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去走番 老鼠去走番
最黑的夜成就了最亮的星,没有失败,成功没有任何意义。
关注数: 26 粉丝数: 418 发帖数: 15,391 关注贴吧数: 23
大蟒蛇产卵时被村民捕获,爱心人士助其返回自然 一条3米长、18公斤重的大蟒蛇在产卵时,被村民捕获。好在社会公益组织“善心慈善团”成员发现了它,集资买下。7月25日,热心市民们在县林业局执法人员的帮助下,将这条蟒蛇和它产下的蛇蛋放归山林。   接到市民反映后,记者跟随仙游县林业局执法人员来到龙华寺,在现场,记者看到,这里吸引了不少市民围观。一条黄黑花纹相间的蟒蛇在编织袋中,旁边一个箱子中,有20多枚椭圆形、白色的蛇蛋,足有成人的拳头大小。   叶秋娟是“善心慈善团”的负责人,在县城经营一家服装店。谈起发现并救下这条蟒蛇的经过,她回忆说,两天前,有一男子挑着这条大蟒蛇经过她的店门口。叶秋娟觉得稀奇,就上前问个究竟。那男子说,是在盖尾镇深山中发现这条大蟒蛇,当时蟒蛇肚子胀得很大,估计是要产卵,无法动弹,他便捕捉了这条蟒蛇。在该男子家中,蟒蛇产下了这些蛇蛋,他合计着挑到县城来,想卖个好价钱。   眼看蟒蛇和它的蛇蛋就要成为人们的“盘中餐”,热心公益事业的叶秋娟决心救下它。她找到“善心慈善团”的队员们,大家一起凑钱,将这条蟒蛇买了下来。由于没有经验,他们便联系了林业部门技术人员,准备将蟒蛇放生。   记者了解到,这不是“善心慈善团”第一次做好事了。他们曾经买下猫头鹰、山羊等国家级保护动物,前去放生。不久前,这个团队还为秀屿区一名身患白血病、家境贫困的小女孩捐资2万多元。   县林业局执法大队三中队队长蔡黎忠对蟒蛇进行全身检查,发现蟒蛇身体健康。蔡黎忠表示,蟒蛇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市民若发现,不可擅自捕杀、贩卖,情节严重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当天下午,爱心人士和林业执法人员一同前往放生。在大山深处驱车行驶半个多小时,大家将蟒蛇和它的蛇蛋带到一处人烟稀少、丛林茂密、水源丰富的地方,给它们找到了理想的栖息地。
【莆田民生】莆田至华亭、榜头道路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 昨日,莆田至华亭公交车线路再增5辆156路公交车,该路线最晚班次延迟至21:40;莆田至榜头线再增4辆155路公交车,运营时段延长为5:40至18:40。调整后,上述线路发车频次加快、运营时段增长。此外,沿线自然村密集和工厂集中的相关路口将增设停靠站。   此前,城厢区华亭镇群众反映,6月底道路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后,新投放的往返市区和华亭的156公交车运营时段短、车辆班次少,无法满足出行需求。由于夜间无公交车,当地不少夜班工人只能拼乘无证运营的私家车回家。   记者从市运输管理处获悉,我市道路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依托市公交集团公司和莆田闽运公交公司。6月底,我市完成莆田至华亭、莆田至榜头的道路客运公交化改造。此前,莆田至华亭客运班线有运力15辆,莆田汽车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其中9辆,其余6辆为莆田中旅交通运输有限公司和城厢区交通运输公司经营。   道路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后,莆田闽运公交公司投入8辆156路公交车,经营莆田至华亭线;10辆155路公交车经营莆田至榜头线。莆田中旅交通运输有限公司和城厢区交通运输公司,因未在时限内完成置换经营权,于6月30日经营权届满,原车辆退出客运市场。总运力的减少造成此两线路群众出行不便。   莆田闽运公交公司总经理李美生表示,在收到群众意见反馈后,公司从实情出发,第一时间制定方案,并向市运输管理处提出增加运力及增设站点申请。现在,莆田至华亭线投放公交车13辆,莆田至榜头线投放14辆,还有2辆准备投放。通过增加夜班公交、延长运营时段、加快发车频次,解决群众出行不便问题。
谨慎假药!莆田某医院用假药被福建省食药监局曝光   福建省食药监局近日公布了2015年第一季度抽验不合格药品结果,共发现不合格药品34批次,江西樟树市庆仁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福建省莆田市中医医院等14家企业涉嫌经营或使用假冒药品被曝光。   福建省食药监局负责人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福建省、市药检所在全省范围内对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的药品进行了抽样检验。其中,中西药制剂抽验中,发现长春银诺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参雄温阳胶囊”、通化万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六味地黄胶囊”等不合格药品34批次,具体不合格项目为水分、重量差异、形状等。   江西樟树市庆仁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江西樟树葛玄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安徽孟氏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宁德祥和医药东桥长兴城店、莆田康济大药房学园店、三明鹭燕医药有限公司6家厂商被查出涉嫌销售假冒药品。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莆田市中医医院、拓荣县中医院、永安市立医院、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三明市第一医院、三明市第二医院、惠安县中医院8家医院涉嫌使用假冒药品。   福建省食药监局在通报中表示,为了加强对药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行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食药监部门将对本次公告中不符合标准规定的药品涉及的相关单位依法进行查处,并实施品种跟踪抽样检验。
莆田老太花3万买的救命药竟是饮料!!! 购买这些所谓的“救命药”,陈女士花光了所有积蓄 “不吃这种药,你再过半年就会成为植物人。”近日,家住莆田城厢区的七旬老太陈女士,参加凯天(福建)投资有限公司的讲座时,被告知香港知名医院的医生次日会来莆坐诊,于是欣然赴诊。结果在对方的劝说下,花3万多元买下了12盒“巴麻·火麻因子”,经家人请食药监部门查询,这些所谓的救命药,实际上却是固体饮料。 神秘副院长看病 关门拉窗推销“药” 陈女士告诉记者,她有腰椎和颈椎椎管堵塞的毛病,为了治疗疾病,先后花去了十几万元。今年6月初,经一位朋友介绍,她来到凯天(福建)投资有限公司设在梅园中路的一个办事处,进行免费理疗治疗。 她在该办事处进行了20多天理疗后,对方没有收取任何费用。6月26日,公司的工作人员通知老人,将于次日在壶兰酒店举行健康讲座。第二天,她欣然前往。现场工作人员向老人们讲述了一些养生知识,并告知6月28日会有一位从香港知名医院来莆的副院长给老人们义诊,同时说要想接受义诊,首先要交100元,办理一张医疗卡。 “院长看病很神秘。”陈女士说,要求每位老人独自进入房间,老人进屋后,他就会将房间的门窗都关上,甚至还会拉上窗帘。轮到她诊病时,这名副院长在检单上对她进行询问和检查后,就告诉她患上了脑萎缩症,并表示如果不服用他带来的“巴麻·火麻因子”这种药物,再过半年,她就会完全瘫痪。 一盒“药”2599元 仔细看是固体饮料 “每盒‘巴麻·火麻因子’价格竟高达2599元。”陈女士说,这名副院长要她一次性购买12盒上述药物,她当时身上没有带那么多钱,办事处的负责人林某华让她先交500元定金,随后亲自用摩托车载她回家拿钱。随后,林某华又陪她上银行取出了她所有的2.1万元,当得知她的购药钱还差1万多元时,林某华主动提出愿意先为老人垫付这笔钱。随后,林某华和该公司的另一名工作人员凑了1万元钱借给了她,并让她写下了借条。 “买完药后,我就后悔了。”陈女士说,第二天,她拿了其中的6盒药前往办事处退货,林某华只答应退掉其中的四盒,抵做其所借的1万元欠款费用,另外的2盒只同意代为保管,并不同意退款。随后,她请家人拿着药到莆田食药监部门查询,结果却发现,这些所谓的“救命药”只是一些固体饮料,连保健品都算不上。 推销人员否认卖药 工商已介入调查 7月21日上午,记者在陈女士家见到了她购买的盒装“巴麻·火麻因子”产品,产品由广西润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大盒内装有6个小盒,每个小盒内有10包冲剂颗粒。在冲剂颗粒的外包装袋上,印着“火麻仁固体饮料”等几个很小的字样,如不仔细查看,根本无法看到这些字。 记者来到“凯天(福建)投资有限公司,在该公司的营业执照上,记者看到该公司的经营范围仅为健康咨询和讲座,售卖食品等,并没有售卖药品和保健品的范围。 当记者问所卖的“巴麻·火麻因子”是食品,为什么说成是药品时,负责人林某华表示,从活动开始到结束,从来没有人提过该产品是药品,至于产品的具体功效,他也不清楚。 记者了解到,目前陈女士已向工商部门投诉,城厢区工商局龙桥工商所工作人员称昨日已接到12315投诉台转来的案件,并将组织人员对此事展开调查。
仙游赌博成风,一名高中生写给网友的信。反赌!(转) 各位网友: 大家好! 本人是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园庄镇的一名在校高中生,本人所在的村子聚赌成风,六合彩盛行。本人受过较好的教育,今日想于此就此事论述,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六合彩不仅在本村,而且在整个仙游县都盛行,参赌人员大多都是在家务农的年轻人以及老人。本人所在村子并不富裕,多数人以耕田为生。自从六合彩盛行以来,便有不少人希望能以此一夜暴富,于是赌注从刚开始的几百到后来的几万,越陷越深,甚至四处借钱去买六合彩,最终不但一分钱没得,反而欠下数十万赌债,不少人连给孩子的读书钱都输尽,导致家庭陷入困境。更有甚者,夫妻闹离婚、双双跳楼。然而,至今未见有关部门采取过有效的措施。 或许有人会说:参与赌博是他们自愿的,与人何干。但是多数人从一开始只是报着玩一玩、碰碰运气的态度,而后却一赌成瘾。这正如和吸毒一个道理,多数人一开始只是好奇,但一旦沾上,便难以戒除。还有值得一提的是,仙游是出了名的贫困大县,加上农村教育落后,思想落后,自然大家都想着一夜暴富,而这并不是他们的错。若没有六合彩,自然不会有人参赌。另外,不少做庄的人是村里的干部、党员,使得大家参赌无惧,而这个现象在整个仙游非常普遍。 再有,本村每到过年都有人聚众赌博,有人报警举报,然而参赌人员似乎每次都能提前得到消息,在警察到来时早已散去(听村里人说,有人被收买,这里不做详解)。 本人发此帖目的在于有关部门能够重视,实行有力的措施,改变农村赌博泛滥成灾的状态,让更多家庭能够及早醒悟,避免家庭破裂之殇。 希望大家能够帮忙转发,本人将不胜感激。
方言常用“阿”亲切又口语化 “阿公”、“阿紧”、“衫阿洗”……你知道这几个方言词语中的“阿”字是否代表相同的意思?本期的乡音栏目,读者许女士将与读者分享莆仙方言中“阿”字的多种用法。 加“阿”更口语化含亲切色彩 许女士介绍,“阿”字在莆仙方言中使用的一大领域,便是加在亲属称谓和姓氏前。与普通话的前缀词素一样,没有什么实义,多含亲切和喜爱的感情色彩,属于古汉语的遗存表现。“莆仙方言中称祖父为阿公,还比如,阿姑、阿爸等称谓,这些和普通话并没什么区别。”许女士说,还有一种别称的形式,例如阿狗是对孩子的昵称,阿肥土则是形容胖子的意思。 莆仙方言中,“阿”字还有一种较新的用法,就是加在动词前面使用,表达一种处置的意味。比如方言“伊含我阿拍”,意思为他把我打了;“碗阿捧”表示把碗拿着。许女士说,方言中动词前加“阿”和普通话中动词单用,两种形式在句中功能上没什么不同,但是语法特征、语义功能和词性上会有所改变。 “阿”配形容词可加深程度 “阿”字用在形容词前面,在方言中就比较局限,一般只有“阿紧”、“阿骚”等。虽然加上了“阿”字,但是词性和词义都和这些形容词单独使用时相同。 “阿紧”表示抓紧、快点,比如“阿妈阿紧哦,电影卜开始了”,意思为奶奶快点啊,电影要开始了。“阿骚”表达滑稽、 有趣、讨厌和狡猾的意思,可以是褒义词也可以是贬义词,根据语境来选择判断。方言说那个小孩十分有趣,会说“许个阿毜囝连天阿骚”。许女士说,这些词语中的“阿”一般不会省略,已经成了莆仙人口语上必不可少的词语,可以起到加强形容的作用,也可以表示程度加深。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