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P橘猫ლ 正义的手残帝王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40 粉丝数: 962 发帖数: 11,573 关注贴吧数: 40
我怀疑某些人是不是对于dubstep有什么误解 上次因为截图暴露了被怼人的信息,那我这次也干脆不截了拉倒,反正我相信这事儿说出来应该能引起一部分吧友的共识。 楼主本身加了一个launchpad群,偶尔会去里边看看 其中有个人,很活跃,群主给了个特殊称号叫“真.萌新”,但事实上这人在那个群的地位已经是大佬级别了。 这人很喜欢表明自己立场,很有个性,我喜欢,他早就说明了自己是玛丽莲曼森的粉丝,而且经常在群里谈到玛丽莲曼森。 但今天,他发表了一段近乎睿智的言论,我忍不住过来发这个贴。 群员们在讨论曲风,说哪个哪个更炸一点,他立马就说:“dubstep!” 我直接指正“dubstep要说炸也得看是哪个分支,放到skream那个时期dubstep和炸还挂不了钩。” 他给我的回复是:“看记录。” 我的确没看前面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只了解了个大概,但看完以后,他的确只说了这么一句话“dubstep!” 对比于其他人说的“future bass”和“pro house”以及“Big room”,我认为他的意思应该是相比以下dubstep更炸,但是哪怕是这个意思,他的论点也不成立。还是我那句话的道理。于是我继续指正。 睿智直接口嗨,“dubstep难道还有不炸的?” 然而了解一点都知道,传统的 UK garage dubstep以及后起之秀——Riddim dubstep的确不炸。 结果他又补了一句:“你去听听曼哥的歌就知道dubstep有多炸了!” Excuse me?玛丽莲.曼森和dubstep有个毛线关系? 随后我就明白了这个所谓的大佬不过也只是个不懂装懂的睿智而已。 dubstep尽管不如house,disco,trance这样子的老牌曲风来的“历史悠久”但是20多年以来的发展,让dubstep拥有了UK Garage dubstep/Medolic dubstep/trapstep/riddim dubstep/metalstep/deathstep/brostep这样的分支,难道说因为某些分支的“炸”成为了主流就能以一概全? 不是人人都听得懂dubstep,同理,techno/hardstyle/hardcore等曲风也是如此。 如果只是跟风听,请把自己归类为普通听众,不要说自己是粉丝装的有多了解谢谢 我也不敢说自己是大佬,我也只能说我对于bass music的了解不过是入门水平,但仅仅靠我所掌握的信息就能啪啪打脸,可见其对于dubstep的误解。 这样的例子不是少数,到现在还有多少人认为Skrillex和刀党是做dubstep的? 还是那句话,希望一部分人搞清楚普通听众与粉丝,个人粉丝和乐种粉丝的区别,被打了脸丢的是自己的面子。
我必须得矫情一波了 首先要说声抱歉,下周有点事原先那个最伟大DJ的下个榜单有一阵更新不了了,望见谅 但这次在遇到一些事以后,我开始同情一些DJ的经历了 周三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饭时,看见了几个老哥,最年轻的貌似就20出头最年长的看起来三十几岁,每个人都拎着个大箱子,中间有两位的箱子上还有icon和pioneer的标志,然后我意识到了这几位是几个DJ同行出来聚餐了,套了个近乎聊了两句。 这几位都是在徐汇区的夜店和俱乐部当DJ的,但是并不是驻场,楼主我不是制作人偶尔也就玩玩所以只能问问他们 然后我发现DJ这个行业真的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酷”甚至有点憋屈,在聊天过程中我了解到,这几位都是拥有网易云音乐人认证的,有一些甚至还有自己的自媒体。 他们不是读不成书的问题学生辍学后才改行的,中间一个小哥甚至是大学毕业了本来还准备读研的,出于对于电音的热爱他们买了自己的碟机,开始做DJ,工作的时候认识了对方。但是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除非你打出了名气,成为了驻场DJ,要不然说到底你还只是个混子而已。 “我们这几位,再加上其他几十个人,建了个群,都是同行,哪家场子需要我们了,我们就去试试看碰碰运气,这家不行换一家,但有很多时候基本上都是泡了汤,要知道我们中有一些还是特地从无锡过来的,很不容易,一晚上没事干还不够油钱,真的很扫兴。”这是其中一个黄发DJ的原话,“为了多得到工作机会,我本来没有染发,发型也很正经,但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加有underground气场,才去染了头发。” 这几位DJ里做的最顺的一位赚的最多一次也不过一个月赚了一万二(还是靠一晚上跑好几个场子赚来的),看起来很多但是在上海这种地方,况且还是市区,也只是勉勉强强,而且那个月后来他还得了胃穿孔,看病也花了不少钱。 此外我还了解到,他们一般都按自己喜好播放曲目,以pro house,big room和bass music为主,“我很喜欢big room,但是有时候一些顾客会强硬要求我打一首“DJ”,我不想成为土嗨,但是为了生计我只能这么做。” 而且在他们谈恋爱时,当对方或者对方家长了解到自己是个DJ时,往往都会以各种理由搪塞,最后分手。 “玛德劳资三年前好不容易到了快谈婚论嫁的地步了,后来见了家长知道我是夜店里干的,愣是把我轰了出去,到现在32了都还没谈恋爱,估计这辈子都快单着了”这是中间最年长的那位说的。 除非他们也成为了被我们津津乐道的电音圈明星级别DJ,不然他们还得继续苟活下去,过着并不快乐的“追梦”日子 一些人对于DJ这个职业的误解,看似是小事,但是对某些人来说,造成的影响是难以想象的。各行各业都不容易,都是出来干的。 希望某些小白积点德,不要在网上遇到不出名的民间制作人/DJ时冷嘲热讽,都是这么过来的
事实证明一个好的DJ/制作人除了职业操守还得学会做公关 其实也不能算是新闻了,毕竟是这个月好久以前出的事了,有两位非常优秀的DJ凉了,可能这辈子都听不到可以比肩他们以前的作品的新作了 一个是bass界的大佬级人物Datsik(2017年百大dubstep排名第8),还有一位是house界强势来袭的新人Tom Swoon(2017年百大排名47) 前者因为草粉与逼迫女粉吸食du品被声讨,如今不仅付出了金钱上的损失还遭到了众叛亲离的下场 后者因为饮酒驾车导致车祸最终一死一伤,审判下来即将面临12年的牢狱之灾。 虽然说这并不是电音界仅有的现象,但不少DJ和制作人们都在出名以后,飘了 真的不是扯什么情怀,三四年前的百大行列中,并没有那么多的负面新闻,而时光步入2016年以后,枪手事件,到嘴臭事件,再到烟鬼成员Alex出轨事件再到如今两位DJ的刑事案件,有些人真的很不像话,哪怕是像潮爷和塔叔这样的声名显赫的前辈也传出了打假碟的丑闻。 确实,娱乐圈内的职业不能拿一般的眼光去审视,DJ相比其他的职业确实没有那么地“正经”,但起码它是个职业,如今的很多有名的DJ与制作人们,已然没有什么职业道德可言了,出于防止被喷的原因我也就不点名举例了。很多的DJ在出名后都因自己的功名而忘记了自己是个公众人物。 事实证明形象公关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小觑,DVBBS之前传出草粉丑闻时形象公关做的真TMD好,现在基本没人提了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本来不想发这个帖子矫情一波,但是Datsik作为我很喜欢的一位bass大佬居然就这么凉了让我有些唏嘘。这些污点遍布的DJ们就这样甘心让自己从万众偶像成为众矢之的。 电音圈变得没有那么干净了,这是实话 不要和我说什么“你在这边说又没什么用,有本事当人家面去说”之类的话,我要是不发这帖,还有些人对这些污点视而不见,这些污点是让我们这些电音粉唏嘘的黑历史。
关于现象级电音 可能很多小伙伴们不知道现象级电音是个什么东西,这是楼主自己对于某些电音的定义名词,这些曲目大多数本身并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但是因为某个特殊现象某种特殊原因莫名其妙就大火了,好比以前大火的抽烟神曲(尽管楼主个人的见解并不是很想管它叫做神曲)《Time》,因为某些关于岁月沧桑的回忆视频配乐而大火,几近成为了一首烂大街的作品,U know,中国智障哪家强,南抖音北快手。但是更多人只是去听这首歌,并没有很多人去了解MKJ这位制作人(当然确实没啥好了解的,出道那么久从来没进过Top 100 producer榜单),还有几个典型的例子比如The Fat Rat的《Unity》和DJ Faded的《Fade/Faded》两者都是因为游戏配乐而火,本身并不是什么优质作品,但莫名其妙成为了大多小白的入坑曲,而且被他们捧为神曲(让《sandstorm》,《strobe》这些真.神曲颜面无存),同时也因为极高的播放量和评论量变成了小白们攀比的工具,细想一下其实是一件令人发指的事情,我不是说这些歌怎么这么,的确,它们不是佳作,甚至有些还是粗制滥造的作品,但你也没法说他难听是吧。随着现象级电音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小白也就诞生了,普通听众对于佳作以及真正的神曲的辨析力也就被扭曲了,所以在我的眼中,现象级电音应该是要被抵制的,一首歌,它可以不火,但是要是火了却造成了负面影响,它就不该火........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