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之巅 虞山之巅
关注数: 0 粉丝数: 32 发帖数: 3,433 关注贴吧数: 2
日本长崎核爆现场图片! 1917年8月6日,山端庸介出生于当时为英国殖民地的新加坡,生于一个摄影世家,其父为朝日照相器材公司的老板。1925念,山端随全家搬回了东京,回到了日本本土。其间公司的生意在其父的经营下蒸蒸日上,其分店甚至扩展到了大阪。到了山端18岁那年,他从父亲手中接过了一部Leica 35毫米照相机,随之伴随他一生,而山端的正式摄影生涯就此展开。1935年底,山端加入了日本新闻与咨询局,开始担任摄影记者的职务。在和中国的战争开始后,山端作为战地记者被派往前线,在上海一直工作到1941年4月。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被调往海军新闻局,先后去过香港、新加坡以及马兰西亚进行摄影工作。1944年被又被调回本土。随着战争局势的恶化,山端也感触到了日本末日的逼近。1945年1月27,山端家的公司在B-29的空袭化为废墟,母亲在空袭中丧生。1945年8月1日,山端被派往西部军区新闻局报到。8月5日,在广岛遭到原子弹袭击前4个小时路过了广岛。8月9日,在接到了长崎也遭到了原子弹袭击后,被军方立即派往当地,进行实地取证,成为了第一个到达长崎的摄影师。美军在长崎投下的是MK3型原子弹,代号胖子(Fateman),当量为2万3千吨。4万2千人当场死亡,核爆后数年另有将近7万人相继死亡。整个城市超过3分之一的市区被彻底摧毁。8月10日,山端于凌晨抵达了已经被夷为平地的长崎,在下午离开冲洗胶卷。而他的所有照片立刻被军方封锁,禁止外传,理由是对国民士气有消极影响。直到战后8年也就是1952年,山端庸介的这些照片才得以重见天日得以出版
苏州大学大一新生军训第一天猝死 军训是每个大学新生入学后的必修课。8月24日这天,是苏州大学新生入学军训的第一天,19岁的李力(化名)在军训期间突然倒下,被送到医院时他已经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新生猝死 李力,19岁,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的大一新生。8月24日,在学校军训中,他匆匆地离开了人世。 当天气温35摄氏度,天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当天上午,按照苏大的传统,校方在军训前会开一个训前动员大会,让新生们明白,军训不仅能够磨炼意志,还能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下午两点半,军训开始。据苏大机电系的新生介绍,当天下午的强度不是很大,只是训练一些基本的步伐,在五点半左右就结束了。 这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位目击者告诉记者,当时李力刚刚走过苏大北校区的天桥,就突然倒在地上,喘着粗气,满头冒汗,紧接着就是昏迷。他身边的教官察觉到不对劲,立即将李力送往医院抢救。 8月24日晚上9点,记者赶到苏大附属医院急诊室,李力正在抢救室接受抢救,急诊室的一张病床被他小山一样的身体“塞”得满满的。据医院护工张先生说,李力送来时他们本来用普通的担架在急诊室门口接病人,谁知窄窄的担架根本装不下这名“巨型”学生,最后护工推来了抢救室里的病床,用了五六个人才把他推到急诊室里。张先生估计李同学的体重快要接近150公斤了。9点半,李力经抢救无效身亡。12点半,李力的尸体被抬出ICU抢救室,记者看到他的手指已经发紫。 记者在急诊室门外见到了苏大的几位工作人员,他们抽着烟,神情紧张。其中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学校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发生过军训造成死亡的事情。 儿子的死,对李力父母来说,显得是那么突然。 李力,无锡人。这是一个还算富裕的家庭,一家三口,日子过得也很幸福。今年暑假,李力考上大学是全家人最大的欢乐。但这个夏天却成了他们和儿子阴阳相隔的分水岭。8月22日、23日两天,是苏大新生报到的日子,李力的父母满怀喜悦地送儿子来苏州念书,23日上午刚刚离开,再见到儿子的时候,儿子已经停止了呼吸。李力的母亲呆坐在急救室的外面,已经是欲哭无泪。李力的父亲说,晚上6点接到学校的电话后就立刻赶来了,他没有办法接受这个事实。 昨天下午,记者又来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该院底楼的急诊接待处,记者看到登记簿上清楚地写着:李力,19岁,中暑晕倒等字样。 通过再三联系,一名知情人告诉记者,这名学生身体条件比较特殊,因此死亡原因除了天气比较炎热之外,也有可能与这名学生自己的身体存在病变有关,但“具体原因现在还不好说”。 校方说法 李力的死,在苏州大学内部引起了震动。昨天,记者前去李力所在的材料工程学院采访时,学院老师告诉记者,校领导和院领导正在就此事开会,具体情况不便透露。 昨天上午,记者在苏大北校区的操场上看到,新生们的军训仍在继续,唯一不同的是,在学生军训的同时,有几位警察在周围巡逻。苏大一位辅导员告诉记者,新生军训一般15天时间,每天训练6小时。训练项目包括队列,军体拳等。 在操场边,记者偶然发现两名身穿迷彩服的女生坐在一旁,并没有参加军训。 对于李力的情况,其中一名女生称不太清楚。她告诉记者,她是机电工程学院大一新生,因为身体不太舒服,因此下来休息。关于此次军训,该女生说,8月24日上午开完动员大会后,下午就开始军训了,“今天才是第二天”。 “军训前有没有进行体检?”记者问。该女生回答说,她没有看到体检的通知,“大概还要过一段时间”。“如果身体不舒服怎么办?”记者又问。“如果身体不舒服,你可以举手报告教官,然后可以休息。不提出来,老师当然不知道了”,她说,军训第一天,她就感觉不太舒服,刚才学校里的医生也来询问了她的身体情况。 苏州大学宣传部王部长告诉记者,关于李力同学的不幸身亡,校方和学生家长之间正在进一步协商中,学校是不会推卸责任的。最后的协商结果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公布出来。 苏州120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说,训练中人的体力消耗较大,学生训练前应做些准备活动。如果学生在军训中出现心慌、憋气等症状,校医应立即测量血压、心率,休息一会儿后如果症状仍没有缓解,应迅速拨打120求救。
一个德国市长和一个中国县委书记的对话(转贴 ) 事发一次国际电视电话会议,关于招商引资的会议。中国某县希望与德国一个市成为“兄弟城市”近而吸引外资,投资建厂。德国人也对这个项目充满了期望,双方就用国际电话会议的方式进行了一次意味深长的对话。 开始中方对德方为什么不亲自来中国会谈而用国际电视电话会议的方式来会谈感到奇怪。但碍于是外宾而不好意思细问,经过一翻周详的准备后,会议开始了。 就像所有招商会议一样,中方详细的介绍了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党的要求和这个县的人口,经济结构,和特色行业等,德方也开诚布公的对资金和所要投入的行业在国际上的行情等做出了详细的解释。但同时德方对中方的报告却深感不解,而中方也对德方的与会人员的构成感到奇怪。因为德国人认为中方的报告空洞,有75%是在讲国家的政策好,党的政策优惠,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地~~~~~只有25%的内容被德国人认为是“可信和必须`实用”的,其他的是在浪费“电话费”。中方在看德方与会人员名单时,发现除了该市和厂方的领导`相关专家之外,还有一个烤面包的厨师一个水管工还有一个家庭妇女。 会议进行到最后,是双方主要领导的谈话。中方的县委书记终于忍不住好奇心,向那位德国市长问了藏在心中的问题。 “市长先生,您为什么不带人来实地考察一下呢??”县委书记问 “虽然是贵方主动要求邀请我们来,而且愿意负责一切费用,但我们也考虑会给贵县的预算带来负担,贵县的纳税人没有义务照顾我们,而且如果这样还可能影响招商的公信性和我们的判断力。”市长微笑着说 “预算~~??!哦”县委书记说“我详细的看了一下贵方与会的名单,怎么还有些无关人员呢??” “什么无关人员??”德国人好奇的问 “一个厨师一个水管工还有一个家庭妇女” “???他们是市政监督人员,没有他们的监督和市议会的支持我无权做任何重大决定”德方市长严肃的说“他们是纳税人的代表,这个项目的决定权也有他们的一份,他们同时还负责监督本次会议是否有舞弊行为和考察我的办事效率” “~~~~!”中方全场鸦雀无声 [size=3] 在会议的最后德方热情的邀请中方有空来德国参观考察,我们的县委书记一口答应,同时我们也邀请德国市长有空来中国转转,可德国人却犹豫了一下,没有马上答应。 “首先感谢贵县的盛情邀请”德国市长说“今年可能不行了,因为本年的市政预算没有这笔预算,而且我也不能随便向议会和市民乱要拨款,但明年我会把此时以预算案的形式提交议会商议,或者等我不是市长了也可以自费去中国旅游~~” 国人们无语~~~ 会议结束了,招商的事情基本上定了下来。在豪华的庆功会上,县委书记悄悄对县长说:德国人真较真,太认死理了。一点不会灵活变通,以后能和他们合作愉快吗??县长:没事,老外好蒙~~~ 与此同时在德国一间朴素的会议室里,与会的德方人员正在畅谈未来的投资计划。 “感谢你们今天的参与,耽误你们今天的工作时间了,相关的误工补贴将在下个月发到各位的社会福利帐户上”市长对厨师水管工和家庭妇女说。 “市长先生”那名妇女说“我对这个投资保留反对意见” “为什么呢?太太?” “那些中国官员花钱是否有些太大手大脚了呢?把我们的钱放在他们那我实在不放心,他们连本国纳税人的钱都不珍惜有怎么珍惜我们的钱呢??” 德国人无语 据说德国的化学工业和矿产行业以管理严格规范而著称,23年来从未发生过重大事故,在煤炭等高危产业中,平均每年死亡0.07个人,而能源的利用率却远超过中国。 德国人的固执和较真是出了名的,这曾经也是国人嘲笑的资本,但细细想来,我们好像在关键问题(食品安全 环保 矿难 民主建设 法制建设 教育 医疗改革 ~~) 上很少较真,而在鸡毛蒜皮的小事(明星绯闻 超女~~)上却爱斤斤计较。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