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_可能
怎么_可能
关注数: 27
粉丝数: 91
发帖数: 532
关注贴吧数: 6
刚出深圳北站就抽烟,20分钟5名旅客被罚 8月24日,深圳8月控烟督查“车轮战”第6站来到高铁与地铁交会的交通枢纽———深圳北站,结果在20分钟内就发现5人违法吸烟,这些人各被罚款50元。 刚下高铁,出站了就想来根烟 当日上午10点,在深圳北站东广场,控烟督查队发现一名抽烟男子。这名男子刚送完妻子上火车,站在进站口处吸烟。他说,自己并不知道广场上不能抽烟。“深圳北站东广场有顶棚,也属于室内区域,所以同样禁烟。”执法人员向男子解释,根据《深圳市经济特区控烟条例》,室内是指有顶部遮蔽且四周封闭总面积达50%以上的建筑物内空间。这名男子很配合执法,因为要交50元罚款,这名男子没有零钱,还特地跑到商店去兑换。20分钟内,控烟督查队共发现了5名违法吸烟者,其中大多是刚抵达深圳的游客。 此次在地铁展开控烟执法的是深圳市地铁运营管理办公室4号线执法大队,他们受深圳市城管执法局委托并在该局指导下开展执法。执法人员介绍,深圳北站客流大,很多外地旅客不知道深圳控烟情况,出站口一直是违法吸烟“重灾区”,今年以来,深圳北站控烟执法已罚款9000多人次,占全市控烟执法罚款60%以上。 “控烟瓶”一天“没收”十几瓶烟头 “不好意思,这里不能吸烟,请你把烟头放进这个瓶子里。”在深圳北站,清洁工、保安等服务人员手臂上戴着控烟袖章,手里拿着贴着“控烟牌”标识的矿泉水瓶,遇到吸烟的旅客,都会主动向前劝阻吸烟。 不要小看了这个水瓶,它每天可以劝阻烟民五六百人次。深圳北站一名清洁工介绍,有时候一天下来可以收上十几瓶。深圳市控烟协会会长高文辉认为:“劝阻吸烟时,把控烟水瓶递上去,可以缓解与烟民的矛盾,同时也不会让烟头随地乱扔。建议在车站、口岸、码头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推广 控烟牌 水瓶,让这些场所的服务人员人手一个,无异于增加了直接参加控烟的人力,深圳控烟工作又会上一个新台阶。”
研究显示电子烟可能更容易致青少年吸烟 电子烟自诞生以来就争议不断,不仅涉及健康方面,也包括青少年吸烟问题。利兹大学发布的一项新研究就显示,青少年尝试电子烟后在一年时间里开始抽传统香烟的可能性是没用电子烟同龄人的四倍。 由利兹大学学者领衔的团队对英国20所学校的2836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这些人中,大部分没有抽过传统香烟,但有1/3使用过电子烟。团队在调查结束的一年后进行了回访。 据这项刊登在期刊《烟草管理》的报告,那些使用了电子烟但此前没有抽过香烟的青少年中,有34%左右报告说在接下来一年时间里抽过至少一根香烟;相比而言此前没吸过烟也没使用电子烟的人群中,这一比例仅约9%。 尽管团队表示这只是一项观察性研究,还无法得出确切的因果关系,但美国此前一项类似的研究也发现,使用电子烟可能与抽香烟存在关系。 报告作者之一、利兹大学教授马克·康纳说,从这一调查结果来看,目前还很难说这些青少年使用了电子烟后,只是在尝试香烟还是已经成为一个经常抽烟的人。 电子烟主要由电池、加热蒸发装置和一个装着烟液的烟管组成,烟液中含一定量尼古丁。使用时通过供电发热让烟液挥发、形成烟雾,达到“吞云吐雾”的效果。 英国已经自2015年10月开始禁止零售商向任何18岁以下人士销售电子烟及其相关产品。 电子烟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中越来越受年轻人青睐,但英美两国监管机构对这类产品看法差异很大——英国药品与保健品管理局曾批准部分电子烟产品以戒烟辅助工具的身份上市销售;美国政府2016年1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则说,年轻人使用电子烟问题已成为美国的“公共卫生威胁”。 世界卫生组织在相关报告中说,目前没有充分证据证实电子烟可帮助戒烟,吸烟者只有完全戒断尼古丁,才能最大程度有益健康。
吸烟者猝死风险高四倍 学者弗莱明翰经过12年的研究发现,吸烟者由冠心病引起的猝死要比非吸烟者高四倍以上,猝死的发生率还与每天吸烟数成比例。追踪研究发现,戒烟可使猝死率下降。 5月25日,重医一院呼吸内科副主任陈虹教授携手胸外科陈焕文副教授就2017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进行了戒烟科普。陈焕文结合自己的戒烟经历,向大家展示了重医一院率先在重庆市开展的“戒烟,医者先行”活动成效。 医务人员知多少 2017年5月31日是30个"世界无烟日",今年的主题是烟草对发展的威胁,对烟草说“不”,保护健康,减少贫困,促进发展。重医一院呼吸内科副主任陈虹教授曾经在重庆市8家医院呼吸专业医生进行调查发现,呼吸专业医生总吸烟率为12.4%左右,男性吸烟率远高于女性。调查还显示,很多医务人员没有确切认识到吸烟危害。“我们想通过开展医者先行,带动戒烟行动,并逐渐带动全行业医生参与,”陈虹表示,官员、教师、医生这三大职业人群在控烟禁烟工作中很重要,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带头,将会对群众健康导向有积极作用。
吸烟及被动吸烟都会诱发慢性病 案例 去年4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接诊了一名22岁的年轻心肌梗塞病人。患者在打球时突发心绞痛,送院后,经临床诊断为心肌梗死,之后医生为患者迅速开通血管,植入支架。经抢救,患者胸痛症状消失,心跳血压稳定。据医生介绍,该名年轻患者除了抽烟、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并没有传统“三高”危险因素。 数说 健康 深圳市控烟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深圳15岁以上的居民二手烟接触率高达73.75%,这意味着每10个15岁以上的深圳人,就有7人曾受二手烟的困扰。二手烟,这个含有超过4000种有害化学物质及数十种致癌物质的健康“杀手”,令人防不胜防。 专家说法 深圳市控烟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庄润森 吸烟会引发心脑血管等慢性病 烟草烟雾中包含超过4000种有害化学物质,主要有害成分包括: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烟尘等。吸烟是引发肺癌、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吸烟还与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膀胱癌、胃癌、胰腺癌、消化道溃疡、中风、动脉硬化、外周血管病及其他血管疾病有关。 吸烟者患肺癌的相对危险度是不吸烟者的10~15倍。吸烟者戒烟10年后,患肺癌的危险性将比继续吸烟者降低30%~50%。烟草造成的疾病和死亡不是即时发生的,一般在吸烟后的10年到20年甚至更长时间发生,所以吸烟的危害常常被人们大大地低估了。吸烟的人不是100%会得慢阻肺或肺癌,但是慢阻肺、肺癌患者中有80%~90%的人是吸烟者。 此外,吸烟会降低大脑的血液循环,造成大脑缺血缺氧以及脑出血,如果长时间下去可能会导致智力衰退、脑卒中等脑部疾病;吸烟会降低血管收缩造成血管堵塞;吸烟会导致新生骨骼血液供给不足,使骨骼的再生长受阻,导致容易患骨质疏松及骨骼炎症;吸烟会导致男性的性功能障碍,也会大大降低女性的受孕几率;孕妇吸烟,可能造成流产、早产,甚至导致胎儿畸形。 “二手烟”危害不容忽视 据了解,被动吸烟是指不吸烟者吸入吸烟者呼出的烟雾及卷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也称“非自愿吸烟”,或“吸二手烟”。但很多市民并未意识到,在“吞云吐雾”后,烟草会附着在衣服、墙壁、地毯、家具甚至头发和皮肤等表面,此为“三手烟”。 在日常生活中,妇女和儿童是“二手烟”“三手烟”被动吸烟的主要受害者。对不少女性来说,她们经常在家庭、工作场所、公共场所遭受他人吸烟的危害,这会导致肺癌、冠心病及血脂异常;怀孕妇女被动吸烟可导致死胎、流产或低出生体重儿;18岁~45岁被动吸烟的妇女,患乳腺癌、宫颈癌的危险性高。对儿童来说,被动吸烟会降低儿童肺功能成长速度,导致儿童维生素缺乏、影响儿童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经常处于被动吸烟环境中的儿童,身高、体重等低于无烟环境中的儿童;被动吸烟使婴儿患猝死综合征的危险率增加5~20倍,婴儿患上呼吸道感染和气管炎的危险率增加,患有哮喘的孩子发病更频繁、病情更严重。 任何年龄段戒烟都能延长寿命 据介绍,戒烟能有效地减少发生吸烟相关疾病的危险性,戒烟可改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减少周围的人被动吸烟的危害。一项对英国男医生进行的为期50年的研究发现,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平均早死亡约10年,60岁、50岁、40岁或30岁时戒烟分别可赢得约3年、6年、9年或10年的预期寿命。因此,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也不论吸烟时间有多长,在任何年龄段戒烟都可以延长寿命,只要成功戒烟,对身体一定有益。 不过,吸烟会成瘾,有的人一旦停止吸烟,会出现吸烟渴求、焦虑、抑郁、头痛等一系列症状,自己内心很想戒,但就是无法控制。而且,吸烟者在无帮助的情况下尝试戒烟,复吸率高达90%~95%。因此,一旦做出戒烟的决定,就应当寻求戒烟医生的帮助。医生指导和合理使用戒烟药物,可使成功率提高2倍以上,再加上个人的毅力,戒烟成功率会更髙。
吸烟与癌症 吸烟致癌被世界各国所公认,吸烟与许多种癌有关,如肺癌、口腔癌、舌癌、唇癌、鼻咽癌、喉癌、食道癌、胃癌、膀胱癌、肾癌、子宫颈癌等。新近研究已表明,吸烟之所以能致癌,主要有下列3个起作用的因素: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