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為梦 每天為梦
关注数: 16 粉丝数: 176 发帖数: 6,593 关注贴吧数: 5
离别曲. 很感谢古吧四年时光,认识了很多朋友。 其实我是个孤僻的人…情真意切的时候反而没有语言,大音吸声么! 于是我就捡重点的说。 我的离开是个人原因,跟帖吧政治无关,E苏和E瘟都是好人! 我自己没精力,就没有政绩,不能占坑不拉翔。 大家要记着我的ID,而不是记着我,每天要为梦想奋斗,不能虚度。 爱古典音乐的不管是小白还是大神,只要人品过关,谦虚谨慎,都是好人! 古吧是个好贴吧,百度没有第二个,根据网络发展来看,国内网络上也不会出现第二个。 要对Rattle吧主道歉,我没能完成您的《水货指挥家系列第二弹》。 也向各位侃家道个歉,我没能完成自己想写的《如何识别那些愚蠢的演绎》、《切利比达克演绎上的力不从心及失误》 资源帖要支持,不是每个爱乐者都有那个经济实力,爱乐的路也很坎坷。要感谢那些慷慨发资源的好心人。 讨论不宜过专,更不能以专压人,因为搬专谁都会。作曲家指挥家都会犯错。要强调耳朵的作用,要相信自己的领悟能力,人类最“过人”的能力就在于此。 吧务要常常看情况不拘小节,跟古典音乐有关的,哪怕是跟音乐无关的,音乐家绯闻,谁取了3个老婆这样的讨论是不足为过的。贴吧氛围要活泼。 音乐不是美,是真,是通向认识自己的一条路。但其实我更想说的是,无论怎样,我们都得好好走完我们的人生路么不是?人都是孤独的,爱乐者通过音乐这条路来认识自己,是一件幸运的事,总比那些脑残粉用垃圾来认识自己要来得更美好么不是。 可问题是,人最后是否能够完全认识了自己吗?答案是,不能! 我爱你们,我会回来看你们。这应该是我百度最后一篇帖子。我希望若干年后能有机会回来挖坟。还有更多的话,只能年后再说。 我写了首垃圾零讨论价值的离别曲,对不起大家的耳朵了,满纸荒唐言吧。但有我Leave的原因在里面,不过大提琴手让我失望,毫无乐感可言,一个入错了行的木匠!
音乐规律 音乐存在于两个音符之间,而非音符本身。休止符也代表着的音乐进行。音乐结尾处的休止符并不是作曲家白写的,除了填满一个小节之外它至少有一种提示作用:“乐手和指挥不应该立马停止演奏的状态;观众也不能立即鼓掌!” 凡是渐强之处,必是情绪越发高涨之处。凡有转调,便是情绪发生较大变化之处。音乐的下行及渐弱暗示情绪也渐渐趋于平静。 乐团与指挥家开演前的静默有助于所有人(观众及乐手)静下心来,但爆发出一种内在的紧张让人集中心来等待听到(或演奏出)第一个音符。但是,静默的时间过长将导致乐手和观众失去耐心,情绪的变化将影响发声的音色及情绪对音的感受。 1958年之前,音乐一直是服务于听觉的艺术。但在1958年,噪音派旗手米尔顿·巴比特的文章《谁在乎你们听不听?》让部分人类开始质疑音乐到底是不是服务于听觉的艺术。 音乐还未结束或是刚刚结束,便开始鼓掌高喊bravo的观众,是低“素质”的观众,因为他们的情绪变化于音乐来说,显得十分不科学。 乐器和人的发声器官有相似之处,它们都存在其最漂亮的“自然音区”,在这个音区内声音自然、和谐。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通常使用乐器的“自然音区”,而刻意避免乐器虽然能发出来但是音色已经变质的音。文艺复兴时期的合唱作品也是如此。 指挥家最大的两个难题,一是要面对作曲家的愚蠢;二是要面对自己的愚蠢。天朝的指挥家往往还要面对业务能力较低的乐手。 音乐的速度决定于“听起来感觉怎么样”,但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又取决一个人是否拥有“足够的”“鉴赏力”。 玩接龙,欢迎各种补充和吐槽.
这窝流浪猫?我怎么办?好像这吧比较专业。 同样的帖子我在猫吧也发了一次,但貌似那边看上去真懂的不多啊.. 一只流浪母猫在我家店的库房(非食品)产了4只小猫。我发现后有每天给母猫准备食物,有的时候是吃剩的瘦肉,有的时候是猫粮。随便买的便宜猫粮,不太懂。如果每天喂猫,大猫基本就很少出去,整天陪小猫。所以我些时候就不管,让大猫出去转转。现在小猫崽我看来估计已经25天了,都比较健康。听说流浪猫的小猫断奶后会被大猫抓到别的地方去。 然后问题就来了,大猫我是管不了了,我不可能抓得住,估计是生存能力极强的两岁以内的(两年)二代流浪猫,我亲眼所见垂直跳跃能力,1.8米…(我很佩服他,4个奶猫都被他养活了,还挺健康)…但我不想让小猫继续做流浪猫,计划是找愿意给猫做绝育的人来收养他们。大猫对我现在还是有敌意,大猫已经搬家3次,虽然都还是在库房里。我稍微靠近,就嘶嘶嘶的吓我。但是差不多习惯,我过去骚扰一下,喊几声“咪咪”,然后等我离开,然后过10分钟出来找我放的东西吃。 我该如何不让大猫在半个月内把小猫带到外面去? 我该如何亲近小猫,为方便以后找人领养。 (小猫能在小范围到处爬了,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了。我怕小猫近期会跟他娘学坏,在我靠近的时候凶我。) (昨天大猫出去了,我去看小猫,稍微破坏了点周围的环境,大猫今天又挪窝了。) 或者怎么贿赂大猫,能在大猫在的情况下,亲近小猫。 就这么多了。过两天看能不能上图。
我该如何照顾这群流浪猫。 一只流浪母猫在我家店的库房(非食品)产了4只小猫。我发现后有每天给母猫准备食物,有的时候是吃剩的瘦肉,有的时候是猫粮。随便买的便宜猫粮,不太懂。如果每天喂猫,大猫基本就很少出去,整天陪小猫。所以我些时候就不管,让大猫出去转转。现在小猫崽我看来估计已经25天了,都比较健康。听说流浪猫的小猫断奶后会被大猫抓到别的地方去。 然后问题就来了,大猫我是管不了了,我不可能抓得住,估计是生存能力极强的两岁以内的(两年)二代流浪猫,我亲眼所见垂直跳跃能力,1.8米…(我很佩服他,4个奶猫都被他养活了,还挺健康)…但我不想让小猫继续做流浪猫,计划是找愿意给猫做绝育的人来收养他们。大猫对我现在还是有敌意,大猫已经搬家3次,虽然都还是在库房里。我稍微靠近,就嘶嘶嘶的吓我。但是差不多习惯,我过去骚扰一下,喊几声“咪咪”,然后等我离开,然后过10分钟出来找我放的东西吃。 我该如何不让大猫在半个月内把小猫带到外面去? 我该如何亲近小猫,为方便以后找人领养。 (小猫能在小范围到处爬了,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了。我怕小猫近期会跟他娘学坏,在我靠近的时候凶我。) (昨天大猫出去了,我去看小猫,稍微破坏了点周围的环境,大猫今天又挪窝了。) 或者怎么贿赂大猫,能在大猫在的情况下,亲近小猫。 就这么多了。过两天看能不能上图。
面对公众的愚蠢,是真诚还是流俗?马勒选择了后者。 勃拉姆斯写第一交响曲花了二十一年,马勒写第一则前前后后到最终定稿花了十五年,是马勒耗费时间最长的一部交响曲。有人可能会说,勃拉姆斯第一可能更深刻一些。但其实不然,因为勃拉姆斯是个自卑的吊丝,而马勒是个天生的高富帅。一个高富帅肯花15年整出来的东西,是比一个吊丝20年整来的东西,更耗费心血和难能可贵的,因为高富帅本可以搂着白富美喝咖啡,而他却放弃了高富帅的权利而去写这个什么鸟交响曲。 勃拉姆斯第一的牛逼之处在于他的曲式结构严谨完整,技巧成熟。这也是勃拉姆斯的本意,勃拉姆斯写第一的目的是想说:"你们看,咱写的东西是多成熟,贝多芬写东西的技巧咱也会么不是。"而马勒第一想说的则是:"大家看,我就是一毋庸置疑的天才!"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勃拉姆斯一开始就用了定音鼓大声在那敲,其实就是在说,"大家注意了,赶紧的竖起耳朵,牛逼的音乐现在开始了…"一个纯吊丝穷得瑟的心态暴漏无疑,而接下来整首作品无非就是个结构严谨棱角分明的响,还能有什么呢。 相比之下,马勒第一的乐思就洋气多了,开头用了高明的引子,动机浮现,天亮的氛围营造得极好,主题展开,变形重复。整个十分的连贯通畅,过渡的风骚之处甚至不亚于拉威尔的小品。不说有多牛X,但至少作曲的小聪明劲儿是比勃拉姆斯要多点的。让本正宗马黑也不得不承认马勒的第一也曾让本黑心情荡漾到泪目不下十回。但可惜的是,马勒在末乐章为了求个华彩的感觉,生凑的那点乱七八糟的破锣声响实在是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不过后来也明白了,就算是高富帅也有那么些吊丝的瞬间的,从马勒三番五次删了作品标题就可见一斑。提外话是,马一叫泰坦,但其实跟泰坦没半毛钱的关系,是因为舒曼喜欢一本叫泰坦的小说,没错,就像勃拉姆斯想跟贝多芬扯上点关系那样,马勒也想跟舒曼扯上点关系。 但可惜的是什么呢,马一首演并不算成功,这咋办咧,马勒不得叹道:尼吗呀,我特么可是如假包换高富帅啊!我15年青春啊,哥放弃了和白富美约会潇洒的时间写点小曲儿,本来以为能振聋发愦的,而你们这帮弱智的评论家就憋出了这点反应! 很明显,这种情况让马勒受到了打击,真诚喂了狗,是继续真诚还是流俗呢?马勒最终屈尊选择了后者,具体从哪里表现他选择了后者的事实就不用赘述了。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一点,在马一之后的交响曲里,我们在也看不到能够持续足足三个乐章的真诚和善良了。取而代之的是流俗的、冗杂的、莫名其妙的声响。当然,我们肯定还能那么几小节至多几十个小节真诚的瞬间,但那不过是提醒人们应当为之感到遗憾。 本来想贴阿巴多琉森的 但感觉库利贝克这个稍微好点 一乐章速度竟敢慢下来了 让人隐约感受到众多马一版本中所没有的平静和一种“孵化感” 但整体还是太毛不够荡漾,大部分时间只能让人感受到乐团的优秀而不是指挥的想法有多高明。
阿巴多爷爷,您这是肿么了,阿巴多爷爷…… 阿巴多爷爷,18分40秒开始,您这是肿么了,是不是嫌弃布鲁克纳写得这个破结尾太长了,您是不是心里犯怵“怎么还没完那!”,阿巴多爷爷您别急啊,布鲁克纳搞快了不好么不是,19分30秒您怎么快了1拍呀,您霸气的手势下去,定音鼓铜管没响啊是怎么回事。没响就没响您别这么着急呀,干嘛还补个后半拍的手势呢,您看这突如其来的差点没站稳么不是,阿巴多爷爷您可是柏林爱乐80万禁军教头,比起别的土包子您这么点小失误算什么,况且还根本算不上失误其实就是自由节奏而已么,人们都说了卡拉扬是沾了科技和新传媒的光,而您之后西蒙拉特也备受质疑,迫于压力他已经很少搞传统的东西了,听说他去弄什么现代派先锋派,因为那玩意弄起来听不出好坏来么不是,可是阿巴多爷爷您那内疚的表情真让我们心疼啊,我们还指望着明年卢森音乐节看您演马八呢!严肃音乐界,只剩下您一个杰出的代表了啊,其他的夏衣和那么委内瑞拉的毛小子都算什么呢,一个脸上写着愚,一个写着蠢,尽靠着年轻人的无知骗吃骗喝的混子,不提也罢,总之您要保重身体啊阿巴多爷爷,我还从没听过马八,可就是为了等未来的您那场伟大的演绎啊,我相信在您的马八之后我也无须再听什么马八了,因为人生真算是圆满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