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筠_刘迁
CK丨落叶雨灬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87
粉丝数: 237
发帖数: 9,402
关注贴吧数: 123
“扔货?松烟”绢扇绘画效果与感受 之前几十块钱拍的一块老“黄山松烟”,到手时候,顶和底都墨了,两侧无款也无码,推测是“屯胡”的,具体年代不详。味道闻起来有中药味,具体啥药也闻不出来。 惊喜的是居然没有磨到砂,用的一块算子罗纹,磨完以后也没有划痕。 之前都是用油烟101画这种画,这次换了松烟,感觉浓墨的时候没有贼光,比油烟画这种风格更沉稳。色阶变化上不如101丰富,但是也够用,中墨的干湿变色比101要大。黑度可以,淡墨也不脏。胶法稳定性也可以,比鬼子松固色好,鬼子松这种熟纸(绢)上会跑色。 整体评价还是不错的,烟料应该还是松,没加什么炭黑,没有炭黑那种脏印。老三厂的松烟墨感觉也不像大家传的那么不堪。
70楷书边款铁斋绢本表现效果以及和80铁斋的使用感受对比 这版的整体表现还是不错的,再绢本上反复画,也不跑色掉色,层次丰富度也够。大面积掏染背景的时候,也没有脏的黑印。个人感觉这个价位的墨作品用已经够用了(主要是再贵的也没用过)。 对比八十年代的铁斋,磨口明显亮很多,甚至和行书边款的那个版都有明显差距。磨感明显比80的软,未磨时都没啥味,磨成墨液后,70呈麝香味,80冰片味道明显,且香味浓度差近一倍(这个不好量化)。
70柱型黄山松烟(试墨感受) 很早以前买的一块黄山松烟,当时看挺特别的,不是常规的方块黄山松,磨开试了试,内质和同时期的普通板子松烟差不多。70年代的上墨松烟还是能用,黑亮度都可以,没传的那么拉灰不堪。 测试结论:整体磨感比较润,下墨不慢,因为磨的少,只蹭了一层下来,所以没出现刮砚台的情况。墨色为中性色调,干了之后没有什么变灰,锁墨效果不错,润墨略微有点炸,不过这款纸上表现这样还不错了。中淡墨整体清透度比同时期油烟101还是差点(有可能是墨皮没磨透的缘故)。整体来说写写画画没问题。。
从专业国画的角度浅谈我对于各种国墨和日墨的使用感受。 本人主要搞传统花鸟画创作,工笔写意没骨都会画一些,生宣熟宣和绢本都用,各种国墨和日墨也用过不少。今天不讨论收藏价值,纯从使用角度谈一谈我用过的各种墨的优缺点和性价比。 上墨101:日常作品用最多的一款墨,初用没啥惊艳的感觉,但是整体表现很稳定,变灰不严重。一个最大的优点是胶法的稳定,尤其在绢本绘画时,固色比较好,很多日系墨容易跑墨。70和80的我都用过,整体感觉70磨感会更软一些,蓝紫色油光比80多不少,香气也不一样。虽然说两个时期工艺和材料都有区别,单丛使用讲,如果不是对作品有极高要求,性价比的话80更合适,毕竟差了一倍不止的价格。缺点是市面上的假货太多,随着最近某音播间那批东西流入市场,假货之后会更多 清末民国手卷墨:市面上最常见“古墨”,用过几块,感觉质量极不确定,有冷调有暖调,表现整体比较一般,但是价格逼近70的油烟101了,不讨论收藏。使用角度并不推荐,性价比并不高。 日本油烟:用过几款菜种油烟(因为画画用,炭黑就不讨论了),可能是书道用为主,在绢和熟宣上固色并不稳定,浓墨遇水容易有跑色现象,适合生宣或者半生熟上使用,鬼子墨最大的优点就是丰富,各种墨色各种效果很丰富,以我用过墨运堂的几款墨举例,无上黑品更通透,清腴更适合用浓墨。需要提一下的是日墨也需要看年份,对比过,后来产的无上纯黑反而不如老的无上黑品表现更好,但是具体分界线就不像国墨那么了解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对比研究一下。 日本松烟/青墨:初用挺让人惊艳的,个人挺喜欢这类冷调的,比较清透,而且半生熟的纸上写字手感真心不错,对比国产松还不伤砚台,缺点也是绢本和熟宣上固色的问题,还有就是中间层次不如油烟丰富。最近看价格好像有跌了一些,日常书法或者写意用性价比也不错。注意很多青墨早些年的是松烟,后来就换成矿油了。注意分辨一下(古梅园的翻盖是松,天地盖大多是矿油)。 百选/千寿松:用过几款百选千寿的墨头,比一般的作品用墨好一些。毕竟除了用,这个也有收藏限定的成份在里面,性价比的话看个人吧。 生松松烟:贼贵的一种东西,有点油烟的感觉,质感还不错,但是感觉中间层次变化略少一些,可能定位还是以书法用为主吧。这个东西怎么说呢,有漏的话还不错,原价买的话,10000日元/丁的价格就没啥性价比了。 整体来说,如果画工笔之类熟纸上的画,推荐还是用国产重胶,写意和书法的话可以试试鬼子松,最后说一下,日本墨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造假的少,除了“红花墨”!!!懂得都懂。
70楷书边款铁斋墨液效果——自然光,无滤镜 70的油光明显比80的多,80的香味以冰片味为主,70的两块,一块带点麝臭味,一块带点甜香。。
不止上墨描金越靠近现代越差,鬼子墨也是。。 发张图,大家自己自己品
今天一口气把手头的101全包上了,再也不怕肢解了。。
徐渭风格墨牡丹绘画过程
战损版——鲁迅诗(横) 上次发的老千寿,大家都说叙利亚风格,这个给大家看个更惨的鲁迅诗,这个品相更差,不过内置还是挺不错的,磨口有蓝紫色的油光。
老千寿“青筠”绘画感受。 之前某拍拍了一块老千寿墨墨头,看背面的图案和磨口,不出意外应该是“青筠”。通过画了一张完整的作品(也算是比较长期)的一个体验。总结一下这个墨的特点: 第一感觉就是很稀,没有墨运堂青松烟苍玄那类松烟青墨粘稠,但是黑度又很够。其次,就是墨色细节,比较丰富,小的墨色层次变化很多,对比同级别的白选松“心画”,墨色更柔和。 最后重要的一点就是,熟宣上浓墨不跑墨,大多数松烟青墨,例如墨运堂,和部分古梅园的,熟宣上浓墨的部分,再遇水会化开,这个墨画完的地方一点没跑。 综上,不考虑性价比,是一款不错的绘画用墨。但是有个整块的千寿的话,估计我自己是舍不得磨了的。。
最近用生松松烟画了一批小画,质感是真不错。。 这种墨又有油烟的亮度,又有松烟的厚度,下墨还快。实用利器啊。。
最近在画一套楮笺册页,感觉这种纸调调不错,出来效果蛮古朴的。。
好久没发帖了,拿墨汁往卫生纸上勾个竹子吧。。
不懂就问,这个任务是干啥的?做完了有啥好处? 有知道的麻烦告诉一下
70铁斋的绢本效果,整体的效果和层次都是比较稳定的,作品用也没问题,不像日本墨会出现跑墨的情况。。
墨运堂——“无上纯黑”试墨效果。 感觉这墨层次啥的还行,说是此无上黑品高一级别,但是没感觉什么差距。。
这个墨绘啥意思?画用?
新作完工
新作完工。
墨运堂苍玄绢本效果。。 大和雅墨的苍玄,砚用的一块不知道啥端,自己开到2000目,苍玄的颜色没那么蓝,感觉黑的比较正。个人比较喜欢这种墨色。绢本上干湿墨色变化不大,未完工作品的局部,给大家看下。
帮忙看下石品种类,感谢。。
新得了方老砚,大家帮忙看下。。
今天偷懒没磨墨,用墨汁画了一张。 这个墨应该算是墨汁的天花板了,气味和同系列的九玄三绝等一样。一股独特的清新香气,墨汁上有一层研的墨那种五彩油光,层次保留不错,墨色也好,只是感觉不如墨块厚重。神奇的是这个墨在盘子里干了以后再沾,立马会有渣滓的感觉。
今天试一下热门的70铁斋。 麝香味浓郁。墨色接近清手卷墨,但是清透性感觉比手卷墨差一些。
手卷墨松滋候试墨。 此墨质坚,下墨快,无任何气味,墨清如水,行笔十分顺畅,墨色接近松烟,不暖,淡墨十分通透。
最近发现手卷墨用起来也不错,挺适合画一些仿古。
问下落松松烟,生松松烟,肥松松烟有啥区别?
请教下,这是什么藻?
买了一下盒子和托盘,把自己画案的东西归类整理了一下。
墨运堂——苍堂墨试墨 实用型百选墨,应该是14号。试用为松烟青墨,淡墨墨色偏蓝,有些类似青松烟。墨色层次挺丰富的,墨里有加闪闪的东西,个人推测应该是云母或者金箔。涮笔水里都有亮闪闪的
最近开始自己做颜料,昨天自己制作了点蛤粉。 市面上的石色普遍不够细腻,要不就容易胶大,昨天自己做个点白,今天把之前买的姜思序的石青石绿反反工。(话说现在姜思序的石青石绿根本沾不下来)
怎么给砚堂磨平? 有块老砚台,砚塘不是很平,中间凹进去一些,怎么磨平它? 自己的画案镇楼。。
【试墨】青圃堂——翠泉 偶然微拍所得,之前只见过青圃堂出品的青华仙和千金赋两款,这款墨和青华仙类似,背面画的应该也是日本的鬼怪。 此墨为松烟墨,顶款“支青”二字,但是墨色并不是像青华仙一样呈明显的蓝色,墨色接近墨运堂的苍玄,但是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黑,浓墨状态非常的黑,不过感觉淡墨的通透度不如墨运堂的苍玄。 实际表现效果如图。
这是个什么石头,刚开始还以为是个旧雨畑,洗了一下,看着还挺通透
国产的油烟101从品质讲,能和日墨的那些油烟对应? 网上说二两铁斋当时的售价是2200日元,这个价格也就是玉品,笔之友啥的价格。但是明显不是一样的品质。
大家来聊一聊关于墨的流言吧 最近有人爆料说玄林堂其实没有倒闭,其他堂口呢?例如玉泉堂啥的。 感觉很多关于日本堂口的知识都是某拍上一些商家编出来的。
新定制的勾线笔到了,试了试各种勾线。起的名字叫:寓写于工。工笔勾线的灵魂还是写意。
试了试绢本用松烟画画,松烟更显古朴 第一张用的古梅园的苍苔,第二张用的墨运堂的含翠。
来个墨运堂墨云的试墨。。 用的老玉山罗纹,手头没啥好砚台感觉这个墨生宣上偏冷,磨起来挺硬的,跟国墨差不多。总感觉墨运堂的墨熟纸上比很多国墨要通透。
继续上次谈到的七八十年代的铁斋翁 这次做了个横向对比的试墨图,依次是: 70早期楷书侧款无国华铁斋 70后期或80年无国华铁斋 85年铁斋(有码) 88年铁斋(有码) 闻起来都是那股凉不叽叽的味道。下墨手感感觉后面的会略硬。 欢迎大家继续讨论。
实辩一下,关于各个年代的上墨101。 有人说是80年代的最好,有人说是70年代的更好,试用了几块同年代的铁斋翁,90年代后质量下降是不用说了,但是85年和70年代的用起来感觉差别并不大,但是价格会成倍的贵,大家觉得不搞收藏,纯实用讲有没有价值?
上学时候买的端砚,谁能帮忙看下什么坑。 卖家说是老坑,摸着石质还算细嫩,但是不太懂砚台。大神帮忙判断下
大家给推荐个熟宣和绢本适用的绘画松烟墨吧 别说明清古墨啥的。。弄不到也弄不起。感觉日本的青墨系列胶偏小,可能容易跑墨。不知道以前的上墨松烟啥的怎么样?画这类风格,感觉油烟墨不够苍润。。
五代时期徐熙落墨法——雪竹文禽宫扇绘制
某拍上拍了一根旧的兰竹笔,发个测试视频。
来个宫扇的绘画视频。。金墨挺适合画花蕊的
五代没骨法——牡丹(宫扇)
重彩勾染——翠竹幽禽(泥金屏风)
五代没骨法——樱花(折页)
试用下新买的折页,顺便画个樱花。。
【个人作品,仅供交流。。】
不同年代铁斋翁绢本试墨体验。 最近新新买了一批绢,绘制时顺便实验了3块不同年代的铁斋翁,分别是70初,85年,88年三个不同时期的,明显能感觉88年的墨闻起来和85年之前的气味不一样,下墨速度也不一样,老上墨的胶法的确厉害,染的手感也非常不错,底色本来想加入一些日本青墨,但是青墨胶明显偏小,又加入了一些油烟和胶液,所以亲测,熟宣上不要大面积用青墨。。
庚子年新作。。 欢迎交流
山上捡了块老石砚,看起来有点粗,也不知道啥石头。
古梅园圣烟红花墨试墨。。 磨口淡紫色。。下墨挺快,够黑,层次也不错,墨色挺通透。
年前的最后一批画,放假了。。
【登录——玄林】试墨 这个墨磨起来很硬,跟天金吴竹手感差不多,层次表现也不错,用卡纸画画也不会显得很灰。。
谁知道墨运堂的墨云是什么鬼,我这怎么都四个不同版本的了? 顺便问下,大家推荐什么画墨?除了青墨系列的。。
哪位大神能认出来这俩是啥墨?
整理一下自己这几年画的画。。 上次简单发了几张习作,感谢大家的鼓励。这次发几张正式一些的作品。欢迎大家指正。 本科毕业创作镇楼。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