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跪族 新京跪族
关注数: 8 粉丝数: 16 发帖数: 1,734 关注贴吧数: 0
群力西规划调整 规划调整内容: 基于2025年6月对松江城遗址的文物考查结论及2025年松江村城中村改造方案对原有规划中的道路、局部用地及其指标进行优化调整。 一、道路调整 (1)按照松江城遗址保护要求退让保护范围线,取消跨越松江城遗址的和煦街、和乐街、和风街、和韵街、韶山北路和庆山路,将群力大道下穿通道改为平交形式并取消两侧辅路,道路红线宽度统一调整为70米。 (2)调整兴安路路径,与昆山北路连接并提升道路等级,道路红线由30米调至50米;降低韶山北路等级,韶山北路(友谊西路—和顺街段)道路红线由50米调至30米。 (3)优化友谊西路道路形式,将下穿通道调整为地上平交道路,上方设人行过街通道。 (4)在蜀山北路与昆山北路之间新增一条道路红线20米的支路,将和美街与和睦街相连通,和美路(昆山北路—韶山北段)道路红线宽度由20米调整为30米。在和顺街和互秦路之间预留一条道路红线20米的通道。 二、用地及指标调整 用地布局基于对原有规划的体育、医疗和公用设施等用地规模不减少,功能配套不缺失,确保“一轴、一廊、三带”以及各组团优化的空间结构不变为原则。本次调整中城镇住宅用地兼容商业用地、教育用地、公园绿地等面积增加,分别为23.6万平方米、0.6万平方米和11.2万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主要增加在松江城遗址所在区域;商业服务业用地、文化用地、公共交通场站用地、城镇村道路用地等面积减少,分别为31.0万平方米、4.3万平方米、0.1万平方米和0.2万平方米;减少的文化用地主要为原规划中预留的松江城遗址处规划文化用地,不涉及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区级文化设施的强制性内容调整。(指标详见规划图) (1)将松江城遗址所在原规划商业用地、商务金融用地、2处排水用地等调整为公园绿地。并将2处排水用地分别等量置换至B-03-01-05和B-03-09-01-02地块。 (2)为保证体育设施不减少,调整后B-03-01-02、B-03-09-03两地块为体育用地。原规划中预留的松江城遗址处规划的文化用地C-02-03-03地块因松江城遗址考古结论,不再以文化用地保留。原规划的文化用地C-02-03-04地块因道路调整移至规划调整后的A-04-25-01地块,面积由2.2万平方米调整为3.2万平方米。 (3)兴安路和韶山北路道路等级调整后其两侧用地性质和各项控制指标保持不变,仅对各地块面积进行调整。 (4)依据城中村改造方案,将崂山北路以西地块由商务金融用地调整为二类城镇住宅用地兼容商业用地,同时将该区域规划的6班型幼儿园调整为12班幼儿园;将A-03-05、A-04-24-01两个地块由研发设计用地调整为二类城镇住宅用地兼容商业用地,将A-04-04-02地块由商业用地调整为6班型幼儿园用地。 (5)结合道路调整,将昆山北路西侧的商业用地调整为二类城镇住宅用地兼容商业用地,同时将该区域规划的6班型幼儿园调整为12班型幼儿园。
从山姆日常用户的角度猜猜选址 本来一直觉得山姆卖场是个生活里很日常的东西,没想到很多吧友讨论热烈,作为一个山姆日常重度用户,对选址也谈谈一家之见供大家参考,也欢迎大家就此观点留言。个人觉得选址这种事没必要上升到争论,所以对于争论的观点我可能也不太会回复了。 首先,从近年来国内新开预开山姆卖场的选址,尤其是城市首店的选址来看,一般是在已有一定开发水平、附近有一定规模新开发小区的新城区域。这些区域道路宽阔、用地空间大且基本净地、产业以科创等新产业为主、大户型比例和私家车出行比例一般较老城区高,存在大量符合山姆卖场用户画像的年轻人和改善住房居民。其实一个城市内山姆销售链体系覆盖的范围远比很多吧友所说的要大,在实体卖场以外的成熟城区也会设置很多占地不必很大的配送仓库,这些仓库也有冷链,主要存放那些复购率很高的商品,可以满足大部分订单的需求。所以很多极速达订单的商品并不必从实体卖场发出,实体卖场也不一定需要离市中心很近,纵观国内的山姆卖场基本离市中心的距离也都不算近。而且如果选址成熟城区的话,高峰时段进入卖场的车辆就已经可以从停车场入口沿着主干道排成一大队了,上海内环内一家山姆都没有,内中环的几家山姆卖场附近高峰期堵车也非常严重,这是本地决策者和卖场方在选址时都无法忽视的问题。 其次,个人认为地铁等公共交通是否便利也不太会作为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因为山姆的商品基本大包装为主,不利用私家车的话买个几样就已经拿不了了,加上老城区内极速达仓库的存在,以公共交通作为到实体卖场的手段一不现实二没必要,到店频率也必然不高。这种状况下办理会员的可能性也就不会很高,换言之也就不是山姆的目标客户。至于有的吧友说会有不开私家车坐高铁跨城来代购的情况,我只能说这有点过于酷了,坐高铁能倒腾的量可想而知,怎么算都不如自己开车来买一票大的。当然也不排除有闲有毅力的老人家办了卡天天坐免费公交再去免费试吃试喝,但这肯定不是卖场方乐于看到的情况,鉴于此反而离公共交通拉开一定距离可能会被其纳入考虑。从最近的山姆风波也能看出来,卖场的目标客户需要一种有所区分的情绪价值,愿意开车到店的用户群体总量对山姆来说其实已经足够了。 再次,并不是说只有新城居民才有到山姆消费的能力,而是成熟城区传统商超和菜市场购物便利,没必要到山姆一次买这么大包装的商品,而且老城区大户型的比例较新城可能偏低,小户型配备小冰箱小储藏间,买大包装商品的意愿可能也会略低。以我个人举例,很少的情况才会去实体卖场,里面人实在是多,一般就是极速达下单。在山姆也是买肉类等居多,但买一次也要冻起来好多,烘焙类即食类吃一半可能得扔一半,连着吃一样的也烦,久而久之很多品类就选择买更小包装的盒马了,毕竟还是新鲜的好。 此外,选址也不只是卖场方的决策,从这次参会人员主要来自新区就可看出端倪。对陷于财政紧张这种严峻情况的本地决策者来说,增加卖地回血财政和减少空置托举房地产业是非常重要的,山姆选址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安排在成熟城区或者后续卖地空间不多的区域有点浪费,安排在卖场目标人群丰富、已有道路交通配套但缺乏商业配套且有现成净地地块可供出让的区域,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从地图来看,目前本地地价较高且大量可供出让的主要区域就是环西、融创北、万科城、新会展、群力西、群力哈西交界等等。环西以科创产业为主且暂时人口聚集较少、群力西处于规划阶段基本尚无交通配套、群力哈西交界净地不多且离麦德龙略近(至于一些吧友提的海宁,个人觉得海宁内部楼层改造成山姆卖场那种仓储式大挑高的成本不低,且大量商户协商腾退难度也大),个人认为以融创北、万科城、新会展选址的可能性更大,尤其是融创北。虽然个人在那里没有房产,但觉得综合各因素来看非常合适。 最后,声明以上内容纯属个人猜测,如果最终猜错了也纯当一乐罢了。个人觉得山姆这种东西开了也挺好,不开也没什么,一个卖场而已。就像宜家,早前也不少人争,但就算开了也不见谁没事就去。感觉除了代购,多数会员不过是一个月半个月开车转转。更多数人可能就是跟着亲友的卡去个一次两次,或者极速达下下单,实体卖场开在哪里真的不那么重要,更不必争论太多。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