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祥瑞
人间祥瑞
关注数: 11
粉丝数: 103
发帖数: 43,318
关注贴吧数: 49
【震撼】再一次抨击的你的心灵~!
唯有泪千行—实拍穷孩子的真实生活(组图) ≮相关贴图≯
【惊】地心入口?让人腿脚发软的路面塌陷(图)
大家玩好,走了,小妹开心一点,要不就不好看了~!睡觉~!
==关于精品分类==请大家给出意见~! 过去的精品区分类不太清楚~!今天我又做了新的调整,感觉还是不怎么理想~!请大家给出意见和建议~!为了更好的发展菏泽吧,为了吧友能准确的找出自己想要找的精品~!请大家贡献一份力量~!以下是我做的分类,请大家和议,有什么要改正和添加的~!把你自己理想的说出来,精品区分类有8个名额,下面的是6个~!大家也可以点击左上角精品看~!-------------------------------------- 爱我菏泽 | 情感故事 | 搞笑幽默 | 精美图片 | 知识文献 | 网际杂谈
今天的人上线怎么都那么晚啊~! 来聊天啊~!
『寻人』『广告』『项目』专帖~! 凡是发在外面的统统删除~!违反严重者封其ID~!屡教不改者,封IP~!
◆◆教大家怎么复制不能复制的图◆◆ 这个图相信很多人都认识 ..------.. /~~-.-~__-'`-__ ~-. .-~-. | /~~~\ / ~~---\| | | ||| * | | | | * | | /_-|\ \ / \ \ \__.|\. | ~ \~~ |_| ~~~~ / ~-.\ ~-.._ _.-~~ .--~~~~~~--. | |______| | ~-|______|-~ | | |______| | | | |__|___| |_|| _|| `--'`--'
人间祥瑞的成长日记 小的时候就那么出色
百名学者倡议汉服为奥运礼仪服装(组图) 男式汉服模拟图
诗酒旖旎忆江南 .
谢谢紫烟~!我非常喜欢~!@ 里面还有我们菏泽的牡丹~!有太有生活了~!你是怎么知道我们菏泽牡丹的??欢迎大家都到我的家乡来看牡丹啊~!
一个谜语十个答案
一张最经典的图片!看了才知道!中国人都回! 回贴后,按一下ctrl+A试试
绝美12星座中国古装版! 牡羊座是最具有领导气质的星座,往往也是排在黄道十二宫之首,所以选用了帝王级别的装扮--九梁通天冠(唐代式样)、朝服、赤舄。牡羊座代表的时间是3、4月,正是春天,因此上衣选用青色(绿),象征生命初始,万物萌发。
清明上河图(全本——15张) 『相关贴图』
最受欢迎的十大“小偷”! 一、偷了东西后又后悔了,原物奉还时还给主人留下一张纸条说:你家的东西己被我偷了,现原物奉还,还请妥为查收
百名学者倡议汉服为奥运礼仪服装(组图) 男式汉服模拟图
下了,睡觉,88~!
★2007年4月5日人间祥瑞吧吧友签到薄====★历史上的今天★ ·1876年4月5日爱国教育家、南开学校创办人张伯苓诞生 ·1882年4月5日宋教仁的出生 ·1900年4月5日美国影星斯宾塞-区塞出生 ·1916年4月5日美国影星格里高利-派克出生 ·1927年4月5日美国泳将约翰尼-韦斯摩勒一天创三项世界纪录 ·1938年4月5日张国焘逃离延安,中共将其开除党籍 ·1940年4月5日抗日将领宋哲元病逝 ·1945年4月5日苏联通告废止苏日中立条约 ·1955年4月5日丘吉尔退休,艾登任英国首相 ·1965年4月5日美一物理学家说中国是世界第三核大国 ·1969年4月5日美国二战将领麦克阿瑟病逝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病逝 ·1978年4月5日中央批准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 ·1983年4月5日中国建立武装警察部队 ·1992年4月5日实行了6年的夏时制暂停 ·1992年4月5日秘鲁政局发生强烈动荡 ·1997年4月5日美国诗人阿伦-金斯堡辞世 ·1998年4月5日世界最长的吊桥--日本明石海峡大桥正式通车 ·1998年4月5日首批希望工程志愿者产生
★2007年4月5日成武吧吧友签到薄====★历史上的今天★ ·1876年4月5日爱国教育家、南开学校创办人张伯苓诞生 ·1882年4月5日宋教仁的出生 ·1900年4月5日美国影星斯宾塞-区塞出生 ·1916年4月5日美国影星格里高利-派克出生 ·1927年4月5日美国泳将约翰尼-韦斯摩勒一天创三项世界纪录 ·1938年4月5日张国焘逃离延安,中共将其开除党籍 ·1940年4月5日抗日将领宋哲元病逝 ·1945年4月5日苏联通告废止苏日中立条约 ·1955年4月5日丘吉尔退休,艾登任英国首相 ·1965年4月5日美一物理学家说中国是世界第三核大国 ·1969年4月5日美国二战将领麦克阿瑟病逝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病逝 ·1978年4月5日中央批准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 ·1983年4月5日中国建立武装警察部队 ·1992年4月5日实行了6年的夏时制暂停 ·1992年4月5日秘鲁政局发生强烈动荡 ·1997年4月5日美国诗人阿伦-金斯堡辞世 ·1998年4月5日世界最长的吊桥--日本明石海峡大桥正式通车 ·1998年4月5日首批希望工程志愿者产生
★2007年4月5日单县吧吧友签到薄====★历史上的今天★ ·1876年4月5日爱国教育家、南开学校创办人张伯苓诞生 ·1882年4月5日宋教仁的出生 ·1900年4月5日美国影星斯宾塞-区塞出生 ·1916年4月5日美国影星格里高利-派克出生 ·1927年4月5日美国泳将约翰尼-韦斯摩勒一天创三项世界纪录 ·1938年4月5日张国焘逃离延安,中共将其开除党籍 ·1940年4月5日抗日将领宋哲元病逝 ·1945年4月5日苏联通告废止苏日中立条约 ·1955年4月5日丘吉尔退休,艾登任英国首相 ·1965年4月5日美一物理学家说中国是世界第三核大国 ·1969年4月5日美国二战将领麦克阿瑟病逝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病逝 ·1978年4月5日中央批准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 ·1983年4月5日中国建立武装警察部队 ·1992年4月5日实行了6年的夏时制暂停 ·1992年4月5日秘鲁政局发生强烈动荡 ·1997年4月5日美国诗人阿伦-金斯堡辞世 ·1998年4月5日世界最长的吊桥--日本明石海峡大桥正式通车 ·1998年4月5日首批希望工程志愿者产生
★2007年4月5日曹县吧吧友签到薄====★历史上的今天★ ·1876年4月5日爱国教育家、南开学校创办人张伯苓诞生 ·1882年4月5日宋教仁的出生 ·1900年4月5日美国影星斯宾塞-区塞出生 ·1916年4月5日美国影星格里高利-派克出生 ·1927年4月5日美国泳将约翰尼-韦斯摩勒一天创三项世界纪录 ·1938年4月5日张国焘逃离延安,中共将其开除党籍 ·1940年4月5日抗日将领宋哲元病逝 ·1945年4月5日苏联通告废止苏日中立条约 ·1955年4月5日丘吉尔退休,艾登任英国首相 ·1965年4月5日美一物理学家说中国是世界第三核大国 ·1969年4月5日美国二战将领麦克阿瑟病逝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病逝 ·1978年4月5日中央批准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 ·1983年4月5日中国建立武装警察部队 ·1992年4月5日实行了6年的夏时制暂停 ·1992年4月5日秘鲁政局发生强烈动荡 ·1997年4月5日美国诗人阿伦-金斯堡辞世 ·1998年4月5日世界最长的吊桥--日本明石海峡大桥正式通车 ·1998年4月5日首批希望工程志愿者产生
★2007年4月5日菏泽吧吧友签到薄====★历史上的今天★ ·1876年4月5日爱国教育家、南开学校创办人张伯苓诞生·1882年4月5日宋教仁的出生·1900年4月5日美国影星斯宾塞-区塞出生·1916年4月5日美国影星格里高利-派克出生·1927年4月5日美国泳将约翰尼-韦斯摩勒一天创三项世界纪录·1938年4月5日张国焘逃离延安,中共将其开除党籍·1940年4月5日抗日将领宋哲元病逝·1945年4月5日苏联通告废止苏日中立条约·1955年4月5日丘吉尔退休,艾登任英国首相·1965年4月5日美一物理学家说中国是世界第三核大国·1969年4月5日美国二战将领麦克阿瑟病逝·1975年4月5日蒋介石病逝·1978年4月5日中央批准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1983年4月5日中国建立武装警察部队·1992年4月5日实行了6年的夏时制暂停·1992年4月5日秘鲁政局发生强烈动荡·1997年4月5日美国诗人阿伦-金斯堡辞世·1998年4月5日世界最长的吊桥--日本明石海峡大桥正式通车·1998年4月5日首批希望工程志愿者产生
我要去吃消夜了~!马上回来~!
水吧...鉴定完毕~!
孝经 作者:不详 ○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 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 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 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天子章第二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 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诸侯章第三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 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 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 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 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 一人。” ○士章第五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 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 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 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 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 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 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 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孝治章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 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 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 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 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 顺之。’” ○圣治章第九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 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 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 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 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 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 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 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 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 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 忒。’” ○纪孝行章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 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 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
孝经 作者:不详 ○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 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 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 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天子章第二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 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诸侯章第三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 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 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 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 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 一人。” ○士章第五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 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 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 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 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 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 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 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孝治章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 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 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 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 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 顺之。’” ○圣治章第九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 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 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 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 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 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 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 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 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 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 忒。’” ○纪孝行章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 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 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 养,犹为不孝也。” ○五刑章第十一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 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广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 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广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 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 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 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 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 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 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 孝乎!” ○感应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 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 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 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 不服。’” ○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 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丧亲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 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 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 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 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孝经 作者:不详○开宗明义章第一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天子章第二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诸侯章第三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卿大夫章第四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士章第五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庶人章第六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三才章第七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孝治章第八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圣治章第九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纪孝行章第十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五刑章第十一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广要道章第十二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广至德章第十三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广扬名章第十四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谏诤章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感应章第十六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事君章第十七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丧亲章第十八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增广贤文 作者:不详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路遥知马力,事久知人心。两人一般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针。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在家不会迎宾客,出路方知少主人。黄金无假,阿魏无真。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贫居闹市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谁人背后无人说,那个人前不说人。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闹里有钱,静处安身。来如风雨,去似微尘。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先到为君,后到为臣。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身之计在于勤。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守口如瓶,防意如城。宁可负我,切莫负人。再三须重事,第一莫欺心。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山中自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力微休重负,言轻莫劝人。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平生莫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求人须求英雄汉,济人须济急时无。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久住令人嫌,贫来亲也疏。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出家如初,成佛有余。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同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白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百年成之不足,一旦坏之有余。人心似铁,官法如炉。善化不足,恶化有余。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急则无智。知者减半,省者全无。在家由父,出嫁从夫。痴人畏妇,贤女敬夫。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竹篱茅舍风光好,道院僧房总不如。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无。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会说说都市,不会说屋里。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求财恨不多,财多害自己。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有福伤财,无福伤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三思而行,再思可矣。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妒财莫妒食,怨生莫怨死。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墙有缝,壁有耳。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欢迎" ★阿冬☆"的到来,呱唧呱唧~!
精品人生,汉字禅解 书法是表现生命的艺术,任人写心写性,将汉字生命化、情感化。 禅家见性而忘情,书家得意而忘形,但两者都以对自心自性的彻悟来观照人生和宇宙之心——通与真如,遣除杂念与执著的瞬间,所顿现的自我真心与宇宙之心融为一体。 我就是佛,生命进入一个“心体亦空,万缘俱寂”的自在之境,这既是哲学的禅的境界,又是审美的、艺术创造的妙境,是心灵得以虚静和解脱的人生至真、至善、至美与至乐的理想境界。 单纯的从经验出发要悟透这套帖里的那些话,委实需要时日。 何如幼时便耳提面命,教授几篇文章道理在腹内呢?胜过自己摸索。 况且摸索多年后,未必能通透如是。 ------------------------- 空空如也 落空了不行,还要把这个空的境界也空掉,方能契合真如理体。 空,再把空也空了。那是什么?如也! 如非虚无,而是空有一如,生死一如,梦醒一如,虚实一如。 诸君会么?
现在改玩说谎话的游戏~!! 例如:我问楼下的,你是男是女?楼下如果是男就必须回答是女. 我来开头.楼下的: 你爱你的女(男)朋友吗?
【美文】小楼一夜听春雨````````` 黄昏时分,穿过长长的旧门楼,踩着窄窄的青石板,独自流连在杏花春雨中的绿杨深巷。笼罩在氤氲薄雾中的江南,愈发增添了一段清雅别致的妩媚颜色,浅翠娇青,笼烟惹湿。 握着书卷,倚着窗儿,远眺烟柳轻风巧叩门扉,静听疏篱细雨唱醉花阴。沿着唐诗宋词的方向,小心翼翼地从流年的怀抱中掬起一瓣瓣玲珑剔透的珠玑妙句,在芬芳万载的满袖书香中,跟随着古往今来的听雨者的脚步,寻觅浅吟高唱背后的悠悠传说。 也许是因为江南的雨太过缠绵悱恻,也许是因为江南的雨太过娇柔秀媚,那丝丝缕缕的雨滴,那袅袅婷婷的雨丝,总是将江南的雨季装点得分外凄婉迷茫。那缓缓滴落的雨儿总是柔情似水地拨动着心中的琴弦,将一曲曲百转千回、一咏三叹的歌谣在纵横交错、迂回曲折的雨中小巷中吟唱得荡气回肠。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深深浅浅的思念、长长短短的牵挂、高高低低的忧愁、迷迷茫茫的落寞,轻轻柔柔地萦绕着细雨蒙蒙的江南。也许,滴落在心头的根本就不是雨,而是一种情绪、一种感伤、一种记忆、一种忧郁。 帘卷西风处,人比黄花瘦的易安又在琵琶弦上幽幽地唱响了心曲:“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小风疏雨萧萧过,千行珠泪暗暗落;那欲说还休、才上眉头、又下心头的重重心事,让她在凝眸处,又添了一段新愁。那小小的一条双溪舴艋舟啊,如何载得动这许多的愁? 莫非吴侬软语的细腻委婉、才子佳人的缠绵心绪、思念故乡的游子心声、漂泊天涯的孤独寂寥、借酒浇愁的无奈寄托、相思欲寄无处寄的凄凉彷徨、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落寞无助,便是让沉浸在蒙蒙细雨中的众多文人墨客感慨倾诉的不老主题? 正自冷冷清清、悲悲切切地黯然神伤之际,一苍髯老者的矫健身影跃然纸上,他手持铁板,慷慨激昂地朗声念道:“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大气磅礴、豪迈雄浑的一声高呼,在一片凄怨缠绵、温柔婉约的听雨声中,显得如此卓尔不群。能在潇潇的风雨声中听出金戈铁马的铿锵之意者,除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稼轩公,更有何人?那自信满满、坦荡狂放地高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豪杰、那壮志未酬、热血在胸、低吟着“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老人,让我每每回首便徒生敬意无限。 听风,听雨,听歌谣,不同的心思便能听出不同的景致情怀;听风,听雨,听心音,不同的人便能听出不同的人生姿态;听风,听雨,听人生,同样的雨也能听出不同的生命之歌。风雨潇潇,既凄然可愁,亦复悠然可喜。风雨何惧?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帘春雨在窗外,穿林打叶,潺潺淙淙,随风入夜。一帘春雨在眼前,润物无声,点点滴滴,都上心头。帘外的雨,淅淅沥沥,滤去红尘的浮躁,涤净积郁的阴霾。帘内的雨,缠缠绵绵,呵护怒放的生命,丰盈如歌的岁月。 巷口的丁香依然幽幽地在雨中结着愁绪,抬起头却已看不到那时的花开。浓浓的暮色中,幽深的长巷越发幽深。惟有细雨,依旧缠缠绵绵、淅淅沥沥。 芭蕉雨声、落花声,皆天地之清籁,然销魂之听,当以卖花声为第一。今夜,小楼窗前,笑听春雨潇潇落;明朝,杏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菏泽吧每日排名播报 菏泽吧 当前所属目录: 地区联谊 (分类排名: 277) 映射目录:无
呵呵~!我上任了~!
【中华历史】==========浩瀚中华《上下五千年》============ ------------------------------前言----------------------------------- 《上下五千年》原有已故林汉达教授的一份未完成的遗稿。林先生生前曾打算写一套包括整个古代史时期的故事。由于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他只写到东汉以前的部分,没能实现他的写作计划。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同志把他的遗稿交给我,要我整理和补写一些篇目,并且把林先生未写的部分(从三国到清代鸦片战争前)续写完成。 林汉达教授是一位教育家和语言学家。他在写历史故事方面,是下过一番功夫的。他把写历史故事作为对“新语文的尝试和旧故事的整理”。他所写的不少历史故事读物,有其独特的风格,早已脍炙人口。要续写他的稿子,是相当困难的。但是经过再三考虑,我还是接受了这个任务。 我接受这个任务的主要原因是我自己也一直有这样的愿望,想给少年读者写一本介绍中国历史的读物。我认为做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一点中国的历史。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灿烂文化的民族。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将来。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生过许多有意义的事件,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人物,把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介绍给少年读者,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启发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尽管时代不同了,但是历史上许多故事,从各个不同角度,对我们都有一定的教育和借鉴作用。 我曾经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除了加强读写教学以外,扩大学生知识面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尤其是历史知识,跟语文知识的关系十分密切。现代汉语中有不少词语,特别是成语典故,多半出自于各种历史书籍。在一些古今的典范作品中,运用史实的地方更不少见。因此,让学生从小读一些历史,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陶冶他们的美好情操无疑是有益的。 我国的史籍太多,而且古代史的原著都是用文言文写的。一般少年读者要读这些书当然很困难,何况现在学生要学的学科门类那么多,很少有可能去接触原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运用史籍中的丰富材料,来整理一套浅近的比较有系统的历史读物,这个工作是很有意义的。 《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在这套书中,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 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特别是经济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上下五千年》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不能代替历史教科书。 写历史读物,不能不涉及一些观点问题。在这方面,仍要保持林先生的做法,即作者尽量不发议论,少作分析;有些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分析、思考、批判。当然,在材料的取舍上,语气的褒贬上,作者实际上已经表示了自己的态度。我觉得还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在运用原史籍材料的时候,作者力求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加以选择、剪裁。但是不用现代的观点去修改史料。故事中人物的活动、语言,基本上是按照原来的历史原样写的。第二,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也不能轻易地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不能一说好人,就什么都好;一提坏人,就坏到底。本书里的每则历史故事,只反映事件或人物的一个侧面,一个片断,不能凭它来对某一事件或者人物作全面的评价。 《上下五千年》按历史顺序编写,涉及的时间自远古至清朝鸦片战争前。
来过~!
妹妹...我来了~!
圝◤君子◥圝
来过~!
小叶子的吧呀~!
小叶子...送你一个礼物~!
好小叶....不要捣乱~!
家有西施 你不会就是腊肠吧???
经典画中画 〖我的贴图展示〗
燕子我的手脚怎么不给加精啊???
相信亲爱的不是在叫我~!
〓
百
☆
度
〓
踩踩~!
==智 慧== 『我的贴图展示』
不朽的家驹--打不死 纪念家驹~!怀念家驹~!我爱家驹~!查看专集:http://zhangmen.baidu.com/promotion/10011/167037.html
经典画中画 〖我的贴图展示〗
==智 慧== 『我的贴图展示』
精品人生,汉字禅解 书法是表现生命的艺术,任人写心写性,将汉字生命化、情感化。 禅家见性而忘情,书家得意而忘形,但两者都以对自心自性的彻悟来观照人生和宇宙之心——通与真如,遣除杂念与执著的瞬间,所顿现的自我真心与宇宙之心融为一体。 我就是佛,生命进入一个“心体亦空,万缘俱寂”的自在之境,这既是哲学的禅的境界,又是审美的、艺术创造的妙境,是心灵得以虚静和解脱的人生至真、至善、至美与至乐的理想境界。 单纯的从经验出发要悟透这套帖里的那些话,委实需要时日。 何如幼时便耳提面命,教授几篇文章道理在腹内呢?胜过自己摸索。 况且摸索多年后,未必能通透如是。 ------------------------- 空空如也 落空了不行,还要把这个空的境界也空掉,方能契合真如理体。 空,再把空也空了。那是什么?如也! 如非虚无,而是空有一如,生死一如,梦醒一如,虚实一如。 诸君会么?
唯有泪千行—实拍穷孩子的真实生活(组图) ≮相关贴图≯
首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