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shjcao
ssshjcao
关注数: 81
粉丝数: 638
发帖数: 2,087
关注贴吧数: 2
你想知道的墨水屏阅读器功耗问题 在讨论阅读器具体的功耗之前,首先分析下当前阅读器市场的产品分布情况吧,目前市面上主流阅读器分两部分: 1.单一阅读功能的小尺寸墨水屏:6寸和6.8寸,代表产品:亚马逊k; 2.具备阅读+手写功能大尺寸墨水屏:7.8寸、9.7寸、10.3寸,以及13.3寸,这块的产品目前名称混乱,电子纸、智能本、手写本等等。不管叫什么,就两个功能:阅读、书写,下文统称为大屏。代表产品:大法13.3寸RP1、10.3寸DPT-CP1。 小屏阅读器市场目前根据电商平台的销量情况来看就两个玩家:亚马逊k和掌yue 。大屏的玩家就多了,品类繁多。要说大屏手写最早进入人们视野的是大法,可以说大法在大屏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在中国,依靠品牌实力以一己之力之力强行撕开这个市场。目前小屏阅读器亚马逊k的功耗做的最好,大屏掌yue Smart的功耗最好。 墨水屏功耗做的好不好与研发的技术深度有非常大的关系。影响墨水屏的耗电主要的几个部分:主控IC即CPU、内存、电磁板、阅读灯、WiFi蓝牙,以及系统。 1.首先来说CPU,就目前市面上CPU功耗做的最优秀的就是恩智浦的i.mx6系列,而目前大部分做手写本的公司用的是瑞芯微RK3288或者是全志B300,以及高通的625等。这些芯片的底电流都不理想(底电流:机器进入深度休眠时的电流值)。毫无疑问,CPU的核越多功耗越大,内存越大功耗越大。其实大家选择什么4核、8核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之前我在《墨水屏阅读器如何选择》一帖中(链接:http://tieba.baidu.com/p/6293524583?pid=127880191691&cid=0#127880191691)提到过,墨水屏显示时序的问题。因为墨水屏显示如果没有元太的官方认可的芯片,其它的厂商是需要进行破解的,就意味着要对时序文件解析分析,逐条的进行比对,这是一个庞大的计算量,如果CPU核数少了运算根本就搞不定,尤其是分辨率越大计算量越大。那各家厂商怎么做这块的功耗优化呢?那就需要找芯片公司进行技术支持了。怎么做?通过关闭核的方式,比如8核在特定的运算量大的环境下全开,在某些运算量小的环境下只启动一个核运行,所以8核到底有什么用呢?当然有用,打开图书的时候速度会快,但对于一个阅读或者手写来说8核就是浪费,根本就做不到功耗与体验的平衡,墨水屏的体验好不好,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屏本身,没有公司能做到刷新一帧小于150ms(墨水屏刷新一帧的时间),所有的宣传自己刷新快的都是用的DU+抖动的方式来做的。关于底电流做的最好的是亚马逊K能做到1.0mA,因为亚马逊K是阅读器。如果在大屏10.3的机器上底电流能做到3.5~4mA 是真的下了很大功夫。(上述电流指的是1小时内的平均电流)。底电流是最体现一个公司技术实力的地方,因为在休眠的时候快速唤醒如果一味地追求功耗关掉所有的驱动就意味着用户唤醒就很慢,因为驱动需要逐一的唤醒,这用户哪能受得了,当然也有产品通过定时关机的方式来解决功耗问题。 2.内存,越大内存功耗越大,有的厂商用DDR 有的用LPDDR,LPDDR是低功耗的内存。至于内存多大合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家品牌厂商都有自己出于技术、成本方面的考量。如掌yue Smart的512MB内存被用户广泛吐槽,但是也带来了功耗的优势。 3.电磁板,对于大尺寸电磁方案墨水屏,电磁板也是耗电大户,这个优化的不好就会容易出现唤醒慢,以及第一笔书写慢的速度问题,其功耗优化对技术功底的考研绝对不亚于CPU功耗的优化,有大部分的公司对电磁膜的功耗优化可以说趋几乎为零,为什么,因为解决不了关闭电磁膜之后第一笔慢的问题,所以为了追求第一笔快只能放任不管,这样做也没错,但这样做其实功耗是最大的伤害。 4.阅读灯,也是耗电大户。亚马逊k做的最到位的5颗灯,功耗与显示做到的完美平衡。 5.WiFi蓝牙,和手机类似,打开wifi蓝牙,掉电就会变得很快。所以一般在锁屏时,厂商都选择断开wifi连接,各家在这方面差别不大。 6.系统,亚马逊k采用的linux系统,而国内大部分是android系统。国内android无非是开放与封闭两种选择。暂且不论开放与封闭孰优孰劣。相较于开放系统,封闭系统都会做到深度定制,从内核到framework层都会深度修改,以及颜色、动画等。而开放系统,则做不到这种深度定制,再加上用户自行安装的各种app耗电可想而知。 综上所述:其实一款墨水屏的产品定位非常重要。有人认为功耗很重要,也有人认为功耗不重要,其实这没有对错,只有合适与否,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仅此而已。墨水屏发展了很多年了,总是不温不火,很重要的原因大家对墨水屏的了解太少了,墨水屏最核心的是:护眼、省电。而这两点又恰好是这个产品类型所给用户带来的实质性的价值,如果最本质的价值都不能传递给用户,那么这个产品就存在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想看各个大尺寸墨水屏品牌显示或者手写视频效果的,建议发私信给 之前发了关于好几个品牌的产品,有吧友感兴趣手写,或者pdf显示,漫画,古籍等等显示的效果。没法在帖子里直接回复视频,也没法单个回复某个人一张图片,效率比较低。如果大家有想看图的都可以关注我发私信,我看到会回复。不需要图的,在各个帖子留言,无论是关于机器的还是关于笔的,技术的,非技术的都行。如果我没有回,就私信哈,我尽量全部回复。贴吧经常漏掉消息。不是高冷不回。十分抱歉。 包括了: 1.科大讯飞10.3寸; 2.文石10.3寸BOOX MAX3、7.8寸BOOX Nova pro; 3.掌阅10.3寸iReader Smart、10.3寸iReader Smart X; 4.墨案10.3寸;
关于Smart X完整版体验分享 之前的帖子不知道为啥被系统删了,本着吐槽所有墨水屏厂商的态度来写。我会喷这一家,就会喷所有家。在我眼里,他们都做的不够好。都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不适合发长文,我就一点点贴吧
我发的帖子一秒被删? 呵呵!贴吧到底能不能玩下去了
我为什么不愿意对比各家的产品 之前贴吧有朋友提议横向对比下各家产品,后来想了想这种对比很难。就随便说说我的看法: 1.各家的尺寸不同,能手写的主要是7.8,10.3,13.3; 2.同尺寸,比如10.3的产品,现在有索尼DPT-CP1、科大讯飞、文石、墨案、掌阅、reMarkable、汉王; 3.同一家公司发布了多款产品,年份也不同,不知道该选择哪个对比; 4.屏幕:有的用玻璃显示效果好,书写效果差。有的用磨砂处理,书写效果好,显示效果差; 5.有的封闭系统,有的开放系统,光这个就能吵N个贴。封闭、开放各有优势,各家选择而已,见仁见智,造成功耗的巨大差异点之一。 6.大家关注的点不同,有的人看重写(甚至是纯书写的用户),有的人看重阅读,看重阅读的朋友更多; 7.在阅读里面又分出好多种,有人爱看漫画,有人看网文闲书,有的看专业论文,古籍pdf,各种其他扫描书。偏爱的格式也不同。pdf,epub,mobi,等等。 8.有人说那把打开速度这种指标贴出来呗。个人认为打开2秒和5秒是有明显区别的,如果3秒和3.5秒,其实区别不大,你感觉不出来。 9.再说说重量,虽然我在前一篇聊了索尼为什么这么轻,链接:http://tieba.baidu.com/p/6295485282,但是国产其实总重量差不多。330g和240g是差别明显的,但是330g和350g真的没那么明显,大家其实对比意义不大,这算不上什么优势; 10.再说芯片、运存,单看运存大小,其实得不出来客观结论,开放与封闭对于运存的要求也不相同,各家的技术优化做的也不相同。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你不能说iPhone 11 pro用4G运存就比安卓8G运存差。而各家芯片厂商不只存在纸面上那些几核差距,还存在对于电子纸显示支持的差距,还有功耗的问题; 11.灯的问题:灯多亮度大=好吗?不考虑功耗吗?到底均匀程度如何? 12.交互设计的问题,目前市面上所有厂商,这里指所有品牌,设计的都不咋地,不是很容易上手,我期待那种简单直接,让小孩子也能轻松上手,不需要看着图标思考,而找不到各种奇奇怪怪的设置。而对比这个就非常主观,如果有人说MIUI好上手,别人肯定不服,不都是安卓吗,有啥区别。但是实际用下来就是不一样。 13.品质问题,产品品质的均匀性,比如返修率多少。有人说这个不重要,但我认为稳定省事是很重要的点。而这个数据我没有,所以我没法得出结论哪家好。 14.说哪家的优缺点都会被人骂,我认为各家优点明显,缺点同样明显,不能老虎屁股摸不得。理性客观的认识产品本身的问题才是进步的基础。 综上,太难对比,量化的对比只能说明一部分问题,而影响整体体验的恰恰是很多难量化的东西。
索尼电子纸为什么那么轻?(科普贴) 相信很多朋友将索尼的13.3寸DPT-RP1、10.3寸的DPT-CP1拿在手里,都会赞叹:真的好轻,就像一张纸一样。RP1重量为349g(官方公布,下图测量有误差很正常),10.3寸CP1重量为240g。而国产同类10.3寸的产品大都在350g以上。那为什么索尼的电子纸这么轻,别人做不到呢?索尼到底用了什么黑科技才做到这么轻薄?DPT-RP1 首先墨水屏产品重量是一款优秀产品的重要考量点,各家墨水屏厂商都在追求和宣重量轻、机身薄。现在大部分厂商宣传的机身厚度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水分,避重就轻,只宣传了机身最薄处。 那么墨水屏重量的到底是哪些部分构成的?说下几个较为关键的组成部分: 1)屏; 2)盖板(非纯平的机器除外); 3) 五金支架(主要起到对屏以及整个机身强度的支撑作用); 4)底壳; 5)电池; 6)主板; 7)灯,专业术语称为导光膜(无灯的机器另当别论,例如索尼的电子纸就没有灯); 8)主板; 9)扬声器(不带喇叭的机器忽略); 等等。 以上对于重量有至关重要影响的点做下分析: 首先是五金支架,五金支架大约在60g左右,而五金支架的好与差存在10g左右的差距,其次背光以及前面板,背壳的材质的好与坏相差5~10 g,面板如果是带有电磁笔所采用的电磁膜的重量差不多在25g 左右,如果加上带灯的设备,重量相差在40g左右,因此两者相加在70g左右。电磁膜 回到索尼电子纸本身,其产品的id设计非常棒,以至于现在国文、科大讯飞都在模仿,但真的不是在一个水平上。那为什么索尼就能做到如此轻薄呢? 1)没有电磁膜(索尼采用的是电容笔),带来的效果是书写体验不如电磁屏精准、舒服。其次,笔需要充电也是一个很令人崩溃的问题。提醒下小白用户,这种电容笔不能和10.3寸电磁屏的机器采用的电磁笔通用。2)索尼的五金支架我认为是全世界电子墨水屏里做的最轻薄的,这种工艺、设计确实令人佩服。拆解国文、科大讯飞、文石、墨案、reMarkable、iReader Smart之后,就会发现索尼的最轻,其次是iReader Smart,再次是reMarkable,其他家在此不做讨论。 那么索尼的这种轻薄设计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带来的缺点是,机器变形严重、壳体异响严重,且外壳容易裂开,能承受的跌落高度较低(之前就碰到有朋友说自己的RP1裂开)。这里想说明要,产品不只要考虑设计轻薄,同时要兼顾可靠性。虽然用户不会天天拿着机器去摔,但是谁也难保证不会大意掉在地上吧,毕竟动辄大几千的机器会心疼。 持续更新关于墨水屏的文章,感兴趣的求关注,求点赞,求转发。
这条关于13.3寸BOOX Max3,还没拆。13.3寸大屏产品是能重度追求1:1还原阅读患者的需求。然而不够便携,价格高。对于厂商来说也是灾难,成本高,销量小,成本就更难降下来。我缺一个读英文文献的设备,用这个试试。
这条给文石BOOX Nova pro 7.8寸,小屏手写,满足很多女生的需求,但是个人认为小尺寸手写太难受了,基本意义不大,主要还是阅读。
这条关于索尼10.3寸DPT-CP1,索尼撕开了大屏电子纸在中国的市场,贡献巨大。大法pdf阅读至今无人能敌,有人说索尼软件九流?
这是一条关于科大讯飞10.3的帖子,主打语音转文字,贴牌生产,价格4999,个人认为性价比不高。用墨水屏语音转文字基本是伪需求。
这个帖子是关于墨案的,比较低的价格吸引了很多用户关注,软件还在优化中,我们期待国产的进步。 吧里有墨案的用户吗?
这篇贴关于掌阅10.3寸iReader Smart X,先放图,后面再出一篇完整的功能解析。
不知道怎么在原贴下发视频,就新发一个,见谅。
新品上手体验:文石13.3&掌阅10.3 新品上手体验:文石13.3寸的BOOX Max3和掌阅10.3寸iReader Smart X,调研下大家对哪款更感兴趣?
墨水屏阅读器如何选择? 对于电子墨水屏产品,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亚马逊kindle,亚马逊至今仍然是电子书领域全球最大的玩家。低功耗、护眼,这些优势让kindle收获了无数用户。当然还有个 重要的功能:盖泡面。 墨水屏最大供应商为台湾元太,常见的为黑白显示,也有彩色,目前黑白墨水解市面上广泛商用。同样彩色墨水屏也有小范围的商用,成本高、刷新率低、显示色彩不佳制约了其发展。墨水屏最大的特点为护眼,屏幕显示完全由电压来驱动,其屏本自身不发光,当电压低于或者与屏的wF(waveform)时序不匹配时出现花屏、黑色区块以及残影重等异常现象。而其中残影是用户吐槽墨水屏较多的点之一。 一、墨水屏产品的核心:护眼和低功耗。 对于产品硬件本身,有两个主要元器件极为关键: 1)电源管理IC ;这块比较成熟,市面上成熟的芯片比较多,在此不做赘述。 2)主控芯片;着重展开探讨下主控芯片,目前电子书阅读器品牌很多,各家选用的芯片都不相同,比如:马威尔(Marvell)、恩智浦(NXP)、国产的瑞芯微等。在这些芯片里能把墨水屏驱动做的最好的是马威尔及思智浦,这两家芯片能实现功耗、性能、显示效果达到最佳,且被元太官方认可的,并能解开元太wF时序,其他家芯片均不能解开元太wF时序文件,因为元太的时序属于墨水屏显示的核心。那为什么其他的芯片可以解元太的wF时序来驱动屏幕呢?其实很简单:1)显示效果达不到; 2)通过破解(元太默许)。但破解的风险在于元太的不同屏幕所对应的wF时序不一样,其最终的效果就会不理想。 在现有的墨水屏品牌里,其中Sony用的马维尔,这颗芯片只有Sony可以用。采用恩智浦i.mx系列芯片的有 kindle、iReader、reMarkable、Kobo等厂商,其余厂商如文石的某些机型上有使用,JDRead上也曾使用过恩智浦的芯片,其他基本没有使用。为什么? 因为大陆具备研发实力做墨水屏的公司很少,而且极少。科大讯飞的机器采用的是贴牌的方式。采用贴牌是目前大部分厂商的做法,表面上省时省事,可想而知一个靠ODM的产品能以用户为第一出发点去考虑产品吗?能收出优秀高品质的产品吗?这也导致了用户不信任国产的很大原因,用户眼睛是雪亮的,如果ODM能做好产品。那么手机厂商的旗舰产品就不会自研了。 在近两年大屏市场(10.3、13.3寸),尤其是10.3寸墨水屏产品出现集中爆发,这是因为大家都看到了一块市场:教育。 从电商平台上各家墨水屏在大陆地区的销量来看,在小屏市场(6寸左右),现在基本只剩两个大的玩家:kindle 和iReader。 而大屏市场处于百家争鸣阶段: Sony、文石、reMarkable、iReader、墨案,科大讯飞……其中目前全球做的最好的是 reMarkable。Sony大法也极具竞争力,13.3寸的DPT-RP1、10.3寸的DPT-CP1都是在中国非常受欢迎的产品。然而大法高昂的价格劝退了很多用户。在大陆,文石, iReader也做的还可以,但从销量来说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中,文石做了很多年大屏,机海战术让你分不清他的产品到底有哪几款,可能比较出名的为BOOX Note Pro这款10.3寸的产品,其他的型号是在太乱了搞不清,销量与年龄不成正比。 文石的局限在于产品本身的定位。iReader去年才开始涉足大屏,推出了10.3寸iReader Smart产品,从电商平台销量看算是挺有潜力的品牌。 二、 墨水屏产品的核心功能:小尺寸阅读、大尺寸阅读+手写 1)小尺寸墨水屏主打阅读,护眼、便携的特点深得很多用户喜欢。那么纯阅读功能,内容则成为小屏发展的关键。 2)大尺寸墨水屏,阅读体验更佳,如同一本书一般的大小让阅读更加有真实纸张阅读的体验,而在阅读之外,增加了书写的核心功能,加上笔之后则更有了想象空间,如同在纸上写字一样,可以用来记笔记、绘画、阅读时批注等,加上云端同步与PC端协同后,有了轻度生产力工具的属性。用大屏盖泡面贴合好,泡面更香。相比于iPad、Surface这种液晶屏书写的光滑、刺眼的感觉,墨水屏的专注、舒服的手写才所有电子产品里体验最接近纸张的。所以,大尺寸墨水屏出现之后,吸引了多家品牌进入。 三、墨水屏的系统:开放 or 封闭? 1)墨水屏最佳的功能就是阅读。开放与封闭无分对错,只是品牌的选择而已。黑水屏在屏上刷新出来一帧最快时间是150ms到180ms。大家想想吧!就这刷新率做开放系统,体验可想而知。 2)那为什么有品牌选择开放呢?缺乏内容资源,开放平台可以安装多个app,例如kindle、多看、微信读书等。听起来是不是很赞?但是实际使用过的重度用户都明白,开放系统对墨水屏来说就是天敌。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在安卓平台做开放敢说体验最好的。残影明显、变形、功耗大、过渡动画效果差。究其原因:1)受限于屏幕刷新率。2)各大app厂商没有配合墨水屏去做适配优化(量小,不值得)。很理解大家希望像安卓手机一样开放安装各种app,但目前现实的情况是体验差劲。我们期待未来元太技术的突破,大幅度提升墨水屏刷新率,也期待各大app厂商能愿意去适配墨水屏,让更多不想变瞎的用户能享受墨水屏带来的便利。如果是极客用户想追求开放系统,那无所谓了,但我们大部分的用户都是小白,追求的是开箱即食,稳定可靠。 所以,我认为封闭系统才是更好的选择。 综上,总结下我认为一款品质优秀的墨水屏机器应该是什么样的: 小屏阅读神器: 1)低功耗; 2)带灯; 3)内容资源; 4)封闭系统; 大屏阅读器: 1)低功耗; 2)内容资源; 3)阅读体验(多格式阅读批注、翻页、排版、缩放、横屏等); 4)书写体验(摩擦感觉、笔记还原美化); 5)封闭系统; 功耗:实际使用每天按1小时算,可用10天以上即可。在这方面Kindle 最好, iReader次之。其他的功耗控制太一般了。 内容资源:这要难倒一大批品牌,kindle之所以销量这么高,难道是因为硬件本身吗?本质是因为亚马逊海量的图书资源。原本QQ有阅读器的,但体验真是一言难尽。有内容的公司大陆也就那几家了。 小尺寸墨水屏阅读器大家都了解的比较多了,大尺寸目前还是极其小众的产品,最近几个月新发布的文石13.3寸BOOX Max3和掌阅的10.3寸iReader Smart X,过一段我都会详细上手体验其功能和优缺点。持续更新关于墨水屏的文章,感兴趣的求关注,求点赞,求转发。
《平凡的世界》的书迷,有人在陕西的窑洞里长大吗? 其实不同的生活环境对这本书的理解是不同的,尤其是生活在陕西农村的人们,看这本书,真的像自己就在书中一般!!比较熟悉的方言,甚至体会书中人物微小的心理变化,都非常的让人感到真切!
跪求加勒比海盗《he's a pirate> 简谱 哪位高手有自己谱的或者 收藏的这首谱子,求共享 !!
[email protected]
,,多谢各位高手了
跪求《加勒比海盗里》 he's a pirate 的简谱 哪位高手有自己谱的或者收藏的,求共享啊!!
[email protected]
谁有 那种搜英文简谱的外国网站 如题,各位多多帮忙啊
【求谱】, 《老男孩》里面那首 歌曲,,求简谱啊,,大哥,,帮帮 多谢,各位,,!
求《老男孩 》 里面那首歌 的简谱,,相信N个人看过 这个视频,, 拜托大家,,路过的 帮个忙!!
各位大哥 求 王力宏 CAN YOU FEEL MY WORLD 简谱! 口琴吧 的高手 们,,谁有珍藏的,,发过来,!!
各位大哥,谁有 王力宏 CAN YOU FEEL MY WORLD 的简谱?? 求各位帮忙!!!
谁有 王力宏的 CAN YOU FEEL MY WORLD 的简谱?? 各位大哥大姐, 求简谱,拜托了!
高手吹口琴用什么谱子啊?? 音乐盲求教,,,是不是只看简谱就行了,!!高手们都看什么谱子啊、?????简谱??五线谱??
哪位高手有铃木口琴演奏的曲子,,或者十孔比较经典的曲子??? 请求把网址发来,,如果有收集的话,,请发到邮箱,
[email protected]
十孔口琴用什么谱?很难学吗? 如题,求教!
为喜欢的女生吹《小酒窝》 她是一个我喜欢了三年的女孩子,拥有两个漂亮可爱的酒窝,我想在七夕给她吹首《小酒窝》,不知道好不好?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