筽昌里路 筽昌里路
关注数: 9 粉丝数: 306 发帖数: 65,742 关注贴吧数: 49
我这个人对情感剧几乎没兴趣! 但并不是说绝对不会看,只是没有让我提起兴趣的。 如果《少年大钦差》是部古装爱情剧/情感剧,那它的名字应该叫《少年真情》。 那么按部就班,这样写的话,“欲言又止”的结构叙事更适合它。 就是说,在没有任何吻戏和激情戏的情况下,如何去表现情感。 就好比现实中,在保持纯洁的前提下去维护男女情谊,这看上去有难度。但却也有趣和挑战性! 其实从第二部的势头,这种隐晦的情感线路还是可见一斑的。 就像吧友从前说的,作者本身也是撺掇这对“少夫老妻”的。 贺恒祥绝对是个有想法的人,也是个另辟蹊径的人。 只是碍于这部剧的市场定位,不然以他老辣的笔法,细腻的心思想要将一段情感跃然纸上,那绝对是如反手关门一样,信手拈来。 我前几年写续集的时候也想过,这部剧如果真的是一部情感剧,那么“隐晦”的表现法更能表现它的特点。 这里的隐晦即传统。 东方人特有的含蓄表达,传统的内敛。 现在的影视剧表现情感,其节奏都很快速,形式也很直接。乍看之下很容易吸引眼球,飙肾上腺激素。但须臾之间,好像又觉得假大空,就像看一场烟花一样,繁华落尽后空洞一片。 或者千篇一律的老套路,用膝盖都能猜出后续发展。 就那么点事吗? 现在影视趋向都习惯用好看的表象来趋炎附势。快餐时代之下,其里象内核又多少经得起揣摩。 说句玩笑话,我对现在的男女演员,很多都脸盲,因为长得都差不多。 扯远了,我们再回归这部剧本身。 如上所述,东方人的传统,东方式情感的表现法。 我觉得这种方法更真实,也更耐人寻味。 就像吧友以前自己的解析,从各种笑容和微妙动作来推理男女主角情感变化。 如此这般,反倒是比那些直截了当的更吸引人,也更有趣不是吗? 世事节奏太快未必是件好事,慢热慢慢来却也不坏。 而太容易得到的又未必珍惜,百转千回的更难得可贵。 我前几年看一部动漫,这也是一部搞笑动漫,但它很与众不同的是,也穿插正经而又不正经的“爱情戏” , 男女主角从来没有激情,也没什么情意绵绵,甚至连句情话都没有。 但你感觉他们就是一对,各种微妙之间都显示出珍视对方的细节。当然,也包括因为太看重对方而出现的装模作样和吃醋。 就是这种同样的表现手法,如果有第三部,换成我也会尝试这种风格。或者说是继续沿用。 我个人就特别喜欢这种欲言又止,呼之欲出的感觉。 一切尽在不言中,却又时时刻刻让你置身事中,为之所系。 用最含蓄的情节让观众自己去解读。 用最内敛的方式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所谓细节见真情。 指不定你不注意的一个微表情微动作就是剧中角色真实的内心反射。
★剧情的模式★ 《少年大钦差》的关键之处不是模式很独特吗? 在现如今各种cp满天飞的年代,我都不知道还有什么不能组和成荧屏情侣的!!! 但是过来这十几年,我们似乎可以发现,还是没有以真正少年为题材的电视剧。 从早年的《忠勇小状元》到《水浒少年》,再到后面风靡一时的科幻系列《快乐星球》,仿佛还停留在十年之前了。 为什么这一块始终好似歇了火,停滞不前呢! 没有焦点,没有热门,更没有鲜肉花瓶,这种投资影视人不会花钱去冒险。 毕竟,一切都是为了收视率,资本是始作俑者。 这几天我在看2011版《水浒传》,我发现和原作一样的是, 新水浒在阐述剧情的时候,不光是人物的层出不穷,而是剧情的百转千回。 《水浒传》这部作品,我觉得它的最大特点不是对人物刻画的千奇百态。而是它的整体剧情架构很独特。 最直接的一点,水浒的剧情绝不是乏味的平铺直述。在这里没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说法。 插叙,倒叙,大伏笔,贯连的圈型架构让你觉得,真的很有趣。 (为什么叫大伏笔,一般作品的伏笔跨度小,人物少。而水浒跨度大,人物多,前后贯连会让你觉得,“啊,这些人又这样了!”的感慨。最后他又会整个圈在一起,把所有的故事线连接在一个完整的大个体。) 水浒呼呵能闻,贴近生活的白话台词,极具功底的文学表现, 《少年大钦差》是不是也有类似? 《水浒》的糅合多版本民间故事的多层创作。而《少年大钦差》其实亦然。 我在这部剧的故事和人物模式上,可以看到儿童剧《忠勇小状元》,古装剧《还珠格格》,历史题材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破案剧《包青天》,《大宋提刑官》。甚至于名著剧和其他港台武侠剧的各种糅合。甚至于台词对联一大半各种嫁接和照搬。 比之于同期的《宰相小甘罗》这种有历史根据的,《九县》和《少大》注定了剧情的架空和二次创作的必然性。 所以《少年大钦差》的剧情不是重点,重点是玩味的台词和人设不是吗? 让我最觉趣的一点恰恰如此!!! 《少年大钦差》作为一部剧你会发现,它的台词功底就是整部剧的两大亮点。 这一点,包括以主演吴孟达在内的演员都十分肯定。 懂得都懂!!! 这一点我常常挂在嘴边。我说贺恒祥一个貌不惊人,少言寡语的老实人。貌似口拙嘴笨,不会言语。 可是他嘴皮不动,笔下生花。 能诙谐风趣,静水流深。又能风卷残云,惊涛拍岸。 《蜡笔小新》为什么有趣,不就是作者借着童言无忌的表皮去敢说吗? 《少年大钦差》的台词功底领先影视版本可能是一个年代的事!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剧好看的原因,因为它们有味道。 《三国演义》里的舌战群儒,骂死王朗,我个人看了不下于几十遍。不是里面人物辩驳的逻辑推演,而是它引人而合理的口才演绎。 所谓会说! 这个人会说讨喜,这个剧会说讨眼。 哈哈!!! 还有一点就是我说的这部剧的模式设置,以前讨论过。 我个人喜欢看群像戏。三国水浒在我眼里为什么出彩,因为它架构庞大,英雄辈出。很多人物信口拈来,很多故事朗朗上口。 《少年大钦差》本质上就是一个大家子的故事。 这其中夹杂着各种令人哭笑不得,千丝万缕的利益和关系。 一个大家子面对的是一个大江湖,如此碰撞出的火花和乐趣,难道不是这部剧最让人咀嚼的地方吗? 所以哪怕配角如混江龙万事通这种小角色,屑小如酒店小二这种笑话,还有桃溪县门外的两大争抢刘洪霞的帮子背景板…… 我们是不是都要看了一笑的记忆点? 这还不够, 这部剧在表现这种一大家子个个身份,心思和行事作风上各有不同的差异之处时,却又表现的自然合理。 陈青云在演绎假乾隆去训斥真乾隆的那一段,不管是台词,演技,还是剧中大家族的设定梗可谓完美诠释这部剧的模式之独特,剧情之诙谐,角色之多重。 试想,本来就是围绕着一个大家子的故事,貌似都是一个家的,本来亲友和睦,幸福美满才是自然合理。 却不曾想,这个大家子上演的却是,你要杀我我要杀你,你要抓我我要骗你的各种掺杂着几乎涵盖了所有影视题材的故事人物线。 真可谓笑话啊! 台词,模式,这两个点才是这部剧的真正亮点啊!!!!
其实很多事情古今相通,甚至于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 有不少观众对《九岁县太爷》里女主婚内出轨的事嗤之以鼻,然后对《少年大钦差》里蜕变的女主好感倍增。 站在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女主的出轨我以前就说过,可以理解!!! 对,我是理解这种行为的。 本来就是带有强烈目的性的结婚,难道假戏真做啊? 我不会用当今各种骗婚的事例来论证什么,那样显得我也较真了。 简单来说,女主芳龄十八一朵花,才艺双全。怎么也不可能真交心于一个小屁孩,这一点观众用脚后跟想也不可能。 那么观众既然知道本质缘由,那为何抨击第一部的女主,乃至于恶言相向? 这时候得用两个字来解释——封建。因为这是一个封建时代! 我本身其实是认可这种封建的。行拜过天地之礼,那就是名正言顺的夫妻。哪怕对方再怎么样,双方都得恪守礼教。 可放在现在,这种恪守可能还是封建。对于某些人来说就是没有自由的包办和强求。可能还有不少人谓之迂腐,痴傻。 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这部剧的女主之命运有目共睹,太惨。带着如此沉重命运的女主所做之事,即不能以常理看之了。 有一点道理放在现在那是亘古未变的。这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谁又能忍? 那为了这终极仇恨而行非常之事。追根溯源,我们是不是又可以理解? 女主一开始就说了“利用状元夫人的身份伺机靠近乾隆”,一句话就明了的事。 只是在一些观众眼里,错就错在女主是封建时代的人。如果女主一直恪守礼教,矢志不渝。那绝对是日上三竿,再好不过的完美人妻。可恰恰她作为少女的芳心显露,情窦初开。让她情不自禁的去喜欢上别人。 这一来二去,不该出现的出现了,不该说的她也说了。 徐莲错了吗? 我认为没错。 如果她像很多爱情剧里的那样,前后同时喜欢过两个或者更多的男人,那就是感情廉价而又泛滥,脚踏两船吃又看。那她就是错上加错! 但徐莲不是这样。 她本身和男主的形式婚姻就是假的,根本不是出自真心实意,更没有培养的过程。那追求自己真正的情感,这是她的自由,也是她的幸福。 只是,目的没错,方法错了。女主最大的诟病就是顶着状元夫人的身份红杏出墙。而如果她早开始就同意男主休书,光明正大的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虽然名声还是不太好听,但总归要好。 国人的特点就是极端主义强烈。婚内做什么出轨的事那肯定是错。而婚外却没有出轨一说,只有情感经历一词。情感再“丰富”那也是结婚之前后的事,又不是结婚之内,所以都无伤“大雅”。 如果女主放到现在,去和一个小或者大自己九岁的人结婚。对方也有权有势有地位。那么在别人眼里不是真爱就是傍大款。哈哈! 而如果结婚之余,这个女主又和其他人纠缠不清。那观众肯定会说,这女的终究还是傍大款为了钱,根本没有情感,只是各取所需罢了。 哪天一言不合了,没有互用价值了就一拍而散,各奔东西。 完事之后男的继续找年轻漂亮的,而女的呢继续找有钱有势的,并不妨碍继续找活。 什么风评口碑,值几个钱? 这种情况现如今的观众似乎见怪不怪,屡见不鲜了。 如果徐莲放在现在,不用她自己做,她的闺蜜就会说嫁一个人事不懂的小屁孩是痴了还是傻了?有点名气才华但是没钱啊?又不帅。而去和十五阿哥这种根正苗红的高富帅谈才是真理王道。 这个时候没有人和你搬出封建那一套了!!! 而我们再反过来想想,如果徐莲一开始就认可这段婚姻,矢志不渝的并没有红杏出墙,恪守封建礼条。那些骂她不守妇道的人可以闭嘴了。但同时另外一个声音也会出现了。 “因为形式婚姻而牺牲了自己追求真正幸福的自由,唉,封建女性的悲哀。” 这种声音难道不会出现吗?如此看来,左右都是错。 也许女主一开始不遇上男主才是对的。 包子西施没有因为刘老实窝囊而一脚把他踢开。郭启燕的痴情也让人感觉复杂。陈青莲少女时代的情窦一直未变。至于徐莲,她和男主起初是因为没有情感的培养,所以一开始不可能真情以待。第二部不就有了? 这也正是第二部为什么观众对女主突然好感倍增了,因为她专一了。 看来,封建之下有时候更有动人的真情吧! 我发现,不管是影视剧还是现实中,对待感情专一的,只要是正常人那都是很喜欢这种人的。 记得陈青云知道徐莲出轨之后,说了这件事会让祖宗蒙羞,家族颜面扫地,出去都没脸。后来徐莲自己都说自己的出轨是家丑不可外扬。 可能放到现在,很多人会觉得出轨这件事很正常啊?这么夸张的吗? 记得我小时候,还有父辈那一代人,一个村子都出不来几个离婚的事例。有就是很稀奇的事。 提到古代,有人就会想到封建。封建下的各种礼教和压迫。 那么提到现代又是什么呢?是自由和开放? 物极必反!
如果队长岬太郎动画化 大空翼去了巴西踢职业联赛。 岬太郎又意外的回到日本,杠着南葛高中足球部队长的大旗,继续同以日向,松山,三杉淳等为首的一些全国高中足球队PK的故事。向着新的全国三连霸的目标追逐!!! 这在原作漫画里一笔带过的故事,现在想想如果这一段也制作成一个OVA短篇的话,必然分外有趣而精彩。就像《柯南》的番外《零的日常》,《犯人犯泽先生》一样势必会为主篇增色不少。 几十年下来,说实话大家都看腻了主角大空翼一路开挂,吊打一众高手的故事设定。 小时候看的有趣,现在来看反而太假。作者自己都说足球是11个人踢的。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却始终犯毛病的让主角大空翼各种显摆出风头。总是在关键时刻显示出救世主一般的光环效应。好像没了大空翼就没了灵魂一样!!! 唉,这就是这部动漫时至今日依旧存留的诟病。不真实!!! 想想《龙珠Z》当年老鸟也知道不能总是让孙悟空一家独大,一镜到底。沙鲁篇之后毅然而然换了主角,一改前面纯热血画风,在这热血斗战的Z世界平添了一份青春小清新,校园恋爱风。 虽然反响平平,甚至让观众直接喊话主角非孙悟空不行。 但是不得不承认,老鸟的思维开拓性这一点值得认可。就像之前埋的未来特兰克斯伏笔在《龙珠超》里面意外的成为了一个大篇章去开拓。 所以,《队长翼》原作一笔带过的南葛高中篇其实是很有趣的。要知道岬太郎的人格魅力和粉丝着实也不少。 很多人在想,如果这部动画换个风格,那主角绝对不是大空翼了,而是更让人喜欢,也更真实的岬太郎。 大空翼就像作者特别眷顾的开挂人生,命运之神,太假。反倒是有缺点,有不足,也会痛失冠军的岬太郎显得真实而接地气。 岬太郎粉丝喜欢的是他身上流露的一股温柔,友好和亲切。虽然他不是主角,却像主角一样热爱足球,热爱生活,热爱朋友。对待人事有原则而又不会轻易放弃,相信朋友和亲人也从不会埋怨命运。 他是岬太郎,一个不擅长踢前锋,各项指数也不顶尖的中场球员。 他是南葛高中足球部的队长!!!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