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雷特马琳切片
拉雷特马琳切片
关注数: 93
粉丝数: 361
发帖数: 17,163
关注贴吧数: 50
问问各位大佬,关姐这款如何? 前面二手收的绿大树不对口,扔着不想动。其它封着懒得翻。 看到关姐出这个,克价不高,当口粮。不知口感如何?请试过的大佬给点评价
关姐14绿大树,开饼 前些天,二手街看到价格合适凑热闹进了一提。这周末,稍有点时间,坐下来喝一杯吧 解压环节,开饼,开饼。主打一个随意,想怎么掰怎么掰,飞镖在手嘁里喀嚓...
周末喝个茶样 收到皮老板@皮咔皮咔丢 的茶样好久了,也没时间静下来好好品品味。开了大杯喝下吧。
2024第一血又给铁饼上供了 办公室抽屉没茶了,开个南峤的随便扔那让人蹭。开得心惊胆颤手抖,最后一个没绷住,还是上供一血。 这南峤的铁饼也是够硬气,塑料绳、稻谷(完整的一粒)、棉线... 开了半个,剩下的下回翻到再说吧
周末尾巴,抽时间喝点 前些天,皮老板分享的茶样。忘了快递好多天没取。遇到周末,难得闲着,开个新茶试试对新茶基本是抵制的,胃撑不住偷懒不用盖碗了,快客杯,一冲一提就开始啦新茶新茶,开袋闻到绿茶那种涩香味。难道是发了龙井过来[表情]汤色淡鹅黄,杯子倒是蛮衬的,应该还能看出汤色吧
前几天,有幸去重庆一趟。逛了重庆博物馆。看我发现了啥? 这个是跟下关合作的?
这一个周末又快结束了。也不知道干了点啥 晚上家里干家务。脑子里突然想起来个事--拆散的熟茶快喝没了,得赶紧再拆一个呀。 家务活也先扔了,翻箱倒柜找茶先。 熟大姨,还是大姨好👌🏻。就这了
天气热起来了。想到22特沱开了好久,再试试 开散了沱,在一个铁皮茶叶罐子里。近段时间也不潮湿,保存环境挺好。 今天拿出来,开盖子的一瞬间,一股梅子清香扑面,太好闻了。我是小白,接触茶不多,算是我手里最好闻的干茶香气啦 办公室,飘逸杯,随手抓大投茶量。 一入口,直接歇菜。香味跟茶味错位了,青味重,涩重。基本跟刚开沱时的味差不多。 喝了两泡,胃也不对付。换 还是难以接受新茶
周末,二手街淘了一个口粮。试试 克价0.1x,口粮中的口粮。无霉也无香,仓好不好没有更多要求。随便大杯喝吧
吧友派茶 15年 老曼峨 连续踩楼中了两次皮老板的茶样。抽空试试。 干茶大叶,黝黑油亮。15年的,到现在也有七八年陈了,看着很不错。 掰了1.6g。烧水开泡。
下雨天喝茶咯~ 猜猜这是啥,猜对也没奖哈
周末得闲开汤,吧里老哥派的样(15春古) 这个周末比较空,昨晚拆饼子喝碎沫沫。今天下午再开个茶样喝喝。 其实自己也买了一些茶样,爬楼也派到茶样。我傻傻分不清了,随手抓的15春古 @景迈安胆 130的盖碗,取茶7.2g,很认真负责地上秤。茶样是解块,条索清晰油亮,干茶闻有淡淡清香。
闲来无事,开个饼(07年的T8653) 周末愉快。晚饭吃饱。闲来无事了。这个时候可不敢出门乱逛。不想赶第一波。 那剩下就是喝茶了。手边新茶茶样倒是挺多的,就是喝得不舒服。还是偏好喝中期茶。 翻箱弄出一饼07年的T8653,不是原生仓,几年前购入。仅仅打开保装纸已经碎碎一层。 饼面看着还是挺漂亮的,应该是没发霉。开拆
周末喝个球球(收茶还贴) 难得周末,阴雨靡靡天地之间。不想动弹,窝家喝茶。 说来也巧,前不久刚买了一些茶样。没过两天,就在吧里中了派茶。 今天就拿颗17龙珠试试吧。@景迈安胆
2022无量山 古树春(收茶还贴) 收到吧里老哥分享的茶样,散装两包。取其一,开汤。 昨晚就取了7.7g,装好袋带着,准备今天下午偷懒的。变化更比计划快,申时还颠簸在路上。捅了喉咙回来,已经到戌时,赶紧开喝吧。
广告嫌疑,帖子被屏蔽。重发 收茶还贴,班章五寨 首先感谢<a href="hky0779" onclick="Stats.sendRequest('fr=tb0_forum&st_mod=pb&st_value=atlink');" onmouseover="showattip(this)" onmouseout="hideattip(this)" username="hky0779" portrait="tb.1.5a79e766.fcdKlraYIGeV321KeilW2w" target="_blank" class="at">@虎山行♤</a> 的慷慨分享。炎热的午后,老婆孩子看电影去了。中年油腻大叔被放单,一个人窝在家里,只有一个桃子陪着我。正好收到虎哥的分享,开汤吧。晓云 班章五寨。看着班章就中意,是它了。[图片][图片]
收茶还贴。晓云 班章五寨(虎山行) 首先感谢@虎山行♤ 的慷慨分享。 炎热的午后,老婆孩子看电影去了。中年油腻大叔被放单,一个人窝在家里,只有一个桃子陪着我。 正好收到虎哥的分享,开汤吧。晓云 班章五寨。看着班章就中意,是它了。
收茶还贴。2022年无量山 散 收到@茶百味 老板的分享已经好久。一直没空开汤。近段时间忙着,今天难得抽空下来正经喝口茶。 收到两个分享,今天试试2022年无量山散。
收茶还贴。2021景迈 一头大象 收到吧友分享的茶样。快件已经到手很多天了,各种事儿忙,没时间闲下来正经喝点茶。 终于,周末愉快。烧水,开汤 茶样好多,试试这款一头大象。到手袋子里的碎碎正好够一泡。(平时都是手抓的,试样稍微认真点,借老婆大人的厨房秤一用)
昨天在办公室喝了一泡熟品少量生,结果肚子不舒服了一天。这化学反应有点大。 算了,今天喝红茶吧,来盒一看,滇红只剩一点点不够一泡了,随手丢了两块熟普。 开泡开泡
周一早,喝茶喝茶
每天一水。啊,不是。每天一泡 之前买茶送的。猜猜,是哪家的?
洗一遍,稍等了会。 第二泡,颜色比拆散的淡。
袋包装的大姨熟 同事买茶送的茶样,给了我两包。扔在抽屉里可能有一年了吧。随手摸,摸到你,就是你啦。
开两个饼。水一帖 每天办公室一杯茶是少不了的。红茶绿茶普洱……手摸到啥就泡,喝茶比较随性,没太多讲究。 普洱喝过一些,不算太多。在喝过的口粮等级中,从没喝出感觉。每年进点口粮,就日常喝,没有了就开半个…… 这个1301的7542,之前就开了小半,扔在罐子里边醒边喝着。剩下了一把碎渣渣,飘逸杯倒了小半杯。(啥量?从来都是跟着感觉走,舌头跟着手抖)。哇塞,前几泡浓得够呛 第四泡还是第五泡开始,突然感觉来了。鼻腔有蜜香,汤下肚后,喉韵甜味都上来了。 马上放下手头的事情,仔细冲上一泡,细细品品。有感觉,再一泡淡了少许,再来,忽又没了 这算是口条变强,慢慢上道了吗?还是醒得恰到点? 奇怪啊。7542也开过几个,从来没出过感觉。回家马上把剩下的半个也开了。顺便把打折亭的半个熟也掰掰。给它爆个照,夸夸它。
今天逛宝儿买东西,然后发现了这么个植物。问度娘说是适应河边溪边生长。 请问各位大佬,这木贼是否挺水植物,沼泽中适应性如何?净水能力强不? (图是某宝的商家那里盗中盗来的,如果侵原图作者权利,请告知,会立即删除。)
自己繁殖玩,真心累人
各位大佬:家里要新配置电脑。就是普通网页、视频、办公用用。还能有啥好的改进?请不吝赐教
亲鱼是珍珠。本来一共5条,去年冬天降温时失膘3条。过了春天,一条最健壮的突然暴毙。温度升高后,鱼也不是很活跃,本来也没对繁殖抱有希望。 前两天,换水喂食。突然发现金鱼藻上有卵,而且还有透明的,来了兴致。 经过抢救,大概弄出四十来条吧。不知道能活下来几条呢?
送沼泽,免费,自取。开了一支结构胶,做沼泽。今天顺手把弄坏的 送沼泽,免费,自取。 开了一支结构胶,做沼泽。今天顺手把弄坏的那个小的也补好了。一个用酒甏切割的缸体,瓦片粘的水口,还有一个pvc的雨淋管。接上水泵就能用。 有人要吗?这个易碎,不好邮寄。只能自取噢。
老早就准备再做个大点的沼泽。九月份把这个酒甏切开。十月份买了 老早就准备再做个大点的沼泽。九月份把这个酒甏切开。 十月份买了一堆管道配件。中间,倒把原来的小沼泽弄坏了,我的几颗珠子一个多月没过滤用。 到今天才刚把两个盆打胶。实在太懒了。发个帖子督促一下自己快点干活。
周末偶尔拍个。不知道是卖家故意还是偶然,发错颜色。反正也是条命,养着吧。
第二朵花谢了。留下这样的莲蓬能结籽吗?各位大神帮忙看看
种了两年,我也有火柴头啦期待能开朵花儿! 种了两年,我也有火柴头啦 期待能开朵花儿!
园艺茨菇,花茨菇(原帖:肥皂味白鹭) 征得白鹭同意,从碗莲展示吧搬运过来的。各位沼泽吧的大神如果想要些不同的绿植。这个挺不错。开花美的。园艺茨菇,花茨菇应该是挺水植物的。 原帖链接:在楼下
请教各位大神一个问题。有没有人用粗沙做第一道物理过滤的? 请教各位大神一个问题。有没有人用粗沙做第一道物理过滤的?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最近老婆闲水泵吵,想换个静音小泵。各位大佬有什么好的推荐?都来指导一下 50升水,直径75矮圆陶盆。
个人构思的一个小型庭院鱼池造景 首先,不是专业设计人员。从事的行业跟装修也十万八千里远。 只是一些个人的养鱼爱好,又参考了沼泽过滤的思路,还未能实施。 现在把我个人的思路拿出来,抛砖引玉,望各位大神指点不足。 如果有人先把这个设计实现或者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都请反馈给我,不收设计版权费哈,纯思路及问题讨论。如图,4-5米长,2-3米宽。面积在10-15平方左右。池及水道尺寸及形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考虑到水的流转及交换,如图形状可能相对合理些。 大致介绍一下: 鱼池水体平均长2.5米,宽1.5米,总水量预估3.5立方。水道长6米,面积2.4平方,容水1.8立方。 深水区可养锦鲤0.8-1米左右,下挖。浅水区养金鱼0.4-0.5米左右,下挖。可做成悬挑一半于深水区,中间的隔断,用亚克力打孔或者软网隔离。水池外沿齐平地面。 过滤重点是水道。入水处沿口提升到地面0.4米,逐渐降低到出水口处沿口与地面齐平。水道面宽0.45米,底宽0.3面,水道整体深0.4米。 水泵提水,直接注入水道,不用雨淋管。水道铺鹅卵石,种挺水植物。首段铺大颗粒(6厘米以上),中后段铺小颗粒(0.8-1厘米)。尾端放置大石,防止鱼逆流。 前段防止水面过流,卵石高度超过水面高度。中段处卵石与水面齐平,后段卵石稍低于水面,形成一段水洼。入池处增加导水管进浅水区(也可用水泵)。 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确认处理: 1、水道过水由重力自然流动,入水与出水的高低落差够不够? 2、水泵流量多大可保证水流最大且不溢水? 3、水体与沼泽比例是否合适? 4、……其他未考虑到的问题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