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光芒 奔向光芒
关注数: 0 粉丝数: 21 发帖数: 3,380 关注贴吧数: 1
长跑中如何掌握呼吸方法 正确掌握跑步时的呼吸方法,是练好中长跑的重要一环,也是掌握中长跑的跑步节奏以及节省体力提高成绩的关键所在。  一、 中长跑教学中学生呼吸所存在的问题  1、有意识地憋气,然后喘粗气练习  在中长跑教学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初练时,身体往往会出现无意识的紧张,从而导致呼吸不顺畅,并引起胸部和肌肉的紧张,心肺等胸腔内的脏器受到压迫,形成憋气,然后喘粗气跑步。从生理学角度来讲,憋气、喘粗气会使胸内压增大,阻碍静脉血回流,使心输出量减少。而且由于憋气、喘粗气,可反射性的使肌肉持续紧张,限制了组织间的交换,尤其是在氧代谢不足的情况下,更加剧了组织的缺氧,肌肉中的乳酸浓度快速提高,导致身体过早产生疲劳,影响了训练的效果。另外,由于学生初练,很容易影响身体动作的规格以及动作的连贯性和奔跑速度。  2、步法与呼吸的节奏感差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在奔跑中呼吸与步子配合不起来,在练习时动作不协调,一堂训练课下来,看上去十分吃力。跑步时呼吸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一步一吸一步一呼和二步一吸二步一呼。这个动作就涉及到呼吸与步子之间的节奏是否一致,一些学生由于初学不够熟练,节奏感较差,加上吸气不深,呼气不足,奔跑时就出现了吸气快,动作慢,从而造成步子与呼吸不能协调一致,最终导致喘粗气,失去了奔跑时的节奏。  二、 中长跑教学中呼吸与步法配合的教学方法  1、简单配合提前教  在刚开始练习中长跑时,先有意识的教会学生呼吸的方法以及一些练习呼吸的辅助方法,如肺活量练习等,并过渡到与手臂的摆动相配合,要求学生一次或者两次手臂摆动做一次呼吸配合,在教学时要注意摆臂的速度刚开始不要过快,这样经常性的进行反复练习,呼吸与手臂的配合就会慢慢地协调起来,这个阶段是练习中长跑的基础,所以教师要在这个阶段中对呼吸要领讲细、讲清,并时刻注意观察、提醒、纠正,然后短距离与步子配合练习,让学生自己体验,教师从旁指导,通过反复地强化,加深学生对奔跑节奏的感觉,为中长跑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初练时强调呼吸自然  在进入中长跑练习的初始阶段,应突出强调呼吸的自然就行。因为在刚开始练习时,由于学生还不熟练造成太在意呼吸与步子的配合,呼吸有些过于做作,导致动作僵硬,反而形成身体的不协调,呼吸不自然,上下难顾,这时根本谈不上呼吸与步子的紧密配合或呼吸的柔和细长。所以在刚练习时应向学生强调呼吸自然,心静体松,在这个基础上再强调与步子的配合,就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3、熟练阶段应强调意识,突出呼吸与步法配合的教学  当学生逐步建立了完整、正确的技术概念,也已达到了中长跑的技术要求,即动作规范,呼吸与步子的配合协调、柔和,这时应强调呼吸的意识,突出呼吸与步子的紧密配合教学,达到象武侠小说中所说的“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跑姿轻松自然,呼吸顺畅,中长跑的测试成绩也有了突飞猛进地提高。而且“极点”出现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出现的“极点”反应也越来越小。应该说中长跑成绩的提高是不断地克服“极点”来实现的,可见呼吸节奏的好坏对中长跑成绩好坏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中长跑成绩的提高,不容质疑呼吸与步法的紧密配合是关键的,但是还要与其它的手段相配合,包括科学的训练手段、方法等,这样才会起到好的效果。
从老公的称呼看男人的地位 1 良人   古时叫丈夫“良人”,好听吧!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古代丈夫们光辉高大的形象,估计那时的男人们是说有贪污腐败,泡小蜜的吧。 古诗里就有“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   “良人”一词显示不出男女性别,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良人”;丈夫称自己的妻子亦为“良人”;从这儿可以看出当时男女地位大抵还是比较平等的,但这种不加区别也给夫妻间称呼带来很多不便。   2 郎   所以再后来就根据“说文解字”,在“良”字音义上加以区别;在“良”右边加“阝”,变成“郎”;在“良”左边加“女”,衍成“娘”。 “郎”就代表丈夫了李白 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义山诗有“刘郎已恨蓬山远,又隔蓬山一万丛”,花间词中有“问郎花好侬颜好” 。“郎”多亲切的称呼阿!   3 郎君   但单音节词似乎太甜腻了,大约除了个别那时的“小甜甜”,如郑袖,钩弋之流,众多良家妇女们在人前还是羞于叫出口(哎,偶们的mm和那些生猛的夷女就是不可同日而语啊)。于是就在前头或尾后加一个字变双音词,即“郎”字后面加一个“君”字;在“娘”字后面加一个“子”字,成了表示亲昵的“郎君”,“娘子”。(注:起先,“娘子”一词仅用青春妙龄的少女。大约到了唐代就成了妻子的称呼。)妻子称丈夫为“郎君”,是对丈夫的雅称(让人想起金庸笔下的“金色郎君”,呵呵。。。)   丈夫称妻子为“娘子”,是对妻子的爱称。   4 官人   官人,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时代。在夫妻间的称呼上,也是称谓较多的朝代。宫延中,出现了“官家”一词;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这一称谓。有的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官人”。至今,民间仍对新婚夫妻戏称为“新郎官”、“新娘子”。最知名的代表人物就是: 西门大官人。从这个称呼也可看出随着宋代理学的兴盛,男人的家庭地位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啊。官当人是管人嘛,那家里的官人当然就是管家里的老婆了哦。   5 老爷   老爷, 仅限于官宦人家对老公的称呼。其在家中的尊贵地位不言而喻。   6 外人,外子   在宋代,妻子也有称自己的丈夫 “外人”的,再文雅点的就叫称做外子”,丈夫则称自己的妻子的除“娘子”外,还称“内人”。在别人面前,对妻子的谦称还有“贱内”、“家内”;这都是那时的小资和伪小资们最喜欢喜欢的叫法了。潘金莲mm称西门庆gg一定是甜甜的一声“偶官人”:但李易安mm称照明城gg(不好意思,应是赵明诚gg)则一定是“外子”。   7 相公   看过京剧,越剧,黄梅戏的话,你一定会对里面不时就有的,拉长了声音的一声娇呼“相――――――公―――”,印象深刻。也可见这个称呼古时之流行。这比 “官人”又进了一步,已经不仅是“官”,而且是最高的官“相”了。若不是怕犯皇上大人的讳,众老婆们最后怕是要叫“皇公”了的哦!男人的家庭地位由此达到极盛。   然而泰极否来,近代以来,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愈演愈烈。男人的地位也是每况愈下,从对丈夫的称呼中也可明显看出。   8 先生   “先生”, 近代以来,也称“丈夫”为先生 .有本意,有引申意,也有通假意。有特指,也有泛指。就其本意而言,古代“父兄”、“道士”这两重意思已不多用。而其最基本的含义似乎还是“老师”。《辞海》“先生”目下载:“《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也引申为对年长有德业者的敬称。有时,也泛用为对人的敬称。”由此可见,这一称谓,除指某些特定身份,如丈夫等对象之外,是隐含着职业、年龄方面的因素的。换言之,所谓先生,主要指有一定学识而又年庚较高的人。用先生指代丈夫,文雅而又带有仰慕尊崇的意思。从中尤可见男性的尊严。至今在海外华人中和港台地区还在广泛使用。   9 爱人   “爱人“ 这一称谓最早见于新文学作品之中。上世纪20年代初郭沫若写的诗剧《湘累》中,就有“九嶷山的白云哟,有聚有消;洞庭湖的流水哟,有汐有潮。   我的爱人哟,你什么时候回来哟。“在小说中、情书中,更是多见。但那时没有被广泛地用于对妻子或丈夫的称呼。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解放区一些受新文化运动熏陶的知识分子开始用“爱人”这一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平等,不再使用如“屋里的”、“做饭的”等有歧视色彩的称谓;而解放前在国统区使用的 “先生”、“太太”、“小姐”,又显出“资产阶级”的色彩。于是“爱人”便被广泛地使用起来。   但是,海外华人拒绝使用“爱人”称谓。一位朋友说,他去英国留学,每当他说起自己的妻子时,使用国内的称呼“我爱人”,使得人家以为他在谈论“情人”. 因其直译lover就是“情人”的意思。 而且在日语中 汉字“爱人”也是指“情人“. 爱人,爱人,爱时披在肩、不爱丢一边。呵呵。。。。。。所以现在也用得少了,年轻人已很少再用这个词了。   10 男人   男人, 这是最有归属感的叫法。通常必须加上定语,谓之“我男人”。   可惜仅见于通常极具团队精神的乡下女人口中。   11 我们家那口子   带有一种隐秘的亲热味道!但其中已无尊敬的意思。   12 孩子他爸   最隐蔽,委婉的叫法。但在目前这么个纷繁复杂的时代,这个称呼太缺乏准确性了,极不严谨。要知道她孩子的爸极可能并不是她老公的哦。 建议坚决弃用!   13 老板(or 领导)   现在全国到处都叫老板,连由的研究生叫自己的导师都曰“老板”,就是这么烂的称呼,丈夫们享用的机会都不多,更多的时候倒是称自己的老婆做老板和领导的。   14 老公―――却原来就是太监。   老公, 最后来说说这个目前最流行的叫法。   老公这词最初却就是太监。这宦官吧 , 古代官名称为寺人、黄门、貂珰。尊称内官、内臣、中官、中贵;卑称内竖、阉宦、太监、阉人。民间则俗称老公,李自成进北京后,即有“打老公”一说(《枣林杂俎》)。如是看来,老公最早的身份,原是太监。   不知女人呼叫老公时,是否骨子里潜意识就想过,这眼前的男人,就真还有些太监的味道?   所以,以后请各位”老婆们“改改口才好。否则,似乎在说偶们华夏男性,正呈现被阉割的趋势。
瑜伽经 瑜伽经 第一章 静坐与冥想 1.1 现在,我们要解释什么是瑜。 1.2 瑜伽是学会控制意识的现象. 1.3 这样,知觉者便能还其本来面目。 1.4 否则,我们便会认同于那些现象。 1.5 那些现象有五种,痛苦的与不痛苦的: 1.6 知识、谬误、幻想、睡眠和记忆。` 1.7 知觉、推论与亲证都是知识。 1.8 错误的知识是谬误,不由实相而来。 1.9 字面的知识但没有对象便是幻想。 1.10 觉醒的失去便产生睡眠。 1.11 那些经验过的事物还残存的便是记忆。 1.12 通过锻炼和不执着于物,便能控制以上种种. 1.13 坚持不懈便是锻炼 1.14 经过一段长时间,便能打下牢固的基础。 1.15 不执着便是对所见所听之物,毫无欲望。 1.16 由于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对世上种种都无欲无求,这便是最高的。 1.17 最高的冥想是由真我与宇宙联合而产生真理、明辩、喜乐的知觉。 1.18 另一种冥想是由舍弃世俗和持久的锻炼达成,可以消解那些旧的习性。 1.19 那些无分别的存有,没有了身体,完全溶入最高的自然。 1.20 其他人则要经过信心、发奋、记忆、静虑、智能等阶段。 1.21 有些人意愿很强,很快便可进入冥想。 1.22 由温和到强烈的锻炼,效果最好。 1.23 此亦由对灵性的认知而达到。 1.24 灵性,不受任何性质或行动所影响。 1.25 它是所有知识的来源。 1.26 它是古人,以至于今人的导师。 1.27 它的象征便是那儿神圣的声音(AUM)。 1.28 此声应常念诵,便可达到成功。 1.29 由它可达至宇宙的意识,并使一切毫无障碍。 1.30 疾病、怠惰、犹豫、疲弱、物欲、谬见、精神不集中、注意力不稳定,这些都是令意识分散的障碍。 1.31 此外还有忧虑、紧张、呼吸不匀等。 1.32 练习瑜伽可克服这一切。 1.33 心境的平静来自友谊、仁爱、喜乐和平等心。要平等对待快乐的与受苦的,值得的和不值得的,便能使意识纯洁。 1.34 控制呼吸也能克服这一切。 1.35 精微的知觉产生最高的意识转变,使心灵平静。 1.36 这是由于那超越的、内在的光。 1.37 亦由于意识控制了欲望。 1.38 亦由于对梦境和睡眠的知识。 1.39 亦由于静坐冥想的锻炼。 1.40 那联合由小至原子大至无限都能主宰。 1.41 真正的知见是知觉者、知觉的能力与被知觉者三者完全通透。 1.42 知觉者能像通过无疵的宝石来直观对象。 1.43 真确的知识是能直观对象。 1.44 同时思维有所转化,净化了记忆,使对象能在无思维的状态下呈现。 1.45 精微的对象在无分别的情况下呈现。 1.46 以上的叫有相的冥想。 1.47 但如果达到无分别心的冥想,真我便呈现。 1.48 智能便与真理合一。 1.49 此与言辞的推理截然不同。 1.50 这种由静坐冥想而生的状态会超越以前的思想习性。 1.51 这种控制一旦达成,便达到无种子的冥想。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