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和椰子🌴
四甲基金化铵2
关注数: 59
粉丝数: 594
发帖数: 30,023
关注贴吧数: 63
费德勒的草地GOAT很有希望保住,但前提是鹿迷能打 今年最迟明年,阿尔卡拉斯肯定能扫德约 如果今年扫了当然好 但如果明年才扫,届时温网就是8-8,如果是客观公正的舆论,当然是费德勒草地GOAT,但如果奶粉、三鹿主动送,任德粉叫嚣舆论,就不好说了
细节决定奶粉战斗力:冠军相同比什么? 我们都赞同冠军相同比亚军。但是,说的时候,应说成“冠军相同比进决赛次数”,这样就不会有丑人说么笑死人的“亚军是最大的失败”了。
明年没欧冠踢不是正好专注联赛直接两颗星? 明年没欧冠踢其实可以是好事,专注联赛直接两颗星了好吧。什么你说引援?放弃欧冠才是票房毒药。
有没有狗吹相信利用最近被发现的bug赢不了阿法狗的? 我认为阿法狗无疑也会被击败,也有这个bug,但感觉会有狗吹依然相信阿法狗(包括zero)没有bug
战鹰猜先抓子是不是不太对 年长和高段抓子,这两条里高段优先吧,她二段对手三段,应该对手抓子她来猜
中韩防疫旋行互怼是否还有影响? 否则围甲韩外援面棋、烂柯杯、应氏杯早该可行了
中国五大沿海内陆通吃台风:5612 7203 8807 9711和威马逊 根据shear新图,只有这五个台风满足了在沿海海岸线和内陆省份地界都达到历史级,都是当地影响最大的台风 达成这一成就,一般需要风雨潮俱佳,并且深入内陆。 5612(温黛):浙江沿海、安徽省、河南省、山西省 7203(丽塔): 山东沿海、天津沿海、河北沿海、辽宁沿海、北京市 8807(比尔): 浙江沿海、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 9711(芸妮): 山东沿海、辽宁沿海、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 威马逊(1409): 海南沿海、广西沿海、云南省
风王和球王终于可以对应了 南茜贝利 泰培马拉多纳 海燕梅西
崔精GoRating等级分达到3450分 希望早日上冲到3500分,加油
我的心理是希望时间永远停留在决赛前 这样就永远有希望 要是决赛踢完假如输了 希望就破灭了
我反而担心阿根廷决赛吃红牌 铲球动作一直比较大,决赛突然给你狠治一下,来个直红,阿根廷立即凉了
我觉得还是少一些梅西夺冠就超越贝马史上第一的贴子比较好 如果阿根廷夺冠真的无比满意了 梅西是第一还是第三真的无所谓啊 甚至第三更符合一贯谦虚的品格 从球技来说,贝马至少不遑多让,也是要谦虚的 赛前说赢不了 是常规的攒人品方式 但具体这次决赛 我觉得最好的攒人品方式就是对梅西的历史地位低调发言,夺冠就一切满意 历史地位顺其自然 如果亚军 至少可以当非球王级的第三名 反正远远高于C罗是稳的 说什么夺冠就超贝马稳居第一什么的 还是先别说 比较败人品
感觉梅西的射门感觉和突破积极性是守恒的 突破、拼抢、跑动多了,射门感觉就会下降,今天就是如此,射门最后一下都偏软
建议各世界大赛都确立自己的中性主赛事名称 以后赞助商退出了 赛事除了停办以外 可以寻求新赞助商继承名称 也继承同一项赛事的历史 比如现有的: 三星杯是大师赛 LG杯是棋王战 这两个名字是一直在用的 梦百合杯是公开赛 也毫无疑问(作为现存唯一64签的世赛只有梦百合杯当得此名) 应氏杯可以命名为围棋奥林匹克(四年一次作为最大的特色) 春兰杯就叫锦标赛吧 毕竟也有些历史 以前富士通杯叫选手权赛 意思一样但是毕竟汉字不一样 烂柯杯这个名字本身就很中性 后面叫什么倒无所谓了 但我觉得既然取法古典 可以叫世界围棋天元战 好比以前丰田杯叫世界围棋王座战一样 或者把烂柯这两个字放在后面 把烂柯当作本因坊一样的中性名 叫世界围棋烂柯赛(滑稽)
杯榜:上野爱咲美拿下若鲤战 晋升女棋手历史成就积分前十 广岛若鲤战是年龄段位限定+快棋 冠军积150分 01 芮迺伟 12430 02 崔 精 6400 03 朴鋕恩 3450 04 於之莹 3430 05 杨 晖 1580 06 王晨星 1570 07 张 璇 1550 08 吴侑珍 1220 09 周泓余 1150 10 上野爱咲美 990 11 李 赫 960 12 丰 云 950 13 金彩瑛 700 14 徐 莹 610 15 尹映善 610 16 华学明 600 17 赵惠连 600 上野爱咲美 990分 积分构成: 龙星战亚军 250分 扇兴杯冠军 200分 新人王赛亚军 150分 若鲤战冠军×2 300分 湖盘杯赛3胜 90分
认为禁全同假生判死不是实战解决的人脑子没转过弯 因为禁全同,你只能下别处,所以会被提干净,吃掉,这就是实战解决的结果
战鹰野狐比赛房竟然才100多人看 看来大家都没有野狐号啊
现在回想,当年棋界面子不好看主要是因为第一次人机大战就输了吧 如果Deepmind给点面子,算准比人类稍差,1-4输或2-3输时发起挑战,然后再进化一年,二次挑战成功,双方面子上就两全其美,围棋一些黑粉言论的市场不会像现在这样风行。毕竟人的第一印象影响力非常大。
世界冠军、全国冠军、世界亚军、女子世界冠军一览表 重发补错,希望这次都对了
2000年以来历年女子棋坛总有效成就积分榜(杯榜) 2000年 C 芮乃伟 +2550 1 芮乃伟 7860 (+2550) C (国手战冠军1000 LG精油杯亚军400 三星杯八强300 LG杯八强300 东方航空杯400 GR第一名150) 2 张 璇 1400 3 杨 晖 1330 4 丰 云 950 5 华学明 300 6 孔祥明 300 7 赵惠连 300(+50)(GR第二名50) 2001年 C 芮乃伟 +850 1 芮乃伟 8710 (+850) C (兴仓杯冠军400 三星杯八强300 GR第一名150) 2 张 璇 1400 3 杨 晖 1330 4 丰 云 950 5 徐 莹 550 (+400) (山水黔城杯冠军400) 6 赵慧连 350 (+50) (GR第二名50) 2002年 C 尹映善 +400 1 芮乃伟 8860 (+150) (GR第一名150) 2 张 璇 1400 3 杨 晖 1330 4 丰 云 950 5 徐 莹 550 6 朴智恩 450 (+300) B(丰田杯十六强150 豪爵杯亚军150) 7 尹映善 400 (+400) C(豪爵杯冠军400) 8 赵慧连 400 (+50) (GR第二名50) 2003年 C 芮乃伟 +700 1 芮乃伟 9560 (+700) C(正官庄杯冠军400 麦馨杯亚军150 GR第一名150) 2 张 璇 1550 (+150) (正官庄杯亚军150) 3 杨 晖 1330 4 丰 云 950 5 朴智恩 700 (+250) B(农心杯预选出线+250) 6 徐 莹 550 7 赵慧连 450 (+50) (GR第二名50) 8 尹映善 400 2004年 C 芮乃伟 +480 1 芮乃伟 10040 (+480) C(麦馨杯冠军300 GR第一名150 正官庄杯擂台赛1胜+30) 2 张 璇 1550 3 杨 晖 1330 4 朴智恩 1100 (+400) (正官庄杯冠军400) 5 丰 云 950 6 尹映善 610 (+210)(正官庄杯亚军150 正官庄杯擂台赛2胜+60) 7 徐 莹 580 (+30)(正官庄杯擂台赛1胜+30) 8 赵慧连 500 (+50)(GR第二名50) 2005年 C 芮乃伟 +200 1 芮乃伟 10240 (+200) C (GR第二名50 正官庄杯擂台赛1胜+30 主将胜+120) 2 张 璇 1550 3 杨 晖 1330 4 朴智恩 1160 (+60) (正官庄杯擂台赛2胜+60) 5 丰 云 950 6 赵慧连 650 (+150) (GR第一名150) 7 徐 莹 610 (+30)(正官庄杯擂台赛1胜+30) 8 尹映善 610 2006年 1 芮乃伟 10390 (+150) (GR第一名150) 2 张 璇 1550 3 杨 晖 1330 4 朴智恩 1220 (+60) (正官庄杯擂台赛2胜+60) 5 丰 云 950 6 赵慧连 700 (+50)(GR第二名50) 7 徐 莹 610 8 尹映善 610 2007年 C 朴智恩 +400 1 芮乃伟 10540 (+150)(GR第一名150) 2 朴智恩 1620 (+400) C(大理旅游杯冠军400) 3 张 璇 1550 3 杨 晖 1330 5 丰 云 950 6 赵慧连 750 (+50)(GR第二名50) 7 徐 莹 610 8 尹映善 610 2008年 C 朴智恩 +400 1 芮乃伟 10840 (+300)(远洋杯亚军150 GR第一名150) 2 朴智恩 2020 (+400) C(远洋杯冠军400) 3 张 璇 1550 4 杨 晖 1330 5 丰 云 950 6 赵慧连 750 7 徐 莹 610 8 尹映善 610 9 李玟真 540 (+90)(正官庄杯擂台赛3胜+90) 2009年 1 芮乃伟 10990 (+150) (GR第一名150) 2 朴智恩 2080(+60)(正官庄杯擂台赛2胜+60) 3 张 璇 1550 4 杨 晖 1330 5 丰 云 950 6 赵慧连 750 7 徐 莹 610 8 尹映善 610 2010年 C 朴智恩 +640 1 芮乃伟 11140 (+150)(GR第一名150) 2 朴智恩 2720 (+640) C(兵圣杯冠军400 正官庄杯擂台赛4胜+120 主将胜+120) 3 张 璇 1550 4 杨 晖 1330 5 丰 云 950 6 赵慧连 750 7 徐 莹 610 8 尹映善 610 2011年 C 朴智恩 +550 1 芮乃伟 11380 (+240)(GR第一名150 正官庄杯擂台赛3胜+90) 2 朴智恩 3270 (+550) C(兵圣杯冠军400 正官庄杯擂台赛1胜+30 主将胜+120) 3 张 璇 1550 4 杨 晖 1330 5 丰 云 950 6 赵慧连 750 7 徐 莹 610 8 尹映善 610 2012年 C 李赫 +400 1 芮乃伟 11680 (+300)(兵圣杯亚军150 GR第一名150) 2 朴智恩 3270 3 张 璇 1550 4 杨 晖 1330 5 丰 云 950 6 赵慧连 750 7 李 赫 640 (+400) (兵圣杯冠军400 ) 8 徐 莹 610 9 尹映善 610 2013年 C 於之莹 +480 01 芮乃伟 11680 02 朴智恩 3270 03 张 璇 1550 04 杨 晖 1330 05 丰 云 950 06 赵慧连 750 07 王晨星 730 (+400) (兵圣杯冠军400 ) 08 李 赫 640 09 徐 莹 610 10 尹映善 610 11 於之莹 560 (+480) C (黄龙士杯6胜+180 兵圣杯亚军+150 GR第一名150) 2014年 C 於之莹 +540 01 芮乃伟 11980 (+300)(三星杯十六强150 兵圣杯亚军150) 02 朴智恩 3300 (+30) (黄龙士杯1胜+30 ) 03 张 璇 1550 04 杨 晖 1330 05 於之莹 1100 (+540) C (新人王冠军300 GR第一名150 黄龙士杯3胜+90) 06 丰 云 950 07 王晨星 880 (+150) (黄龙士杯1胜+30 主将胜+120) 08 赵慧连 750 09 李 赫 640 10 崔 精 640 (+450)(兵圣杯冠军400 GR第二名50) 2015年 C 於之莹 +700 01 芮乃伟 11980 02 朴智恩 3450 (+150)(兵圣杯亚军150) 03 於之莹 1800 (+700) C (兵圣杯冠军400 三星杯十六强150 GR第一名150) 04 张 璇 1550 05 杨 晖 1330 06 丰 云 950 07 王晨星 880 08 崔 精 780 (+140)(GR第二名50 黄龙士杯3胜+90) 09 赵慧连 750 10 李 赫 640 2016年 C 吴侑珍 +430 01 芮乃伟 11980 02 朴智恩 3450 03 於之莹 2130 (+330)(GR第一名150 黄龙士杯2胜+60 主将胜+120) 04 张 璇 1550 05 杨 晖 1330 06 崔 精 1130 (+350) B(LG杯综合预选出线150 LG杯十六强150 GR第二名50) 07 王晨星 1120 (+240)(兵圣杯亚军150 黄龙士杯3胜+90) 08 丰 云 950 09 赵慧连 750 10 李 赫 640 N 吴侑珍 430 (+430) C(兵圣杯冠军400 黄龙士杯1胜+30) 2017 C 崔精 +700 01 芮乃伟 11980 02 朴智恩 3450 03 於之莹 2180 (+50)(GR第二名50) 04 崔 精 1830 (+700) C(兵圣杯冠军400 LG杯综合预选出线150 GR第一名150) 05 张 璇 1550 06 杨 晖 1330 07 王晨星 1270 (+150)(兵圣杯亚军150) 08 丰 云 950 09 赵慧连 750 10 李 赫 700 (+60)(黄龙士杯2胜+60) N 吴侑珍 490 (+60) 2018 C 崔精 +940 01 芮乃伟 11980 02 朴智恩 3450 03 崔 精 2770 (+940) C(兵圣杯冠军400 三星杯十六强150 吴清源杯亚军150 GR第一名150 黄龙士杯三胜+90) 04 於之莹 2580 (+400)(扇兴杯冠军200 GR第二名50 黄龙士杯一胜+30 主将胜+120) 05 张 璇 1550 06 杨 晖 1330 07 王晨星 1270 08 丰 云 950 09 李 赫 850 (+150)(黄龙士杯5胜+150) 10 赵慧连 750 11 吴侑珍 700 (+210)(兵圣杯亚军150 黄龙士杯2胜+60) 2019年 C 崔精 +1430 01 芮乃伟 11980 02 崔 精 4200 (+1430) C(LG杯综合预选出线150 LG杯十六强150 兵圣杯冠军400 吴清源杯冠军400 黄龙士杯二胜+60 主将胜+120 GR第一名150) 03 朴智恩 3450 04 於之莹 2830 (+250)(扇兴杯冠军200 GR第二名50) 05 张 璇 1550 06 王晨星 1420 (+150)(吴清源杯亚军150) 07 杨 晖 1330 08 丰 云 950 09 李 赫 850 10 吴侑珍 820 (+120)(黄龙士杯4胜+120) 11 赵慧连 750 N 周泓余 570 (+510) B (新人王冠军300 兵圣杯亚军150 黄龙士杯2胜+60) 2020年 C 周泓余 +400 01 芮乃伟 11980 02 崔 精 4350 (+150) (GR第一名150) 03 朴智恩 3450 04 於之莹 3030 (+200)(吴清源杯亚军150 GR第二名50) 05 张 璇 1550 06 王晨星 1420 07 杨 晖 1330 08 周泓余 970 (+400) C(吴清源杯冠军400) 09 丰 云 950 10 李 赫 850 11 吴侑珍 820 12 赵慧连 750 2021年 C 崔精 +550 01 芮乃伟 11980 02 崔 精 4900 (+550) C(吴清源杯冠军400 GR第一名150) 03 朴智恩 3450 04 於之莹 3430 (+400)(扇兴杯冠军200 吴清源杯亚军150 GR第二名50) 05 张 璇 1550 06 王晨星 1420 07 杨 晖 1330 08 丰 云 950 09 周泓余 970 10 李 赫 850 11 吴侑珍 820 12 赵慧连 750 2022年 C 崔精 +1350 01 芮乃伟 11980 02 崔 精 6250 (+1350) C(三星杯亚军1200 GR第一名150) 03 於之莹 3480 (+50)(GR第二名50) 04 朴智恩 3450 05 王晨星 1570 (+150)(吴清源杯亚军150) 06 张 璇 1550 07 杨 晖 1330 08 吴侑珍 1220 (+400)(吴清源杯冠军400) 09 周泓余 1150 (+180)(新人王亚军150 湖盘杯1胜+30) 10 丰 云 950 11 李 赫 910 (+60)(湖盘杯2胜+60) 12 赵慧连 750
提议世赛执行黑白轮流制 也就是说同一对对手,两个人第一次在世赛相遇时,猜先,以后则轮流执黑白(无论是哪一个世赛)
现在没人怀疑梦百合杯、烂柯杯不开赛了吧 围棋活了 都赶紧整起来
有没有一种可能 棋局的未知性本身就能决定胜负 而不光是状态好坏 这也就是所谓的运气 双方都看不清的领域 刚好落入了一方有利的格局 比如杨鼎新上次输崔精 也不一定就是状态差 而是棋局在双方无法判断时凑巧流向了简明有利黑方的方向 毕竟杨鼎新其他局都赢的那么完美
崔精看了这盘棋估计倒吸一口凉气 这种功力棋格局 顶级棋手火力全开的时候都是什么怪物啊……要跟上这种脑力转速需要的消耗 再吃一百根香蕉也顶不住啊
个人版女子围棋历史成就排名积分 1楼先上排名和积分 2楼介绍积分规则 01 芮乃伟 10700 02 崔 精 6130 03 朴志恩 3060 04 於之莹 2740 05 张 璇 1450 06 王晨星 1360 07 吴侑珍 1220 08 周泓余 1150 09 丰 云 850 10 李 赫 760 11 赵惠连 750 12 杨 晖 700
怎么感觉老米面对小申的“求战”方式完全反了 包括别的国手的几盘,总是点三三、碰碰靠靠,看似积极寻求作战,却被借力一顿先手定型以后 棋盘子数反而迅速变多 变化迅速减小 真要作战寻求变化绝对不是越贴贴越好 越贴贴反而越快定型 还是要从虚路对棋块进行大规模的分割
说实话站在崔精粉丝角度回顾三星杯真的有点后怕 假如一力辽算清了最后一个对杀 而菜鸡李炯珍前两盘任意多犯一个错 结果就会是小鱼和令和棋圣必有其一比她先进8强 至少就目前而言 输给了签运的话 这对她的能力和努力简直是一种讽刺 打击会很大吧 加上今年状态和身体一直不好 明年以后也前景难料 一旦一次8强也进不了 她的棋坛历史地位就极为尴尬了 幸好 现在的一切都是应得的
业余天王的竞技寿命比职业棋手长很多吗 是不是过去一二十年来都是那么几个人,不像职业三十岁就不行了?
过去十七年来所有进世赛决赛的棋手都至少能在决赛赢一盘 这个现象令人吃惊 意思是说 当然有决赛被零封的棋手,但那些棋手无一例外,都至少进过另一次决赛并赢过棋。 2005年以前有王檄 王磊 宋泰坤 羽根直树 小林觉 翟明勋 赵善津 钱宇平进过世赛决赛但没赢过棋 如果崔精能保持住这一规律就不得了了
女子围棋最黑暗的年代是不是2005-2015? 其中最差的几年,李赫就是最能打的了,野榜排名二百左右,那时候是真的菜,真的下不过业余顶尖,后来就缓过来,又强很多了。 为什么那些年菜成这个样子?
对现在小申最贴切的比喻应该是红土纳达尔 世界大赛上则是法网纳达尔
职九15秒快棋和业6慢棋哪个水平更好? 我觉得可能真的业6慢棋要强,人类15秒根本就算不了几步。如果是30秒,肯定是职业强。
我是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崔精压力不大 且不说今年身体状态一直看上去不好 加上年龄也不小了巅峰谁也不知道还有多长时间 决赛没敢想过 但很明显十六强根本不是配的上她的成绩 八强也不够 四强才是刚刚好 但是 眼看就要结束于此了 本已不抱任何希望了 我都不知道这几盘棋她怎么熬过来的 表情冷净 但是肉眼可见累的透支 真的像在燃烧生命 心疼死了
目前看来原神开场动画是不是有点时间逻辑上的割裂感? 正常来讲开场动画选人 可以算游戏的一部分 那么双子的一切命运都是由此分叉的 天理抓哥抓妹纯属偶然 被封印的成为旅行者 而如果反主旅行甚至反主身份变更都是在开场动画之前发生的事的话,则选人操作不仅决定该时间点的后续,甚至也决定了该时间点之前的情节,这某种程度上不太完美
看了草神PV 空的脸出现的一瞬间血压爆升 以前有些PV还好 这种比较美好的 更加不能忍
说说无法接受怎样的反主线吧 首先前提是我认为深渊荧塑造的再好也没有任何可能和旅行者荧相比,旅行者在提瓦特有那么多朋友,而深渊公主只有孤独,情感价值和待遇上是不可能对等的。 但是我感觉即使我只看剧情,我还是已经被官方PUA了。因为深渊荧的信息量再少也比只能靠脑补的深渊空多多了,导致我很难自然地站在主角的立场上,脑子里经常觉得另一边的也是妹妹,而且考虑到以后出动画,无论出不出主线,其实都会锚定一个派蒙时代的旅行者,只要主角出现就不可能回避,靠前传和后传打马虎眼是不现实的,前传也要看谁先旅行,后传也会提到谁之前在旅行,因此哪怕我100%的认同旅行者荧线,也不能不给深渊荧的形象留余地,必须要求深渊荧的形象被塑造好。 那么我不能接受怎样的反主线呢? 一是反主因为任何形式被蒙蔽才形成了现在的立场,最终被“拯救”、醒悟。 这是非常可笑的,反主早旅行了五百年,又在重逢的时候说了那样的话,各方面都表明毫无疑问她才是信息量大的那一方,主角旅行七国完成以后的信息量都不一定能赶上她,如果最后反而说是她被蒙蔽、欺骗或者被什么深渊力量迷惑了心智,而不是双方从各自的立场上各退一步形成和解,那是无论如何不可以的。 二是主角以任何形式和七国的朋友一起和反主对战 包括但不限于,朋友为了保护主角和反主对战,主角带领朋友和反主对战,朋友加持愿力帮助主角和反主对战,多个七国旅行者朋友独自和反主对战等等 我可以接受兄妹对战,有时候这是和解的一个必要过程,但我绝对不接受主角的朋友助拳。 第一,这是兄妹之间自己需要解决的事情,外人不可以干涉。 第二,旅行者荧的朋友在另一条时间线上不仅陌生而且反目,情感上不接受 第三,愿力更恶心,你有愿力,我坎瑞亚那么多冤魂的愿力就不是愿力?
三年涨一段(野狐6D解锁) 每次线下比赛后线上都能一波连胜,这次一波十连胜后终于解锁野狐6D,留下5D总战绩47胜29负(胜率62%) 2007年底以汤姆7K起步,2009年到汤姆1D,2010年到汤姆2D,此后停棋数年,2016年为野狐4D,弈城总体3D有时4D有时2D,2019年短暂游历弈城5D,总体4D,2021年下半年主平台转为野狐,随后升到5D。总体而言,差不多三年才能涨一段,网棋段位成了我的时光机之一,涨棋太难了。
建议给明年温网最有希望赢德约的人当教练 正是时机
以穿出再穿回的设定代替直接穿越 我一直觉得穿越这个设定虽然经常是必要的但毕竟有开金手指的不完美之感,所以我突然有了一个微调设定的想法 以这本小说而言,就是本来就是古代出生的蔡吉,因为某种原因穿越到现代社会生活了三十年,然后再穿回原时代,带着改变世界的志向行动,这样本来就是这个时代的人儿 一切理想就显得更加有源有本了
【为什么】鸭嘴兽发球那么残? 能不能好好练练了?对角度的控制基本为零 完全是应付过去 比施瓦兹曼 锦织圭发球还差 他发球要是有瓦林卡水平至于打那么费劲?
假如围棋规则规定双方无气棋子同时提取 棋会下成什么样呢?
“一手棋的价值”跑谱结果 跑了一遍一局棋每一手的价值:其定义为着手和Pass的目差 此谱为《来自未来的棋局》讲解的AlphaGo自战中的第二局 结果如下
围棋赛事假想中性化方案 即未来赞助商冠名可变,围棋赛事名不变 富士通杯:世界围棋锦标赛(停办) 丰田杯:世界围棋王座战(停办) 三星杯:世界围棋大师赛 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 春兰杯:世界围棋名人战 应氏杯:世界围棋奥林匹克 BC卡杯(停办)、梦百合杯:世界围棋公开赛 烂柯杯:烂柯杯锦标赛(为可保留的中性名) 天府杯:世界围棋天元战
总有人说国象世冠规范,其实也不规范,象拳击 国象世冠非常象拳击金腰带,挑战,“预选”,甚至还有提名,赛制变来变去,乱象不一而足 平均两三年一次的国象冠军一对一决战确实排场大、奖金多,给人一种隆重规范的假象,但自此以下,乱七八糟,甚至远不如日本大三冠规范。 相对于国象世冠非常象拳击金腰带,围棋的世冠则相似于网球大满贯,我们都认可称为世冠,但同一时间可以有多个现任世冠头衔保持者,而非一个。围棋没有任何必要学习国象赛制,搞一个类似拳击金腰带的东西出来。等级分也类似于网球的排名。 另注:亚运会冠军当然不是世冠,甚至也不能是金冠。限亚洲不说,更重要的在于还是分男女的,男子冠军和女子冠军同等地位,当然只能落入限制性比赛的范畴。
为什么我感觉国内棋手转会不自由不完全是坏事呢 围棋是个人比赛,所谓“围棋队”并无实质意义,如果各个棋手多少和本地有点关系,“队”还有点意义,如果彻底自由转会了,“队”就毫无意义,看围甲也就和看个人赛并无区别了,没有什么额外的看头,也没人关心谁是冠军,谁会降级。
绝艺的目差有严重的问题 很多时候都差20目以上了,还说是差什么9目、9.5目
为什么本届应氏杯决赛非要在大陆进行? 远有第一届应氏杯去新加坡, 近有井山参加的LG杯决赛去东京 都说明决赛地点没有一定之规
从吃子过渡到死活的思路变换原因,很少有人解释 “随着棋子越下越多,一般来说每一块棋早晚都会被围住的,所以,需要有眼保证不被吃” 这个是核心原因,但很少有人提。所以我初学时经常想不明白,跑不就完事了,那么多子怎么会被围上,摆什么眼?怎么突然讲起死活了,和征吃枷吃接不归不是一个画风啊?
原版ATP冠军表我好久没更新了 你们的野鸡表格可以退散了
围棋完美对局集里包含所有常见棋形和大多数罕见棋形吗 棋神自战一百万盘,里面有刀把五吗?绝对有。 有盘龙眼吗?我猜有。 (禁全同规则)有三劫循环当单劫打吗?我猜有。 有金柜角吗?这个难说。 有大眼杀小眼吗?绝对有。 有糖浆劫吗?这个难说。 现在没棋神,不过有AI,有没有人试着搜索各种战斗和死活棋形在自战中出现与否、出现频率?
记一盘侥幸惊险的终局大坑 面棋拿了冠军以后,我想把野狐升到6段去,花了4天下了15盘20分钟棋,结果是10胜5负,现在5段胜率稳稳在60%以上,但就是升不了段,真是有点难…… 这是最近的一盘,结果是1目半胜,终局有点坑。 我执白,如图局面,野狐形势判断显示我领先半目,右上的单片劫可以退让,在白大空中补一手就赢了,反正早晚也是要补的 但我算了一下,感觉白空里虽然味恶但是应该没棋,所以不想补,想撑一下右边的劫浪一下。虽然劫不像能打过的样子,但也不想白白退让。 (事后发现,此时白不是必胜,而是必败,我浪一下反而赢得了生机……)
费德勒和德约温网面临环境对比 如图
看到近一两年纳德粉互撕的火力 感叹以前三鹿战斗力之低下 所有大可挖掘的纳德黑点 都以最高火力输出 新冠 磕药 诈伤 水签 时代 场地 偏科 相比之下奶粉只是一群嘤嘤怪
在北卡“烧棋盘”巡回赛中6盘全胜夺冠 5段以上高手没来,但我也只是3段,赢了4个3段,2个4段,还是表现很好的 赛程3天每天2盘,每方60分钟加5次30秒读秒
有一说一,全欧最不招黑的强队是不是切尔西? (现在)没有瓜鸟梅罗,没啥死敌,气质也讨喜,每次我欧冠开谁得都不顺眼的时候都觉得切尔西拿不错
AI对棋迷评棋的影响也没想象中那么大 不过是由赛后看胜负开喷,提前为赛中看胜率开喷罢了,早几个小时,棋手还看不到,有什么区别?赛中有胜率看,如同篮球有比分看,足球有比分和技术统计看,是最基础最正常的元素,是增加直播吸引力的起码手段。
一句话简单驳倒现在围棋就是背AI论 连AI自己都背不了AI,每次都必须现算
西方棋手自创围棋理论和格言 看了一些西方人写的围棋书,他们其实有时会发展一些自创的围棋理论,有些可能比较初级,但其实挺有趣的,人们可以从中想象如果围棋理论在西方自主发展会是什么样子。 比如有一条:“当一块棋气数不大于5时就要注意气紧的问题”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小申翻盘术的特点 不是搅乱棋局,而是看似正常行棋突然麻一招,对方一下就被麻死了。
花滑表演滑现场报幕的小细节 惟一一次说了外国运动员的中文名!羽生结弦,陈巍,谢尔巴科娃......都用中文读出来了 正式比赛和颁奖的时候 外国运动员一定是英文或母语发音,也就是报上奥委会的运动员英文名。羽生结弦、陈巍的中文名不会被读出来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