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悟心 太极悟心
关注数: 10 粉丝数: 35 发帖数: 456 关注贴吧数: 8
三大内家拳为何都发源于明末清初之后的探讨 太极、形意、八卦三大内家拳都出自于明末清初之后,这其中有着什么样的关联呢? 虽然有人将太极拳归于张三丰所创(甚至有上推至老子的),将形意拳归于岳飞(或达磨)所创,但从有据可考的实际传承来看,太极拳是从陈家的陈王庭始传,其人是明末清初之人,中间历传数代至陈长兴,而由陈长兴传杨露禅为极盛,始名震华夏。 形意拳是由姬际可始传,姬际可也是明末清初之人,其人传曹继武,继武传马学礼,马学礼传戴龙邦,戴龙邦传李洛能,李洛能传八大弟子达至极盛。 至于八卦掌更是由清末之人董海川始传,董海川没有讲清楚所传之拳的来历,到底是由他自己首创的,还是据说传自一个道士的?这也成为了八卦掌的一个谜案。 所以从实际上的传承人来看,三大内家拳都是在明末清初之后才开始传承的。当然从民族自豪感以及国人固有的崇古情结来说,传承越久远,才会越发显得神秘莫测,越发的高大上不是?我个人也愿意是出自于老子、张三丰、达磨一类人物的,由这些神人所创,才不负于内家拳尽性立命的宏远宗旨。 但传说的归于传说,考证的归于考证,有明确的传承谱系的就是清朝的这些人。尤其是太极拳和形意拳的初创者,都是明末清初之人,这给了我们一点启示。而三大内家拳的极盛时期又都在清末民国之初,历史惊人的巧合,这又给了我们一点启示,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就是内家拳创于战乱之际,而又兴于战乱之际。 三大内家拳的一些基本要领是相通的,孙禄堂更是将三家合一,融于一炉,认为八卦为天,形意为地,太极为人,三才相合。那么三家之间是不是有着互相影响的情况呢? 董海川的八卦掌因为传拳较晚,似可取法于太极、形意两大内家拳,所以这种情况还是有可能的。 太极拳和形意拳都创于明末清初之际,两者之间又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太极拳与拳击等技击的比较 太极拳现在多为人诟病的一点是认为没有技击能力,是老头老太在公园里健身用的,不能象拳击一样在擂台上一展雄风,体现它刚猛的力的美感。 然太极前辈们早已经证明过太极拳的实战能力,绝对是一流的,如杨露禅打出杨无敌的名号,孙禄堂、陈发科等也是威名赫赫,还有民国时一大批太极拳武术家的实战能力,均是有口皆碑的。那么历史与现状的症结究竟在何处呢? 我认为关键之处就在于天赋。正象一个富二代与一个草根,草根奋斗20年,成功了才能与富二代一起喝杯咖啡一样。 拳击就是那个富二代,它的选拔机制就是从天生身体禀赋强壮的人中选出最优秀的一批人来。而太极拳就是草根,目前大多数是老弱病残在习练,以前稍为好点,有较多爱好武术及从事武行的青年人习练。太极拳的机理先是养身,出内功身体强壮后,才谈技击。但是你辛辛苦苦十年八年的练出一些内功,也许身体素质还比不上那些天生强壮的人,你还没达到和他一起喝咖啡的地步了。 听起来很辛酸吧,再直白点讲就是你不是那块料。我并不是人生而平等论的反对者,但那只是在广义上说的,对于具体的方面,人就是不平等的。你让泰森弹钢琴,马拉多纳打篮球,乔丹踢足球,他们也决对不是那块料。 所以习练太极拳的人,百分之七十是不会有技击能力的,只能养生健身。百分之二十是有一定技击能力的,能胜过普通人。将近百分之十的人有较强技击能力,至于站在武道巅峰的人物,则代不数人。 所以现在太极拳界养生派与技击派纷纷纭纭的争论,可以说都有理,也可说都没理,这只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罢了。国家一直推行重健身而轻技击的武术政策,并非如一些人所说的在于安全考虑,毕竟现在是热兵器时代。而是符合现代的理念的,能让大多数人得到他们需要的健康,已经是功莫大焉了。 因此追求技击能力的习练者,以及看多武侠小说对国术充满信心的人,不要只看到前辈那几个颠峰人物的光茫,而首先要思考的是自己是不是那块料。但是习拳击或散打的一些青年人,如果不是那么的急功近利,追求三、五年的习练就要横扫天下的话,则兼习太极拳对他们身体素质的促进及年龄大后技击能力的保持,相信是会有很大的功效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