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月吐黄昏 斜月吐黄昏
关注数: 0 粉丝数: 4 发帖数: 10,192 关注贴吧数: 2
【图文】 & * 中国的母亲花---萱草 * &    萱草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肉质,叶狭长,细长的枝顶端开出桔红或桔黄色的花,十分艳丽,它不仅供人观赏,花蕾叫金针,也可作蔬菜供人食用,在我国南北方广为栽植。  萱草,在我国一向有“母亲花”的美称。远在《诗经、卫风、伯兮》里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草,古人又叫它忘忧草,背,北,指母亲住的北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到那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萱堂,以萱草代替母爱,古时当游子要远行的时候,就会先在北堂种上萱草,希望母亲在照顾萱草之时能够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恼与忧愁。孟郊《游子》诗云:“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王冕《偶书》曰:“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叶梦得的诗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因此,后人便尊称母亲为“萱堂”,萱草亦得“忘忧草”之别号,而“北堂植萱”也引申为母子之情。萋萋其叶,秀秀其华,萱草焕发出一种外柔内刚、端庄典雅的气息,另人感到温存而和蔼——难怪古人将其比喻为慈母的音容笑貌。苏东坡曾赋诗曰:“萱草虽微花,孤秀自能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他所述的“芳心”,就是指母亲的爱心。于是,萱草成为了母亲的代称,也就自然成为我国的母亲之花。 国人称母亲为「萱堂」。「萱」代表母亲。萱是一种百合科的值次,夏天在花梗上开红黄色的花,也叫忘忧草。另外一种植物「椿」代表父亲,所以国人常称父母为「椿萱」。花语:妈妈你真伟大、隐藏的爱别名:忘忧草、金针花植物分类: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原产地:中国、日本、东欧、西伯利亚、杂交种花期:3~10月用途:庭植、花坛、盆栽、切花、食用、药用 人们用来佐膳的黄花菜,学名为萱草。大约已栽种了两千多年,是我国特有的土产。据《诗经》记载,古代有位妇人因丈夫远征,遂在家居北堂栽种萱草,借以解愁忘忙,从此世人称之为“忘忧草”。 该妇人到底能忘忧多少,别人难以相知。但她参喜爱萱草,真可谓颇有见地。在百合科的同宗姐妹中,萱草并非名门望族,乃不过是位“小家闺秀”。观其外表,叶片细长,花为筒状,每朵6瓣,向外展张,花色桔红,一般每葶着生数朵,从夏到秋,开个不停,可惜晨开暮闭,匆匆谢去。据花卉鉴赏家认为,萱草翠叶萋萋,着花秀秀,焕发出一种外柔内刚、端庄雅达的风采,教人感到亲切和蔼,赏心悦目。难怪古人把它比喻为慈母的音容。苏东坡曾赋日:“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拨,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他所述的“芳心”,就是指母亲的爱心。白居易也有过诗云:“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为他晚年的知己刘禹锡屡遭贬谪的身世予以劝慰。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一棵区区无名小花,本身并无含有任何解忧的元素,只不过在观赏之际,助人转移情感,稍散一时之闷,略忘片刻之忧而已。在50年代,据闻敬爱的董必武同志在公差外地时,寄给夫人何连芝四句道:“贻我含笑花,报以忘忧草,莫忧儿女事,常笑偕吾老”,以此劝慰她勿再为家事多忧。综观常吃人间烟火的凡人,能够完全无忧者恐怕为数不多。何况天下间还有不少仁人志士常为国家的命运而忧,为民间的疾苦而虑。可见该忧的还得要忧,该忘的就让它忘了吧! 常见的萱草可分食用与观赏两类。食用的花多属单瓣,专供采花蒸熟晒干后出售,俗名金针。而观赏的花多属重瓣,专供人工盆栽或作园林小景。这两类的花朵都较为细小。在国外经过杂交改良,现今已选育出许多能开大花的新品种,每朵大如杯口,每葶抽花多达三四十朵,表现得非常壮观。前几年广州园林科研所曾经引进了100多个品种,普遍试种成功。例如开黄花的“黄云裳”,开红花的“红紫绒”等都别具一格,颇有观赏价值。 据李时珍评述:“黄花菜甘凉无毒,解烦热,清酒疽,利胸隔,安心神……,”既可食用,又可入药,除了干制,还可鲜食。即是把花摘下煮熟,配上麻油、酱料凉拌,其味特别清新可口。岭南菜谱中的“罗汉斋”里面就有金针做配料,令人食之不厌。甘肃陇东一带是我国著名的萱草生产基地,那里每年约有金针100多万公斤畅销中外。 萱草原产我国南部。适应性广,耐寒,喜湿润,也耐旱,喜阳光,也耐半阴。一般土壤均能生长,以排水良好、肥沃的沙壤土为最好。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