喜欢泡一壶老白茶,那第一口的茶汤,仿若旱后甘霖,可让恬淡的心情在淡淡的茶香中得以无限释放;有人喜欢红茶那红艳的茶汤,暧昧的蜜味,温情的枣香;更有人喜欢生普特有的刚烈、个性、豪迈、粗犷等特征,喜欢熟普那板栗色或红褐色或近乎褐色的厚重茶汤,甘滑柔顺,绵甜爽口,也因其存储的方便与其特有的越陈越香。   事实上,喝茶,得因人、因时、因节、应季。   茶,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国人喜爱的健康饮品。想通过喝茶养生,就必须对茶有所了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韩驰说:每种茶的性质不同,一定要选适合自己的茶。比如,人人都说绿茶抗氧化功效好,但体寒的人喝了,反而会感到不适。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江和源则提醒:喝茶还讲究天时、地利。许多人一年四季都喝一种茶,这样也不对,冬天冷,可多喝些性温的茶;春夏季节易上火,可以多喝绿茶、花茶。   中国著名茶学者赵英立对六大茶类的适合人群,对各类茶之茶性,对各类的特征特点、如何品喝等有着独到的研究:绿茶性寒,适合体质偏热、胃火旺、精力充沛的人饮用,绿茶有很好的防辐射效果,非常适合常在电脑前工作的人;白茶性凉,适用人群和绿茶相似,但“绿茶的陈茶是草,白茶的陈茶是宝”,陈放的白茶有除邪扶正的功效;黄茶性寒,功效也跟绿茶大致相似,不同的是口感,绿茶清爽、黄茶醇厚;青茶(乌龙茶)性平,适宜人群最广;红茶性温,适合胃寒、手脚发凉、体弱、年龄偏大者饮用,加牛奶、蜂蜜口味更好。黑茶(普洱茶)性温,能去油腻、解肉毒、降血脂,适当存放后再喝,口感和疗效更佳……   茶,因人而异,没有好与不好的茶,只有适合与不适合的茶。   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   茶,适合便好!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