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棒 胡德棒
#
关注数: 63 粉丝数: 51 发帖数: 3,065 关注贴吧数: 12
[转帖] 《文盲联话·意境·构组篇》 [转帖] 《文盲联话·意境·构组篇》        对联意境是创作者通过自身的一定技巧,从客观事物中选取一定事物,并将之组合成意象来产生的。在个人思想水平一定,即对联意境的“精神要素”一定的情况下,对联意境的高低、阔狭往往取决于对联意象构组的好坏、优劣,两者是成正比的。因此,对联意境的成功表达和再现,离不开意象构图法的成功运用。下面我们将重点探讨各种对联意象的构图法及其作用。       一、意象构图的一般手法 意象的构图法是在空间层次上如何搭配和组合事物的方法,具体来说包括:并置、立体、景深、动静、虚实、跳跃等手法,而这些手法都是可以在对联中得到体现的,其成功运用往往能够优化对联意象空间的组合,从而更好的表达和蕴藏意境。       (一)、并置拼剪法       【浅释】所谓并置就是从已有的客观事物中,选取一些代表性事物,在形式上简单地拼合剪接在一起来构组意象图画的手法。       【通感对照】素描、围棋。       【分析】此法追求自然朴素,讲求意象事物的涵接自然,不露痕迹。要做到这点,选取意象立足点时,应该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所选事物要具有统一性和代表性,格调要和谐,即要注重体现对联对立与统一的美感。例如: 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 这两句的格调是和谐的。古道,有份沧桑;西风,难免落寞;瘦马,则自然承接古道西风的格调,同时也强化其中的苍凉意韵。“小桥流水人家”则是和谐宁静的故乡情怀,在本句上是和谐的,相对于上句则以“对立统一”的手法反衬了上句的苍凉,为下文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思乡、孤寂或悲凉的心情做了铺垫。反过来看,如果应对形式为“大炮飞机坦克——小桥流水人家”则必定大杀风景,毫无美感可言。二是所选事物并非单纯简单组合即可成功构图,这点正如围棋,并非随意摆放几个棋子就能形成地盘布局或者杀机,几个棋子之间必须有内在的谋略联系,互相呼应,声势若隐若现。同样,对联意象构组中,几个简单事物的中间实际上是蕴藏了作者的思想寄托,正是作者的这种精神因素才能使那些本来是独立分离的事物统一起来。上面的例子中,古道——西风——瘦马,就灌注了作者的精神因素:断肠人在天涯的心情,如果没有这种意韵,那么就如围棋布局没有谋略,散沙一盘。      【例】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傅山自题联      【析】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常见而简单六个事物,这些事物在格调上是和谐统一的,都是文人雅士长伴的“良友”,亦作者所好。作者写联并没有从生活环境的其他纷繁复杂中去构图,而是巧妙地从小处落笔,以小见大,用六个本应该是孤单的简约词组,组合出一幅清淡、高雅的意象图,表现了自己安详惬意的隐逸生活。简简单单的事物,平平淡淡的格调,却可以妙用如此,揽悟全联,正是应了那句话:简单就是美!      【实践尝试】 无限相思,天上人间梦里几回错认,断桥残日归船 ——自集句联此联后句为并置手法,上联的首句“无限相思”是全联的题眼,下句在承接这句的基础上,并没有用复杂的手法、感人的语句来解释和表现如何相思如麻,海枯石烂,天荒地老,而是尝试采用简约的并置手法,以“天上、人间、梦里”三个不同层次的意象点来衬托和铺展,经此布局一延伸,相思之情自然而朴实地表现出来。下联的手法亦然。        (二)、平面立体法        【浅释】立体法就是选择处于不同平面上意象事物来构图,使用意象画图成为高低、内外结合的立体空间,打破一个平面的单调性。
请问为什么循证保健“词条名称不规范或不准确 ” 被删除词条    循证保健   目录[隐藏] 基本概念 循证保健背景      基本概念      循证保健(Evidence-Based Healthcare,简写为EBHC),循证保健是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扩展开来的一个新概念,循证保健强调对个人,群体的任何保健策略和措施的制定,不仅要考虑资源和价值,还要以当前科学研究的最佳成果为依据。即使证据的质量很差或者最终还是据价值和资源制定策略和措施也必须去寻找和评价它们。EBHC和EBM(循证医学)的主要不同在于前者是把最好的证据用于病人群体和人群,而后者只限于病人个体。 循证保健背景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从浩如烟海,质量参差不齐的各种信息之中迅速收集到真实.有用的资料,如何评价证据,系统的总结现有资料并为我所用,如何将外部证据与已有的经验完美结合并用于临床实践,如何进行自我评估是众多医学工作者面临的问题,循证医学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20世纪末期,循证医学已不仅仅局限于临床病人,而是扩展到整个保健系统,从而提出了循证保健的全新理念。 循证医学和循证保健书籍            过去在制定卫生保健决策时主要考虑价值和资源,而很少去注意科研证据,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大量新技术和新知识的涌现,病人对卫生服务期望值的增加以及专业人员期望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对卫生资源的需求大大增加,几乎所有的国家,卫生保健需求的增加速度都超过了资源提供的速度,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提供最佳的服务,是决策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只有根据科学证据制定出的决策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这就促使卫生工作者考虑利用循证保健以及循证医学的思想方法解决病人群体及人群的卫生问题,随即出现了EBHC即循证保健。 扩展阅读: 1.循证医学和循证保健 2.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umpress.bjmu.edu.cn%2Fspecificedu%2F91.html%3Fstart%3D1&urlrefer=2a47df68b108e08a3081315c19256767 开放分类: 养身保健,医学健康,理念,知识 合作编辑者: 胡德棒 已通过版本 待审核版本 未通过版本 创建版本 优质版本 高质量版本 相关词条 以下是您未通过的词条版本以及对应的原因(可点击原因查看详情),每条记录将保留30天。 您可以在了解原因后重新编辑词条。如仍有疑惑,请到百度百科投诉吧中询问。 未通过的版本(共1条) 提交时间 未通过时间 未通过原因 最新版本查看 编辑我的版本 循证保健 10-07-01 21:34 10-07-01 22:44 查看 -   词条名称不规范或不准确
【转帖参考】浅谈无情对(补充阅读材料)      前言:无情对是对联艺术中一个别致的组成部分,历来有很多令人会心一笑的作品。我个人很喜欢无情对,所以就无情对的创作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选用的也都是自己的句子。其中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请各位老师和联友批评指正。 -、什么是无情对通常的定义是:所谓的无情对又名羊角对,是晚清士大夫中兴起的一种文字游戏。它的特征是要求字面对仗愈工整愈好,两边对的内容越隔得远越好。——即要求字字相对。所以,无情对应该是从2言的开始的,例如: 2言 1、作派——没门 2、驸马——吹牛 3、江米——海面 4、芜尔——吉他 5、高考——小青 6、午休[陈远清]——申诉    午休[陈远清]——晚景 7、网虫[陈远清]——织女 8、丑角[胡马]——子宫 9、共产——分生 10、蜀僧—— 鲁尼 11、下水——披风 12、的士——不仁   仙枫云散 13、天水[仙枫云散]——岳云[银甲]    14、作者——抄家 15、无奈——为何 16、赤水——绿云 17、司马-叫驴 18、死了-嫣然 19、冰棒——炭条(取冰炭敬相对) 20、的士——不仁   21、片玉——丝竹 22、开关——闭塞 23、花柳——肉丝 24、龙口——虎牙   25、简爱 ——复仇      简爱——杂交 26、纳兰——负荷 27、举旗——端木 3言: 28、花木兰 [紫丁香]——黄金桂[仙枫] 29、金钱草——玉黍鱼 30、中秋节[塞外晴空一鹤]——半夏茎 31、革兰仕——草木兵 32、曾侯乙   (对联雅居)——霍元甲 33、齐天乐——鲁仲连 34、花名册——树状图 35、开心果——闭门羹 36、小彩舞——老白干 】 4言: 37、微云雨霁——好汉雷横 38、一马平川——五羊本田 39、小心失火——滴水观音 40、垓下秋风——村上春树 41、军前放炮——酒后开车 42、同观日落 ——独想云吞 43、百依百顺——千与千寻 5言: 44、金帝巧克力 [拣尽寒枝]     草民难加精   45、东君怜败柳   [南竹]——     西游记泼猴 7言: 46、雨果百年传外埠        烟花三月下扬州 47、云破月来花弄影        燕飞水碧柳含烟 48、楼外青山常抱月[水若兮]        联都斑竹乱披风       枕边斑竹乱披风 49、修身养性老年乐 [逆水行舟007]           炼气成精太岁凶 50、总有小人翻老帐        却无大雪卷青帘     7言以上的无情对不多见,难度也增加了不少,至今我还没有对出来的。无情对的界定,不同的资料有不同的说法。《对联》杂志2002.10月版里面也有一篇题为《无情对与借对》的文章,里面主要是从借对手法的角度去分析无情对,大体上包括:    从形式分有:借义、借音,从类别分有借对使上下相差甚远而成对的、借对使结构不同而成对的、借对使词性不同而成对的、借对组合音节少的词与音节多的词巧妙成对的等等。就是说,借对是重要的手段,但不是必要的。借对是为了拓宽无情对字面相对的范围。关于无情字面对的范围,我们可以从古代的词类中得道借鉴。比如五行(依次是平仄仄仄仄)八卦()等专门的类别(例句6)、五音(角、徽、宫、商、羽)、八音(匏土革木石金丝竹)、天干地支等以及一些固定的类别,比如我们经常用到的风、水、月、云、山等的对仗。(例句13)这方面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我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找找看。下面我举部分的例子:句10:专有名词、古地点名词句16、36:颜色类别。句29:量词、生物大类 句31:八音、植物再说借对,如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目字“七十”。这些都是对仗中局部使用借对法,但是此联通常不认为是无情对,原因在于不是字字相对。要做到字字相对,我们就要对古代的文化有全面的了解,对遣词要达到特别熟练的程度,否则便不能得心应手。那些认为无情对仅仅是文字游戏的说法是片面的。句5:运用了借对,乍一看没什么联系,实际上,考,老也。古语的用法提供了借对的可能。
【转】关于无情对的界定和研究 关于无情对的界定和研究    刘锋      (一)   关于无情对的讨论      关于无情对的讨论,无论是楹联报、对联杂志或者是对联网站都己经有很多,尤以2007年最为热闹。      据《中国楹联报》报导,李先鸿先生出了一本无情对的专著《无情对品趣》,还撰写文章论述无情对。他引用清代《稗类钞·流水对》中的一段话:"对联仅对字面,而命意绝不相同者,世所谓流水对者是也"。什么是无情对没有说明,又多了一个问题,无情对就是流水对。      至于"世所谓流水对"是什么,即清代公认的流水对是什么。据王力在《汉语诗律学》第十五节中说:“普通的对仗,都是并行的两件事物,依原则说,他们的地位是可以互换的,即使出句换为对句,对句换为出句,意思还是一样。但是偶然有一种对仗,却是一意相承,不能颠倒,这叫做流水对。”或者如辞源所说:"凡对偶的上下两句意思相连串的即流水对。一言而蔽之,普通的对联是并行对仗而流水对是串行对仗。于是有人又引申出串对这个术语。      还有一种讨论,所谓的无情对又名羊角对,是晚清士大夫中兴起的一种文字游戏。它的特征是要求字面对仗愈工整愈好,两边对的内容越隔得远越好。还规定即兴属对,不能拖时间;比如上联:三星白兰地。下联:五月黄梅天。其中字字相对,而且下联指天气,上联指酒名,互不相干,是无情对的典范。什么是无情对也还是没有界定,却又提出了一个羊角对的问题。      于是又有关于羊角对的讨论,王彭年先生撰文,指出诗钟和羊角对的关系,说:诗钟在始创期间,曾有不少异名,莫衷一是。1885年,吴县俞廷瑛在《百衲琴·跋》中为了强调他朋友所起的名称,就说:"至於其名,或谓之为诗钟,或谓之为羊角对,要皆不知其所取义,又岂若百衲琴之称为典而确哉"。于是又引用向义在《文碑龛贵山联语·论联杂缀·诗钟》中曰:"(诗钟)又名羊角对,因求比偶相得,铢两悉称也。"另外,"角""各"同音,此名称也表示有着各对各的特色。至于为什么是羊角而非牛角或鹿角,这真的是"不知其取义"了。      (二)   关于无情对的界定      什么是无情对?无情对是指一副对联的上比和下比之间有落花有意和流水无情的关系。于是再重看《稗类钞.流水对》中的一段话:"世所谓流水对者是也"。就能够把无情对和流水对联系起来。但是此处所指流水对和通常所说的流水对不同。这里的流水是对无情而言。通常所说的流水对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是对联中上比与下比的内容在时间上有前有后,即一条河水的上游和下游,或者是流水线工作的上线和下线。其二是这种在时间上前后往往表现为因果关系,递进关系,条件关系,转折关系等,因之上比与下比不能颠倒次序。      然而无情对的上联和下联两者就没有关联吗?当然有关联。这种关联可套用刘禹锡的《竹枝词》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看似无情却有情,看似无关却有关。也还不够,再用杜牧的诗《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多情却似无情,我以为这是无情对的宗旨所在。      我们欣赏典型的无情对就会发现,对句总是以常人所意想不到的角度和出句相对,让人无法捉摸,类似于数学中的脑筋急转弯,初看对句有点匪夷所思。细想饶有趣味,越琢磨越有味道。      无情对和羊脚对有什么关系呢? 由于无情对的对句无迹可寻,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于是无情对又说成是羊角对。《埤雅·释兽》说:羚羊夜眠以角悬树,足不着地,不留痕迹,以防敌患。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据《历代诗话》中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者,吟泳情性也,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虽然是说诗,却把无情对的特点和妙处都指出来了。
【资料转习】《无情对的知识及古今作品精选》    所谓的无情对又名羊角对,是晚清士大夫中兴起的一种文字游戏。它的特征是要求字面对仗愈工整愈好,两边对的内容越隔得远越好。还规定即兴属对,不能拖时间;比如上联:三星白兰地。下联:五月黄梅天。其中字字相对,而且上联指天气,下联指酒名,互不相干,是无情对的典范。相传为清代张之洞所创 。这种对联形式,出句和对句各自成章,通过别解才能上下呼应。一天,张之洞在陶然亭会饮,以当时人的一句诗“树已半寻休纵斧”为上句,张对之以“果然一点不相干”,另一人则对以“萧何三策定安刘”。上下联中“树”、“果”、“萧”皆草木类;“已”、“然”、“何”皆虚字;“半”、“一”、“三”皆数字;“寻”、“点”、“策”皆转义为动词;“休”“不”、“定”皆虚字;“纵”、“相”、“安”皆虚字;“斧”、“干”、“刘”则为古代兵器。尤其是张之洞的对句,以土语对诗句,更是不拘一格。无情对必须有三个要点。一:逐字相对;二:上下必须具备极强的歧义效果,以能让人会心一笑或拍案叫绝为标准;三:大量采用借对法。第一要点如上所言,而象:上联:欲解牢愁唯纵酒;下联:兴观群怨不如诗。此联虽然历来被视为无情对,但我认为是一个意境联,其中解对观都是六十四卦卦名,牢中带牛,群中带羊,牛羊相对,这些都是采用了借对法,它在语气、结构上呈联结关系,是属于流水对,不具备歧义关系,不具备第二要点,所以不能算是一个无情对,只是一个使用借对法的意境联。如杜甫《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中的“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但是诗人借用桃李的“李”的意义来与“茅”字作对仗,“行”也借用了“行走”的意义来和“诛”对仗。又如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目字“七十”。这些都是对仗中局部使用借对法,而不能因此便以此联为无情对。而一些流传比较广的‘无情对’如:上联:雄黄酒;下联:牡丹烟。此联是从古对:雄黄阵(京剧目);牡丹亭(书名)演变出来的;但我也认为不当列入无情对,因为他修改的歧义不强,上下呈联结关系了,修改的效果很好,烟对酒的对仗比阵对亭工整多了,但一改歧义效果弱了,所以更接近于短语对或嵌名对;而第三要点是无情对的一个特色,每个无情对一般都应该具备。如:上联:三星白兰地;下联:五月黄梅天;其中星在对联中是等级单位,属于量词,对月则采用了他同时是天文名词的异意;白兰地在对联中是译名,应属于拟声词,对黄梅天是分别采用了颜色、花卉、天文地理名词的异意来对仗,都是属于借对法。 无情对选辑: 欲解牢愁唯纵酒 兴观群怨不如诗 有酒不妨邀明月 无钱哪得食云吞 避暑最宜深竹院 伤寒莫妙小柴胡 五风十雨梅黄节 二水三山李白诗 春眠未觉花心动 夏礼能言杞足征 木已半枯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怕热最宜穿短裤 论功还欲请长缨 白日放歌须纵酒 黑灯跳舞好揩油 上联:伊索古籍;下联:彼得前书。 上联:观音。下联:流火。 上联:花心。下联:李耳。此联上联为一俗语,下联为老子的原名。 上联:动武。下联:挪威。上联为一常用语,下联为一国名。 上联:锤子。下联:干爹。上联为一物品,下联为一人称。 上联:青稞。下联:丹麦。上联为一植物名,下联为一国名。 上联:小丑。下联:中午。
无情对--摘自《对联通》 无情对--摘自《对联通》 余德泉 著 有一种所谓无情对,用《清稗类钞•流水联》中的话来说,就是“对联仅对字面,而命意绝不相同者”,古人亦称为“流水联”,而与通常将一句话分成两半说的所谓“流水对”即串对有别。这种对联,只求上下联的平仄与对仗相合,而不管内容上有无联系。看该条举的例子:         对联仅对字面,而命意绝不相同者,世所谓流水联者是也。如“木已半枯休纵斧”,对“果然一点不相干”,“干”对“斧”,以虚字作实字解矣,工绝。又有一联曰“杨三已死无京丑。”对“李二先生是汉奸”。以“先生”对“已死”,至工。又“春眠未觉花心动”,对“夏礼能言杞足征”,“欲解牢愁须纵酒”,对“兴观群怨不离诗”,亦工。又光绪时,天津富翁某尝自拟上联,嘱人对之,句曰:“三径渐荒鸿印雪。”旋有人对之曰:“两江总督鹿传霖。”          同书“无情对”条下,除了别有新例而外,对“流水联”条所引之联,尚有一些补充说明。该条云:         张文襄早岁登第,名满都门,诗酒宴会无虚日。一日,在陶然亭会饮,张创为无情对,对语甚夥,工力悉敌。如“树已半枯休纵斧”,张对以“果然一点不相干”,李莼客侍御慈铭对以“萧何三策定安刘”。又如“欲解牢愁惟纵酒”,张对以“兴观羣怨不如诗”。此联尤工,因“解”与“观”皆为卦名,“愁”与“怨”皆从心部,最妙者则“牢”字之下半为“牛”,而“羣”字之下半为“羊”,更觉想入非非。最后,张以“陶然亭”三字命作无情对,李芍农侍郎文田曰:“若要无情,非阁下姓名莫属矣。”众大笑,盖“张之洞”也。         以“张之洞”对“陶然亭”,或谓为咸丰二年(1852)一次联赛上的产物。所谓联赛,恐怕就是张之洞诸人的这一次聚会。         上条有“张创为无情对”之语。创者,始也。但无情对早在唐代即已有之。以“苍耳子”对“白头翁”便是一例。这个无情对在“唐代:对联的产生时期”一节,已有引述。考此类对子产生的背景,最初当为单纯练习对仗所致。就是说练习对仗时,不管内容如何,只要对上就行。         在梁章钜的《巧对录》中,也有这样的例子:                避暑最宜深竹院;        伤寒莫妙小柴胡。                但是,到了张之洞们手里,无情对不仅已成为一种趣巧对联,而且已达到了运用自如的程度。         无情对的特点,是以借对取胜。即在用某个词语的甲义(包括某种词性和结构)时,又借它的乙义来与另一个词语相对。上文诸例均有这个特点。下面再析两例:               庭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                阁下,既为一种尊称,又指楼阁之下。李,既指李姓,又指李树。先生,既指一种尊称,又指首先长出。下联三用借对,与上联对得工而且巧。               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                上联为一句唐诗,下联为三个国名。荷兰,又作“荷”、“兰”两种花名与“桃李”对,比利时,又以“比利(之)时”意与“争荣(之)日”对。此联两用借对,也对得很出色。         陆伟廉先生在《莫把“拼盘”当对联》一文中,把这种无情对称为“拼盘”,说它既没有刻画什么,也没有记述什么。这个看法对于那些确实如此的例子来说,是有道理的。但对整个无情对来说,却不尽然。“杨三已死无京丑,李二先生是汉奸”一联,既是典型的无情对,又通过借对显示了深刻的内容。可见无情对是否成为“拼盘”,不在无情对本身,而在于作者。只要运用得好,无情对也是可以很好地表达思想的。即使只是“拼盘”,能帮助练习对仗,也并非全然没有用处。         有时两联分别出自两个对手,是在针锋相对的情况下题写的。解缙传说中的这类例子就不少。比如说有一次曹尚书想试试年幼的解缙属对的水平究竟如何,派人把他找来,有意让他走侧门进去。解缙认为曹是有意奚落自己,坚不从命。曹因解缙是个孩子,于是讥笑说:               小犬无知嫌路窄。 解缙把头一昂,答道:               大鹏有志恨天低。                解缙的下联,只是对曹尚书讥笑的一种回击。上下联各抒其意也可以说是各行其是的。但是,因其皆有感而发,有的双方都颇含深意,这种对联,既同无情对不同,也不能简单地否定其存在价值!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