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yazll tzyazll
关注数: 307 粉丝数: 201 发帖数: 1,204 关注贴吧数: 27
早春的鲫鱼浮漂信号 春天已经来临,这时钓鲫鱼要多注意它吃食在鱼标上信号的表现。早春,乍暖还寒,鱼儿还不是太活跃,鲫鱼吃食时浮标有以下几种表现,说出来供广大钓友参考。   1.浮标轻点轻触。多为鲫鱼在试探,连点连触则提竿。   2、浮标微微上升一点,徐徐下沉一目半目。说明鱼已吃稳,可提竿。   3、尾标缓缓顶起,只送半目最多一目,然后浮标不动(有时被误认为是小鱼闹或碰线),是提竿时机。   4.浮标偶尔慢慢下沉。不可忽视,动作愈慢,鲫鱼愈大。 ‘   5.浮标微微颤动后,略沉半目至一目,漂动即停止。这时提竿时机是浮标刚刚下沉,其过程很短,垂钓者若不是精力高度集中,稍有迟缓,即可痛失良机。   6.浮标一点一点,连续点动,动作很小。也是鲫鱼已吃稳的迹象,即可提竿。   7.浮标点动后,接着慢慢上送。动作愈慢鲫鱼愈大,动作速度快多半是小鲫鱼。   8.浮标轻轻斜向移位,或平移,或微沉,都要及时提竿。   9.浮标有力猛点时。只点一下动作大,不下沉也不上送,鱼饵已吃到嘴里,鱼儿较大应及时提竿。   10.浮标横向移动,还有点向下的动作,即提竿。   11.浮标横移。不送标也不黑标,只作平行横向移动,此时鱼已咬钩,可提竿。   12.未见浮标下沉,但送标时往往是大鱼。说明鱼已吞饵,提必获鱼。   13.浮标微微颤动时,连续不停,鱼已咬钩。   14.浮标突然快速下沉,或快速上送,多半是小鲫鱼咬钩。   15.浮标横卧水面不沉不动。这往往是大鲫鱼半路咬钩,及时提竿起鱼。   16.浮标在水面微微连续点颤、轻送或轻沉,是鱼咬钩,应及时提竿。   17.找窝试点时,空钩下送,浮标不下沉或突然下沉。这往往是鱼咬空钩,不可忽视,及时提竿可得鱼。   18.送标后浮标迅速恢复原状,标相为一目送平后又恢复原状。出现这种现象多为鱼身所致,起竿多为空钩。   19.黑标后迅速恢复原状,标相为一目斜向入水,然后恢复原状。多为小杂鱼咬钩捣乱。   20.浮标在水下忽闪一下。这鱼儿碰线所致,不用提竿。
浮标小常识 供大家参考 长标尾---到位前的行程长,适宜钓接口; 短尾标---到位快,适宜钓滑口和乱口鱼; 细标尾---灵敏度高,适宜钓对象鱼和轻口; 粗标尾---醒目,适宜钓混养; 竹脚-----翻身快、水阻大、鱼讯准确、顿口清晰。适宜钓浮和快鱼; 短碳脚---翻身适中、水阻小、鱼讯敏捷、清晰。适宜钓快鱼; 钢脚-----翻身极快、水阻小、鱼讯幅度大,稳定性好。适宜钓快鱼和有风或者有一定暗流的环境;粗短身软尾浮标——适合钓翻身(翻身快、一二下摆间隔慢、适钓控层); 粗短身硬尾浮标——适合钓中下层(翻身快、下沉也较快); 短身短尾浮标———翻身最快、适合钓水皮;长身细硬长尾浮标————适合钓中下层快鱼(可逮截杀、抓停口); 小号细长身细硬尾浮标——适合钓底层滑鱼(可钓得很钝); 细长身短软尾浮标————适合钓底层轻口滑鱼(以去皮孔雀羽浮标为最佳、苗子自己改造); 急收肩(端肩膀)长身细硬尾浮标——适合钓涮口滑鱼(下沉快,回升慢); 竹脚短身细硬尾浮标———立起快(较碳脚)到位也快。【实心与空心尾的区别】 *实心尾:苗子比重大于水、信号幅度大;苗子长、下降快、适合钓中上层及底层轻口等; *空心尾:苗子有浮力、降迅平缓、稳定性好,适合钓底层轻口滑鱼及动水等。
解密小药 。。。。。。。。。!!! 小药的分类 从小药的使用用途我们可以把小药分为调味性小药和调节性小药。调味性小药比较常见,市面上可以见到的各种粉状香精,或者某些味道较为强烈的液态添加剂。添加到饵料当中主要是为了调节饵料的味型,使我们开好的饵料更加适合当前钓场中鱼口的偏好。调节性小药就比较广泛了,它可以是调节饵料的诱鱼性,即调节饵料中诱鱼剂的浓度,用来刺激鱼的中枢感应神经的添加剂。让鱼儿在短时间内聚集到我们的窝点内;也可以是调节饵料中某种刺激性元素的浓度的添加剂,使鱼产生兴奋感,激起它们吃饵的欲望;还可以是调节饵料中雄雌激素含量的添加剂,用来引诱产卵季节的鱼,或者是可以用来调节饵料的营养成分,让我们的饵料有更好的适口性。   从小药体现出的外在形态,我们可以把小药分为固态和液态两种。液态小药主要是各种液体香精、虾液、蚕蛹液,牡蛎液,海洋生物提取液,以及各种常见的药酒和液体诱鱼剂。固态小药主要是粉末状、小颗粒状和膏状,粉末状的象我们常见的蛋奶香精、草莓香精、老鼠药、凤梨香精、氨基酸、果酸诱、香虎、香王等。颗粒状的像日本产的一些颗粒状小药,台湾101的天下无双原,以及一些颗粒状增养剂。膏状的主要是CK一号,陆克酱,六合酱,还有二广地区使用比广泛的乌鸡膏。   从小药对鱼的作用,我们把小药分为神经性调节小药和组成性调节小药。神经性调节小药,加入后主要是用来刺激鱼的感官神经和中枢神经,让鱼在短时间内产生兴奋感,调动起他们的活性,使其积极觅食,或者比较集中的在钓点周围活动。目前有种神经性调节小药可以使吃饵的鱼类在十几分钟内上瘾,能让周围的鱼和引来的鱼只吃这种饵料,不会去理睬其它味道的饵料,这种小药很适合用在竞技钓场上短时间抢鱼,并能垄断钓点附近鱼的吃口。日本还有种可以调节鱼类反应神经的小药,入水溶解后,可以让钓点附近的鱼在吃的很饱的情况下,还觉得很饿,最大限度的提高鱼的吃钩率。去年国内市场上还见到一种可以通过控制添加不同的浓度,来控制鱼的摄食状况的小药。这种小药也是作用于鱼类的感官神经和中枢神经,通过不同大小的鱼对这种物质的不同浓度需求,来控制不同大小的鱼吃饵,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避开小杂鱼的目的,不过这种小药市面上很少见到,是某些竞技队的内部小药。组成性小药,加到饵料里主要是调整饵料内部的化学组成,用一些钓场中鱼类比较喜好的、比较熟悉的味道,或者鱼类天生就能感知的某些化学物质来刺激他们,从而勾起他们的食欲,让他们聚集在钓点附近,并毫不犹豫的吃进这种“熟悉”的饵料。象我们常用的各种香精、甜菜碱、维生素、各种合成添加剂都属于组成性小药。   从鱼类本身对小药的感知,我们还可以把小药分为内激素刺激小药和外激素刺激小药。内激素刺激小药,溶解到水中后可以产生鱼本身需要并能自身通过吃进食物可以合成的物质,象各种氨基酸,糖类,酶类,蛋白类小药。这类小药加入饵料后,鱼能感知到他们熟悉的物质,但这种物质正常情况下,是要消耗鱼类的体能才会去合成的,我们在饵料中加入了这种物质,鱼儿感受到他们生长需要但并不用去消耗体力合成的物质,当然会疯狂进食的。外刺激类小药,溶解到水中后可以产生鱼类本身需要,但自身无法合成的物质。这种物质对鱼类本身的生理机能有一定的调节的控制作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鱼类抵御一些疾病,使其恢复健康。象甲壳素类小药,邢乐仁老师的DMPT,以及大豆卵磷脂类添加剂都是这种外激素小药。这类物质鱼只能从外界食物中摄取,本身无法合成。当它们感受到附近水域存在这种物质时,必定会仔细寻找,积极觅食。 小药的选择  竞技高手的钓箱内都有几十种、上百种的小药,看起来有些夸张,但这是正常的现象。现今竞技钓场上流行一句话:钓鱼不加药,等于瞎胡闹。天气,鱼情,水情都是这个时刻改变的变数,几款鱼饵的按比例搭配根本不可能随时满足目前钓场的综合情况,这时候就一定要用到小药。面对品种繁多的小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慎重选择,而且在选择小药的时候要了解手中饵料的特性,了解使用小药的特性。不然盲目的添加,很可能在垂钓中起到反作用。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