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il_Jin Devil_Jin
关注数: 1 粉丝数: 10 发帖数: 1,526 关注贴吧数: 1
弟子规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解说:《弟子规》是孔圣人的教诲编成的。首先讲究孝悌,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讲信用;要平等仁和并亲近有仁德的人并学习。如果还有余力余遐,应学习各种有益的学问。〈入则孝〉原文: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茍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茍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解说:父母叫唤我们时,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父母教导我们时,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为人子女,要对父母嘘寒问暖,并每天早晚两次向父母请安。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事情虽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东西虽然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偷偷的私藏起来,被父母知道了,父母心里一定十分难过。父母亲所喜爱的东西,当子女的都应尽力准备齐全,父母所厌恶的,都该小心排除。万一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一定会给父母亲带来忧愁,我们的品格有了缺失,会让父母亲感到羞辱。父母亲爱护子女,子女能孝顺父母亲,那是极其天然的事,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呢?如果父母亲讨厌我们,却能够用心尽孝,那才难能可贵。父母亲有了过失,子女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则要恳求父母改过,即使招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当父母亲有了疾病,熬好的汤药,做子女的一定要先尝尝。不分白天或夜晚,都有应该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父母太远。当父母去世,必要守丧三年,守丧期间,因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伤哭泣起来,自己住的地方也改为简朴,并戒酒茹素。办理父母的丧事不可草率马虎,祭祀时要尽到诚意。对待已经去逝的父母亲,要像对待父母生前一样的恭敬。〈出则悌〉原文: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馀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近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解说:兄弟相处要把身外所用的钱财物品看轻点。少计较,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讲话时不要太冲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日常饮食起居中,不管是吃喝还是其他,要请长辈先用;如果和长辈坐在一起,要请长辈先坐;如果和长辈走在一起,应让长辈先走。长辈呼叫人时,自已听见了,要替长辈去传唤,如果所叫的人不在时,自己应当回来报告长辈,更能进一步请问长辈,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事情。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在长辈面前,不要表现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走路时遇见长辈,要赶紧走上前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没和我们说话时,就先退在一旁恭恭敬敬的站着,让长辈先走过去。如果自己是骑马的,遇到长辈就应该下马,如果乘坐车辆就应该下车,让长辈先过去,等待大约离我们百步的距离以后,自己才上马或上车。如果长辈还站着,年幼的我们不应先坐下来,如果长辈坐着,允许我们坐下时才可以坐下。在长辈面前讲话,声音要低,但是回答的声音,低到听不清楚,那也不适当。进见长辈时走路要快点,动作表现得很礼节,等到告退时,要慢慢退出。长辈问话时,要站起回答,眼神注视长辈,不要左右移动。对待叔叔伯伯,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恭敬,对待同族兄长,要像对待自己的胞兄一样友爱.
文章节选 ...不论任何国家民族,真实的事物一定会得到认同,我幷且要提醒各位「不要迷失方向,努力朝着正道前进」的重要性。各位年轻朋友,我想你们都抱持着「我要比人强」的想法而开始学习空手道,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我却宁愿各位将这种欲望当做一种原动力,持续不断地练习。不断努力的结果,会不知不觉地越练越起劲,也会增进自信。这时「我要比人强」的动机,已经不再是重要的了,而你将会发现原来自己拥有完成一件事情所需要的努力和耐力。 所谓的「强」,是指在一个人还没有意识到其存在时,已经开始真正地成长、茁壮。一个空手道高手,也一定是个身心俱全的人,而且段数越高,其人品也越加成熟、稳重。相对地,一个心理不健全的人,应该不能完成艰苦的空手道训练。身为一个武术家,我希望各位能好好体会这此话的涵意。 各位,所谓「空手道」,就是贯彻一种从人们赤手空拳的姿态卫生出来的武术,而藉以锻炼成能够超越一切难关的强健体魄,以及无畏挑战的坚定意志。然后秉持一颗诚恳爱人的心,才能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请你们借着练习空手道,培养出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邻人,热爱人类的心,以及严以律己,谦虚服务的爱国精神,这些德行对于一个即将踏入社会,服务人群的少年朋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的社会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诱惑,请各位杜绝接受这些引诱,好好听父母亲的话,专心锻炼自己的体魄,这将为你的生活提供无比的信心和勇气。(以上节选自极真空手道创始人大山倍达的文章)
《五轮书》 宫本武藏总序  我务于“二天一流”兵法之道十数年。而今觉得应该把这些心得录于纸上,这对于我来说还是第一次。在宽永二十二年十月份的头十天里,我登上了在肥后境内的岩户山,拜倒在佛陀的面前,向天致礼,向观音祈祷。我是熊本藩细川越中守忠利大人的一名武士,今年六十岁。  自从年轻时我就致力于兵法的研究。我第一次决斗是在十三岁那年,我击败了一名新当流的兵法家有马喜兵卫。当我十六岁那年我击败了另一名但马国秋山的怪力兵法高手。二十一岁时,我去了京都,在那里几乎跟所有的流派都交过手,未尝败绩。之后我周游各国,不断和全国各种流派的兵法名家决斗。自我十三岁那年到二十八岁,决斗凡六十次,从未败北过。  当我三十岁的时候,我回顾昔日的战绩,发现这些胜利并不意味着我已经达到兵法宗匠的境界。这也许是因为我欠缺兵法的才能吧,或者是天数如此,也有可能是其他流派的水准太差之故。于是我日以继夜地寻求着兵法的奥义,当我五十五岁的时候,我终于领悟到了所谓兵法的精髓所在。  于是我不再刻意寻找特定的修炼方式,而是触类旁通,带着揣摩兵法的心思去练习很多方面的才艺,全部都没有老师的教授。在写这本书时我没有引用佛经或者儒家的典籍,也没有参照旧的战史和兵法书。我是由着自己的想法去解释“二天一流”的真意的,即所谓的“自然之道”。十月十日深夜寅时作。地之卷序  兵法乃是武者的艺术。大将必须决策兵法,而部队则应该了解大将之意。今天已经没有能够真正理解兵法真意的武士了。  世间有无数种道。释道中有救赎之道;儒道中有学习之道;医者之道、徘人之道、茶道、弓术之道等无数才艺技巧。每一个人都挑选自己喜好的方面而行之。  据说武士之道兼具“笔”与“剑”两道之妙,身为武士应该在这两方面都颇具心得。即使一个人没有天赋异禀,只要坚持不懈地在这两方面努力,他也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武士。一般来说,武士之道是不屈不挠,决心向死的。虽然不独武士,僧侣、妇女、农夫和秽多们同样乐意为尽忠或者雪耻而死,但两者的意义其实是不一样的。武士学习兵法是基于超越人类的极限。从刀剑交错的个人决斗中,或者是大规模的合战中,我们可以为我们的主公获取力量和名望。这才是兵法的奥义之所在。第一章、兵法之道  在中国和日本,道的鼻祖被称为“宗师”,武士必须了解这一点。  最近很多人都得到了兵法家的称号,但他们中大部分人只是击剑者而已。熊本藩的细川越中守忠利的家臣在梦中得到了神灵的指导,基于在各国云游教授和学习兵法的经验而创建了他的道场,这是兵法的新意。  在古代兵法中,一共有十种能力和七项技巧是属于合用的修炼。这对击剑当然是有益处的,但这还不够。局限于击剑的技巧是无法窥破剑法的精髓的。  当我们观察商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商人们使用器具去卖他们的货物。比如果实和花,果实要比鲜花要少。因为商人的教授和学问都只注重鲜艳的色彩和炫耀自己的手段,尽全力去催促花尽快开放,他们关心利润。有人说“不成熟的策略乃是顿挫之源,”是的很有道理。  人生在世有四种活法,即所谓“士农工商”。  第一种是农夫之道,他使用农具,用眼睛去观察春秋的更替,季节的变化。  第二种是商人,酿酒师收集原料然后酿造成酒以维持生计。商人的生活风格就是无时不在谋取利益。这是商人之道。  第三种是贵族武士,他的生活之道就是挥舞武器。武士之道就在于主宰他手中武器的力量。  第四种是匠人。木匠之道是变成使用木工器具的达人,首先保证他的计划无误,然后按照计划行事,就这样度过他的一生。  这就是“士农工商”的生活之道。  评判木匠的作品是和房子联系到一起的。贵族的房子、武士的房子、四民的房子、房子的废墟、房子的重建、房子的风格、房子的习俗和房子的名字。木匠完全按照事先拟订的计划来建设。兵法也是一样,有一个战役的计划。如果你想去学习战争的艺术,就需仔细考量这卷书。教师就好比是一根针,而训练则是一根线,你必须不停地练习。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