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议激笼 蓖议激笼
云之彼端,约定之地。
关注数: 1 粉丝数: 130 发帖数: 2,269 关注贴吧数: 0
官渡之战是曹操的主角光环?那三国时就没光环了? 看了很多关于官渡之战的资料,难道曹操是天命之子吗?几乎所有的巧合机遇都给他碰上了! 兵力对比20000VS110000 1、先遣部队颜良、文丑竟然被阵斩了? 天命:两位大将好巧不巧就被对面关羽(文丑好像不是,但是也死在乱军中)击杀了,古代打仗,不会真的有大将玩单挑吧?大将一般坐镇中军,指挥全军行动,前哨战,曹操不但击败先锋,还直接斩杀两大将,斩杀先锋主将成功率100%,纵观历史,几乎没有比这个成功率高的! 2、相持阶段,截袁绍粮几乎必中,袁绍截自己,大多被打退! 天命:自己粮食不多,连曹操都感慨:却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就这样,每次派人断袁绍粮,几乎都让袁绍蒙受不少损失,另一方面,袁绍断粮,曹仁几乎全数打退,而且是在自身兵力劣势的情况下,这么多次运粮,造成敌我战绩悬殊,恐怕不能说运气那么简单了! 3、偷袭乌巢,本镇还没丢! 天命:自己率领精锐烧毁乌巢也就算了,人家袁绍让两名大将率领兵力换家,竟然还被打回来投降了,这个是我最大疑惑,按理说这么少兵力精锐全部偷袭乌巢了,留下一帮不算精锐的,被对面一群兵力占优势的精锐偷袭,竟然守住了,还打跑了?曹操手下的将是名将,袁绍手下的难道不是?还是说袁绍手下名将在他这里是熊包,到曹操手下就是五子良将! 这么多因素,只要有一点失守,可能就是满盘皆输,可见曹操不光靠的是运气,能力和才华也是非常出色的! 可为什么赤壁之战、汉中之战、襄樊之战。战术战略水准下降的不是一丁半点! 给我一种错觉,后期曹操相对于官渡袁绍,刘备孙权反而相对于官渡曹操!(地盘越大,就越不上心了!)
是不是诸葛亮不北伐,蜀国就一定会灭亡? 回头看看三国给我一种错觉,注意是错觉(所以希望大家指正) 蜀国到诸葛亮掌权时期,是三国中国力最弱的国家,精兵强将损失大半(汉中之战,襄樊之战,夷陵之战好像很多有作战经验的老兵和将领死的死,逃的逃,俘的俘,伤的伤,虽然隔了好多年,但是作战经验是欠缺的,作战经验丰富一个能敌好几个,比如让诸葛亮挥泪的蜀版“赵括”) 纵观三国地图,别看蜀国疆域很大,但是主要城市数量和东吴的都不能比(东吴也少的可怜,看看魏国多如繁星) 所以光看主要城市数量,蜀国和东吴加起来都不一定有魏国城市的一半吧! 光看历史上,诸葛亮时期多次北伐以及联合东吴孙权的数次北伐,魏国都是采取守势,表面看感觉魏国好欺负,但其实是无奈之举,正像司马昭那样,只要你姜维和那边东吴不烦我(也是人才凋零了,可怜姜维、陆抗一人顶一国,那边司马-晋家能人辈出,钟会、邓艾、卫灌等都是响当当的名将),立马就能集结十几万大军,一扫二合,势如破竹。 那么,问题来了? 1、如果诸葛亮不北伐,保存国力,积攒个数年,学刘邦一样(诸葛亮才能能不能比萧何、张良呢?都有两人一部分特点,能治国能战略),等兵精粮足,人口繁盛,产量稳定(每次失败诸多原因中必有缺粮)再北伐?(蜀国只要人不打仗,又有四川盆地周边山脉的天然屏障,还有以诸葛亮的能力,守应该问题不大) 2、所以为什么诸葛亮如此执着于北伐?明明可以和隆中对一样,待天下大变就行了,为何多次北伐耗尽国力呢?
公正的说一句,削弱和加强的问题? 火影游戏应该和魔兽世界和三国杀多学学。 1、强度问题 不是SS忍就是顶线,B忍就是仓库,以前才出来的时候忍考200关不是全是靠B忍,A忍用技巧堆起来的吗? ch设计游戏性就是要每个忍者都有上场的机会和用处,不然新忍出来没用,就放在仓库,那么出这个忍者的意义何在?我就想问下你们还记得A、B忍的奥义和被动是什么?才出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不还是用丁次,雏田是忍考、竞技场主力,那时候游戏性哪里差,成天吧里分享阵容,有A忍的有B忍的,玩的就是克制和技巧。所以破坏游戏性的就得砍,没强度的就得加强,虽然一代版本一代神,但是要让所有忍者都有机会上的了台面才行。 一个SS忍者有新鲜度,才开始用觉得爽,天天用,天天那几句台词,天天那几个日常,时间一长,一定腻,所以需要多换忍者,不管B忍、A忍、S忍、SS忍都强那才叫好玩。 魔兽世界为什么做了那么多年,就是因为平衡做的好,每个忍者有每个忍者的长处,同等战力装备B忍能打SS忍这才叫游戏性! 2、消费问题 SS忍就必须无敌吗?必须一个奥义下去必须死一片吗?ch就不能学学人家,把作战时特效先做起来,虽然伤害不高,但是8000块的忍者得配上8000块的特效,战斗开始,来个须作霸屏动画,须作站场,己方小队这边得有个须作动态背景包裹,己方胜利,须作来个胜利动画,站街时,不变身就有特效,大屏说话时自带须作画框,花里胡哨的,还有人说不值这个价吗?有钱人要的是排面,你以为真要无敌的伤害吗?真无敌,玩段时间就腻了,就像开挂一样,一时爽,然后就没兴趣了。排面是一辈子的事!至于没强度,一句话就可以怼回去,游戏平衡!!!!! 3000块忍者东西就送个战斗特效,封印忍者送个对话框,不就搞定了吗? 游戏战斗里也就几个人看看,站街才是硬道理,隔壁DNF,花了几万元的天空套,有毛加成属性,为毛那么多人买,有钱人要的是面子!面子!面子!看看DNF圈了多少钱!不是非得一个忍者做的强就是圈钱,皮肤,外套,特效多少网游成功的圈钱案例不能学学吗?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反正好的游戏不一定非要SS打天下,SS是最帅、最酷是必须的!!! 但是坚持一个观点,强的就得砍,弱的就得加强,不是一个忍者用得顺手,被砍了就喊,也要在意游戏的平衡!
襄樊之战的关键性,到底是促进了三国的格局,还是打破了平衡? 汉中之战后,襄樊之战前 魏国>蜀国>吴国? 魏国(被动挨打?) 赤壁之战,汉中之战后虽然损伤元气,但是实力还是很强劲,看三国时期的地图就知道了,多数城市集中在魏国,国家打得就是经济和生产力。 蜀国(积极攻击?) 汉中之战后,蜀地的粮食补给肯定是捉襟见肘,想帮关羽肯定不可能的,而关羽的荆州虽然有小战,但是粮草还是够用的(不算充沛,不然就不会发生后面一催粮草就投降)。 吴国(投机取巧?) 吴国当时国力不算太强,但也不算太弱,当时军势肯定不及蜀国。所以就是谁强打谁,制衡,孙权还真是个人才,不要脸,但是乱世当君主就得这样。 所以几个问题? 1、关羽粮草本来就不足,只能打点小规模战役或者伤敌为上,为什么要发动威震华夏的襄樊战役?还不见好就收?(关羽是假节,地位,可能是刘备之下,打了这么多仗,不可能不清楚自己荆州地盘粮食多大能打多大仗的,也明白汉中之战后刘备来不及支援) 2、襄樊之战后,吴强,蜀弱,历史上难道刘备真的会为了关羽,倾全国之力攻打吴国吗?还是因为其他理由才打的吴国?可不可能只是荆州初定,人心未归,比较好夺?(刘备打了大半辈子仗,有点刘邦的风范了,应该知道取舍) 好了,最关键的疑惑:襄樊之战是不是直接促成了三国,还是直接加快了三国的统一?
同是四大名著,水浒和三国的主角,经历差不多,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1、起步: 刘备没落皇族,四十来岁还在织席贩履 宋江也差不多到中年还是个文案押司 起点都差不多,可能宋江经济实力更好一点,刘备差一点(说是皇族其实他那个县都是皇族后裔) 2、发展: 刘备忽悠得到关羽、张飞及几百壮士 宋江广交豪杰,一众英雄草莽纷纷加入 才开始的关羽、张飞也就是个卖枣的和杀猪的,理论上和那帮打家劫舍的强人、市井的恶霸以及底层军官差不多。 3、经历: 刘备屡败屡战,将才人才不断涌现,终成西蜀霸主,三分天下 宋江屡战屡捷,各方豪杰,朝廷不得志的人才甚至品级偏高的将才纷纷投靠麾下,却只能坐拥水泊梁山,但是战必胜,后续平辽,平王庆、田虎。 同样账下人才济济,刘备武有五虎上将等将才,文有诸葛亮、法正等能人,宋江有108将,吴用不说了(只会耍小聪明),朱武算是人才(排兵布阵),卢俊义、林冲、呼延灼、花荣等也算当时社会里一等一的干才。 所以,都是想为国效力,都同样被人仰慕,使得各路人才纷纷来投,为什么结局却如此大相径庭呢?一个终成霸主,一个沦为刀俎。 很多人说刘备和宋江一样厚黑,就算统一天下也会和刘邦一样杀功臣? 两个主角的初衷和经历以及引人的体质都很相似啊!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