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熵ing 减熵ing
关注数: 98 粉丝数: 73 发帖数: 4,717 关注贴吧数: 11
铁道部又要发新的列车运行图了 从12月2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这是铁路部门今年以来自7月1日调图后第二次调整列车运行图。新一轮调图主要是为了适应哈大高铁、集包线等新线开通运营,京九线南段电化改造工程、沪昆线六盘水至凤凰山双线改造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投产,以及深圳东、石家庄新客站等一批新客站投入运营,充分利用新增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此次调图中,铁路新增直通旅客列车15对。其中,增开上海至西安北动车组卧铺列车1对,北京南至济南(西)动车组列车2对,沈阳北至太原、西安至杭州、成都至上海直达特快列车各1对,呼和浩特至北京西特快旅客列车1对,牡丹江至北京、太原至烟台、临沂至北京、深圳东至成都东、桂林至武昌、贵阳至烟台、银川至上海快速旅客列车各1对,以及重庆北至呼和浩特普通旅客快车1对。   在统筹分析客流需求和运输能力的基础上,调整图还对现图客车方案进行了优化,变更运行区段11.5对,改经由5对,调整始发终到站13对。其中,北京西至长沙Z17/8、T1/2次,北京西至怀化K267/8次,北京西至张家界K967/6/7、K968/5/8次,北京西至济宁2701/4、2703/2次,北京西至连云港东1503/2/3、1504/1/4次,共6对车均由北京西站调整到北京站始发终到。北京至上海D311/2次,北京至上海D321/2次,由北京站调整至北京南站始发终到。天津至深圳西K1622/19、K1620/1次,武昌至深圳西K555/6次,泰州至深圳西K94/1、 K92/3次,济南至深圳西1281/2次(同时改为快速列车,车次K1281/2次),由深圳西站调整深圳东始发终到。兰州至武汉K862/3、K864/1次改为兰州至汉口,车次不变。   此次调整图范围广、变化大。为确保这次运行图调整顺利实施,铁道部成立了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和组织新图实施工作。各铁路局成立新图实施领导小组,细化列车交路变更、车辆运用、人员组织、安全控制等交替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保证各工种、各环节衔接有序。铁路部门将提前公告新图变化,方便旅客出行。   由于近期列车售票情况变化加大,铁路部门也在此提醒广大旅客及时关注车站公告及媒体信息,以免耽误行程。
研究生规模10年翻番 近3年就业率低于本科 (2012年10月21日07:18武汉晚报屈建成)[导读]近年来,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9年至2011年,硕士生的就业率甚至连续三年低于本科生。今年武大研究生招生比本科多54人,华中科大多152人 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10年翻番,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专家忧心质量 本报讯(记者屈建成 通讯员牛奉高)记者昨从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获悉,该中心刚刚完成的“中国研究生教育与学科专业评价”课题显示,目前我国有30多所高校每年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和在校生规模都在不断扩大,部分已超过本科生。 2012年,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规模7704人,已超过本科生7650人的招生计划。华中科技大学今年研究生招生规模7652人,本科生7500人。北大清华两校的研究生总数已超过本科生,其中清华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为0.61:1。2013年,全国高校的这一趋势还将扩大。 研究生扩招始于2003年,当年全国高校共招收研究生26万人,今年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则达584416人,10年间翻了一番。然而,近年来,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9年至2011年,硕士生的就业率甚至连续三年低于本科生。 扩招还使得高校原本不“富裕”的师资捉襟见肘。2008年,五年一次的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表示,我国15.7%的研究生导师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在10人以上(含10人),还有近1%的导师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在20人以上,甚至达到30人。而美国高校中每个导师同时指导的研究生人数一般为2—3人,5—6人就已属较高水平。 武大中国科学评价中心负责人邱均平说,我国研究生教育最当紧的是控制规模,提高质量。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此现状也很担忧,他说,“本身我们研究生质量就在下滑,再如此扩大规模,质量还将进一步下滑,甚至会超出我们的估计”。 缓解本科生就业难,还是为追求研究型大学? 本研比例倒挂 高校也很无奈 研究型大学,不在于规模有多大,而在于水平有多高 今年,我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为584416人,与2003年的26万多人相比,10年间翻了一番。 这些多高校扩大研究生规模,是为了缓解本科生就业难,还是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 高校出现本研比例倒挂现象 昨天,记者电话采访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从2003年开始,熊丙奇就开始关注研究生扩招现象。 当年,本科生出现就业难现象,有人提出扩大研究生规模来缓解。一时,众多高校竞相追逐研究生规模。重点大学定位为研究型大学,扩大研究生规模,一般本科院校则乘机申请硕士点、博士点。 熊丙奇说,研究生扩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科生就业难,但高校主要还是看中了研究生招生巨大的生源市场,迎合了社会上畸形的高学历消费需求。 从去年的毕业人数来看,北大、中科大、清华等10所高校的研究生毕业人数,都超过了当年的本科生毕业人数。其中,中山大学的研究生毕业人数比本科多3300多人,中国人大、中南大学多出2800多人,北大多出2500多人。这就是说,至少3年前,这些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就超过了本科生。 武大2002年硕士生招生计划只有4000人,此后增长很快,2006年4800人,2007年4900人,2008年5000人,2009年5900人,2010年6100人,2012年招生规模达到7704人(硕士生6140人,博士生1564人),而2012年本科生招生规模才7650人。 2012年,华中科大研究生招生规模7652人(硕士生6210人,博士1442人),本科生7500人。而武汉理工和华中师大硕士生也发展很快,今年的招生数量分别是3730人和3130人。 北大清华两校的情况比武汉高校更严重,研究生总数早已超过本科生,其中清华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为0.61:1。 有的导师一人带30个研究生 研究生的不断扩招,使得高校原本不“富裕”的师资捉襟见肘。 近几年来,媒体频频见报,称一名教授带十多名甚至数十名研究生,有些学生一年也没见过导师几回。“一个人带这么多学生,怎么可能培养出好的人才来。”
【crazycan】寒泉告别帖~~~再见了寒泉,再见了中北,我不会忘记 这个帖子计划了好久,本来是想等到真正滚蛋那天再写的,可惜寒泉要比我先行一步了。。。 中北寒泉真心美, 让人留恋让人醉; 此去不知何时归, 唯愿来日再相会。 离别总是一个让人很伤感的话题,但是又不得不去面对的一个话题。。。中北四年,寒泉三年的生活,让我结识了很多的朋友,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让我收获了很多欢乐,当然还有很多的苦涩。。。只希望我的感悟,我的经验教训能够最大可能的帮到更多的人吧。。。 和寒泉结缘于为小馨月捐款的活动,那次的活动让我知道了寒泉的存在,那时候的欢婶(@欢婶 )还在湖南科大,那时候的帖吧我只知道两个id,小白果果(@Galen4688)和醋溜洋芋丝(@醋溜洋芋丝)。。。我到现在还记得去小馨月家里的那个场景。。。 当然,中北的生活还在继续,大一下到大二上学期忙着社团的活动,这期间很少关注贴吧,这是我感到后悔的一件事,如果当时我能上贴吧的话,说不定我现在也是个人物嘞。。。哈哈。。。开个玩笑,只是后悔当时其实可以在贴吧上认识更多的朋友。。。 本来以为大学四年会和寒泉再也没有交集,但是我的舍友Terry(@中北二院terry )把我又一次的带进了寒泉,这时候的婶子已经是吧里的大神了。。。2010年三月,是我开始在贴吧里常驻的开端,在寒泉里,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潜水居多,但是一直在默默的为寒泉尽我最大的绵薄之力。。。见证了吧里的新人越来越多,见证了吧里的日新月异。。。见证了寒泉的发展壮大。。。 再后来就是为考研而忙碌的一年,也是大学四年来感觉最充实的一年。。。这期间偶尔来一次寒泉,看看大家的近况,然后习惯性的在图书馆书海里劈波斩浪。。。。当然这期间经历了恋爱,继而经历了分手。。。虽然很痛苦,但是一个人熬了过来。。。这也是人成长的一部分。。。没办法,我习惯于有快乐和大家分享,有痛苦一个人承担。。。。习惯于帮大家排忧解难,为朋友的高兴而开心。。。 在中北的最后一个学期,我开始在寒泉活跃了,因为再不活跃,以后真的就没有机会活跃了。。。说实话,要离别真的挺不舍的。。。其实我是一个理性大于感性的人,但是我相信离开中北的那天,我肯定会泪落千行。。。 再见了,寒泉;再见了,中北。。。。 我为我是中北学子而骄傲,我为我是寒泉吧友而自豪。。。。 无语吟噎,唯有泪千行。。。 BY crazycan 2012.5.24夜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