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㒲 田园12138
关注数: 28 粉丝数: 56 发帖数: 2,568 关注贴吧数: 75
新人和路人最普遍问题——关于坐鞍问题的解答 很多刚入坑的车友会觉得山地车骑起来既屁股疼又手掌疼,根据我这些年的观察,原因大概率是你在把运动器材当成与代步自行车一样的东西来骑。 1. 先说坐鞍硬/屁股疼的问题 这其实不是坐垫问题,是你坐姿或坐垫角度不对,在运动范畴内所说的自行车(旅行车等除外),与平常的代步车是不同的,典型的例子就是坐鞍,山地车公路车的坐鞍前部的坐鞍鼻主要是为了让车手方便控车的(能用腿挡/夹住车),而不是为了承重的,坐在坐鞍上时,主要的受力点应当是坐骨,而不是会阴,这也是坐鞍鼻比代步车的长,细的原因。而且骑行时,身体的主要质量是由腿部承担的,因此只要你的姿势以及坐鞍角度正确,作用在会阴上的力极小,即使是碳板坐鞍也不会出现压迫会阴导致疼痛。 2. 坐鞍高度问题 在路人眼里骑山地车的都把坐调的那么高,仿佛只是为了装X。其实不然。 在第一条中我们说到身体的主要质量是腿部支撑的,这与普通代步车有天壤之别,后者是结结实实坐在坐垫上的,但如果骑山地车还把坐垫放那么低,此时你如果想把身体用腿支撑,会有一种扎马步的感觉,不仅累,而且根本撑不住,那就只能坐在坐鞍上,这样一来又会被细长的坐鞍鼻折磨。 同时,山地车之所以需要使用拇趾球来踩踏,也是因为需要用腿的力量来支持身体: 代步自行车的骑行中,是用脚心踩踏,且代步车的几何也设计的用脚心踩踏最舒服,这么做的原因是:当脚部的力量只用来踩踏时,脚心踩踏会更不容易脱踏且更易发力。但当来到山地车这里,我们需要用脚支撑身体时,情况就截然不同了,若仍用脚心踩踏,因为作用在脚上的力更大,脚心又不是硬质水平的,就极容易使脚滑落脚踏,此时用拇趾球踩踏,因为踩踏力度足够大,反而更加牢固,更方便在颠簸时在车上站立使屁股离开坐鞍,以及危险时及时脱离。 一句话,骑山地车更像踮脚站在车上,坐骨受力,大腿控车,小腿承重➕踩踏 可能有人会说这样全程相当于半站在车上,腿多累啊!朋友,这是一项运动 其实山地车与普通代步自行车除了长得像原理一样之外截然不同,个中区别就像家用车和f1。因此即使是同一人骑,骑行方法也不同,掌握了正确的玩车方法才能体会乐趣,别把代步车的习惯用在山地车上。
1 下一页