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owen justowen
关注数: 110 粉丝数: 586 发帖数: 3,953 关注贴吧数: 167
惟秋 首先想到的是米勒的名作《晚钟》。橙色的天,橙色的地,一对农村夫妇放下手中的农具,伴着飘渺而若无的钟声驻足祈祷。而整幅画作配上这么一个夜半钟声到客船似的诗意的名字,而相得益彰,流传百世。景致,是一种特别流于主观思维的事物。一幅很普通的黄昏写景图,因着夫妇祈祷的动作而变得无限美好,你甚至能感受到这幅画在吟唱着一支歌曲,静下心,你就能听到。一首低吟的、简洁的而又洋溢着幸福的歌曲。因为虽然我们无法得知那对农村夫妇所祈祷的是什么,但它一定是关于幸福的未来,幸福的生活。God bless...Wish we..第七次的钟声与夫妇的低语,随着风飘扬,飘散,消失。此时的宁静,就像朱自清的《春》里写的那样:“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于是世界上真的有人将画中的歌唱了出来。刚进大学的那个秋天,迷恋上了手嶌葵的歌曲。除了她空灵如云缥缈如风的嗓音,她安静的面容和气质,更因为她的每一首歌,都配有一幅映画。最早推荐给我的是她翻唱的一首老歌《Over the Rainbow》,因为“这是我所听过的最好的一个版本。”音乐开始,歌手的声音流入双耳,我都能想见歌手闭着双眼微启双唇的样子,夜不由得闭上了眼睛。唱完Lullaby一词后,一段同样轻柔的钢琴间奏,将那幅映画带入了我的脑海:山丘将地平线勾勒成了一条绵延的曲线,明净而湛蓝的天空若隐若现的挂着一道虹,对面天空的晚霞酝酿着最后那一点点阳光。摇篮曲里睡着孩子,孩子的眼睛望着天空。彩虹之上载满了一支支童话,妈妈似乎永远也讲不完。音乐进入尾声,最后一个高音,流星似的划过天空融入天际。听着手嶌葵一首一首的唱着这样的画卷,多少的情愫被带出,而后又埋没进夜里无迹可寻。听完一张曲目表,就像在回忆的轨道上走完了一圈。那年十月的夜里我很少有睡眠,而每天那么长的日子,从凌晨而又入夜的那些日子,能记起的也只剩这些歌了。 那是一个清晨,七点刚到的样子。阳光从窗户透进来,铺散在床上,充满了整个房间,微凉而又柔和的毫不晃眼。我很利索的醒着,没带一丁点倦意。其他的细节我已经记不清了,留下的只有那时候感觉,如那时的阳光一样微凉而又柔和,我这一生中最为美丽的一个清晨。哪一天也忘了,只记得是在大二的十月,说不定就是15号,就是在整整两年前的三个小时之后。我还记得那时我在外地,我很幸运的租到了一间在二楼的房间,窗台向阳。我也说不清那种美丽的感觉是从何而来,但当时就如在美梦中忽然发觉自己是在做梦一般,珍惜而享受那短暂的时光,一分一秒,拼命将其刻在脑中,怕在美梦醒来后会忘却。此后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我曾很多次早睡以便在清晨醒来,想再次遇到同样的美感,然而那个清晨的感觉再也没出现过了。考完研,我一定要重新回到那个地方,那个窗台向阳的二楼房间,去找回它、重温它。 怀旧的人是感怀而悲伤的?我看并不是。一个怀旧的人,生活一定是充满幸福的。因为只有在生活中处处有着幸福的种子,在未来才会有用来怀念的资本。 又是一年十月,又是一个晚秋。我想起了最后一幕里平静的、坐在桌前的那个汤唯,长久而短暂的几分钟过去,然后轻轻吐出一句“好久不见。”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