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散装记事
饮水思源827sy
茶这东西,痴迷就俗了
关注数: 0
粉丝数: 11
发帖数: 2,236
关注贴吧数: 20
去年的绿茶今年煮 办公室里还有罐去年的碧螺春 肯定是没坏 煮煮看 鲜爽味还在,粟香也还有 实然想起那谁谁谁说过 很早很早很早以前茶其实都是烹煮的 百茶一煮无大碍
明前龙井试试 狮峰明前龙井到手 喝绿茶是真简单 豆香浓郁,入口舒适 新茶上市季
倚邦春茶 条索还行 肯定不会是猫耳朵 茶香气高汤厚而甜润 回甘挺可以的 生茶总是有点劲的 我是不是搞反了 白天喝熟晚上喝生
熟普煮饮可能比较合适 所谓14年布朗料熟普 冲泡时有些许海鲜味 煮饮味道醇厚无杂味
湖北川字青砖 赵李桥11年青砖 汤色粟红 汤味顺滑 甜度有 药草味
喝茶这坑那坑,都抵不过自己坑自己这个坑深 哈哈,近段时间因大环境闲下来,把自己似有似无的喝茶爱好捡了起来,清理一下这些年为茶入手的各种东东,我的天,终于找到了自己费尽千辛万苦攒的那点私房去哪了。想想家里领导的N次批评教育还是有点道理的。应该虚心接受,但估计还是会屡教不改。
突然想试试红茶 英红,应该是两年以上的了 蜜香味还在,甜涩味也在 还是不喜欢不讨厌,喝呗
鸭屎香名俗香不俗 鸭屎香单枞走起,这玩意儿忒新不好喝忒陈也不好喝
酸梅汤口感的黑茶,工艺?仓储?原料? 老花砖醒了醒 茶汤的口味咋像酸梅汤 还是一杯调制得甜酸适中的酸梅汤 上次喝没醒,尾水有感觉梅子酸 这是哪里出了问题?万能的茶友
茶友们,简单的摆平花砖有些啥妙招啊 这茶针和这花砖今天战斗了半小时后,可能撬下来不到5泡的量,手受不了啦,这5泡先醒醒吧 茶友们在不添铡刀电锯手锯的情况下有摆平这种石头一般硬的花砖黑砖的妙招吗
好吧,疫情好转,要开始专心搬砖了 这阵子茶没喝出个啥名堂 茶,壶,碗,杯翻出了一堆 断舍离 茶留个十来种 壶留个三五对 碗留个一两对 杯留个一两套 其他的哪里翻出来的的滚回哪里去继续睡觉 有茶喝喝就好 专心搬砖了,趁还有把子力气的时候
今朝有茶今朝喝,明日事来明日事 我也是醉噶哒, 把一匝吃茶的路搞得咧像哒一匝试验场
夜茶樟香百两?走起 12年入手的这款百两,定制的三无 是不是和高马料有啥关系不知道 但我真的觉得这款有那种淡淡的樟木香 有些别的花卷我只是觉得是木香 这款甜甜的口感配合淡淡的樟木香 个人觉得还挺舒适 除了茶尘比较多而明显 我觉得这款是目前我拆了的盲盒中味道最好的一款 黑茶喝点啥味道的探索任重道远 鞋油味黑茶我好像没喝到过 倒是在一些大红袍里感觉有股子那味
肉桂香单枞走起 在广东喝茶,单枞算是绕不过去的茶
学黑茶的,去库存,千两饼走起 再喝07年黑美人天尖千两饼 微花,干茶香气不显,茶饼紧实,料子还算嫩,吧友说可能贡尖水平吧 汤色橙黄喜人,汤味甜,倒也没有茯砖的菌香 一款茶可能是得多喝几次,慢慢的搞明白一点好或者不好,慢慢喝慢慢学,总会比现在明白点的
被粘豆包兄弟诱惑着喝喝熟普 很久很久很久没喝过熟普了 看粘豆包兄弟最近好像和熟普杠上了 翻出这款2008年标为布朗料熟普开杠 熟普汤色重这应该是普遍现象 茶汤甜糯,入口柔软,无海鲜味 也木有啥层次感 一直不是蛮喜欢熟普,总觉得汤色前段酱油般的颜色 不过现在感觉和安黑有点搭
土法再烘焙单枞VS岩茶大红袍 用电烤箱低温烘焙了俩小时的单枞退了两个月的火 干茶闻着和大红袍类似 对比冲泡了一下 复焙后的单枞香气内敛入汤,水路顺滑 大红袍还是那个大红袍 个人觉得复焙单枞胜出 哈哈,这阵子闲得茶被我喝魔怔了
这些天拆过的花卷 陆陆续续拆了些花卷,个人口感排名按点赞多少为序 总的来说花卷还是挺有意思的黑茶的 不过样本还是不够多,以后把我囤的剩下的没开的全开了再来排排座
不拆茶了不拆茶了,坚决不拆了 不清不知道,一清吓一跳 这阵子拆了开了小四十样茶了 喝是没喝出啥名堂来,地方占挺多了 这得消停消停了,喝不动。 喝泡无名无花百两,争取一个月以上再不新拆新开茶了
煮一壶天尖庆祝摘星 这款混的安化县2012年推广茶, 一直放办公室对广佬们推广安化黑茶 奇怪了,今天这茶煮着怎么显得甜淳了好多 听说喝酒酒量随心情变化挺大 喝茶也会这样?
既拆之,则喝之 高马二溪方寸黑砖 貌似是薄片+黑砖的结合体 这体量真的很好,他们的外包装真的很LOW 投茶三小块,湿醒十分钟 汤色橙黄,通透。茶尘很少 入口顺滑,甜度不错,尾段有若有若无的青味 个人觉得和白沙溪5301芽尖的口感有点类似,只是更重一些。 说不上惊喜,也谈不上失望
景谷大白茶,有点意思 不知道啥时候入手的一个景谷大白茶小金瓜 普洱茶的工艺,白茶的长相, 红茶的香味,黑茶天尖的汤色 绿茶的叶底。普洱茶滋味 茶的世界真神奇,越来越觉得可以好好喝茶
代用茶又是个啥子 现在茶真的是五花八门,莓茶代用茶这又是啥
搬砖回来试新茶 今年的新单丛上市,潮汕朋友丟了两罐过来 试试味道咋样 条索看着过得去 用潮汕工夫茶的搞法 水茶比4:6,快冲快出 黄枝香型还正,汤色黄亮 入口香沉水,水顺,回甘较好 茶忒新点,需放放退退火 冲泡是真的要手快,一不小心超时,那个涩 这款过得去,又有一个半月的口粮了
新茶出来了呦 今年的新茶上市,拿拿味试试
这回南天,茶叶们可要安好 南方回南天季节来了,干燥剂和茶叶才配
换换口味,08年生普走起 08年国艳南糯山生普 小厂的出品有惊喜 干茶花蜜香,饼的松紧适中 茶汤橙红明亮通透 入口微甜,尾段微苦微涩,回甘生津 叶底肥硕,柔韧 当年应该存多几提,现在同款貌似入手吃力了!
一把茶刀一支茶针,百两拆点喝点 百两不切不拆掉包装,需要拆茶的时候剪掉一点竹子包装,一把茶刀一支茶针慢慢拆挺好的,剩下的相当于原包装继续存。有兴趣的可以试试。 就是稍微有点碎茶叶。
一壶一杯一盏,快节奏城市中的慢生活 泡一泡老生普,庆祝一下解封了的小确幸
能喝不惊喜的25年+花卷 茶针硬怼下一泡三无老花卷 干茶紧实成一体,看不出单体茶叶 淡淡的木香,无异味 洗茶两遍湿醒十分钟 98度水200C紫砂如意冲泡 茶汤明黄油润,茶尘较多 茶汤入口顺滑,甜度较高,尾水显涩,能化开 六泡后叶底革质感明显,油润,切碎工艺 不过不失吧,应该出身一般,年代加持了一点 能喝不惊喜
25年+的花砖试试 花砖貌似还没试过 这三无花砖25年以上了肯定是有了 原想拆了它,鼓捣半天拆了个小角,够一泡的量吧,放弃继续拆了 咋这么硬扎,茶针搞它不赢 看着好像里外料一样,梗不多 先醒醒,今天夜茶就他了
从芽尖到边销,感觉还是花卷有惊喜 陆陆续续浅尝了半年安化黑茶 从芽尖尝到边销茶尝试了二十多三十种 个人粗浅的感受,觉得还是花卷茶系列的味道更丰富而有层次 今天慢慢的泡了泡百两 沁甜樟香水韵皆有体现 搞不懂山头,凭口感喝吧
十两花卷应该是安黑传播推广的不二之选 个人觉得十两花卷是安黑最能吸粉的产品 工艺造型独特吸引眼球 卫生质控相对容易把握 单体大小适中,拆茶有趣味,品饮无压力 拆半拉子白家2015年十两 味道汤色都还行
喝存茶如同开盲盒,惊喜和惊吓不知道哪个会来 上次拆的白家黑砖稍有失望,稀碎的叶底,巨多的梗。 昨天拆的这个竹筒茶挺惊喜的 干茶有茶香无异味,也好像香味和竹筒木有关系 汤色酒红,是真的漂亮 茶汤入口苦感和回甜都十分明显,强刺激性茶,回味是真的不错 这茶原料应该还行,巨经泡,二十水后汤色不变,茶味苦感浅了不少,甜润顺滑无水味 叶底活性强,挺显嫩 这个盲盒算是开对了
闲着做点手工活 哈哈,翻出来了好多年前入坑时囤的紫云祥竹筒茶 标注为勐宋古树茶,紫云祥也貌似是好汉吧 闲着也是闲着,做下手工活,拆点岀来醒醒试试味 08年的年份是有了,仓至少没坏 就看当年这茶是个啥了
慢下来喝喝茶 慢下来就慢下来呗,喝喝茶也挺好的
居家办公日 霍霍存茶时 早就想开了他试试味 2011年白家400克黑砖 有洒面,砖压得不松不紧 无花,干茶有香无异味 湿醒十分钟 茶汤橙黄,微甜入口顺滑 可喝可喝而已
安安静静喝点茶,不给防疫添乱 听说喝茶对防疫挺好的 来泡2009年南糯山生普 汤厚味醇 愿早日战胜疫情
黑茶白茶都是茶,一样喝不明白 闲着翻出几饼标注为2010年的无厂家标识的白牡丹,朋友从福鼎带过来的,到我手应该是四年左右,看着挺新,大佬们掌掌眼,这茶咋样,怕被劝退。
拆不拆呢,这是个问题 闲着就想拆茶试试,拆了又喝不动这盲盒拆不拆呢,这是个问题
盲盒拆不拆呢 闲着就想拆茶试试,拆了又喝不动 这盲盒拆不拆呢,这是个问题
有点小花的千两饼喝喝 黑美人所谓天尖千两饼 叶底看着用料是不咋老 这饼子和一些茯砖放一起,花是会传染的吗 这茶甜度有,尾子苦涩也有 凑合着喝吧
煮就对了之煮安茶 老安茶煮煮应该是可以的 汤滑甜润,没感觉香
生普还是不煮了,冲泡 09年小厂布朗山生普茶 霸道喜欢
好吧,还是煮茯茶吧 安安静静煮点茯茶喝
煮就对了之煮普洱茶生普 2019年7542煮起来 生普煮着喝还有点意思,味道还挺好,不苦不涩,香也在。 这个可以有
哈哈,试试土法焙茶 有点单枞味道不怎么香了,试试用电烤箱焙焙火: 电烤箱温度调到80度左右化冻档两小时 茶香是烤出来了,过几天试试味道 成了完成了一次科学试验 没成反正这点茶已经不香了 喝点茶容易吗,哈哈
老普洱老黑茶还没喝懂,陈白茶陈岩茶又已登场 最近怎么好多朋友推荐喝陈年岩茶 找了几款十年陈左右的的岩茶试试风味 喝汤滑沉香?搞不明白。 标注为梅州飞天马茶业的2012年特级大红袍 没喝出来个名堂
煮就对了之安化黑茶百两 厂名叫新兴茶厂的小厂百两。年份还是有的,11年左右的吧 茶汤色泽明黄油亮,木香入汤,入口甜鲜 茶底嫩度挺好 我觉得十多年前安黑市场的产品,不管大厂小厂可能相对原料更好更真,工艺和卫生嘛就有点一言难尽,靠手气!当然现在也貌似没改进很多。
煮就对了之安化黑茶老天尖 2012年对外礼品茶,天尖 还是煮省事,简单快捷,味道大体可以体现 茶汤橙黄,入口甜润 叶底匀称,活性还行 个人觉得黑茶的三尖是最没自己特点的茶 没有花卷的有趣包装,也没有茯砖金花的独特 而且天尖貌似对标那些嫩叶甜润口感的茶是真心没有优势 剩下松烟香的特点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特点 仅为还没喝明白茶的个人觉得,
黑茶的黑砖茶也忒经泡了吧 我感觉黑砖茶真的是不适合一个冲泡着喝,十克左右的黑砖茶冲泡了十几泡,色味不减,感觉还很有潜力,真心喝不动。经泡是黑砖茶的特点吗?
煮就对了之煮边销黑茶 广东这几天冷得有回到了湖南的感觉 煮壶边销喝喝 标注2006年金峰茶厂的1800克边销茶 干茶看着叶子稀碎,有干金花 煮着药香浓郁,茶汤厚重,汤色红润油亮 入口有枣香,甜度明显。奇怪的是为嘛尾子还有弱弱的青味。这茶16年可是实实在在的在我手上。 想想2006年我从湘入粤,由体制内到体制外改变了好多。那时候我甚至连茶都不喝。 茶陪我慢慢变老,岁月静好,挺好。
传说中的樟香黑茶? 哈哈,我用一支茶针单挑了一支百两 三无产品,12年和朋友一起定制的,我记得当时一批定制了几支百两和一支千两,百两咋就被我弄只剩下了这半支了。这茶我木有开喝啊。 撬开这支茶,樟香明显,就是那种淡淡的樟脑丸味道,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樟香吧 洗茶两道,湿醒了二十分钟,开泡! 茶香入汤,从喉咙到舌尖都能感觉到甜。很舒适的感觉。尾子上有苦稍现,很快能化开。 茶汤橙黄油亮通透,厚重粘稠,溅手上有粘手的感觉。但茶汤底部有茶尘。坚持了十泡樟香和甜还在。 茶底深褐,油润革质,轻搓不糊不烂 哈哈,口粮茶稳了
请教一下大佬们黑茶的樟香 大佬们,黑茶的樟香是因为工艺,原料还是仓储出现的呢。樟香是黑茶的一个品饮指标吗?
管住手 去库存 这岩茶也可以长期保存了,不管住手会茶进人退,房子不够用了。 去库存标注为石门潭茶业的11年百两 茶汤木香明显,回甜强烈 黑茶喝什么味,目前还没完全悟出来
煮就对了之煮岩茶 一款三无水仙煮煮看 干茶看应该是中火以上,条索不咋匀称 煮出来香气浓郁 茶汤金黄,甜度很强 叶底乌漆麻黑 煮出来喝喝也行
煮就对了之煮黑茶茶砖 这个茶上次冲泡了一回,被他的包装影响了心情,今天煮煮看 2020年的茶 其实这款茶的小份量包装还挺使人省事的 干茶茶面有油润感 茶汤金黄,无烟味,入口甜,尾子有青味,叶底嫩,梗少 茶我的感觉还行
元宵节快乐 茶友们家乡的元宵和汤圆是一个东东吗? 湖南北部元宵是糯米粉滚馅一层层滚出来的,外地好像很难找到,只有汤圆。
乱喝茶之白茶福鼎白茶 说起来还真的没怎么喝过白茶 今天喝一款标注为2011年的福鼎白茶 粗技大叶让我有点晕,这是正常的吗 干茶无明显茶香,茶汤有青草香 茶汤干净色亮,入口清甜,有鲜爽感 可算是喝上白茶了
假期喝茶之安化黑茶云台千两 假期咋过这么快,明天就到了开工日 老家喝茶的朋友老是鄙视我乱喝茶,这次为了教育我一泡茶单独一个快递给我怼过来,说的是这茶一泡难得,让我好好喝,喝点茶搞得我好紧张的,我好好喝还不行吗。 我不知道云台崖2011年云台山料千两是不是在黑茶的江湖中有点地位,为了对得起快递费,喝呗! 洗茶两遍,湿醒十分钟,200C紫砂井栏壶开搞 一二三道茶茶色淡绿,味道清甜,无香,应该是茶沱沱还没泡散。 第四道茶色开始金黄,木香明显,茶汤入口甜润,看茶沱沱散了快一半了 看着这茶一幅很经泡的样子,估计得坚持蛮久,有点喝不动了。 茶还行(茶是真的不错),问题是也就这一泡,我要是喜欢上了,我的朋友你咋整。我得懂事啊,哈哈 祝明天开工大吉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