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中的胖星星 350087
生活就是玩呀玩^O^
关注数: 31 粉丝数: 176 发帖数: 7,005 关注贴吧数: 6
河南开封拟投千亿元拆迁老城区重现北宋汴京 七朝古都开封拥有引以为豪的、中国历史上保存最完整的宋代文化资源,也拥有羞于提起、与历史声名极不相称的经济发展水平。现在,开封决定来一场豪赌。 开封的赌注就是将其所拥有的宋文化遗产资源“搞大”——将开封市老城区改造成近20平方公里的实景人文旅游胜地,重现北宋“汴京”时期盛景,同时要建设一座工业化新城。 实现这一宏伟工程的前提是,十几万市民将在未来4年内从老城区搬离,仅拆迁费用就要支付至少1000亿元。而这仅仅是开封这项颇具想象力的“造城计划”的第一步。 对于一个财政收入不到50亿元的小城市来说,拿什么去撬动这1000亿元的巨额资金?不仅如此,开封的“造城计划”同时面临着大量老城居民搬迁等诸多挑战。 再造北宋开封 “这项工作非常难,我们也都有心理准备。不过做好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开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孔祥成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他在被抽调到开封市旧城拆迁改造指挥部担任办公室副主任之时,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开封市旧城拆迁指挥部承担着一项史无前例的使命:从今年开始,4年内要将老城区大约58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拆迁完毕。预计将涉及8万户居民,相当于开封老城区三分之一的人口。 如此大的工程,则是实现一项宏伟目标的前奏:将破旧的开封老城改造成为一个古色古香的、以宋文化为主题的人文休闲旅游城市,并充满现代时尚气息。 “到开封看看宋,到西安看看唐”,但是开封现状跟它的历史盛名并不相称。虽然历史上有9位皇帝在开封建都,新中国成立后开封还一度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但是其整体经济发展一直不好,在郑汴一体化战略出台之前,开封的经济状况还一度在河南“垫底”。 开封是中国的一个老轻工业城市,但是多少年过去了,老工业企业几乎“全军覆没”,在开封几乎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企业。第三产业在开封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要了,旅游业成为一项有着最好前景的支柱产业。 今年上半年,开封吸引了2800万人次游客前来旅游,虽然旅游产业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但是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其引领效应还相对有限。而同期其邻居洛阳市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了3780万人次。开封在旅游业发展与全国旅游强市还有很大的差距。 为改变洛阳的现状,开封市新任市委书记祁金立赋予开封两个定位:“开先”和“复古”。一是建设开封工业化新城,二是打造国际旅游文化名城。开封的下一步发展战略非常清晰,就是主攻文化旅游,再现大宋王朝的风光。 一开封政府官员告诉记者,不光是城市建筑,就连街上的公交指示标志、旅游咨询点等细节将来都要体现出宋文化的韵味。老城主要以旅游和发展经济为基础,实施“宋氏仿古”建设理念。最终达到让游客感受到开封内在时尚、外在古典。 上述官员举例说,开封铁塔在历史上叫太保寺。外地游客来了之后,觉得只有一座塔而已,没有太多看头。“我们下一步要在恢复其恢弘的气势,通过古城修复,让外地游客感到北宋城的古色古韵。” 举债发展 事实上,开封历史上几乎每一任领导都提出要把开封打造成为国际旅游文化名城。早在2003年,就有人提出“清城计划”的创想,但之所以没有付诸行动,其关键原因正是“差钱”。 近日,开封市规划局刚刚和国内一家知名规划设计单位交换了意见,老城区的控制性规划很快将出台。其总的指导思想是,尽量减少老城区人口数量。 为此,2012年,开封市将完成303万平方米的拆迁量。孔祥成预计,今年的目标完成的话,将有3.5万户老城居民搬到城外,其拆迁费用将达到200亿元。而4年下来,整个拆迁完成,拆迁费用将达到1000亿元。这对于财政收入还不到50亿元的开封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开封全市实现GDP 1093.64亿元,在河南省18个地市中排名第13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9.05亿元,在河南也是比较落后的。而这有限的财政收入,也大部分用在了开封新区建设中去,以迎合郑汴一体化的融合趋势。
我院与中水六局签订赤道几内亚班委托培训协议 8月2日上午,在我院4号实训馆演播厅举行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赤道几内亚培训班协议签订仪式。水电六局副局长刘宝、人力资源部部长马云峰,我院党委书记张惠贞,副院长茹正波、刘紫婷、王俊出席签约仪式,党政办、招生就业服务中心、国有资产管理处、科研外事处、水利系、自动化系等相关部门、系部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党政办公室主任刘玉宾主持。签约仪式上,院党委书记张惠贞首先致欢迎辞,热烈欢迎刘宝副局长、马云峰部长来我院访问并出席培训班协议签订仪式。张书记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史、办学规模及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代表学院感谢中水六局对我院承接国际学员培训班给予的信任和大力支持,并承诺保质保量完成此次培训任务,希望通过本次合作进一步促进双方友好合作关系,提升双方能力,实现双方共赢。同时,张书记要求承担培训和管理的相关系部认真做好培训班开班的各方面准备工作,迎接9月份培训班学员的到来。 随后,刘宝副局长发表讲话,对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着重介绍了中水六局的发展历程,及在国内外水利水电建设行业取得的成就,尤其是自2007年以来在赤道几内亚、肯尼亚、厄瓜多尔等国家,承建的诸多国际工程,赢得的中外赞誉。目前,中水六局在赤道几内亚承建吉布洛水电站、巴塔国家电网、吉布洛反调节水库等5个工程项目,合同金额8.4亿多美元,后续巴塔国家电网二期、国家海底电缆工程等项目正在洽谈中,合作前景广阔。刘宝副局长提到,这些工程均附有为国际工程培养运行、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合同,培训市场潜力巨大,对培训单位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充满了挑战。刘宝副局长还介绍了赤道几内国情、学员的学习基础、生活习惯等特点,希望本次合作能顺利完成,进一步促进双方合作关系良好的发展。 仪式上,我院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带头人、水利系副书记陶永霞就该培训班前期及正在进行的工作,学员入校后学习、实训、食宿、医疗、管理等方面的实施计划做了汇报。 最后,刘宝副局长、王俊副院长分别代表中水六局、黄河水院在委托培训协议上签字。根据协议本批学员共22人,将在我院进行三年的水电站运行、管理、检修及维护培训。 签约仪式之前,刘宝副局长一行在王俊副院长、水利系主任罗全胜、书记薛建荣、自动化系主任胡建等的陪同下,参观了我院鲲鹏山、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基地及自动化系实验实训室等。
郑州出台信息化发展方案 郑汴电信同城制订 河南商报记者 宋晓珊 随时随地3G上网,公交、地铁、出租一卡刷,名师课程资源共享……在信息化郑州的设想中,城市不再只是冷冰冰的钢筋水泥,它聪明、贴心、智慧。管中窥豹,由此可以看到,在中部信息化中心城市的道路上,郑州的中部大城之梦已经展开了宽大羽翼。 郑汴电信同城开始制订方案 近日,郑州市公布了《2012年郑州市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专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将重点放在了2012年度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上,并统筹制订了“‘智慧郑州’方案”。 所谓“智慧城市”,就是把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进行整合,充分利用宽带网络和3G手机网络的优势,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构建城市发展智慧环境。 方案中还提到一个好消息,郑州市将积极配合省相关部门和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研究制订郑汴电信同城总体方案。方案制订后,郑州开封有望实现区号统一为0371,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也将统一资费标准,真正让郑汴“两城一家”。 同时,在通信业务基础上,推进广电网络分公司、电信分公司、移动分公司和联通分公司实现广电、通信业务分阶段双向进入,探索三网全业务发展模式。 “一卡多用”将为市民提供便利 方案显示,不远的将来,郑州将出现各种试点工程、便民卡,未来生活将更便利。 市民卡:社保、交通、旅游、教育、水、电、气、暖、有线电视、宽带等社会公共服务,将实现“一卡多用”和信息资源共享。 居民健康卡:在全省二级以上医院普及医院综合信息平台,逐步实现预约挂号、智能分诊、远程会诊、远程探视等;完善医保和新农合信息系统,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异地报销。 城市智能交通试点工程:实现地铁、公交、出租等不同交通方式的协同运转;建设郑州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完成郑州市区1万余辆出租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加装和改造,建成三位一体的数据资源中心、监控指挥中心和电召服务中心,实现出租汽车GPS监控数据的综合分析、开发和利用。 “班班通”智能录播系统:开发录制1000节本地名师课程资源,逐步形成覆盖面广、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教育资源,并开放共享。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