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沥的小曦 淅沥的小曦
关注数: 17 粉丝数: 75 发帖数: 1,850 关注贴吧数: 23
铁路专线  8月15日,历经6年建设、全长10.67公里的达州经开区铁路专用线正式通车。 据悉,这条铁路由达州瓮福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建设,在河市站与襄渝线接轨,专用线全长10.67公里,全线建设桥梁9座,跨越公路桥4座,涵洞18座,隧道1座,总投资9.67亿元。设计运输货物包括磷矿石、磷精矿、铁矿石、煤、磷酸二铵、磷酸盐、钢材等普通货物及合成氨、甲醇、二甲醚、硫酸、磷酸、硫磺、煤焦油等危险化学品。 达州瓮福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将以达州经开区专用铁路及其配套场站为基础,极力构建秦巴地区的大宗物资集散中心;充分利用毗邻大型化工企业的危险化学品贮运设施,着力打造秦巴地区最重要的危险化学品贮运中心;实施“变货场为市场”的运作模式,形成秦巴地区铁路快运集散中心,达到AAAA级物流企业规模,建成生产服务型铁路物流中心。 据了解,该专用铁路不仅是达州市经济开发区的重要基础设施,更是达州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铁路建成后,将有利于缓解达州地区现有铁路运输设备能力紧张状况,原来运至达州站、达州东站的高污染、高危险货物的运输工作从此将由达州经开区铁路专用线承担。同时,铁路的建成也有利于改善达州市城区环境状况,对缓解地区发展和交通制约的矛盾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安全无小事  目前,渝万铁路全线正在进行联调联试。从重庆北站出发开往万州北站的和谐号试验车,时速首次达到220公里。这条设计双线每小时250公里的客运专线,即将带领万州走进高铁时代。近日,区综治办铁路护路办针对高铁铁路安全,向市民发出安全须知。 1.高铁上方万伏高压。高速铁路的电力接触网导线及其相连部件带有2.75万伏高压电,严禁攀爬电力接触网线杆、铁塔和铁路电力机车车辆,或在旁休息,并不得在电力接触网周围2米内直接通过任何导电物体,如棒条、导线、水流等。 2.高铁沿线禁放风筝。向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抛掷物品,在铁路电力线路导线两侧各500米的范围内升放风筝、气球等低空漂浮物体,攀登铁路电力线路杆塔或者在杆塔上架设、安装其他设施设备,在铁路电力线路杆塔、拉线周围20米范围内取土、打桩、钻探或者倾倒有害化学物品,触碰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以及其他破坏铁路电力线路设施的行为,给铁路运输造成危害和损失的,公安机关将依法对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3.铁路栅栏不能闯。禁止移动、损毁高铁线路两侧的防护栅栏等防护设备。决不允许无关人员以任何理由进入高铁防护栅栏内,否则公安机关将依照相关法律进行治安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刑事责任。高铁沿线居民要看护好自家的牛、羊、猪等大型禽畜,严防进入高铁栅栏内。 4.不向列车扔东西。高铁动车高速运行时,任何物体的撞击都会构成安全威胁。向列车抛击弹珠、石头、砖块、垃圾物等是非常危险的行为。绝对禁止击打列车,不得向铁路线路上投掷、抛撒各类杂物。 5.不得盗取高铁设备。高铁设备设施是铁路部门专用器材,是高铁运行的根本保障。如果拆盗、损毁或移动了一个铁路电力设施,列车将失去动力;拆盗、损毁铁路通讯设施,指挥系统瘫痪,列车将失去“耳朵”;拆盗、损毁铁路信号设施,列车将失去“眼睛”。严禁任何人以任何理由毁坏、偷盗、擅自移动高铁设备设施,铁路公安机关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
厦漳泉铁路开建 厦漳泉同城化4年举步维艰,13日上午,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厦漳泉城际铁路建设的一纸批文将有望推动破冰。   业内人士认为,厦漳泉城际铁路的正式开建将对厦漳泉同城化进程产生巨大推力。   厦漳泉地处闽南金三角,有着共同的闽南文化,同城化前景、基础看好。2010年7月,福建省委八届九次全会提出"构建福州大都市区和厦漳泉大都市区引领发展的格局";2011年,福建省政府出台"加快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年初步实现同城化发展目标。   厦漳泉城际铁路总长263公里   批文显示,围绕厦漳泉大都市区,建设泉州-厦门-漳州城际铁路、漳州-港尾-厦门城际铁路(部分利用港尾铁路改建),线路总长263公里。   而闽三角城际铁路将以厦门为中心,对泉州-厦门-漳州城际铁路,在厦门市域范围内应结合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进一步深化研究建设方案,做好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统筹衔接。   根据此前当地媒体报道,还在编撰中的《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总体规划》提出的目标,厦漳泉大都市区目标范围包括三市全域,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2011年总人口1666万人。   同时,大都市区域核心区概念也被提出,该区域面积7772平方公里,2011年总人口约1200万人,包括厦门全域,漳州、泉州两市中心城区等。至2020年,基本实现同城化。同城化共建共享机制将较为完善,实现产业、空间和社会的高度融合。这其中,厦门无疑扮演主要角色。   而厦漳泉大都市的四个发展定位也将面向海峡两岸: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先行示范区、两岸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和先行先试区。   海峡西岸城际铁路投资逾千亿   从2015年10月1日起,厦门、漳州、泉州已实施通信资费同城化。然而,厦漳泉同城化提出4年来成效依然细微,迄今,《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总体规划》还未完善发布。   专家认为,受现行行政区划以及考核机制的限制和约束,厦漳泉在各自站位、利益诉求等方面有所不同,在重要问题上难以达成思想共识。此外三地目前发展不平衡、产业基础差距较大,由于缺乏成本投入分担机制和市场化投融资机制,目前厦漳泉同城化发展多数是按属地原则分摊建设任务和投资,缺乏市场化运作。   批文显示,包括厦漳泉城际铁路在内的海峡西岸城际铁路建设在2015~2020年将实施6个项目,总里程583公里,总投资约1071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今年初福建省公布的2015年3万亿的重大项目投资中,交通预备项目就包括厦漳泉城际轨道3号线。   业内人士认为,厦漳泉城际铁路的开建将对厦漳泉同城化的推进发挥巨大作用。早在2011年12月,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纳入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厦门市深化对台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闽南金三角长期以来就保持着良好的互动融合关系,而三地城际轨道的建设意味着同城化的进程迈开实质性步伐。
宁夏城际铁路发展 记者13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发展改革委近期批复了宁夏、安徽皖江地区、福建海峡西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4个城际铁路网规划,建设总里程超过2000公里。   宁夏城际轨道交通发展规划范围为沿黄经济区内银川、吴忠、石嘴山、中卫等4个城市及其下辖城镇。线网规划包括5个项目,总里程311公里,实现银川至周边城市、区内主要城市1-2小时交通圈。2015-2020年启动实施银川至宁东城际铁路,总里程72公里,总投资约81亿元。 皖江城际铁路线网规划范围为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六安、淮南、蚌埠等11市,基本覆盖20万人口城镇,形成中心城市间、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间1小时交通圈。2015-2020年实施4个项目,总里程310公里,总投资411.7亿元。   福建省海峡西岸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覆盖福蒲宁大都市区、厦漳泉大都市区和南平市武夷新区。2015-2020年实施6个项目,总里程583公里,总投资约1071亿元。   成渝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范围为四川省成都、绵阳、自贡、泸州、德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资阳、宜宾、南充、达州、雅安、广安、巴中、眉山等17市和重庆市全域。2015-2020年,实施8个项目,总里程1008公里,总投资约969亿元。   城际铁路是指专门服务于相邻城市间或城市群,旅客列车设计时速200公里及以下的快速、便捷、高密度客运专线铁路,一般具有区域性、短距离的特点,大多采用高密度、小编组、公交化运输组织模式。
加大铁路投资建设 铁路投资热度不减将达8088亿,实际上,2015年,铁路建设项目一直都是处于热浪之上。今年年初就有不少机构预测今年铁路投资热度有增无减,将达8088亿。(10月19日招商银行)   最近两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铁路的投资力度,也让中国铁路建设备受中外关注,去年以来,基本上每个月都有铁路线修通,无论是高铁还是货运专线,都在延长着铁路的运营里程,从10万到11万直至12万公里,铁路线的增长带动了许多地区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从许多新闻里,不难看到,一些地方企业迫切希望铁路线能修到家门口,为企业带来强劲的发展后劲,奔腾的火车总是给人以希望,也让梦想在铁路线修通的时候悄悄绽放。   四川曾经因为交通不便,导致这个矿产、物产资源都很丰厚的地区一直抱着“金饭碗”讨饭吃,人民生活困顿,一说起四川,就不由让人联想到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词句,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就动手修建川渝铁路,让这个地区凭借铁路让自己的矿产、物产行销全国,尝到甜头的四川一直致力于交通运输发展,终于把这个地区发展成为了真正的“天府之国”。   对于西藏人民来说,修一条铁路线也一直是梦寐以求的事情,不过由于地理因素及修建的难度,一直没有修建,不过国家的春风还是吹到了这里,2006年,青藏铁路的修通让这个地区立马焕发了勃勃的发展生机,不仅列车一直处于“一票难求”的火热状态,而且还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青藏铁路沿途秀美,“坐着火车去拉萨”,成为不少旅客的首选,铁路沿途经过格尔木、昆仑山口、沱沱河、唐古拉山、那曲和当雄。且沿途雪山、草原风景极佳,几乎步步是景、站站如画,还可以在蓝天白云下看到奔跑的藏羚羊,这样美的景色加上到了目的地,还有布达拉宫等胜景等着,不能不让人心驰神往,铁路线为这个地区拉开了财富及方便,那首天路怎么唱的:“黄昏我站在高高地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耶喂,带我们走近人间天堂…”   铁路建设把人间变成了天堂,让许多地区经济富裕、人民幸福,而随着铁路不断密集,乘坐铁路不仅可以外出旅游,还可以乘坐火车去上班,铁路不仅把空间的距离变小了,而且铁路还会不断降低物流成本,让中国经济成为一盘棋,均衡地区经济,让每个人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让中国变得更加富强、美好。   本文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快旅慢游 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和新华网共同举办的“高铁游记”活动已经进行了近一个月,在这期间,充盈大众视野的不仅是各地打出的高铁线路及周边旅游景点的“组合牌”,更有一个新名词频频见诸报端——“快旅慢游”。   顾名思义,“快旅慢游”指的是旅客外出旅行的速度越来越快,到景区后游览的步伐逐步放慢。在“快旅慢游”逐步成为新常态的今天,传统意义上劳神费力的“走马观花游”正在成为过去。双休日、小长假、黄金周等各个出行高峰,我们能看到的是旅客出行的有序与从容。   值得注意的是,“快旅慢游”不仅给广大旅客带来便利,更是给高铁自身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首先,“快旅慢游”带来的必然是旅客发送量的增长。今年春夏热度爆表的“赏花游”、“踏青游”,到近期开通的“中国最美高铁”带来的沿线景区升温,广大旅客对于高铁的青睐可谓有目共睹。今年1至5月份,高铁、动车旅客发送量分别增长37.9%和30.2%,攀升的客运量也给客运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给高铁客运发展提供新机遇。“快旅慢游”热潮不仅能够促进客运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同时能有效促进铁路部门提升服务水平,保证旅客出行的长期便捷、舒适与高效,从而实现客运量的持续较快增长。 “快旅慢游”正在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变革与机遇共存,旅客出行习惯的改变正为高铁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时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