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為梦
每天為梦
关注数: 16
粉丝数: 176
发帖数: 6,593
关注贴吧数: 5
离别曲. 很感谢古吧四年时光,认识了很多朋友。 其实我是个孤僻的人…情真意切的时候反而没有语言,大音吸声么! 于是我就捡重点的说。 我的离开是个人原因,跟帖吧政治无关,E苏和E瘟都是好人! 我自己没精力,就没有政绩,不能占坑不拉翔。 大家要记着我的ID,而不是记着我,每天要为梦想奋斗,不能虚度。 爱古典音乐的不管是小白还是大神,只要人品过关,谦虚谨慎,都是好人! 古吧是个好贴吧,百度没有第二个,根据网络发展来看,国内网络上也不会出现第二个。 要对Rattle吧主道歉,我没能完成您的《水货指挥家系列第二弹》。 也向各位侃家道个歉,我没能完成自己想写的《如何识别那些愚蠢的演绎》、《切利比达克演绎上的力不从心及失误》 资源帖要支持,不是每个爱乐者都有那个经济实力,爱乐的路也很坎坷。要感谢那些慷慨发资源的好心人。 讨论不宜过专,更不能以专压人,因为搬专谁都会。作曲家指挥家都会犯错。要强调耳朵的作用,要相信自己的领悟能力,人类最“过人”的能力就在于此。 吧务要常常看情况不拘小节,跟古典音乐有关的,哪怕是跟音乐无关的,音乐家绯闻,谁取了3个老婆这样的讨论是不足为过的。贴吧氛围要活泼。 音乐不是美,是真,是通向认识自己的一条路。但其实我更想说的是,无论怎样,我们都得好好走完我们的人生路么不是?人都是孤独的,爱乐者通过音乐这条路来认识自己,是一件幸运的事,总比那些脑残粉用垃圾来认识自己要来得更美好么不是。 可问题是,人最后是否能够完全认识了自己吗?答案是,不能! 我爱你们,我会回来看你们。这应该是我百度最后一篇帖子。我希望若干年后能有机会回来挖坟。还有更多的话,只能年后再说。 我写了首垃圾零讨论价值的离别曲,对不起大家的耳朵了,满纸荒唐言吧。但有我Leave的原因在里面,不过大提琴手让我失望,毫无乐感可言,一个入错了行的木匠!
碉堡!
中秋解一天吧禁如何。
庆中秋,解吧禁;打土豪,分田地;伐异邦,产余孽;揭竿而起封基地。 献上一曲群魔乱舞。
Libeira me domine...Luceat eis 不要如此对待我了,我已承受不起, 予我以光吧。主? a men
天灵灵,地灵灵! @大智若愚
有中央院的吗?有事相求。 麻烦留个联系方式,站内信也行。吧务放一马,自删。
献给好人的奏鸣曲. 我可以喜欢一个人很久,为此也可以很久不说哪怕一句话,但也常渴望每个月能听到一次一个人的声音;我擅长安静地等待,如修行一般,然后等着耗尽所有的灵感和勇气;认识了你,但通过你我却只看到自己;我本以为自己是孤独的,但后来才慢慢发现自己竟连孤独都不需要,不需要一个人,不需要一份儿情绪,不需要一种期待,也不需要这个世界,我只愿生活在一个无限延长的休止符里……
本人已闹 G 命,需求声援! 本人行为已经构成了叛国罪,如果失败,必遭秋后算账,小脑袋终究不保。你们不要见死不救,速速前来护驾。http://tieba.baidu.com/p/1872742316
My queen. @catherinebb988
世间美好皆悲剧.
本伪劣乐迷已经沦落到…… 连一首巴赫的托卡塔和赋格都没有耐心听完了。节操尽失,原形毕露啊!
音乐规律 音乐存在于两个音符之间,而非音符本身。休止符也代表着的音乐进行。音乐结尾处的休止符并不是作曲家白写的,除了填满一个小节之外它至少有一种提示作用:“乐手和指挥不应该立马停止演奏的状态;观众也不能立即鼓掌!” 凡是渐强之处,必是情绪越发高涨之处。凡有转调,便是情绪发生较大变化之处。音乐的下行及渐弱暗示情绪也渐渐趋于平静。 乐团与指挥家开演前的静默有助于所有人(观众及乐手)静下心来,但爆发出一种内在的紧张让人集中心来等待听到(或演奏出)第一个音符。但是,静默的时间过长将导致乐手和观众失去耐心,情绪的变化将影响发声的音色及情绪对音的感受。 1958年之前,音乐一直是服务于听觉的艺术。但在1958年,噪音派旗手米尔顿·巴比特的文章《谁在乎你们听不听?》让部分人类开始质疑音乐到底是不是服务于听觉的艺术。 音乐还未结束或是刚刚结束,便开始鼓掌高喊bravo的观众,是低“素质”的观众,因为他们的情绪变化于音乐来说,显得十分不科学。 乐器和人的发声器官有相似之处,它们都存在其最漂亮的“自然音区”,在这个音区内声音自然、和谐。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通常使用乐器的“自然音区”,而刻意避免乐器虽然能发出来但是音色已经变质的音。文艺复兴时期的合唱作品也是如此。 指挥家最大的两个难题,一是要面对作曲家的愚蠢;二是要面对自己的愚蠢。天朝的指挥家往往还要面对业务能力较低的乐手。 音乐的速度决定于“听起来感觉怎么样”,但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又取决一个人是否拥有“足够的”“鉴赏力”。 玩接龙,欢迎各种补充和吐槽.
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 and worth fighting for.
闭关了要.
这窝流浪猫?我怎么办?好像这吧比较专业。 同样的帖子我在猫吧也发了一次,但貌似那边看上去真懂的不多啊.. 一只流浪母猫在我家店的库房(非食品)产了4只小猫。我发现后有每天给母猫准备食物,有的时候是吃剩的瘦肉,有的时候是猫粮。随便买的便宜猫粮,不太懂。如果每天喂猫,大猫基本就很少出去,整天陪小猫。所以我些时候就不管,让大猫出去转转。现在小猫崽我看来估计已经25天了,都比较健康。听说流浪猫的小猫断奶后会被大猫抓到别的地方去。 然后问题就来了,大猫我是管不了了,我不可能抓得住,估计是生存能力极强的两岁以内的(两年)二代流浪猫,我亲眼所见垂直跳跃能力,1.8米…(我很佩服他,4个奶猫都被他养活了,还挺健康)…但我不想让小猫继续做流浪猫,计划是找愿意给猫做绝育的人来收养他们。大猫对我现在还是有敌意,大猫已经搬家3次,虽然都还是在库房里。我稍微靠近,就嘶嘶嘶的吓我。但是差不多习惯,我过去骚扰一下,喊几声“咪咪”,然后等我离开,然后过10分钟出来找我放的东西吃。 我该如何不让大猫在半个月内把小猫带到外面去? 我该如何亲近小猫,为方便以后找人领养。 (小猫能在小范围到处爬了,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了。我怕小猫近期会跟他娘学坏,在我靠近的时候凶我。) (昨天大猫出去了,我去看小猫,稍微破坏了点周围的环境,大猫今天又挪窝了。) 或者怎么贿赂大猫,能在大猫在的情况下,亲近小猫。 就这么多了。过两天看能不能上图。
我该如何照顾这群流浪猫。 一只流浪母猫在我家店的库房(非食品)产了4只小猫。我发现后有每天给母猫准备食物,有的时候是吃剩的瘦肉,有的时候是猫粮。随便买的便宜猫粮,不太懂。如果每天喂猫,大猫基本就很少出去,整天陪小猫。所以我些时候就不管,让大猫出去转转。现在小猫崽我看来估计已经25天了,都比较健康。听说流浪猫的小猫断奶后会被大猫抓到别的地方去。 然后问题就来了,大猫我是管不了了,我不可能抓得住,估计是生存能力极强的两岁以内的(两年)二代流浪猫,我亲眼所见垂直跳跃能力,1.8米…(我很佩服他,4个奶猫都被他养活了,还挺健康)…但我不想让小猫继续做流浪猫,计划是找愿意给猫做绝育的人来收养他们。大猫对我现在还是有敌意,大猫已经搬家3次,虽然都还是在库房里。我稍微靠近,就嘶嘶嘶的吓我。但是差不多习惯,我过去骚扰一下,喊几声“咪咪”,然后等我离开,然后过10分钟出来找我放的东西吃。 我该如何不让大猫在半个月内把小猫带到外面去? 我该如何亲近小猫,为方便以后找人领养。 (小猫能在小范围到处爬了,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了。我怕小猫近期会跟他娘学坏,在我靠近的时候凶我。) (昨天大猫出去了,我去看小猫,稍微破坏了点周围的环境,大猫今天又挪窝了。) 或者怎么贿赂大猫,能在大猫在的情况下,亲近小猫。 就这么多了。过两天看能不能上图。
切利儿子。
此为真理 东方哲学的含而不露,哀而不伤,欲强先弱,动而心止,欲速则不达,本末同源矣……是指导着音乐演绎的最终方向,坚持这样干的只有在世时的某某一个人,而且在他之后没有一个人知道应该怎么去做,他走了,音乐的世界已经穷困了起来。我们看楼下怎么说。
昨天一只白色的猫从我身边飞闪而过。
今夜无眠了 又有失去了什么的感觉
有人想人肉我,但伎俩太低端。
有同不喜欢迪斯考的吗? 本人也算是个艺术歌曲爱好者,听了蛮久,但是总有个疑惑,迪斯考作为一个并不算很对得起耳朵的歌唱家,我觉得比他有想法更敏感的歌唱家数不胜数,为啥他就能这么火。炸人的嗓音条件,有点像瓦格纳男高的音色,而其实就音色来看他本来就是个戏剧男高音,自然声区就开始有点窝,最蛋疼的就是换声区的感觉,太明显了简直是业余级别的。天鹅之歌中的Der Doppelg nger这么有意境的歌曲用大白嗓吼得可以说是很糟糕。看过他的教学视频,比帕瓦罗蒂还坑爹,使劲教别人怎么模仿他而不专注于发现个人音色的魅力,不像他就是错的。在我眼里他就是声乐界的卡拉扬,作为小白,真不知道怎么去欣赏他的演唱。求高人开导,可轻喷。
怎么说。
偷圣经的美国人。 突然想起一个美国人,非常奇葩,在中国过流浪的生活,但因为是美国人所以过的不错。他背个破吉他,没错,是破的,弦都断了一根,在天桥上卖场,音不准,生意很火。更可笑的是,他还卖圣经,第二页有“奉献”人的名字,一看就是教堂里拿出来的。看他可怜就买了。25块也不算贵,正好也没有。几年前的事儿。
在听卡拉扬和穆特的柴小协 乐队在对付,发出的每个音都像在钉钉子,小提琴拉得像卓别林的配乐,不过挺逗乐的。
12点多的时候淋了个落汤鸡 >.<
继我的500G移动硬盘坏掉后,我的8G优盘也坏掉了。 我擦,移动硬盘真是不可信。坏的分别是东芝和台电。奸商,让它们去屎吧!
想复活,求妹子包养~ ~... 有意留言,我PM你...
电影推荐 [没有过去的男人].The.man.without.a.past.2002 [悲怜上帝的小女儿] [白朗宁版本] [布拉格之恋] [出租车司机] [传教士] [蛋奶蜜三部曲] [盗亦有道] [二楼传来的歌声] [浮云] [鬼妈妈]动画 [海军上将高尔察克] [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尽情游戏] [筋疲力尽] [魔术师]动画 [乱战] [美丽人生] [佩拉斯卡] [窃听风暴] [你还活着] [十二怒汉] [青春群像] [绅士大盗] [升空号] [四百击] [时代精神:附录]伟大的纪录片 [土地与尘埃] [雾中风景] [天堂魅影] [心灵DJ] [与母亲共度周末] [与神对话] [遗愿清单] [追随] [曾经安静的男人] [最后的绑匪] [春逝]
装逼做作 傻了吧唧的 没拍没点没表情 天知道他手空中乱抖些什么 反正演员都是自个儿演自个儿的 真不知道这种指挥是坐稳指挥这个职位的 一流的乐团 二流的音色 三流的演绎 也罢 反正从来都是当笑话看的。
神笔马良
艰难啊!!!
哎...
累 …………
看得我小宇宙噗噗的,一出字幕我就震惊了。 笑得不行。28分周结巴乱入的时候,就彻底把持不住了,这通奏低音演奏得,神级别的。
过两天我就得去尝试去控制一个剧组了! 3年磨一剑啊 希望我成功。朋友们 祝福我。
愁啊愁 ……
要静下心来~ 这个月有好多精细的事要安排……对我来说很重要的。
向古乐大神们求张碟... BB酱好像发过的?可惜音频文件被我整坏了 驴子无源
面对公众的愚蠢,是真诚还是流俗?马勒选择了后者。 勃拉姆斯写第一交响曲花了二十一年,马勒写第一则前前后后到最终定稿花了十五年,是马勒耗费时间最长的一部交响曲。有人可能会说,勃拉姆斯第一可能更深刻一些。但其实不然,因为勃拉姆斯是个自卑的吊丝,而马勒是个天生的高富帅。一个高富帅肯花15年整出来的东西,是比一个吊丝20年整来的东西,更耗费心血和难能可贵的,因为高富帅本可以搂着白富美喝咖啡,而他却放弃了高富帅的权利而去写这个什么鸟交响曲。 勃拉姆斯第一的牛逼之处在于他的曲式结构严谨完整,技巧成熟。这也是勃拉姆斯的本意,勃拉姆斯写第一的目的是想说:"你们看,咱写的东西是多成熟,贝多芬写东西的技巧咱也会么不是。"而马勒第一想说的则是:"大家看,我就是一毋庸置疑的天才!"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勃拉姆斯一开始就用了定音鼓大声在那敲,其实就是在说,"大家注意了,赶紧的竖起耳朵,牛逼的音乐现在开始了…"一个纯吊丝穷得瑟的心态暴漏无疑,而接下来整首作品无非就是个结构严谨棱角分明的响,还能有什么呢。 相比之下,马勒第一的乐思就洋气多了,开头用了高明的引子,动机浮现,天亮的氛围营造得极好,主题展开,变形重复。整个十分的连贯通畅,过渡的风骚之处甚至不亚于拉威尔的小品。不说有多牛X,但至少作曲的小聪明劲儿是比勃拉姆斯要多点的。让本正宗马黑也不得不承认马勒的第一也曾让本黑心情荡漾到泪目不下十回。但可惜的是,马勒在末乐章为了求个华彩的感觉,生凑的那点乱七八糟的破锣声响实在是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不过后来也明白了,就算是高富帅也有那么些吊丝的瞬间的,从马勒三番五次删了作品标题就可见一斑。提外话是,马一叫泰坦,但其实跟泰坦没半毛钱的关系,是因为舒曼喜欢一本叫泰坦的小说,没错,就像勃拉姆斯想跟贝多芬扯上点关系那样,马勒也想跟舒曼扯上点关系。 但可惜的是什么呢,马一首演并不算成功,这咋办咧,马勒不得叹道:尼吗呀,我特么可是如假包换高富帅啊!我15年青春啊,哥放弃了和白富美约会潇洒的时间写点小曲儿,本来以为能振聋发愦的,而你们这帮弱智的评论家就憋出了这点反应! 很明显,这种情况让马勒受到了打击,真诚喂了狗,是继续真诚还是流俗呢?马勒最终屈尊选择了后者,具体从哪里表现他选择了后者的事实就不用赘述了。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一点,在马一之后的交响曲里,我们在也看不到能够持续足足三个乐章的真诚和善良了。取而代之的是流俗的、冗杂的、莫名其妙的声响。当然,我们肯定还能那么几小节至多几十个小节真诚的瞬间,但那不过是提醒人们应当为之感到遗憾。 本来想贴阿巴多琉森的 但感觉库利贝克这个稍微好点 一乐章速度竟敢慢下来了 让人隐约感受到众多马一版本中所没有的平静和一种“孵化感” 但整体还是太毛不够荡漾,大部分时间只能让人感受到乐团的优秀而不是指挥的想法有多高明。
切利不过是一只嫌弃别的蜗牛壳太薄的又以为自己是只大海龟的刺猬 RT
我已经大两个月没收到耻之老师的短消息了. 不知老师可安好.
年度巨献:“英雄”交响曲开头两个和弦”版本比较及颁奖仪式。 历史录音无懈可击奖 Oskar Rried BSOO 1924 伪历史录音无懈可击奖 Otto Klemperer “XPO” 1960 最佳音响均衡及演绎奖 Hans Pfitzner BPO 1929 Victor de Sabata LSO 1946 Bruno Walter CSO 1958 最佳指挥家大奖 Pierre Monteux VPO 1957 超水平发挥奖 Georg Solti VPO 1959 最愚蠢铜管奖 Felix Weingartner VPO 1929 George Szell CO 1957 Leonard Bernstein NYP 1964 John Barbirolli BBCSO 1967 大跌眼镜奖 Erich Kleiber RCO 1950 Herbert Karajan BPO 1984 重在参与之跑调及低半度奖 Roger Norrington LCPO 1987 John Eliot Gardiner CRRO 1993 Kordi Savall XXXO 1994 指挥家金酸梅奖 Arturo Toscanini Rene Leibowitz Herbert Karajan 最佳爱乐乐团奖 Willem Mengelberg RCO 1940 Wilhelm Furtwangler BPO 1952 Herbert Karajan BPO 1962 颁奖插曲:由于存在巨大争议,并且大部分评委表示根本没听见Celibidache的演绎,Celibidache对此表示嗤之以鼻 ,丢下“木耳朵是听不见我的音乐简直是万幸”的言论后,最终愤然离席放弃了音乐节。最终,经过紧张的商讨,决定临时颁发一名奖项: 评委会大音稀声特别奖 Sergiu Celibidache RAIO 1959
不觉得古吧又没什么活力了吗? 要不我重操旧业,5月主打阿巴多咋样...
希望大家和谐讨论问题,切莫打擦边球。 吧友之间和谐友爱,此致敬礼。
求辨认此版莫扎特第二十钢协的出处.
伯恩斯坦的小聪明. 很棒,不解释。老伯充满了顽童气质,精灵古怪的小聪明显露无遗,虽然想法并不算特别高明,但其对乐手的要求至少比厨子、土包子们要具体很多很多,能让入过门的人更好地理解音乐。气氛也比较轻松活泼。 不过另外值得一提的小趣闻是,“大约1年多以后,切利在同一个地点排练同一批学生,进度保持在每个小时4小节音乐,年轻乐手的神经紧绷,气氛紧张......最终,一名达不到要求的小提琴手被请了出去,随后一名长笛手表达不满,因为小提琴手是她的男朋友,于是也被请了出去。(达成和解的部分略)”
除了历史录音,再没有任何可能的版本能打败这版PP3了! 我家yuja的 演录俱佳的版本 除了木管一处明显失误。 请无视2乐章激动乱入的字幕... 大俗曲 没有耐心可跳到19分听3乐章 然后再返过来听一乐章。 不服可战.
抱着看笑话的心情打开看一看 不料却沦陷了 红颜祸水啊~! 就精准度来说 秒杀卡拉扬等人不在话下 至于音乐理解方面 那都是虚的 闭着眼睛瞎掰忽的事 日本人的精密度真不是盖的 把谱子上的表情符号演得完美至极 指挥的指挥操肢体精准得像台精密的仪器 土豆上还有她得柴六三乐章 听完立马沦陷了。
我大罗西尼写的小曲儿,瓦格纳之流能懂么.
贝多芬A大调第三大提琴奏鸣曲. 很喜欢的大提琴奏鸣曲 通俗 精致。以前在学校图书馆,经常单曲循环一下午。貌似后来看到柯南剧场版战栗的乐谱开头用了这么一段,柯南也是从小看的动画片,还蛮激动的。现在就把网络上的视频版本都集中一下小侃一侃。希望大家能都说两句。末了高兴自己再上传一个神版。 首先是古尔德和罗斯的这版。非常不错!仅次于我最末要上传的那个神版。古尔德伴奏功力其实很高,但很遗憾有的时候古尔德自己有点得意忘形,然后偶尔有一惊一乍的感觉,和赋格味儿太浓的段落。本是色彩声部的低音伴奏,有时候当做一个很重要的声部去强调了。
谁能告诉我QQ会员好玩么 有什么用。 用了11年的号码 只花过10块钱 本是寒碜的事儿 最近好友又是大片会员 又是Iphone啥的 我都不好意思上线了。
阿巴多爷爷,您这是肿么了,阿巴多爷爷…… 阿巴多爷爷,18分40秒开始,您这是肿么了,是不是嫌弃布鲁克纳写得这个破结尾太长了,您是不是心里犯怵“怎么还没完那!”,阿巴多爷爷您别急啊,布鲁克纳搞快了不好么不是,19分30秒您怎么快了1拍呀,您霸气的手势下去,定音鼓铜管没响啊是怎么回事。没响就没响您别这么着急呀,干嘛还补个后半拍的手势呢,您看这突如其来的差点没站稳么不是,阿巴多爷爷您可是柏林爱乐80万禁军教头,比起别的土包子您这么点小失误算什么,况且还根本算不上失误其实就是自由节奏而已么,人们都说了卡拉扬是沾了科技和新传媒的光,而您之后西蒙拉特也备受质疑,迫于压力他已经很少搞传统的东西了,听说他去弄什么现代派先锋派,因为那玩意弄起来听不出好坏来么不是,可是阿巴多爷爷您那内疚的表情真让我们心疼啊,我们还指望着明年卢森音乐节看您演马八呢!严肃音乐界,只剩下您一个杰出的代表了啊,其他的夏衣和那么委内瑞拉的毛小子都算什么呢,一个脸上写着愚,一个写着蠢,尽靠着年轻人的无知骗吃骗喝的混子,不提也罢,总之您要保重身体啊阿巴多爷爷,我还从没听过马八,可就是为了等未来的您那场伟大的演绎啊,我相信在您的马八之后我也无须再听什么马八了,因为人生真算是圆满了……
马勒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听东西喜欢深挖每个音符乃至每个休止符存在的意义 虽然很喜欢马氏那种特有的及其正儿八经又造势感十足的开头 但觉得他的作品经不起放大了看 放大了看觉得很糟糕 每次开头之后没过几个小节之后便是和稀泥般乱七八糟的音响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 即使我也特喜欢斯特拉文斯基 拉威尔那种妙不可言的纷乱色彩
求谈论谈论朱伟这个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脚色。 抛开各种木耳朵神侃不谈,黑我家切利,又黑我家王羽佳,乐盲言论不断。有报道说该人没受过大学教育,又说该人在芝加哥大学期间(没说是去上学)天天泡“东亚图书馆”阅读大量中国文学,也算是奇葩到一定境界了。 “据朱伟的一位下属说,每次她去卫生间的路上若碰到朱伟,朱伟都会热情洋溢地大声亲切招呼:“去哪呀?”受惊过度之后,她养成了贴着墙根走的习惯。” RT
这是我见到过最佳版本之“少女的祈祷” 抛开技术不谈,从表情处理的角度来说,比波利尼弹得好得多。
今年推荐张新碟。 Kein Risiko für Vorbesteller: Sollten wir den Preis vor dem Erscheinungsdatum senken, erhalten Sie automatisch die Lieferung zum reduzierten Preis. DetailinformationenRachmaninoff: 3 Etudes-Tableaux +Scarlatti: Klaviersonate K. 455 +Gluck: Melodie +Albeniz: Triana +Bizet / Horowitz: Carmen-Variationen +Schubert / Liszt: Gretchen +Strauss: Tritsch Tratsch Polka +Chopin: Walzer +Dukas: Der Zauberlehrling +Scriabin: Preludes op. 8 Nr. 9, op. 11 Nr. 11 & 12, op. 13 Nr. 6; Poeme +Saint-Saens: Danse macabre +Tea for Two Yuja Wang, Klavier Künstler: Label: DGG , DDD, 2011 Bestellnummer: 1941475 Erscheinungstermin: 2.3.2012
【申请开通贴吧神兽】——莫扎特吧 作为古典音乐类公共贴吧 发帖机恶意挖坟已经大半年了.请通过审核 谢谢。
古丝们,新谱了个小曲儿,求意见。 d小调,构思是这样的,在一种稳定的节奏上,几个声部卡农式进行,主题变奏,消失,新主题……就像一个渐行渐远的长镜头 那么几个人在不同的方向走着 没有戏剧 然后戛然而止。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