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外假行僧 关外假行僧
假如,一切不是假如~~
关注数: 55 粉丝数: 124 发帖数: 4,516 关注贴吧数: 46
俗话说。。。。可俗话又说。。。。 刚刚看到的帖子,感觉很经典 1、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2、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 3、俗话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俗话又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4、俗话说: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可俗话又说: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 5、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可俗话又说:杀鸡给猴看! 6、俗话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俗话又说:交浅勿言深,沉默是金! 7、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可俗话又说:不撞南墙不回头! 8、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俗话又说:一条道走到黑! 9、俗话说:礼轻情谊重;可俗话又说:礼多人不怪! 10、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可俗话又说:人多嘴杂! 11、俗话说:买卖不成仁义在;可俗话又说:亲兄弟,明算帐! 12、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可俗话又说:靠人不如靠己! 13、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可俗话又说:爬得高,摔得重! 14、俗话说:一口唾沫一个钉;可俗话又说: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 15、俗话说:知识要有产权;俗话又说:不分享心里不安! 16、俗话说: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可俗话又说: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17、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俗话又说: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18、俗话说: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可俗话又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9、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可俗话又说:人靠衣裳马靠鞍!     20、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可俗话又说:狗改不了吃屎! 21、俗话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可俗话又说:开弓没有回头箭! 22、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可俗话又说:狭路相逢勇者胜!     23、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俗话又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24、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可俗话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25、俗话说:金钱不是万能的;可俗话又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26、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可俗话又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27、俗话说:出淤泥而不染;可俗话又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8、俗话说:捉贼捉赃,捉奸捉双;可俗话又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29、俗话说:贫贱不能移!可俗话又说:人贫志短,马瘦毛长!     30、俗话说: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可俗话又说:姜还是老的辣! 31、俗话说:后生可畏;可俗话又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32、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可俗话又说:不是冤家不聚头! 33、俗话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可俗话又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 34、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可俗话又说:纵虎归山,后患无穷! 35、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话又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36、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俗话又说: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37、俗话说:小心驶得万年船;可俗话又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38、俗话说:量小非君子;可俗话又说:无毒不丈夫! 39、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可俗话又说:寸金难买寸光阴!     40、俗话说:日久见人心;可俗话又说:人心隔肚皮! 41、俗话说:光阴似箭;可俗话又说:度日如年! 42、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俗话又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43、俗话说:邪不压正;可俗话又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44、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可俗话又说:不蒸馒头蒸(争)口气! 45、俗话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俗话又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46、俗话说: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可俗话又说:众口烁金,积毁销骨!     47、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可俗话又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48、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可俗话又说:老虎屁股摸不得!     49、俗话说:百事孝为先;可俗话又说:忠孝不能两全! 50、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可俗话又说:今朝有酒今朝醉!      51、俗话说: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可俗话又说:老婆孩子热炕头! 52、俗话说:人定胜天;可俗话又说:天意难违! 53、俗话说:愚公移山;可俗话又说:胳膊拧不过大腿! 54、俗话说:哪里跌倒哪里爬起;可俗话又说:一失足成千古恨! 55、俗话说: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平有人管;可俗话又说:自家扫取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      56、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俗话又说: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57、俗话说:双喜临门;可俗话又说:福无双进,祸不单行!     58、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可俗话又说:滚石不生苔,转业不生财! 59、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可俗话又说: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 60、俗话说:明人不做暗事;可俗话又说:兵不厌诈!
明朝那些事儿节选---与明朝无关的扯淡事     地主是怎样炼成的 在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成功后,那些以平分土地为目标的农民领袖都变成了大地主。几千年来,历史无非是姓刘的地主赶走姓项的地主,姓李的地主取代姓杨的地主,从无例外。这似乎是个魔咒。           要解释这个问题,完全可以写一篇论文,文章的名字应当是《论农民起义后土地生产关系的变更与土地契约从属的再分割》,当然了,这样的文章大家有无兴趣看,那是要打个问号的,所以我们会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      比如一个农民领袖张三,起义后召集了三万人,占据了一块地盘,他有一件事情是必须要做的,就是吃饭。因为农民起义军也是军队,也是人,是人就要吃饭,怎么养活三万人呢,这个时候张三最直接的解决方法应该是去抢地主家的粮食,但问题在于,地主家也不是银行的提款机,想取多少就有多少,把地主抢光了,吃什么呢?           地主(这两字要读重音)家也没余粮啊!           这个时候,张三手中有的只是土地,而所有的粮食都被吃光了,他就必须召集农民,将地分给他们,然后向他们收租,于是农民领袖张三就变成了地主张三。           而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存在其他的选择,不是做农民,就是做地主,商人固然可以成为另一个选择,但当时商人没有形成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他们不可能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你也不可能到一群饥饿的农民面前要求他们为商人争取权利。封建社会的农民也不可能要求实施资本主义。      这就告诉我们,每一种主张的背后,都隐藏着某种势力或者利益的群体。如房地产商一定说房价会不停的涨,电信公司一定说自己的收费很便宜一样。而农民的主张只可能是种地或者收租。           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说过,农民两千年的起义只是为了一块土地!           不是农民就是地主!别无选择!
超级无敌白话文版----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文: 你爹出来混,半道上给挂了;现在地盘又分三块,益州好像咱也罩不住了,这世道眼瞅着要杯具了。但是你爹留下的保镖还很忠心,出去砸场的那些二杆子也都不要命了,这些都是看在你爸往日给钱给女人的份上,现在想报答罢了。       叔现在就希望你丫放机灵点,完成你爹的遗愿,让兄弟们也扬眉吐气;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不值钱的葱,把弟兄们的心给屈了。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译文: 你家里、咱帮里,都是一起的,该批评谁该扇谁,一碗水端平;不好好干的,给咱整天惹事的,以及为人忠厚实在的,交给保卫科,该剁手的剁手,该发钱的发钱,这能说明你对大家都一样,你也不要偏谁向谁,让大家有亲疏之别。      小郭,小费,小董,人都实在,事情办的周全,你爸特别看得起,叔认为帮里的大事小情就交给他们;二杆子老向,性子好得很,人也猛得很,能打能杀,你爸说过“能干”,不行就提拔一下,叔觉得砍人的事就交给他,肯定能扩大咱的地盘,以后没人敢惹咱。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译文:帮里开始为啥红火得很,还不是一直拉拢实在人,撵走没本事的,后来为啥被别人逼得走投无路,还不是身边都是一群光会耍嘴的人,你爸每回跟叔扯闲篇的时候,把个胸口能捶青。侍中、尚书、长史、参军,都是叔的拜把子,你一定要相信他们,咱发扬光大就有戏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译文:叔本来是一个种地的,在南阳有一亩二分地,在这个人砍人的时代,叔不想砍人,只希望不被人砍。      你爸不嫌叔怂,三天两头地往叔屋里跑,问我如何管理帮派,我感激得眼泪哗哗的,从此跟着你爸四处砸场子抢地盘。      后来本帮被人火并,叔死命硬抗,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译文:你爹知道叔精的跟个猴一样,所以挂之前把大事都交给我,自从换了你当新扛把子,叔天天睡不着,害怕把老大的心给屈了,所以五月份领着弟兄们开着船过了泸河,到那个鸟都不拉屎的地方,把该摆平的都摆平了。      现在南方没人敢胡成精,咱的手下也个个兵强马壮,应该好好让兄弟们,放松一下。再把中原打拼回来,把那些没良心的,耍奸偷滑的统统拾掇了,把咱那些长老级人物重新扶起来。这样叔也就对得起死去的你爸了。至于啥事咋弄,好话坏话,就靠攸之、祎、允。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译文:这一回叔是去砍那些王八蛋的,砍不成回来你咋办都行。如果没人给你说好话,叔就找攸之、祎、允,还不信丫们能翻了天了。你也应该好好地想想你爹的事。你叔我这里肯定很感激。行了,叔马上就要闪人了,眼泪哗哗的,都不知道胡咧咧了些啥东西。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